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晋东南沁县一带,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然后平放棺内。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襄汾一带,死者咽气后要用白布束身,入殓后把白布取出,分给儿孙束腰,名为“留后代”。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入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空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盖棺、又称“合棺”,家人、亲友都在的情况下,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死者如系女性,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不妥。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垫一小块红布。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这在山西南北大体都差不多。
在入殓的第二天半夜,沁县等地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闻喜一带,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家人于城隍庙、土地庙叩拜之后,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暗中摸索浇奠,并呼唤死者,另外有一个代替答应,三呼三应,然后哭出庙门回家。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认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判,审判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习俗又叫做“送灯”。
三、吊祭
山西各地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吊唁死者,俗称“开悼”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诸如童男童女、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不分辈分大小,一律按照“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沁县一带称之为“跪草”,曲沃等地称之为“跪灵”,闻喜一带则称之为“坐草守灵”。
古代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三种形式。一般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山西民间对此讲究不一:平定一带吊丧时奠而不吊,有的用猪头、鸡和面鱼,名为“三牲”;有的用20多个面饼,名为“蒸炉食”;如赙,则用现金,儿女亲家再加酒食,称为“上祭礼”。闻喜等地吊丧时奠、赙都有,一般亲友至少为大馍两个;至亲奠品除挽幛、宴席、三牲、香烛外,还须有大馍80至120个。五寨等地,亲友吊丧一般纸不超过三张。当地有“三张麻纸一骡驮”的俗语,意思是说烧化三张麻纸,所得的冥钱须一匹骡子来驮。吊丧者拿来麻纸后,要换成纸钱烧化,俗称“接纸”。
当天晚上,兴县一带讲究“伴灵”,亲友聚集灵堂,饮宴通宵。五寨一带则由死者的子女、孙子和外孙哭着守灵,称为“哭灵”。太原等地,亲友在这天晚上要带着香烛、纸钱和果盒到灵前祭拜,名为“辞灵”。这一仪式,大同一带则在出殡前三天进行。
山西南北各地都有“送行”的习俗,五寨等地,在早上天刚亮时,由死者的长子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闻喜一带则是家人、亲友一齐到村外大路口,依次拜礼奠酒后,把写有死者姓名的牌位插到纸马上点火烧掉,表示死者骑马离去。送行时哭,回来便不再哭。
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依旧像生前一样享用着人间烟火,一日三餐,每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如同日常安排。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哀。这样,一直伺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
四、出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等,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现在依然有许多由阴阳先生择吉日。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告知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亲友去的时候要带一块孝布,依关系远近亲疏,近者一身孝衣,远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在出殡当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把纸折叠后,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如果有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兴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
除宁武一带有“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帮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在出灵时,山西各地都有一个程序,就是在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摔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之前准备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几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不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形状如长形轿体,上有葫芦头金顶,四个角上,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女性用凤头凤尾,周围用红、蓝、黄布帷幔装饰,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抬棺者少则8人、16人,多则24人、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中途不停一直送到坟地,这样一来抬棺的人手众多且前呼后拥,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瓦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子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后面依次是仪仗、各种纸扎、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然后是棺木、孝子,最后是女眷和亲友。
送殡队伍行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晋中祁县一带,棺木的大体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哭杖”和“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五、葬后
山西各地在出殡之后还有祭祀活动。出殡次日清早,晋南闻喜等地讲究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翼城一带,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但太原一带从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新土。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到新坟添土、奠纸,俗称“复三”,也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省亲”,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穿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按照传统的说法,一个人死后,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烧周年”,古代称为“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满三周年烧纸祭奠,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从山西各地的丧葬礼仪可看出,虽然每一地区都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但蕴含着共同的内涵,即通过举行丧葬礼仪,寄托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表达希望死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和超度的虔诚心意。同时,丧葬礼仪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集中地体现了传统的纲常伦理。当然,其中也有迷信的一面,山西的丧葬礼仪近几十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倡导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不仅去除了丧礼中迷信荒诞的成分,而且程式上有了很大的简化,内容上也有诸多改变,如:吊丧改为追悼会,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各种纸扎改为花圈等等并大力提倡和推广火葬。这些都是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