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健康教育
30935200000013

第13章 常见内科疾病(2)

(二)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反酸和泛口水、烧心、食欲增加、贫血等。

1.腹痛

腹痛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多出现于中上腹部,即脐上方或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的疼痛部位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具体来说,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点。

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次愈合后又会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

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疼痛全年都可发作,但多见于春秋季节,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

节律性:腹痛与饮食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一般来说,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在两餐之间发生,直至下餐进食或服药后得以缓解,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在半夜发生腹痛;胃溃疡引起的腹痛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次出现上述节律。

2.反酸和泛口水

反酸是指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反复反流上来大量不含有食物的酸性胃液。此外,部分患者还可有泛口水,即口中迅速涌出大量水样唾液。

3.烧心

烧心即胸骨后有烧灼感,其可能是酸性胃液反流至食管造成刺激,也可能是反射性食管痉挛的结果,烧心时有时还伴有酸性胃液反流至口腔。

4.食欲增加

消化性溃疡患者通常食欲良好,而且往往会频繁进食以缓解疼痛,因此导致体重有所增加。

5.贫血

患者有时因溃疡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和虚弱。

(三)并发症

多数消化性溃疡可以治愈,不会引起并发症;但某些患者可发生致命的并发症,如穿透性溃疡、溃疡穿孔、出血和梗阻等。

1.穿透性溃疡

溃疡穿透胃或十二指肠壁,并继续累及邻近的实体器官,如肝脏或胰腺。这种穿透性溃疡可引起剧烈的持续性疼痛,且疼痛可位于受累器官之外,如十二指肠穿透到胰腺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

2.溃疡穿孔

胃或十二指肠前壁的溃疡可穿破至腹腔,导致突发的剧烈腹痛和腹肌强直,并迅速累及全腹。患者还可感觉一侧或两侧肩痛,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疼痛加重。

3.出血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甚至在不伴疼痛时也可发生出血。溃疡出血主要表现为呕吐鲜红色血液或褐色咖啡渣样血凝块,以及解黑大便或明显血便。

4.梗阻

溃疡周围炎性组织肿胀或反复发作留下的瘢痕能使胃的出口或十二指肠变狭窄。这种梗阻可导致患者反复呕吐,常伴有进食后异常饱胀、胀气和缺乏食欲等症状。

(四)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消化性溃疡:

(1)避免精神紧张。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其影响很大。因此,善于自我排解忧愁、劳逸结合、忙里偷闲、自找乐趣、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关键。

(2)注意饮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

(3)保持生活规律,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4)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服用,应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将药物放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五)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式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全身状况良好、溃疡较小的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酸药物(如含氢氧化铝和硫酸镁的咀嚼片)和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甲硝咪唑等);而病程较长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第三节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如图6-4所示。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大学生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有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等。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即心脏收缩时的动脉内壁压力)≥140mmHg和(或)舒张压(即心脏舒张时的动脉内壁压力)≤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病因

大约9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明确的病因,这种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心脏和血管的多种改变同时存在可能使血压升高。

还有一种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这种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其常见病因如下。

1.遗传因素

据医学数据统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家族要高得多,从而证明了高血压与遗传有关。

2.饮食偏咸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如果人体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钠元素,就会抑制人体中的水分,使血的浓度升高,从而诱发高血压的发生。

3.饮酒过度

长期酗酒很容易造成酒精在体内沉积,损害动脉血管,使动脉硬化,从而引发高血压。

4.过于肥胖

人体过于肥胖导致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从而使心脏负担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诱发高血压。

5.情绪波动

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过度、躁动不安的状态,就会使人体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诱发高血压。

(二)临床表现

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偶有头痛、头晕、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很多患者仅是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病情逐渐进展则会造成器官功能的衰竭,例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造成头痛头晕加重,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甚至发生脑出血;心脏受损后,会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肾脏受损后,可出现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三)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高血压:

(1)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睡眠充足,多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2)注意调节饮食,以低盐、低动物脂肪类食物为宜,并尽量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

(4)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食量,适当减轻体重。

(5)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可服用少量镇静剂,如安定、溴化钾、利眠宁等。

(四)治疗

青少年高血压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因此大学生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高血压一般可通过口服降压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值得注意的是,降压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当副作用发生时,患者应立即告诉医生,以便及时调整剂量或改换另一种药物。

二、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病毒性心肌炎是因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症性改变所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

(一)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肝炎病毒、狂犬病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天花病毒等都可引起本病。此外,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等因素也可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感染而致病。

(二)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前1~3周内有急性病毒性感冒史,感冒同时出现胸闷、心悸、气急、乏力等,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更为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心力衰竭,并伴有心脏扩大、肝大、双下肢浮肿、少尿等。

(三)分期

根据病情变化和病程长短,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4期。

急性期:新发病,临床表现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3个月以内。

恢复期:临床表现有所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慢性期:临床表现呈反复变化或迁延不愈,病程多在1年以上。

后遗症期:患心肌炎时间已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遗留较稳定的心电图异常。

(四)预防

大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1)预防感染。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易感冒者平时应注意营养,避免过度疲劳,还应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感冒流行期间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拥挤的公共场所活动。

(2)劳逸结合。应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五)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一般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发病早期,为阻断病毒感染,患者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干扰素、牛磺酸等。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加休息,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过度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

(2)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营养平衡。

(3)保证睡眠充足,避免感冒,以免病情复发。

第四节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组成,具有联系脑、脊髓和身体各部的作用。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癫痫、脑炎、面神经炎等。

一、癫痫

癫痫俗称羊癫疯或羊角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一)病因

癫痫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诱因。

1.物理因素

发热、过量饮水、过度换气、饮酒、过度劳累和饥饿等均可诱发癫痫发作。此外,服用某些药物(如美解眠、戊四氮等)或突然停用抗癫痫药物,也可导致癫痫发作。

2.感觉因素

某些患者对某些特定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较为敏感,当受到刺激时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称为反射性癫痫。

3.精神因素

某些患者在强烈情感活动、情绪激动、受惊、精神紧张时可引起癫痫发作,称为精神反射性癫痫。

(二)临床表现

癫痫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等。发作时,有些患者先发出尖锐叫声,然后因意识丧失而跌倒,伴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十秒钟,可伴有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可出现血沫)。部分患者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此后意识逐渐恢复。

小发作:可出现短暂(5~10秒)意识障碍或丧失,而无全身痉挛现象。每日可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等。

精神运动性发作:又称复杂部分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奔跑、挣扎等)。患者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但其对发作经过毫无记忆。

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患者。具体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可扩散至身体一侧。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时,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三)并发症

癫痫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识别障碍,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差,包括梦样状态、时间感知的歪曲、不真实感、分离状态等。

(2)情感障碍,表现为不愉快的状态,带有自卑感或伴有抑郁。

(3)语言障碍,可产生部分失语或重复语言多。

(4)记忆障碍,对熟悉事物没有印象,或不能快速回忆起过去经历过的事情。

(5)错觉,表现在对物体的真实大小、距离、外型产生差异。

(6)幻觉,在没有任何外界变化的情况下可产生视、听、味、空间感及物体成像等方面的变化和错觉。

(四)预防

据统计,患者在第一次癫痫发作后,复发率为27%~82%,因此,预防癫痫再次发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患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癫痫发作:

(1)保持乐观情绪。实践证明,精神紧张、悲观失望等可促使癫痫发作。然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长期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降低复发率。

(2)劳逸结合。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加休息,学习也不要过度紧张。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

(4)饮食有节,避免过饱、过饥或一次性大量饮水。

(五)治疗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可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癫痫患者应及时诊断、尽早治疗。癫痫的治疗方式可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长期规律服药,切忌突然停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二、脑炎

脑炎是一种具有广泛炎症的脑病。

(一)病因

脑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

(1)病毒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或输血等方式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进入脑内。

(2)脑邻近组织感染时,病毒可直接扩散入颅。

(3)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黏膜感染可使病毒进入血液或沿神经末梢进入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