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有三怕,一怕老师公布考试分数和名次,二怕家长询问分数和名次,三怕周围的亲戚和邻居关心分数和名次。而恰恰大考小考都逃不过这三关。似乎全社会的人对孩子都关心一件事——分数和名次。似乎全社会看孩子都一个标准——分数和名次。于是,每个孩子都被这个标准筛上筛下,不得不品尝被筛下来的痛苦滋味。
否定是培养自卑的温床,自卑是让心灵变暗失色的催化剂。一个总遭受否定的人,很难自信,一个不自信的人,很难对生活充满热情。否定如同乌云,随时能遮住心灵的阳光,让人看不清自己。长期遭受否定而得不到肯定的孩子是难以建立起自信的,而缺少自信的人心理是难以健康的。
还给中小学生一个广阔的生活与学习空间,给孩子以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减轻人为制造的压力,以鼓励而不是否定的方式帮助他们驱散恐惧心理是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所在。
北京某中学校长认为,当代中学生存在三大心理障碍:厌学情绪、考试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包括代际冲突、师生对立、同龄伙伴不协调、异性相处不自然等)。究其成因,确实复杂:时代发展迅猛,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正在转型,无疑是正处于“骚动期”、“过渡期”、“人生峡谷期”的青少年心理失衡的大环境、大背景。但家庭的娇生惯养,父母的期待值过高,青少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心理氛围多数不良,以致造成相当一部分孩子情感脆弱、性格怪僻、承受力极差,经不起风吹草动,这不能不说是青少年精神卫生的第一大问题。至于学校教育的失当,恐怕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因素。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思想、考试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弊端,诸如题海战术、疲劳轰炸、超负荷运转、一试定终身再加上少数教师缺乏耐性,爱心淡泊,怎能不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呢?“失败教育使教育失败”的惨痛教训之一就是使心胸较狭小、情绪不稳定的学生产生心理疾患,发生一些不该发生或本可避免的悲剧。这是我们全社会应该警惕的一件大事。
《光明日报》
心理教育,请进校园
青少年中存在自私、冷酷、残忍、内向、孤僻,自我过分膨胀,自尊过分强烈,挫折承受力极低等等现象,被称为“校园人格”。
据报载,重庆某大学学生张大林,到学校理发室理发时与一名同学在先后次序上发生争执,遂起报复恶念。他买了小刀随身携带。一个周末,他在舞厅碰上那位同学,散场后便紧随其后,拔出刀子朝其背部刺去
某地一名女高中毕业生,平时成绩优秀。高考时恰患重感冒,她担心自己考得不好,随着考分公布日期的临近一天比一天紧张,最后终于不堪心理重负而自杀。不久,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
列举的例证只是报端的。在我们的校园里,种种异乎常情的行为还比比皆是:一句话不投机或一件事有矛盾便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者有之;挨一次批评或受一点挫折便自轻自贱甚至自暴自弃者有之;遇一点困难便畏缩不前自甘堕落者亦有之这些年频频发生的学生出走现象,更使无数父母和老师为之急煞!
人们不禁会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
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湖南师大心理教育系孙庆明、石鸥两位副主任。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校园人格”。其主要表现是:自私、冷酷、残忍、内向、孤僻,自我过分膨胀,自尊过分强烈,挫折承受力极低等等。
两位学者分析,造成这种“校园人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社会大环境中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于大转轨时期,这种转轨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过去的伦理、价值体系不复被人推崇而为广大学生接受,新的伦理、价值体系尚未形成。随着人们熙熙攘攘忙于经营“物质住宅”,作为未来象征的青少年一代的“精神住宅”有所迷失了。再加上大众传媒、外来文化中种种不正常不健康内容的冲击和社会上种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叫那些正处于人格塑造期的学子怎能不出现乖张心理的行为?
长期封闭的学校教育所致。这种由学校灌输的“理想规范”与社会中的“现实规范”往往形成强烈反差,使学生感到茫然,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错位与变态。同时,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长期搞“填鸭式”、题海战术,使学生生理和心理负担都很重,也往往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格形成的最早、最强烈因素。不同的教育方式,便造成孩子不同的人格特点。“校园人格”的形成,主要受溺爱和专制两种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娇纵,必然使孩子遇逆而乖,经不起挫折和刺激。相反,动辄叱骂或加以棍棒的专制或教育,又会使孩子极度内向、孤僻,形成神经过敏性人格。
学生个人自控自调能力的影响。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抵抗种种外来不良因素的重要力量。受到不良外因影响的学生,如果能通过学习和意志锻炼,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尚能将来自不同方面的外来不良因素消弭于无形;否则,便必然形成可怕的“校园人格”。
“校园人格”者,心理疾患之谓也!
心病还须心药医。于是,一个令人焦灼的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议论、所呼喊:校园需要心理教育!
何谓心理教育?孙庆民认为,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的知识教育而言的一种广义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从心理角度出发,通过良好的教育和措施,培养学生具有正常的心态、优秀的个性品质,具有出色的智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成为具有正常和健全人格的人才。他指出:这种教育不同于心理卫生,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它施于一切正常人;这种教育与德育有联系但又不能涵盖其中,是“与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一项独立的教育。因此,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教育刻不容缓,需以强力推行之。两位学者建议将心理教育内容和方法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渗透到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和学生的一切校内生活中去。
开展多姿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如: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测试,及时解除学生心病;组织各种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进取、开放、和谐、耐压等心理品质等等。
开展心理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方方面面紧密配合。两位学者还呼吁;要尽快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大胆将社会情况立体地展示给学生,并加以必要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接触社会现象时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和一定的预防能力。要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大力推行民主、平等、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同向运行。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为学生创造可资借鉴的良好道德观、人生观、爱情观等等,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获取正确的人生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中国教育报》
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品质
人的素质是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的,因此,成功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成功心理为核心的教育,它的实施须以攻心为上(培养心理品质,诱发积极情感),重点培养学生四种心理品质。
1.成功的追求心理
心理学认为:需求心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成功”是学生的基本需求之一,对学生具有无限的魅力。据对某校学生调查,有100%的学生希望做事情成功,但追求成功的人为63%,其中迫切追求成功的人为15%。可见希望成功并不等于追求成功。假如只希望成功而不去追求成功,那么成功还是渺茫的。因此须利用成功本身的魅力去培养学生对成功的追求。从需求达到渴求,然后达到执著。
2.成功的奋斗心理
有了对成功的追求心理,要达到成功还是一件艰苦的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获取成功的艰难,培养他们敢做敢为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承受挫折的耐力和坚韧的进取心。
3.成功的竞争心理
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能够应付时代挑战、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战胜对手、走上成功之路的新人。竞争造就强者,因此要培养学生不甘落后、争求上进的个人竞争心理和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集体竞争心理。
4.成功的自信心理
如果说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竞争是活力,那么自信就是内力。有了这样的内力才能驱动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竞争制胜的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树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信心。确立任何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他行我也行的思想。
(高良摘自《江苏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