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口在望
30964400000036

第36章 《西口在望》备录(4)

《西口在望》这部纪录片,我认为做得非常成功。它的成功表现在,它运用了纪录片最擅长运用的电视手法,用严肃客观朴素平实的风格来展现了一个厚重的历史文化命题。这部纪录片对历史的挖掘非常深,对现实的反映也很到位,这两者结合得非常好。另外,这个选题选点很好,能够在喧嚣的荧屏之外,潜心拍摄这样一部历史文化类的大型纪录片,这是我很佩服的。我从中看到了这个创作团队对历史、对文化、对社会的深切责任感。

刘建生(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所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西口在望》是用全新的角度来探讨当年的晋商乃至移民现象。过去我们探讨晋商主要是放在乔家、渠家、常家、王家等等这些著名的大商帮,其实不然,因为过去山西人走西口,我们把它分成大商、小商、官商、民商这几个不同的概念,而这一次的《西口在望》,恰恰是选择了非常好的切入点就是关注民间、关注基层、关注创业。

牛宝林(著名歌唱家)

我尽可能把它那种情感能够唱得好一些,能够把制作这部片子的主创人员对片子倾注的那么多希望期冀完成得好一些。忻州这个地方虽然比较穷,经济上不发达,恰巧是因为它经济不发达,所以它的文化、民歌才盛行。而民歌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就已经不再创作了,甚至以后百年都不可能创作民歌了,这部纪录片可以告诉世人什么叫山西民歌。

任志宏(央视播音指导)

因为我就是从山西走出来的,在解说过程当中,我想首先就是我有一种冲动。因为我毕竟在那儿、在山西、在故乡长大的,所以那里的一山一水,那里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对我来讲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所以我的这种冲动首先是以一种真情为出发点,来表达对我们家乡这样一部作品的再现。

丰小平(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总编、作家)

我想起两句话就是:“我们为这一段承载着艰苦与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心怀崇敬;我们为各位朋友昨天的努力和今天的成功而欢欣鼓舞。”那么在观看片子当中,我有一个冲击比较大的感慨就是抢救历史。这样一段悲怆的历史中,现今存活下来的老人已经不多了,我看到我们这部作品中就已经有人被黑框框住了,实际有更多的人我们已经见不到了,所以说做了一件抢救历史的事情。

容和平(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院长)

通过这部片子我们可以看到山西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具有改革开放思想,具有闯世界的精神的。

徐建宏(《先锋队》杂志社总编助理、作家)

它把影视作品的视角不断从历史转换到现实,又从现实回归到历史,这样一种视角显得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从画面来看是一种交相叠映的效果,这样容易把主创者的思想和片子的主题充分地展示出来,这种表达方法非常可取。这部片子对“西口文化”的概念提出来以后,有关的资料比较翔实,专家阵容也比较庞大,而且非常有说服力,所以看到“西口文化”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提出来,我的第一感觉是内心非常震撼,同时对我产生一种冲击作用。

安秀堂(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我是农村长大的,对榆树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从来都不知道它对于山西的走西口人还有这样特殊的意义。这部片子切入点生动具体,蕴含的意义却很深刻,耐人寻味。

靳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在每一集当中,它都通过这种情节化的叙事来完成对于整个内容的推动。应该说观众在看的时候,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比较好看,可视性比较强的。

田昌安(忻州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

从我们忻州来说,打开县志,这一段基本是空白。这段历史其实也是很值得写一写的,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写的话,那就是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我们这一代很有必要,很有责任来完成这个工作。

杨宇宁(忻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这部片子做了一件高尚的事,把地域的东西变成民族的东西,把民族的东西变成世界的东西,我深深地感谢《西口在望》的组织者和工作者。

王文才(忻州西口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这个片子的完成对我们反映山西改革开放30周年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改革开放给人的印象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经济方面的多,但是我们用这种办法,把文化结合进去,使改革开放有了文化品位,使文化又有经济的基础在里边,使过去的那种人生际遇与社会背景形成很强烈的对比。

刘引娣(忻州市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

这部片子,它纠正了一直以来一个很错误的观点,就是走西口的主体到底是谁。我们许多文艺作品把晋商往往当作走西口的主体,晋商绝不是走西口的代表,更不是主体。那么主体是谁?应该说是大量走西口的劳动者。他们首先是为了求生存,晋商走西口是求发展,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天地,为了生活过得更好。事实上许多人选择走西口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这部片子的主体就是大量走西口的普通人。

杨峻峰(忻州日报社高级记者)

这部片子是用一个魂线将15颗珍珠串起来。这个魂,在黄河里流淌着魂,在古堡里沉淀着魂,在民歌里唱着魂,那种苍凉悲壮的感觉永远不断。其中有一集我感受比较深,就是《大漠寻驿》。拍得很空灵,就那么几个人在大漠中苦苦地找,1985年,张敬民在《西口大逃荒》书中写到一个地名“沙壕塔”,当他走到沙壕塔,沙漠中一个房子的红色的门像燃烧着的火焰一样,当燃烧的火焰在那个片子里重复了几次,每次都给人以震撼,那就是心中的走西口。这部片子看了是让人落泪的。

范璐(山西晚报记者)

(片子里的)老人在指着那些城墙说这个原来是什么样子,或者那个地方原来是什么样子,包括指着岔道口,就是咱们片子《重镇歧路》里的那位老人,我觉得可能很多年之后就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所以咱们这个片子,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抢救。

韩婷(太原日报记者)

通过看这个片子,我了解到正是有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走西口的人在前,然后才有了现在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票号,或者是商号之类的。

周如璧(中共忻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刚才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都作了精彩的讲话发言。大家对这次活动和《西口在望》这个电视专题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希望,我们要记录整理,认真消化,一定要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完善这个片子,不断引深这项活动,不断扩大这项成果。

这次活动历时半年,行程两万多公里,经五省六市十八旗县,完成三项任务。这次活动一路找寻西口足迹,一路反映西口变化,一路研讨西口文化,一路倾听西口民声,一路传承西口精神。它是一个弘扬主旋律,贴近基层,反映民生,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主题性系列宣传活动。

这次活动回答了什么是走西口、为什么要走西口、西口在哪里、如何走西口、走西口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今天该怎么走西口这些问题。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通过我们重走西口路,再铸西口魂,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这次活动以较大的规模,运用现代传媒手段,以前所未有的规格,对走西口进行了科学历史定位,进一步打造了走西口这个品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山西、内蒙古联手,省市联手,文化人和企业家联手,对西口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挖掘、探究,进一步拓展了西口文化研究的领域,强化了西口文化研究的历史责任;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动员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对走西口精神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全新的阐释,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走西口和走西口精神的认识;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对西口路上的历史巨变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进一步增强了再铸西口辉煌、再展西口雄风的信心。

这次活动既有回望,又有展望;既有发现,又有探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西口精神不断宣传必将会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这次活动我们的书记、市长都参与了。相关县(市、区)的领导都参加了,触动很大。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用走西口的精神面对金融危机,变危机为转机,把忻州现代商人培养成敢于走出去,善于抓机遇的新型商人,把忻州建设成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市场消费的配送站、发达地区转业的承接地。

研究晋商首先应该研究忻州,忻州是一个走西口的重要通道,忻州人是走西口的主力军,也是最早走西口的人。忻州不仅是走西口的研究对象,而且是走西口的宣传重点,更是走西口的创作基地。历史上的忻州,河流纵横,舟楫相连,是民族交往的商旅重地。忻州是桑干、滹沱、汾水三河源头,这些河流从忻州的山岭中蓄势而下,奔腾裹卷,迂回千里,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珠串出古老璀璨的华夏文明。此外,还有千古奔涌的黄河流经此地。保德林遮峪商代墓葬中出土的109枚铜币,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金属货币。忻州商业在商代晚期萌芽,经汉唐宋元历代发展,在明末清初达到鼎盛。黄河之水一路东来,蜿蜒南下,孕育出了“鸡鸣三省”的河曲,一曲浸润着黄土风情的《走西口》是忻州西口文化最为深情的咏叹。忻州人作为晋商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商号店铺遍设大半个中国,他们牵着驼马挑着货担走出口外,过草原越大漠,顶风雨迎尘沙,足迹一直延伸到万里之遥的欧州和西亚。可以说,当战争的尘埃落定、硝烟散尽的时候,忻州便是民族间交往的捷径和通商的道口。一代又一代的忻州人不仅是经商创业的开拓者,而且是中原文明的传播者。

这次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项活动也正在进行之中,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大家意见,继继引深西口文化建设活动,完善地打造这个文化品牌。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黄河电视台能够共同参与这次活动,并且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你们对忻州的关心厚爱和一贯支持,让我们感动不已。

最后祝大家过年好、身体好、工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