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俗
31046800000010

第10章 信仰与庙会(3)

晋祠最早为晋国始祖唐叔虞祠,唐建奉圣佛寺,宋建圣母殿,明代又盖起了水母楼、台骀庙等。祠内晨钟暮鼓,香烟缭绕,而以祭祀圣母之神为最。“圣母原来是邑姜”,即为唐叔虞之母,长期以来晋祠水乡的百姓出于生存的需求,一直把圣母当作晋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祷丰年,渐成气候。自明洪武二年给圣母加封号后,七月初二日为祭祀圣母的活动已形成传统盛典。《太原县志》载:“农历七月初二为圣母诞辰。”祭祀圣母形成了祀神、演剧酬神和赛会交易三位一体的庙会习俗。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在水镜台演戏酬神。七月初二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县、乡、村社的官员、乡神、社首,斋戒、沐浴、躬至晋祠,致祭圣母之神。在圣母殿前的献殿,陈设香案祭品,然后上香鸣钟,由知县恭读祝文,行礼如仪。并自正日起,水镜台演戏五日,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把赛神会有序地推向高潮。晋祠附近百姓齐到圣母殿跪拜叩头,上香祈福,从晋祠庙内至晋祠村大街小巷高棚林立,人山人海。从七月初四起,是圣母出行日,县城南关龙王庙、古城营九龙庙是出行的行宫。县城绅耆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圣母出行仪式,四街组织社火表演。在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小时候圣母的妹妹相貌丑陋,而且爱流鼻涕。圣母便说“他日你若能有出息,我便屁股见你”。后来她妹妹果然出人头地,受到人民尊敬。从此每年七月初二庙会期间,圣母坐着銮舆去看她妹妹时,都是倒着进门。有一年,人们抬着圣母的塑像去古城营村。人们嫌掉头麻烦,便提议正着进门,结果抬杆折断。从此,再也没人敢提正着进门了。初五日迎东关龙王神像十七尊,奉于南关龙王庙,至此,七月初二赛区神会活动基本结束。在庙会期间,商贾云集,各种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工艺、玩具、杂耍纷至沓来,成为太原历史上著名的传统庙会。

七月初二盛会,反映出人民对农业生产、水利事业的极大关心。当时,百姓把圣母邑姜当作晋水水神来崇拜。明清至民国时期,晋祠七月初二盛会同时也是晋、冀、绥、豫等数省商业交流的盛会,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多样,声色之优美,参与庙会的人数达20万人次之多,也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的总汇。借此机会,人们招呼自己远处的亲朋好友来看热闹,前来聚会一番,庙会也是社交的机会。正是这些庙会、集会和各种节日,给老百姓平淡的生活带来了念想和无穷的乐趣。

如今晋祠庙会原有的祀神仪式由淡化直至隐退,演戏从酬神而转为娱民,人们在活跃文化生活的同时更看重人际交流,庙会的重心渐渐落在了集市贸易上。传统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日渐消失,物质贸易在庙会上成为主角。现在的人们把赶庙会叫逛庙会,一个“逛”字道破了现代人到庙会的心态,为的是寻快乐、看戏、看热闹或会亲访友,成为调剂生活的一种风俗。

8、潞城民间赛社

我省长治潞城的贾村民间赛社是一项蕴含古代礼仪、风俗、民间艺术的民俗活动,是农耕社会“春祈秋报”古俗古风的遗存。

贾村赛社保存着宋元时的面貌特征,每至赛社必请农业始祖“神农炎帝”以及“土地”“风雨雷电”诸神,活动中有“祭太阳”“祭太阴”“祭风”以至“祈雨接水”的古代风俗仪式,赛社中驱傩性的表演原始古朴,今已罕见。活动中所保留的模仿唐宋帝王寿诞的礼仪活动,活态再现了古籍文献资料中的记载,遗存着宋元伎乐表演特色,也可以从中窥见明代乐户制度的形态。在长治潞城贾村,流传着“每年一小赛,四十年一大赛”的古规;该村民间还保存着自明代相传的《周乐星图》赛社礼乐用本,该本依照宋元旧规,按宋徽宗“大晟”礼乐规制,记录着由“四十大曲”而来的队舞队戏以及宋元杂剧院本。直至清末民国,贾村赛社历代相承,各届赛社均由当地“乐户”承应伎乐,演出队戏、杂剧、院本。1944年举办了最后一次。

贾村赛社活动场面气派宏大,仪节繁缛冗沓,上百人的队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每逢赛社,主神庆寿,百神共祀,邀请诸神前来赴筵,先要举行“下请”“迎神”仪式。迎神这一天最为热闹,村民抬着銮驾仪仗、神楼神马,举行各种社火表演游街转村。迎神回庙后,举行安神升殿仪式。之后三日赛社,分别称为“头赛”“正赛”“末赛”,最后以送神结束。在三日赛社中,主要的礼仪是“供盏”,模仿帝王寿宴的“盏次”,每日早午晚三次供盏。早供“卯宴三盏”,午供七盏或十二盏,晚供八盏。每次供盏,先“一茶三酒”,再接每盏两趟(先果后食),每趟都在神前敬酒。供盏完毕,最后再献一趟茶,供盏结束。供盏过程中,“亭子”端盘,“帏子”执仗,一亭一帏对应一位尊神,人数由神位多少而定。前行细乐8人,报食、亭帏、押盏人员分列两行相随,号称“东西两班”。队伍按规定路线,登阶折旋,东上西下,依主礼先生唱礼节次进行。在整个礼仪中,以前三盏礼规最严,强调“吹头盏,唱二盏,舞三盏”,即头盏细吹细打,二盏靠乐歌唱,三盏队舞或队戏。文舞即“花队”女舞,武舞多为戴面具的迓鼓队和“再撞再杀”形式的舞蹈。

当地俗谚有“庙赛看三行,王八、厨子、鬼阴阳”之说,特指乐户表演、神厨制作、阴阳家主持礼仪在赛社活动中的重要性,因“三行”关系着赛社的成败,一般要按旧例邀请相对固定的传承者。贾村赛社因连年举办,自清末以后便由本村人员担任“三行”,只有赛社乐户仍循旧规邀请境内乐户后代。在活动中乐户穿戴的服饰样式特殊,头戴七折八扣小帽,箍以额翼(又称花抿),上插雉尾,象征翼星崇拜;身穿前短后长的“龙褂”,从前面看似马褂,从后面看又像长袍,或穿有领无袖的“开氅”。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插祭”,它既是赛社神场的布置设施,又是特别的祭祀用品,用面雕镂、油炸,然后经过巧妙扎结,组成一个高宽如墙、状似层楼的面塑建筑,每层之间还插塑故事人物。赛社乐户的传承多为家传口授,平顺西社村王家至今仍有乐户的后人执业吹打,1985年山西省文化厅作仿古录像时,王家献出遗存的杂剧抄本,并由第四代传人王福运口授了院本《土地堂》,王家对赛社文化遗存保护做了一定的贡献。

贾村赛社1944年中断,曾在1997年、1999年、2004年、2006年举办过4次“仿古大赛”,其间,一批老艺人包括赛社主礼先生、神厨制作等相继去世。省文化厅在1985年抢救了一些赛社剧目,也有学者在考察中搜集了一批文字和实物资料,并对当地的乐户作过较全面的考察。此后,贾村恢复了办赛社的活动,每年小办一次,赛社活动涉及人员众多,费用支出较大,远非倾全村或多村之力就能举办,古老的赛社活动面临濒危。

9、广胜寺三月十八庙会

广胜寺是一处古老的寺庙,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唐代大历四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诸朝廷进行整修扩建,取“广大于天,名胜于时”,更名广胜寺。寺院建成后,附近的百姓、邻县的文人学士、官员吏佐相继慕名来广胜寺拜佛求愿,祭祀观光,小商小贩也随着游人的增多开始做起生意,这就形成了广胜寺庙会的雏形。

洪洞广胜寺一年一度的古庙会,是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八日,庙会会期为五天。关于庙会的来源,据说是由于霍泉水承担着附近良田的灌溉任务,因而,古代人们在此祭祠水神。农历三月十八日是传说中的水神的诞辰日,来广胜寺祭水神的人,自然是平民百姓,而且是受益于霍泉水的附近村民百姓。

民谚有:“三月十八,麦怀娃娃。”这个时候,麦田管理基本结束,收麦季节快要到来,农民需要购置农用器具和生活用品,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农历三月十八的定期庙会。从祭祠水神到参观游览,从参观游览到物资交流,集市贸易,无论从物资上,精神上,都使广胜寺古庙会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兴旺。现在发展为集祭祀、旅游、娱乐和购物等为一体。每年的庙会期间,既有来之全国各地的剧团、杂技表演,也有五花八门的商业贸易,还有本地众多的名优小吃等等。赶会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期间,广胜寺周边的所有机关、单位和农户,都如同过年一样,整治环境、置办酒菜、招待赶会的八方亲朋好友。

10、卦山庙会

卦山庙会包括农历五月初五与初六两天,初五日,家家户户悬挂菖蒲、艾草,直至今日,交城县仍在流行,人们以采集到卦山脚下的艾枝为幸;此外还有游城墙,游“百病”,佩雄黄香囊,上寨儿,逛狐突庙,给小孩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初六日,上卦山拜天宁寺,成年人饮用雄黄酒、菖蒲酒,拜圣母求子得女、“还花花”,田家山村购小扳磨、小瓦盆、游乔总兵墓。老年人上卦山健步行走,据说可以驱百病。在这一天还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交城产的“粽枣”个头大,肉厚味甜,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交城县又盛产芦苇,粽子用苇叶(3—5片叶)包裹,初五吃、初六上卦山作干粮。

圣母庙是卦山庙会善男信女的崇拜之地。尤其以妇女居多,她们上山敬香,手执彩色纸张精心制作的“花幡树”,臂挎盛满“莲花大供(面塑)”供品的篮子,这是“还花花”“还愿”的人群。她们或在上年庙会上许愿:果能如愿生男育女,来年定当给圣母娘娘披红挂彩,献上供品云云。许愿后,她们即在庙方事先放置的泥塑儿童队列中“偷窃”一个,带回家藏匿于炕角隐蔽处。大凡年轻妇女赶会,多有年长妇女或同伴相随。此俗流行很久,有时泥塑童像不够“偷窃”,庙方便以核桃、红枣代替,核桃代表男童,红枣代表女童(一取两枚,男方女方各食一枚)。

卦山庙会历来以传统文化庙会的形式举行,各类戏曲歌舞、武术杂技、风味小吃、棋类比赛等丰富多彩。庙会时节,正是小麦黄熟时候,“卦山鸟”(布谷鸟)在卦山上下林间、田野上啼叫。地方时令农谚:“卦山道上,糜糜谷儿种上!”

圣母庙迎面有明代戏台,每年有庙会唱戏(晋剧)。民间说唱艺人则选寺庙角落划圈表演节目,多为武侠长篇。小摊小贩卖折扇、字画、书刊、冷饮小吃、凉粉、荞面罐掌(一称碗脱)。县城大饭馆逢会必到,提前数日与寺僧预约地点,占用殿堂房舍檐廊,摆设桌凳,砌灶安锅,预储用水。远近城乡工商字号,则与饭馆预定酒席,借此招待客户。猜酒划拳,热闹异常。庙会上,出售有灰陶玩具小扳磨、瓦盆,这是卦山脚下田家山村的特产,每年只在庙会时出售。

卦山传统庙会,附近城乡百姓扶老携幼,箪食壶浆,纷至沓来。个中虔诚拜佛者有之,游览名胜者有之,操拳练剑者有之,斗棋抚琴者有之,吟诗作画者有之,谈情说爱者有之,构成一幅莺歌燕舞的太平盛世景象。

与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不同,卦山庙会除了文娱活动、饮食小吃、旅游纪念品之类的商业内容外,完全没有集市贸易百货布匹、土产日杂之类销售,体现了传统文化庙会的特色。

11、岚城供会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在吕梁岚县岚城镇的北街村,都要进行一场非常隆重的面供古庙会,人们会将长长的供台上陈列满各种祭祀面塑品。

关于面供会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位善良贤惠的年轻媳妇叫慧莲。她过门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婆婆因流泪哭瞎了双眼。从此婆婆对慧莲百般刁难,无论慧莲做好什么吃的,婆婆总觉得不可口,但慧莲却始终用心侍奉婆婆。一天,慧莲坐在院里正想着做点什么吃的能让婆婆高兴,突然门“吱”的一响,一只猫从家里跑了出来。门轴的转动使慧莲突来灵感,回去和了一块面,切成小块,用筷子头在上面一拧,拧成了一个个“圪团”,也就是现在人们吃的“猫耳朵”。婆婆吃后非常高兴,慧莲的孝心感动了上苍,玉帝派人给慧莲传授了秘方,让她治病救人,惠及乡邻,后来她行医乡里,成了一位神医,老百姓称她为神医仙姑。慧莲活到90岁坐化。为了纪念她,乡亲们在她坐化的地方修了一座庙,并把她坐化的日子——农历二月十九作为一年一度的纪念日。到唐代,百姓们又把“仙姑庙”改成了“观音庙”,二月十九的供会也一直延续到今。

岚县面塑采用活面与死面相结合的方法,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捏、剪、割、搓、拼、挤、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压花等手法,捏出了象征人丁兴旺的十二生肖,象征六畜兴旺的家禽家畜,象征长寿的松鹤延年、寿桃,象征喜庆吉祥的如意璧合、鱼跳龙门等面塑作品。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前,人们就在仙姑庙的原址上搭好神楼、门楼、戏台,在两旁的街道上挂各色彩灯,垒好旺火,还要组织八音、秧歌等表演队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当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出来摆供了,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面塑,场面很是壮观。这时男人们上香,女人们便沿着面供三五成群地观赏评论,谁家的供品受到关注会很自豪。供品在街上陈列3个小时左右,活动便结束了。各家各户带着各自的供品送回家继续摆放,也有人互赠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