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晋西北的河曲河灯会全国闻名。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县城西门外的“西口古渡”都要举办燃放河灯的活动,河曲河灯节俗称“河灯会”,它是晋、陕、蒙三省黄河边的民众共同参与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黄河民俗文化色彩。它集祭禹、悼念亡灵、祈福于一身,用放河灯这种形式来寄托对故去人的哀思和对未来的美好企盼。河曲河灯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三日举办,灯会举办前要举行放河灯祭禹仪式,并将社会各界黏糊的河灯供于神禹位前,祭奠大禹。其后,僧人诵经,民众把做好的河灯列队供于神龛前,乞求神禹消灾免难,保佑风调雨顺。晚上,当夜暮降临的时候,主持人鸣炮点燃火把,僧人诵经,将神位前花灯列队送到渡口,船工驾舵木船,载着各种河灯,逆水向上大约一里,在急流中心抛锚停立。待准备就绪,乐工们便咚咚奏起乐曲,随着乐声,一盏盏花灯被放入河中。河灯顺着黄河主航道,成群结队向前漂移,明明灭灭,恍惚之间,就仿佛冥冥之中另一个世界呈现在眼前。整个活动持续三天,除了每天晚上放河灯外,还有戏乐助兴。如今的河灯都是用各色蜡光纸糊成,更多的意思在于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平安吉祥,盏盏河灯呈送吉祥,寄托着人们渴望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10、八月十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秋节”等,因这一天正值三秋之半,因而通称“中秋”。中秋节民俗活动源远流长,早在周代就已有祭月活动,汉魏至唐代,形成了中秋赏月之俗,宋元时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月饼开始出现。明清以来赏月活动盛行不衰,民间多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的传说也非常丰富,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极为广泛。
中秋佳节,山西最主要民俗活动为吃月饼、赏月和祭月。
山西各地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不仅是主要的祭月供品,还是重要的节日食品和赠送亲友的礼品。山西农村习惯自己制作月饼,称为打月饼。每逢节日来临,村村都要架炉。各家准备好面、油、糖、馅,由精通手艺的老师傅操持,也有不少人家是自己精制。山西的月饼品种,从皮的性质上看,大体可分酥皮和提浆两种。酥皮色泽金黄油润,表皮层次分明,图案简单。提浆糖质纯净,一般上模印制,图案精细,有“嫦娥奔月”“银河明月”“犀牛望月”等,都取意于神话传说故事。从馅的配料上看,有红糖与白糖之分。佐料有玫瑰丝、桃仁、杏仁、核桃仁、柿子、红枣、花生米等。
山西月饼多数讲究四个一斤。晋南地区习惯,各家制作一个特大型的月饼,专门用来祭月。晋北地区祭月习惯用套饼,由小到大,垒起来像一座宝塔。繁峙县的中秋月饼,习惯做成球形。晋西北的月饼,和面全部采用麻油,显得特酥。农家打月饼,特别讲究制作一些兔儿形状的小月饼,是专门送给小孩子的礼品。取意于月中玉兔,表示做大人的对孩子祝福。
近年来,农村经济活跃,农民生活富裕,中秋节的月饼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其中郭杜林晋式月饼、神池胡麻油月饼、乡宁空心月饼为山西月饼的突出代表。
八月十五日夜,当一轮有圆又大的月亮升起后,山西各地的拜月、赏月等民俗活动相继进入高潮。
拜月,也称“祭月”,山西各地老百姓大多在庭院中摆设香案和供桌,主要祭品月饼、除宝塔形、石磨形、月亮形等外,一些地区还在饼面上绘蟾兔等形状,当月亮上升时,主祭人点燃香烛,喃喃祝祷,向月亮献拜。老人们拜月还要念拜月歌,大体内容是“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姑娘们拜月却别有一番情趣。一般不与大人一块拜,单独设月光图,口不出声,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赏明月。晋南人要将大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未能回来过节者,家人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其回来时享受,或是寄给本人。赏月时,小孩子一边饱餐瓜果月饼,一面观望月亮,提出种种问题。爷爷、奶奶便会讲起代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
中秋节民间祭月,除月饼以外,西瓜、毛豆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喻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在收获季节就精心挑选,特意保存下来,准备节时祭月。毛豆指嫩黄豆角,连皮煮熟。色金黄,喻金秋。传说兔子喜食,是专为月中玉兔准备的。其中也饱含着农民丰收在望,提前尝鲜尝嫩的喜悦心情。另外还有苹果、葡萄、香梨、柿子等等水果。晋北地区习惯煮一些嫩玉米,其意与毛豆类似。
山西的中秋节习俗当属泽州县最为典型,特别是其依托“珏山吐月”的自然胜景,形成了以珏山为核心,辐射整个古泽州地区的以道家祭月为代表的中秋习俗。泽州“过八月十五”的主要仪式是祭月、拜月,当地人称为拜“月婆婆”。主要内容:一是祭月、拜月;二是看望外祖母;三是赏月、吟诗颂月;四是庙会。对于泽州地区的寻常百姓而言,中秋节来珏山集体祭月、拜月、登高、赏月、逛庙会、品月饼、饮茶,既是祖辈人传下来的风俗,也是携亲伴友、欢庆团圆的愉悦。
除祭月、赏月等习俗外,山西各地还多以此日月色或天气占来年元宵节的天气,民间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谚语,据说往往能应验。此外,山西汾阳还认为,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荞麦不实。
晋东南地区潞安县中秋节宴请女婿;离石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朔州地区还讲究在八月十五吃新收割的黄米油糕。
11、重阳节与老人节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视九为阳数,两九相重,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就叫“重阳”。是日,民间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
山西许多地区都有重阳节等高的习俗,临山而居的人们多于此日登山览胜,如山西灵石翠峰绝顶、交城石壁山和稷山昆仑山等山峰上,游人络绎不绝。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重阳节正处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山西各地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九月九日,山西各地一个最为普遍的习俗为吃重阳糕。因“糕”和“高”同音,含有“步步登高”之意,可代登高。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阳城重阳糕有九层之高,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民间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至今在山西的阳城、翼城和浮山等地仍有重阳佩戴茱萸和插茱萸的习俗。
旧时,山西许多地区此日还有占冬雪之俗。对村民来讲,此日喜雨忌晴,据说此日有雨,冬必多雪。有谚云:“重阳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表现了老百姓对气候的关心。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溜达溜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近年来,许多地方把重阳节称作老人节,节间慰问老人,组织老年人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为传统节日增加了新的内容。
12、冬至大如年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历史上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我们现在的过年。
关于冬至我省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冬至节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吃饺子,传说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一般以羊肉为馅,取阳生之义。也有的地方是吃馄饨,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临汾襄汾等地,冬至节的“百味馄饨”别具特色,汤系猪骨、老鸡、鲜姜熬制,皮需精粉擀薄,馅以鸡丝、海米、香菜、紫菜等细调,包时,将馅抹在皮的窄端处卷起,捏成元宝形;煮时,用一个带孔漏斗入锅,一次一碗。晋东南阳城一带,则将老北瓜和小米焖成瓜粥。山区传统是吃糕,如和顺“迎冬就年”吃油糕,灵石吃黍米糕,平鲁鸡肉蘸素糕配羊汤吃,大同讲究吃炖肉,有“冬至不吃肉,冻烂脚趾头”民谚。晋南万荣一带则以腌酸菜为馅,煮入油菜根熬的米汤中一起吃,称“鲤鱼钻沙”。
冬至节民间有赠鞋习俗,是甥侄做好鞋子赠给舅姑,后来逐渐变成了舅姑赠鞋帽给甥侄了。由长辈亲手缝制鞋帽,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在这一天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近年来在太原等地年轻人在这个节日给自己的长辈送新鞋,也是敬老之风的延续。
冬至节晋北地区的男孩子习惯玩打岗游戏,每人持一块手掌大的方形石片,一方立起,另一方按规定的成套动作,依次序掷击瞄打。打倒对方所立的岗时,继续往下进行。失败后即与对方交换掷打。先完成全部程序者为赢。女孩子们则习惯踢毽子,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人们往往也要凑热闹参加玩耍。
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另外,冬至日有“观兆测年”之俗,农谚有“冬至三九则冰坚”“冬至有霜年雪”“冬至多风寒冷年丰”等,农家观天象气候变化,以预知来年的好光景。喜欢学武术的少年,要在冬至这天拜师学艺,古时称为“看冬”之俗。
过去冬节还被称为“尊师节”。在这一天有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的习俗。民间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晋西北讲究炖羊肉招待先生,晋中一带向老师馈赠馒头,晋南村社要设酒席宴请老师。
13、腊八粥与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从这一天起也预示着年关的开始,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腊八到,过年了。爷爷好喝老白烧;奶奶爱吃胡花椒,妈妈要扯花布料,娃娃要响大麻炮,乐得爸爸哈哈笑。”山西一般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山西各地腊八粥的品种繁多,民间传统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为豆类和米类,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等;米类有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佐料一般在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葡萄干、白糖、玫瑰等里边选择。近年来,不少地方盛行用八宝粥代替传统的腊八粥。
晋南地区的人们大多选用“五豆、三米”做腊八粥,“五豆”为红豆、绿豆、黄豆、豇豆、扁豆,“三米”为小米、小麦、玉米。晋北的人们则用莲豆、黄米、高粱米代替扁豆、小麦、玉米,晋北许多地方往往是在腊月初七下河取冰块,除留一部分供神外,其余的倒在水缸内溶化,以备次日早晨做腊八粥使用。在我省的山部地区,老百姓习惯在腊八粥里熬煮些蔬菜。在晋东南地区,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在晋中、太原一带的城乡,还有在腊八这一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一般是家庭主妇把剥得干干净净的紫皮蒜放在一个大瓶子里,然后倒进满满一瓶老陈醋,用纸糊住瓶口,密封起来,等到除夕时打开食用。正月里,人们常常用这种蒜醋蘸饺子吃。
民间吃腊八粥讲究在太阳出山以前。在乡村吃粥之前,要用筷子往院内的树上抹一些,然后用斧头或木棍敲打树干,同时念叨“管你结枣不结枣,年年打你三斧脑”,“看你结杏不结杏,年年打你大三棍”。称之为祭树,据说有除虫防虫之效果。在娄烦等县,这一天有“吃捂麻雀饽饽”“打麻雀面”的习俗,针对当地麻雀对农作物的损害,人们把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捞出来,在院里撒一点儿,表示消灭麻雀的意思。也有的地方有当年成婚的小伙子要到井上抢挑头一担水的习俗,认为这样“明年可以生一个胖娃娃”。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传说之一是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着生老病死的折磨和不满婆罗门的神权统治,遂舍弃王位,出家修道。苦修期间饿得骨瘦如柴,正当打算放弃苦行时,有一位牧女送来乳糜给他充饥,这天正是腊八日,后人不忘他修道艰苦,每年腊月初八吃乳糜(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教创始人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个时候我省五台山的僧人便忙乎起来,清扫佛殿,擦洗贡器,整理平时很少使用的大灶房,清洗直径达二米多的铜锅,然后用小米、黄米加红豆、绿豆,佐以红枣、松子及蘑菇等等煮粥,人称为“七宝五味粥”。铜锅煮粥要用温火整整熬一个晚上,第二天,除了用来供佛及僧众自食外,主要施舍穷人。现在各寺庙仍然沿袭着多熬粥,并仿效传说中牧女献乳糜的情节,在每尊佛、菩萨、罗汉像前献供。
早些时候,在这一天每个学生家都要给先生敬送腊八粥,表达家长对老师的敬意。现在,我省的部分山庄小村里仍保留着这一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