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长河——恃国而战
3090400000050

第50章 顿兵坚城

“阁下,法国的新一批贷款什么时候能到呢?”在圣彼得堡的富丽堂皇的彼得罗戈夫宫内,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这样问他的财政大臣柯柯淑夫。

“陛下,还是如我三天前所说,法国的贷款可能永远都到不了啦。”柯柯淑夫回答道。

“财政大臣阁下,恕我愚钝,我们和法国不是订有互保条约吗?他们有义务援助我国。”在一旁的沙皇的亲信,素有“俄国的俾斯麦”之称内政部长斯托雷平询问道。

“尊敬的内政部长阁下,法国对我国的军事义务局限于欧洲国家和我们发生冲突时。如果是俄国欧洲以外的国家侵略,法国将自动提供一笔战争贷款,除此以外,其他的支援将视法国政府的意志而定。”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回答

“您认为法国不会再援助我们了,是吗?”沙皇尼古拉二世问。

“我的陛下,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我要提醒您,共和与法国友好是有历史渊源的,我不认为法国人会为了同盟条约以外的义务而得罪自己的朋友。”

“那我们这样一个同盟有什么意义呢?”尼古拉二世开始急躁起来,他可不想步那位与他同名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后尘,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被迫自杀。

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前任财政大臣,现任大臣会议主席开口了:“我的陛下,和法国结盟的意义,并不在于对付东方那个怪物,而是为了对付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威胁,也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危机。”

作为俄国少有的改革派大臣,谢尔盖-尤利耶维奇-维特对俄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功不可没。但随着1900到1903年的农业危机的到来,维特成了沙皇政府的替罪羊。他被迫辞去了财政大臣的职务,而转任大臣会议主席。由于沙皇俄国的专制政治体制,各部大臣对沙皇直接负责,所以这个看似风光大臣会议主席不过是沙皇的行政顾问而已。

“什么国内问题?”尼古拉二世如同被刺中要害的蛮牛,红着眼睛质问道。

“天哪,你还能不知道吗?”维特心想,“自你登基以来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俄国问题是农业问题。俄国是个农业国,这就是俄国的原罪。”

俄国在维特长达10年的工业化改革之后,仍旧是个农业国家,80%的人口是农民,那些迁入城市的人,仍旧与农村和公社有联系。1891到1900年间,俄国增加了2000万人口(1891为114百万,1900为137百万),这些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和最落后(以及非俄罗斯的)地区,土地贫瘠,使用木制农具。而俄国农业的效率有非常低下,与幅员相同的家对比,俄国既不能像美国那样发展集约化的农业,也没有共和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因此,维特推行工业化的十年来,俄国贫民的生活处于倒退中。维特甚至在1903年被迫下台了。

这种贫民生活的倒退实际上让俄国社会成为了大火yao桶。而要消除这个火yao桶,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推进维特所倡导的工业化,直到俄国能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为止。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和贫民的生活会进一步恶化,也许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工业化,俄国就会被农民和贫民起义的大火烧光了。

这就是俄国在经济上面对的两难处境。但维特现在可没时间再把这些成年老调重弹一遍,他只是简短的提醒:“陛下,我国的工业化改革需要外国的援助。”

是的,外国的援助可以让俄国暂时摆脱这种两难处境。但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外国的援助都回带有各种各样的苛刻条件,只有法国是例外。

“法国只要求我们对付早已存在的敌人,就可以为我国的工业化改革提供贷款。”维特还记得1896年自己就是这么向沙皇汇报的。

三皇同盟,本来就是对俄国的威胁,奥匈帝国本来已经摇摇欲坠了,为了巴尔干的稳定,为了神圣斯拉夫的福祉,俄罗斯帝国对自己的斯拉夫兄弟伸出援助之手难道不应该吗?但可恶的日耳曼野蛮人插手了,毫无疑问,德国对奥匈帝国的保证就是针对俄国而来的。这样,德国就成为法德两国共同的敌人。

由此,俄国得到了法国长期稳定的经济贷款承诺,而只需要对付自己本来就已经存在的敌人,这倒是意见两相情愿的事情。

但现在,睿智的沙皇发问了:“法国既然不愿支持俄国的战争,那这样一个法俄同盟有什么意义呢?”自1891年以来近40亿法郎的贷款就这样被沙皇忽略掉了。

“如果没有法国的第二批贷款,我们如何把战争打下去呢?”外交大臣开始面对现实。

“陛下,其实,在前期的战争中,我们消耗的只是远东布洛罗夫山地要塞群中的既有储备,法国的第一批贷款实际上还没有花出去。法国自1896年以来提供的30万支步枪,600门火炮,都还在图拉保养,即使法国不再提供援助,我们仍旧可以一战。”一直保持沉默的唯一出席会议的军方人员海军上将阿谢列克耶夫说,他也是沙皇的亲信。

“是吗?沙皇的眼睛发亮了。”

“陛下,如果没有法国的再次贷款,有找不到新的财源的话,我们坚持不了多久的。”柯柯淑夫说。

维特决定尽他最后的责任:“陛下,如果我们把军队调去远东,那巴尔干怎么办。莫里莫拉维奇还在等着呢。”

莫里莫拉维奇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两个斯拉夫自治省的独立运动领袖。在1875年到1878年巴尔干危机中,这两个自治省被奥匈帝国占领。而他们一直想摆脱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控制,和同样在1878年脱离土耳其的塞尔维亚(含克罗地亚)合并,成立一个大的南斯拉夫王国。

“我们向远东地区,只派遣三分之一的军队。”阿谢列克耶夫说,“黄种人是非常懦弱的,只会依靠人力优势。只要我们派去同样数目的军队,他们就会害怕了,就会坐下来谈判。”

“同样数目的军?海军上将阁下,您难道不知道共和有8000万男性处于‘适合服役’的年龄吗?”较为务实的斯托雷平终于看不下去了。

“8000万,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法这么多军队提供食物和武器。”

“好了,不用再争了,就这样吧,我们和共和好好打一仗,逼他们坐下来谈判。”尼古拉二世说,“亲爱的尤利耶维奇,您觉得谁比较合适任此次出征的总司令呢?”

维特看了看阿谢列克耶夫,问:“这次的军队怎么安排的?”

“阁下,我们一共动员了30万人,7个军又两个独立骑兵师,统称西伯利亚方面军按计划将组成南路第一和北路第二集团军,后勤由西伯利亚总督府负责。”

“那好吧,我提议,由库罗巴特金大将为总司令,集团军司令……”

“集团军司令由分别由伦南坎普夫和萨姆索诺夫担任。”沙皇做了决断。

“另外,用电报通知布洛罗夫山地要塞司令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这个好消息。”

PS:七十年代后期的“近东危机”:

巴尔干地区由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1875年开始,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保加利亚、蒙特内格罗先后发生反土耳其起义或向土耳其宣战。俄国乘机以“援助”巴尔干人的名义,于1877年加入反土战争。第二年年初,俄国已经兵临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英法担心,土耳其的惨败会造成俄国独霸巴尔干和黑海海峡的局面,因此,直接出现向俄国施加压力.英国甚至派军舰进入黑海海峡,以武力相威胁,要求俄国停止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

俄国自知无力同时与英法两个大国作战,因此被迫低头,1878年之月,俄土双方签订和约,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门的人哥罗和罗马尼亚独立,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实行自治;建立一个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达里海,西至塞尔维亚的大保加利亚公国;俄国则从罗马尼亚夺取南比萨拉比亚,从土耳其夺取巴统等大片土地。按照这个条约,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迅速膨胀

1878年6月,在俾斯麦的主持下,俄、奥、英、意、土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在俄、奥、英、德几个大国的操纵下,7月,签订了柏林条约,承认俄国对土耳其和罗马尼亚领土的兼并,把大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一分为三,缩小了其疆域。奥国则通过和约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样,“近东危机”才得以暂时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