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30729000000008

第8章 心理问题及矫正(1)

厌学心理行为及矫正

一、厌学心理行为的临床表现

厌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因个人情绪波动、知识积累、能力运用、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思进取,或避重就轻、避难从易的行为。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进步、能力提高,极大的拉长了学习周期和知识积累的周期,甚至使人颓废,影响成长。针对学校近期的厌学现象,结合教师们平时的教学经验,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偏科性厌学

偏科性厌学是指学生因个人爱好或某方面综合素质的缺陷,而表现出不喜欢或厌恶某一门或某一方面学科的现象。偏科性厌学是厌学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可表现在不同的科目和不同阶段中,也常常出现在某些学生的特定学习阶段。

2.全科性厌学

全科性厌学是指在校期间对所有科目均产生厌学的行为。全科性厌学往往带有全程性。

3.阶段性厌学

阶段性厌学是指在学生学习的某个阶段所表现出的厌学行为。它兼有偏科性和全科性的某些特点,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阶段性厌学的经历。阶段性厌学在学生的学习中,根据其发生的时段,可分为低学段性厌学和高学段性厌学。低学段性厌学主要发生于学科设置的起始年级。高学段性厌学主要发生在一定学段之后(多在八年级第二学期至九年级第一学期期间)。

二、厌学心理行为产生的原因

厌学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育内部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原因,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原因。这几方面的原因是相互联系的。

教育内部的原因

1.陈旧的“片追”思想。社会对学校评价的惟一标准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学校对班级、对老师的唯一评价是看高分学生的多少,并以此来影响教师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促使教育部门的一些人把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集中在层层拔“尖子”,抓“尖子”这个兴奋点上,而将“三力”的劣势放在普通中学或较差的中学,学校内部也分快、慢班,重点保护快班,保护快班的“尖子”。

抓住少数,放弃多数。这就使多数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这样的定势:进了这样的学校,进了这样的班级没有指望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眼看升学无望,便自暴自弃。

2.课程和教材设置不合理。现行课程是以准备学生升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还没有突破学科中心课程的框架。科目设置过多,分得过细,教材内容过多,导致每周授课节数过多,这样就使学生复习、消化、思考问题、完成作业、预习课程的内容时间相对减少,而且多数学科要求过高,超过了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学生容易畏难而退,对学习失去兴趣。

3.考试制度不合理。学生在校面临各级各类的考试,什么统考、模拟考、选拔考名目繁多,学生的考试竞争压力沉重。而且现在的许多考试必须进行大量地机械性操作练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呆读死记,才能竞争取胜。学生或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或对考试失去兴趣,与此同时,与智育相比,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教育界一再强调“德育首位”、“加强美育”、“体是载知识之本”、“不能忽视劳动教育”,但实际工作里,不少学校把它们看作“软科”、“副科”、“小三科”,不加重视,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学校生活单调,容易使学生形成厌烦情绪和疲倦心理,从而产生厌学行为。

4.教师的素质是造成厌学生的重要原因。不少教师缺乏系统的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学习,有的连备、讲、改、板书的基本格式也不会,谈不上艺术,更谈不上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教学方法单调,讲求灌输,“填鸭式”教学,因材施教差,更由于把握不了重点,只好让学生苦干、蛮干,多讲多练,并一味让学生不停地做练习,一遍一遍大量地布置机械重复作业,让学生整日埋首于书堆里,没有半点思考时间和闲暇时间,从而造成一批厌学生。据统计,1988年教师合格率全国小学为68.1%,初中为35.6%,教学条件最差的地区,教师合格率,小学仅33.1%,初中为23.1%,近几年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不容乐观。

5.对差生的忽视。正确的差生观,应该是“差生不差”,“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之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有些教育者,认为差生是不能转化的,进而歧视差生,轻则责怪,厌弃,重则赶出教室,轰回家去,造成差生的自尊心受损,师生关系紧张,差生与教师对立情绪、隔阂与日俱增,轻者紧张,重者厌学;差生与教育对立情绪、隔阂与日俱增,轻者厌学,重者弃学。还有一部分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要差生不影响班级大局,持听任不管的态度,差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帮助,致使差生产生畏难消极情绪,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毅力和动力,成为厌学生。

社会方面的不良因素

1.知识贬值。社会上存在的“知识贬值”和“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搞乱了一些学生的视线,使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啃书本都是傻瓜”,“文化知识在今天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些文盲、半文盲发财致富,逐渐产生了物质至上的拜金心理,学习积极性下降。

2.青少年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自身的识别能力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西方的道德伦理观念蜂拥而来,一些青少年的世界观变得含糊不清,相互矛盾。近几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和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使一些中学生面临着选择的困惑。学生在思想上的困惑,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无心向学,严重者会导致犯罪。

3.投入少。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国家拨给的教育经费年年增长,但仍然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人均教育经费还是在较低的水平上,再加上物价上涨因素和国家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使得教育经费更显不足。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

教师队伍先天不足,又临后天失调。结果在流失的同时,教师的“流失”或“隐性流失”现象严重,势必会产生更多的厌学生或流失生。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塑造美好心灵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表率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和睦相处,家教有方的家庭将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他们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大多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均优良。而在不良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多厌学、辍学,甚至犯罪。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有:

1.经常吵嘴的家庭环境。父母亲态度粗暴,常常为小事争吵而经常拿孩子出气。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礼貌,形成粗野、执拗的性格,智力发展受到压抑。

2.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讲怪话,有的在家赌博,有的生活作风不好,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气。

3.结构不完整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婚,子女遭殃。

4.重利轻才的家庭环境。父母主要是为了“赚钱”,小市民习气重,极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品德的变化,缺少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顾子女的前途和国家的需要,主动要求孩子弃学挣钱。

学生自身的原因

以上这些原因都只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减弱了或失去了进行学习的内部推动力——学习动机。如家长过低的期望值,往往使孩子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伴随着学习的不是求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求知的不安和恐惧,削弱已形成的学习动机。再如学校生活的成功,往往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失败的行为往往使人产生消极退缩的情绪。学校现实生活表明,喜欢学习的学生往往都是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人,厌烦学习的这种消极情绪多半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失败者身上。再如,有些单位在招工中不是严格执行择优录用的原则,而是采取照顾本单位职工的子女的政策,只要是本单位的子女,就业问题一律包下来,而且在分配具体工作时也不参考在校时学习和思想表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减弱。在部分厂矿学校中,有的班级几乎是全体学生公开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一概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厌学不光在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里也普遍存在,美国、日本也面临这个问题。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就日益普遍。日本文部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流失生”(以厌学为由,一学年缺席50天以上的学生)问题进行追踪调查。1992年3月提出了题为《关于学生流失问题——以建立儿童学生的“精神场所”为目标》的终结报告。该报告认为学生流失的原因有这些:

1.学校生活方面的影响。

主要有:①同学关系问题,如打架等。②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如学生受到老师的强烈叱责、警告等。③学业不振,如成绩不理想,不能理解课业,讨厌考试等。④不适应俱乐部活动或集体活动。⑤入学、转学、升学时的不适应。⑥学校规则过于严格等方面的问题。

2.家庭生活方面的原因。

①家庭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②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如父母的叱责,对父母言语和态度反感等。③家庭不和,如双亲不和或祖母和母亲不和。

3.个人方面的问题,如因病缺席或其他与本人有关的问题等。

由此可见,在厌学方面,日本与我国的状况有很大相似性,换言之,有许多原因是共同的。

三、矫治技巧

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必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社区教育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兴起的社区教育着眼于综合因素,把学校、家庭、社会综合起来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对学生厌学进行综合治理。例如,江苏宜兴市丁蜀镇的社区教育是一种层次较高,三教统筹并延伸的社区教育形式。他们的做法是:

1.党政领导重视。建立了由镇党委、政府统揽,专职副书记具体负责,工、青、妇、宣传、政治、教育、居委会等部门分工协作的组织领导体系。

2.有健全的社区组织。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厂、村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居委会和派出所成立“青少年帮管小组”。

3.社区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公安、宣传、工商行政部门严格整顿报刊和音像制品市场,深入开展“扫黄”、“除六害”活动,狠刹社会恶习的蔓延。社区人员的社区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该社区意识的主导。

因此,我们认为,在宏观调控建立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方面最主要的是政府领导的重视。区以下各级党政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明确任期内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教育尤其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主要任务,制定出每年的研究专题、对象和解决的重点问题的方案。在按中央规定落实教育经费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经费在本区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例。开发教育的征收税,将各界罚款拿出适当比例用于教育;建立教育银行,定期发放教育基金奖券;发动全社会支援教育,提倡海外华侨和民主党派私人办学,对筹措教育经费渠道的畅通,要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待遇,要使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并逐步超过主要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同时,优化教师队伍,确保奖优罚劣。为教师进修创造条件,分层次、按计划地组织在职教师进修,以保证教师素质稳定提高。宏观防治的另一面,必须对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结构,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各类学校的比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逐步解决教材上存在的问题。应改革统编教材要求全国机械划一的毛病,既要考虑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又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材。苏霍姆林斯基为发展学生的思维编了两套教学大纲,为后进生另编教材《训练习题集》,“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体验到人类最崇高的乐趣”,充满信心地把学习搞好,这值得我们效法。此外,要改革招生制度,这对挽救8%~9%的“弃儿”大有必要。上海市率先取消初中重点中学,实行分片就近招生,值得赞赏和学习。各级有关领导在加强高中重点校的同时,应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三差”学校(师资差、生源差、设备差)的建设,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普教质量,减少厌学学生。在学校内部要改革考评制度和课程结构。摒弃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以学生的合格率、差生的转化率为主要标准评价学校和教师,把留级率和超龄升学率也作为考评的指标。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取得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农村中学应开设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所需的课程,农村职中可招收弃学生,开办家庭经营专业,城市中学应适当增设劳动技术课。

这里,我们再对学校教育如何防治学生厌学行为的具体对策作些说明。日本在谋求解决日益严重的厌学生、流失生问题时,强调把学校建成学生的“精神场所”。即学校通过日常各种教育活动和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因为所有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着厌学问题,因此学校的工作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预防,二是矫治。我们根据日本的经验结合本国教育实际提些对策:

预防性对策

1.立足于培养自立性、主体性的观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校教育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育者要帮助他们克服对人对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客观环境,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不能因为其不成熟而包办代替或一味压倒,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度过愉快的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学校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日常在学校和班级的人际关系。另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郊游、运动会、文化节、劳动实践等活动机会,在学生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