书城心理学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30729000000027

第27章 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课(7)

网络虚拟性易引发中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和多种情感问题。心理学家荣格说:“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们戴着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作用是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公开展示的一面,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我们并不喜欢的人的和睦相处。”沉湎于网络里的人们,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往往会撕去“人格面具”,这样就与现实社会的需求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反差。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各种人际关系障碍和情感问题,主要有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网恋、网婚等。网络孤独症是指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一小时,会有40%的人孤独程度增加20%。我国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在上网的中学生中,有20%的人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12%的人与家人、朋友疏远。

“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网络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中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却较前更为严重。时间一长,这些影响就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相结合。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中学生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都市学生的生理成熟往往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也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环境教育更产生了矛盾,这些都会使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中学生在网络中行为失范的重要根源。

许多少年黑客往往都性格孤僻、攻击欲强、缺少责任感,许多网络上瘾症患者、网络孤独症患者、网络信息污染的始作俑者和沉迷者,往往也都性格孤僻、缺乏理想、缺少良好的兴趣爱好等。

所以,关心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可以达到“疏”的效果,使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从而在使用网络时更加理性。因此,学校要尽快做好中学生心理监控和咨询工作,家长、教师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要把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结合起来,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模式,要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要加强师生、亲子、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网络依赖型人格

一、依赖型人格障碍

在幼儿园里,我们通常可以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每次家长带他们到幼儿园时,总要哭闹一场,痛苦得犹如生离死别。在学校里,也有恋家特别严重以至于无法住集体宿舍的学生,这些孩子对家长有着过分的依赖。许多家长过分迁就孩子,孩子也变得完全依赖父母,父母一不在身边,便会手足无措,大哭大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具体有以下特征:

1.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2.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3.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4.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5.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6.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7.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8.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曲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父母的灰姑娘。

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据天津市少工委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其中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有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情况实在令人担忧。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如果不抓紧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会形成依赖型人格,从小的方面讲影响了个人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则是影响一代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二、网络依赖型人格的心理分析

关于网络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影响,已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一般研究认为,每周上网时间在38~40小时,即可能为网络成瘾者。中学生中的网络依赖者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由此产生了消极的心理状况。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社会里,他们不受法律约束,没有道德谴责,更没有学习的压力,使个体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也安然无事;那些在现实社会中受到法律、道德规范约束的各种行为,甚至是深藏在潜意识层面的各种欲望、需求和动机在虚拟空间得到彻底的释放与满足。在网络游戏中获胜升级,就如同赌博赢钱、交易获利一样,使他们内在的成就动机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作为一种极大的正性强化因素,使个体又沉迷其中。如此周而复始,个体便从中不断得到心理满足,形成依赖。

有研究表明,上网交友或玩游戏过度会导致社会孤立和焦虑感,增加抑郁和孤独等消极情绪,并且减少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参与度,还会产生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当个体突然下网或有一段时间不上网时,便会出现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焦躁痛苦。为了摆脱这种不适又重新上网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水平和人格的发展。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评价自己或别人,同时他们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极力摆脱对父母的依恋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他们不愿意暴露内心世界,把自己的心扉封锁起来,由于自我封闭,产生许多的烦恼和苦闷,产生孤独感,他们迫切希望找到倾吐的对象,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而网络恰好有这样一种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和忧伤,可以帮助人们解除苦闷,这就成为了无数青少年依赖的基础。

三、网络依赖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缓解压力、逃避现实。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矛盾、冲突或不愉快的事件,如学习成绩不佳、与恋人分手、心情不好、与朋友吵架、想家时,缺乏应对困境的方式和资源以及相应的勇气和信心,不积极采取有益身心的方式处理或调节,而是借助上网聊天、玩游戏来摆脱烦恼,但是借“网”消愁愁更愁。

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善于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科学的管理,于是“跟着感觉走”,以致无法抵抗诱惑,在受到同学朋友的邀请时,失去控制能力,无法抽身。

缺乏符合自身特点的具体目标和生涯计划。对自己的未来迷茫不定,不知该做些什么,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今后该向哪里发展,因此在网上浪费大量时间。试想,明确告诉一个人到哪个地方去,而告诉另一个人只是向前走,谁达到目标的速度更快?

盲目追求时尚。认为通宵上网是追求时尚的青少年的必修课,不玩游戏不上黄色网站就没有与同学交流的谈资,听到同学大谈网络乐趣而自己却插不上嘴是很尴尬的事。

没有培养起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没有能力从事其他的文娱活动,把上网作为主要的消遣活动。

自尊感的寻求。渴望能表现自己以获得别人的羡慕甚至崇拜,是人的普遍需求。网络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满足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匿名带来的多种身份感,可以使上网者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并展示自己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以外的另一面,如现实生活中的沉默者,很可能在网上妙语连珠,风趣幽默。平日里飞扬跋扈在网上有可能吐气如兰。每个人天生都有表达的欲望,只不过是没有遇到最合适的听众,网络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场所。尤其在现实中与他人沟通受到阻碍时,在网上能够寻求到心理补偿。

满足青春期的性冲动与猎奇的需求。对青春期阶段产生的性冲动和欲望,不会利用合理的渠道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而是在黄色网站上寻求感官刺激,满足性的欲望。但因缺少抵制诱惑和分辨信息的能力,在黄色网站中不能自拔。

四、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干预

据2005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全国9400万网民当中,18岁以下16.4%,18~24岁之间35.3%,25岁以下的青少年合计已达网民总数的51.7%。拥有如此庞大的基数,高达15%的网络依赖症发病率就不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问题了。

(一)网络依赖症的治疗

在网络依赖症的治疗上,现有的诊疗手段大体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类。但实际上,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完全治疗网络依赖症的有效药物,因此有些地方直接使用戒毒药来戒除网瘾,结果引起很大争议。陶宏开就表示,他不主张使用药物来治疗,也反对将网络成瘾者封闭起来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心理治疗。无论是陶宏开教授的谈话治疗法,抑或是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格桑泽仁的催眠疗法,还是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司法社工娄奇川创造的“治瘾五步法”,乃至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训练营无不着眼于此。

传统的卫生教育方式对于网络成瘾的个案通常没有太大的用处。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找出网络在个案生活中所提供的功能是什么,例如,提供的是人际关系的互动,还是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在了解个案想从网络里面获得哪些方面的满足之后,尝试与个案一起拟定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提供相同功能的活动,借以满足人际关系及成就感方面的需求,这样逐步照着所拟定的计划去安排活动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后个案若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适当的替代品,那么上网就能成为健康的休闲活动,而不是只沉迷于网络世界却忽略了现实的生活。

网络依赖症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遇到的新问题。在民间,目前已有很多人投入到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拯救中,但他们往往是各自为战。网络依赖症的心理治疗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二)网络依赖症的预防

在注重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着眼于对它的预防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韩国信息通信部和韩国信息文化振兴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就包括开设“网络中毒”预防讲座,实施预防教育。

当然,对网络依赖症的预防不单单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些人的责任,它需要全社会的投入和支持。

首先,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职责。不是说关闭几家网吧便可了事,而是一套更为细致的监管办法。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民盟中央提出一份《关于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文化环境的提案》,被认为是一套细致可行的监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