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春秋名相:管仲
30877500000025

第25章 存邢救卫

周惠王九年,卫惠公的儿子赤继位,称卫懿公。他在位九年,懈怠朝政,不恤百姓,只顾吃喝玩乐。在卫懿公所嗜好的名目中,他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鸟类中的鹤了。

因为鹤颜色鲜亮洁白,鸣声清脆而又擅长舞蹈,卫懿公就特别喜爱鹤。就因卫懿公对鹤情有独钟,凡是给他献鹤的人都有重赏,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便千方百计地搜罗各种鹤子,争着来到卫国宫廷给卫懿公献鹤。有时献鹤的人多了,得排成长队,有序进入宫廷。

卫国宫廷的园林里,到处喂养鹤,到处是鹤的鸣叫声,大大小小的鹤不下千余只。

卫懿公按鹤们的品位把它们分成等级,依级别都有相应的待遇,品位最高的享受朝廷大夫一样的俸禄,次等的享受士的俸禄。如果卫懿公出外游玩,就让鹤们陪同,将鹤分成队列,用华丽的大车载上它们,并指挥鹤们在前面开道。卫懿公亲昵地称这些得宠的珍禽为鹤将军。

宫里有专门养鹤的人,他们也有优厚的俸禄。为使鹤们有足够的粮食吃,卫懿公便加重赋税,在百姓中强行征收,而遇到灾荒的年成,不知多少人家饥寒交迫,卫懿公照样要百姓们交纳赋税。

卫国大夫石祁子是当时名臣石碏的后代,他的父亲叫石骀仲,以前也是卫国大夫。石祁子为人正直敢言,在卫国很有名气,他和宁庄子的同掌卫国朝政,两人都是卫国的贤臣。他们多次劝谏卫懿公不要玩物丧志,要爱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但卫懿公只把他们的忠言当作耳边风。

公子毁是公子硕与卫惠公的母亲宣姜婚配后所生,公子硕为卫惠公的庶兄,从公族来说,公子毁算是卫惠公的侄子,是卫懿公的庶弟了。公子毁看到卫懿公那样昏庸,感到他迟早会把卫国弄亡,就找个借口跑到了齐国。齐桓公觉得公子毁人品不错,便把自己宗室的一个女孩嫁给他为妻,将公子毁留在了齐国。

因急子和公子寿都没有儿子,公子硕已亡,黔牟的后代绝迹,只有公子毁是个贤德的人,卫国人都盼望公子毁能够成为国君。当卫懿公继位,把民间疾苦抛到了脑后,公子毁又出奔齐国时,卫国臣民就对现任国君怨气冲天了。

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北狄族的獯鬻部落就开始强盛起来,狄主曾出兵威逼周文王把都城迁往岐地。周武王统一天下后,周公南征荆、舒等地,北伐戎、狄族,中原各地才有了长期的安宁。一直到周平王迁都洛邑,南方的荆楚,北方的戎、狄族又抬起了头,不服周王室的管辖,再度不断侵扰中原周边的诸侯国。

单说北狄主名叫瞍瞒,他倚仗手下拥有数万骑兵,常有深入中原内地的企图。当听到齐桓公亲率大军讨伐山戎的消息时,瞍瞒一拳击在餐桌上,环视了一下众臣说:“齐兵大老远跑去攻打山戎,太没把我狄人放在眼里了,今天我们就先发制人,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说完,瞍瞒就下令调拨二万铁骑,亲自统领人马奔袭邢国,仅一天便击破了邢国都城,狄军到处杀人放火,掠夺人、畜和财物。

一天,瞍瞒得到齐军正在策划前来援救邢国的情报,知道卫懿公不修国政,就移兵转向卫国去了。

那时卫懿公刚想带着鹤出外游玩,忽然,情报人员回来告诉他:“狄兵已杀进我国境内了。”卫懿公猛吃了一惊,慌忙召集人马,筹办军备,准备迎战狄兵。但百姓不愿投入战斗,几乎都逃往野外去躲避起来了。

卫懿公就叫担任司徒的官员派人抓捕逃散在外的百姓,把他们集中在一起。一会儿衙役就擒拿了一百多人,司徒将他们带到朝廷,卫懿公问道:“你们为什么四处躲藏,却不肯保卫国家?”

那些被逮住的人一致说:“君只要把一件东西用上就足够抵抗狄兵了,我们这些百姓还起什么作用呢?”

“有这样的东西?那是什么?”卫懿公惊奇地说。

“鹤。”众人回答。

“鹤怎么能退敌呢?”卫懿公觉得有些离谱。

“鹤既然不能同敌人作战,不能救国家于危亡,那就是没用的东西了。但君耗费有用的钱粮来供养那些无用的鹤,弄得民不聊生,这就是我们百姓们不愿去前方打仗卖命的原因。”

听到这儿,卫懿公既愧疚又后悔,低了头说:“寡人明白自己的罪过了!现在愿把鹤都放出去,以后一定勤政爱民,可以吗?”

在一旁的石祁子连忙说:“君就尽快行动吧,只怕这时候有些晚了啊!”卫懿公即刻遣人打开所有鹤笼,把它们往外赶,可那一千多只鹤因为长久被人精心饲养,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只在宫廷园林低空盘旋,都不肯飞走。

石祁子和宁速两位大夫亲自到街市上做宣传,向民众说明卫懿公的悔过表现,这才稀稀疏疏地聚集了一些从外地回来的人。

可这时狄兵已攻进了荥泽,片刻之间就有三四次告急文书传到卫国朝廷。石祁子向卫懿公请示:“狄兵骁勇善战,我们切不可轻敌,就让臣速去齐国求救吧?”

卫懿公勉强挺挺胸说:“齐侯上次奉周王命令前来讨伐我国,虽然不久退兵了,可事后我国没人主动地去和他们修盟结好,现在我们遇到了危难,他们怎么愿意来救我们呢?不如就和狄兵拼死一战,来决定卫国的存亡!”

宁速上前说:“臣请求带领队伍阻挡敌人进兵,君在城中坚守吧!”

卫懿公面色黯然,沉重地说:“寡人因养鹤犯下了过错,现在再不能亲自奔赴战场,只怕没人会尽力保卫国家了。”便转过身,将一块玉玦递给石祁子说:“卿当代理国政,一切事情就凭这块玦由你决断吧!”又交给宁速一支令箭,要他一心守卫都城。嘱咐他们:“国家的事情,全拜托你们两位。寡人要是不能打败狄兵,就无颜回城了!”

石祁子和宁速知道卫懿公此去凶多吉少,禁不住洒下泪来。

卫懿公交代完国事,就调集人马,派大夫渠孔当大将,子伯做副将,黄夷为先锋,孔婴齐率后队,向荥泽进军。一路上,有许多将士仍然抱怨懿公养鹤误国。晚上,卫懿公在宿营地访察军情,听到一阵阵歌声传出帐外:“鹤有俸禄,民食野菜;鹤乘华车,民赴战场。狄兵剽悍啊我无长物,力战强敌啊我们九死一生!鹤今在哪里啊,只有我们承受苦难!”

卫懿公听完这首歌,心中更增添了烦闷,便默默回到了中军营帐。

卫懿公在路途听到将士们歌中含怨,心里感到烦闷,而大将渠孔在军中实行过严的军规,弄得士兵们满腹牢骚,卫懿公又添新愁。将近荥泽,只见千余狄兵分成左右两路乱纷纷地奔跑,显得没一点阵法。

渠孔高兴地说:“人们都说狄兵剽悍,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便命令卫军擂鼓追击狄兵。

狄兵故意败走,将卫军引诱到峡谷,只听见一阵响亮的呼哨声划过天空,埋伏在丛林里的狄兵突然杀出,顷刻间,如山呼海啸似的,就把追来的卫军截成了三段,使卫军首尾不能救应。

卫军本来没有与狄兵战斗的决心,看到狄兵来势凶猛,都抛下战车,脱掉铠甲,各人只顾自己逃命,卫懿公很快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渠孔看见狄兵如蜂蚁般涌来,对卫懿公说:“形势万分危急了,请君把帅旗取下来,换上便服,然后下车混在士卒中间逃跑,或许可以脱离险境呀!”

卫懿公看着越来越多的狄兵说:“卿等若能救出寡人,看到帅旗也好知道寡人在哪里,如果不能相救,扔下帅旗又有什么益处?寡人宁愿死在沙场,向百姓们谢罪,也决不苟活在世间!”渠孔只得回身杀入敌阵,力图为卫懿公杀出一条血路。

不久,卫军前后两端的人马就溃散了,先锋官黄夷战死,后路军主将孔婴齐不愿被擒,自刎身亡。狄兵便全部向卫懿公这边围过来。渠孔的副将子伯从车上中箭落地,随即被狄兵斩首。卫懿公和渠孔先后受到围攻,狄兵的乱刀将他们砍成了肉泥。至此,卫懿公统领的大队人马全军覆没。

最后,狄兵俘虏了卫国太史华龙滑和礼孔,把他们五花大绑押到瞍瞒面前。瞍瞒瞅了瞅他们说:“这两个活物有什么用?给俺推出帐外斩了!”

华龙滑懂得北方的那些民族有相信鬼神的风俗,就哄骗他们:“我们是卫国的史官,掌管天文历法,主持国君太庙的祭祀,让我们先回太庙给你们求得保佑吧,不然,会引起神鬼愤怒,你们就很难攻打卫国都城了。”瞍瞒以为华龙滑说的是真话,就同意他们俩上车回去了。

那时宁速正全身戎装在城墙上巡视防务,望见有一辆战车由远而近地驶来,认出是两位太史,心中一震,忙大声问道:“你们怎么回来了?主公在哪里?”

两太史哀声说:“主公全军覆没了!狄兵十分强悍,我们不能等着和都城一起毁灭,现在应当暂时避开敌军的锋芒,快些撤走吧!”宁速便命令门吏放他们俩进城。礼孔向太庙方向拜了拜,凄楚地说:“昨天和君一同出城,而今不能和他一起入城,臣子的节义在哪里?我只有去地下侍奉国君了!”一道亮光闪过,礼孔拔剑自刎了。

华龙滑看到礼孔死去,擦了一把泪水说:“我不能和兄一道殉节了,卫国这段历史得有人记载啊!”就独自驱车进入了都城。

宁速和石祁子计议停当,便带领卫懿公的宫眷和公子申,趁夜色驾小车出了城往东奔走,华龙滑携上一大包典籍跟在后面。城中百姓听说二位贤大夫都出城了,各自扶老携幼尾随他们逃命,哭喊声响成一片。

狄兵乘胜进军,一路无人抵挡,直冲进卫国都城。那些没来得及逃走和行动缓慢的百姓,十有八九被狄兵砍死。瞍瞒又派兵沿路追赶,石祁子保护卫懿公的宫眷走在前面,宁速在后面掩护他们,时而与赶上的狄兵激战,时而往后退走。跟在后面逃难的百姓半数以上死在狄兵的刀下。

即将到达黄河时,石祁子和宁速他们都感到疲惫已极,也觉得没路可走了。忽然看见河岸一队人马迎面奔来,原来宋桓公御说得到卫国沦陷的情报,就遣兵来接应他们了。卫国臣民在宋军的帮助下,当晚准备船只,星夜渡过了黄河,这才有了喘息机会。

狄族的追兵见卫国臣民过了河,便转回去,将卫国府库与臣民私自的财物清洗一空,只留下一座废墟,满载而归。

当天,石祁子和宁速带领卫懿公的眷属们逃到了黄河岸边,石祁子先扶公子申等坐上船,宁速集拢跟着逃难的百姓,随后也赶来了。

众人到达漕邑,石祁子清点了一下青壮年男子人数,总共只有七百二十多人,大多被狄兵杀死了。石祁子和宁速抱着头哀伤了好久,都感到一道难题摆在面前:国不可一日无君,可眼下卫国的将士少得可怜了,怎么样才能凑齐一个侯国最基本的兵员啊?

石祁子和宁速商议了半天,最后决定再从共、滕两处邑地抽取十分之三的人口充当兵役。这样,募得兵员四千多人,连同跟随众臣逃难的青壮年男子,才组成一支仅五千人的军队。

石祁子和宁速几经周折,在漕邑修建了简陋的房舍,扶持公子申即卫国君位,称为戴公。

宋桓公御说、许桓公新臣听说卫懿公阵亡的事情后,都遣使到漕邑吊唁卫懿公。

戴公患有重病,即位才几天就去世了。宁速便前往齐国迎接公子毁回国为君。

齐桓公听宁速讲完卫国目前的处境,感叹了一会儿,说:“公子从敝国回去,将继承君业,如果要强留他在齐国,那寡人就不近人情了。”便赠给公子毁一匹骏马,五套公侯用来祭祀宗庙的礼服,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只。又赐给公子毁夫人一辆豪华的马车和三十匹上品锦,并派齐国大夫公子无亏统领三百战车送他们去漕邑。想到卫国的窘境,齐桓公又送了一批砖瓦和木料给公子毁,让他建造宫室。

公子毁回到漕邑时,众人就把弘演剖腹收纳卫懿公肝脏的经过详细地向公子毁禀告了。

公子毁感动得流泪,立刻差人准备下棺木去荥泽重新入殓卫懿公,同时给卫懿公、戴公发丧。为彰显弘演的忠义,公子毁对弘演追封了谥号,录用他的儿子仍为卫国大夫。

诸侯们受齐桓公的感召,也先后拿出钱财遣人送往卫国支持新君渡过难关。

公子毁回到卫国即位的第二年春天正月初,便建立年号,称为卫文公。虽然诸侯们大多给严重受创的卫国捐献了财物,但杯水车薪,卫国仍然处在极度贫困之中。卫文公曾一度寄居民间,现有战车仅三十辆,受战乱的难民饥寒交迫,连粮食种子也匮乏,一片凄凉景象。

卫文公的衣帽都是粗布制成,吃的是平常人家的饭菜,他早起晚睡,到各地安抚百姓,无人不称他是位贤君。

公子无亏看到今日的卫国兵力空虚,就留下三千健壮的士兵协助卫国人戍守漕邑,防止狄兵再次侵犯,便带领多半人马回齐国了。公子无亏见了齐桓公就把卫文公生活如何俭朴,弘演怎样为卫懿公殉身的情形都作了汇报。

齐桓公感叹说:“一个无道昏君,怎么也有臣子对他这样尽忠呢?看来卫国还是很有前景的啊!”

管仲向齐桓公献策:“卫国目前贫弱,我国留兵帮新君守卫驻地也是盟主分内的事情,但长期下去,对齐、卫两国都劳民伤财。与其在那里戍守,不如我们帮助卫国选择一个好的地方修筑都城,一劳永逸。”

齐桓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正想张罗诸侯们投入人力物力一起重建卫国都城。忽然,邢国使臣来到齐国,一见齐桓公,惴惴不安地说:“狄兵又打进敝国了,我们难以坚守,盼望盟主垂怜众生,尽早发兵救援啊!”

齐桓公让邢国使臣暂歇,私下问管仲:“我们齐国眼前可以出兵给他们解围吗?”

管仲回答:“诸侯们之所以拥戴主公做盟主,正是因为齐国能够在诸侯中扶危济困。前些日子,我们没来得及解救卫国,这次要是再不能援救邢国,那我国的霸业就会从此衰落下去了呀!”

齐桓公有些烦恼,咂了一下嘴说:“可是,卫国的事情还摆在我们面前,邢、卫两国都翘首望着我们,先解决哪个的难处才好?”

“等平息了邢国的兵患,再去帮卫国建城,那是您成为霸主的千百年的功业啊!”管仲说。

齐桓公同意了管仲的主张,旋即向宋、鲁、曹、邾各国发出檄文,约定在聂北聚集,一同出兵解救邢国。

宋、曹两国的军队先到达聂北。齐桓公把管仲叫到营帐内,低声说:“邢国形势危急,鲁、邾军不知什么时候才来,干脆让他们做后援。有三国的将士可以与狄兵一决雌雄了,我们是不是马上进军攻打狄兵呢?”

管仲皱眉想了想,说:“狄寇现在正当凶猛的时候,但邢国尚可抵御一阵子,如果我们这时出击强敌,就要付出成倍的代价。而我们帮助还有一定抵抗力量的邢国,那是显不出多大功劳的事情,不如等等再说吧。若邢国支撑不住了,必然会溃败;狄兵若战胜了邢军,必然会疲惫不堪。到那时,我们驱逐乏力的狄兵,救助危亡的邢国,就省力而又功高了。”

齐桓公觉得这么做是狠心了些,可在眼下战事频繁的年代,既保存自己的实力,又获得更高的名声要紧,便接受了管仲这个主意。

于是,齐桓公托言等鲁、邾国的援军赶到了,就同时对狄兵发动总攻,并让人把这一意图传话到宋、曹国军营。三国军队便在聂北各自安营下寨了。

齐桓公又派出密探每天了解狄兵与邢军双方的局势。

齐、宋、曹三国在聂北驻军将近两个月的日子里,狄兵无所顾忌,昼夜围攻邢国都城。最后,邢军兵力衰竭,如房舍倒塌似的一下就混乱起来,各人只顾出城逃命。

齐国的密探将邢军溃败的情况报告给齐桓公不久,那些逃出城的百姓像河水一样都往齐国军营涌来,哀求齐桓公快起兵拯救陷入魔掌的邢国。

只见一人倒地就哭,一时不能站起。齐桓公认出他正是邢国国君叔颜,连忙把他扶了起来,安慰他说:“都怪寡人没有及时救援,才弄得你们如此凄惨,这是寡人的罪过呀!你也不要太悲伤了,寡人马上就请宋公和曹伯共同商议一下,将会替你们赶走狄兵,夺回城池。”

当天上午,齐、宋、曹国的军队便拔营起寨,分成三路往邢国都城方向进发。

这时狄兵已把邢国掳掠一空,俘获人口、财物无数。瞍瞒得知齐、宋和曹国军队正向邢国境内迫近,一来害怕自己的军队将吃败仗,二来担心已抢夺到手的财物会失去,便在城中放起一把大火,指挥人马向北奔去。

齐、宋、曹三国大军赶到邢国都城时,只见宫廷和数以千计的民房大火弥漫,狄兵早没了踪影。齐桓公急忙传令所有将士迅速扑灭各处大火,又遣人抚恤遭劫难的百姓。

忙活了一会儿,齐桓公问叔颜:“还能在这地方居住下来,仍把它作都城吗?”

叔颜望着宫室的残墙与房梁的余烬,忧伤地说:“逃出城的百姓大半去了夷仪,寡人想顺从民众的愿望,就以那里为新都吧。”

齐桓公二话没说,便下令齐、宋、曹三国都备办各种建筑工具,全体将士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劳动。一个多月后,就在夷仪修筑了坚固的城墙。接着给叔颜建起祖先的庙宇及朝堂,并为他添置了房舍。大量的砖瓦和牛、马、粟、帛之类的物资从齐国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夷仪。邢国君臣迁居夷仪的那天,如同重归故里,欢呼声响成一片。

宋公和曹伯看到邢国完事了,便打算向齐桓公辞行,带领各自的人马回国。齐桓公一摆手,笑着说:“邢国的事情安顿下来了,可卫国还在等着我们呀。我们都是兄弟国家,现在帮助了邢国,而将卫国撂在一边,那卫国人会怎么议论寡人呢?”

宋公和曹伯都拱手说:“我们愿听霸君的命令,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齐桓公便号召各国将士随身携带畚箕及铁锹等工具,立刻向卫国进军。卫文公得知齐、宋、曹大军到来,亲自出城几十里地迎接。齐桓公目睹卫文公果然身穿粗布衣服,头戴帛布帽子,还是丧期的装束,心生怜悯,不由得眼眶有些湿润了。过了好久才说:“寡人依靠诸君相助,想为君重修都城,但不知在哪里定都为好?”

卫文公再拜说:“君的深恩,寡人一辈子也难报答啊!前几天太史已占卜过,认为在楚丘定都最适宜。但修建一座都城的费用,对我们亡国的人来说实在无能为力呀!”

齐桓公爽朗地说:“这件事情就交给寡人办吧!”当天就传令齐、宋、曹三国将士奔往楚丘破土动工了,直到新修的宫室和太庙落成,他才回国。齐国给予很大帮助,大多建筑和生活物质也都从齐国运来,如卫国再造一般,史称“封卫”。

至此,齐桓公接连定鲁、救邢、存卫,连战皆捷,名声大振。天下大小诸侯,既称道齐桓公的武威,更钦佩齐桓公的仁义,纷纷来与齐国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