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民俗
31046800000006

第6章 人生礼仪(2)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相伴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不走重复的路。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也是此意。旧时迎娶多用轿或轿车,此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装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就像戏曲里皇后娘娘的样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起出来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意在求吉利。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个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陈放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高墙上悬挂着灯烛,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晋中祁县等地,新郎、新娘入洞房后,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这时,由新娘的嫂嫂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遵照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从今以后这位女子成为他的媳妇了。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非常热闹。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分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到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恶避邪,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

四、婚后

山西各地,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同时,男家要设宴款待亲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委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争讨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当天,女方父母带着礼物来看闺女,担心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成双成对,一块回门,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的意思;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以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回门”时间在山西各地有所差别,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有所不同。晋南一些地方是在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和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新婚夫妇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还要返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岳父、岳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返回,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同媳妇要带上礼物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一种“住对月”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闹红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3、人生的最后一幕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它意味着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果说诞生礼是人生的序幕,婚礼就是高潮,而丧礼就好像是人生这场戏中的最后一幕。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此外,长期以来,民间普遍认为人死而灵魂不灭。基于这些认识,丧葬礼仪在一系列人生礼仪中,显得既庄严、隆重,又带有相当程度的神秘色彩。山西各地的丧葬礼仪在每一个地区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却都蕴含着这些基本的内涵。

一、初终

当人刚刚去世时,山西南北各地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快速地为死者换上预先制作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不能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有的地方讲究扔上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在为死者穿寿衣时,山西各地讲究亲人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给其理发、洗涤,进行整容。

此外,在给死者装束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山西各地都有不同的讲究。晋南一带在死者的左袖筒里放一个馍和一串纸钱,民间认为人死后要过金银桥,为防桥上狗咬小鬼缠,在过桥时要撒馍和纸钱,在狗吃食、鬼抢钱时,死者就过桥了;死者的右手里拿桃条干草,以驱鬼避邪。死者的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有的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称为“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在入殓时口中含钱、含饭,到阴间才不会挨饿受罪。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即进行“停丧”或“停尸”。家人将其从床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沁县一带还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安置之后,要用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闻喜一带用白布,曲沃等地则用红布。五寨等地用的是一张麻纸,俗称“打善面纸”。这一习俗,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去世后面容不太好看。虽然解释不同,但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才可以大放悲声,号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翼城一带则称为“奠魂纸”。沁县等地要到死者去世的黄昏才烧纸,称为“烧黄昏纸”。以上这些程序,大体相当于传统丧礼中的“小殓”。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一般来说,有几件事需要立即办理。

请阴阳先生。阴阳先生来后,先出纸,就是将白纸剪成花絮状挂在大门外,出纸多少要根据死者的年龄。闻喜、浮山等地称为“缟门纸”或“孝门纸”,有的地方叫“岁数纸”。这些纸每晚家人烧纸哭献时要撕掉一些烧掉,到入葬时烧完。

贴“门状”。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

报丧。多由儿子向亲戚家报告去世的消息,报丧人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到亲戚家先磕头,后讲话。亲戚得知后,在当天下午天快黑时来烧纸、吊孝,同时问安生者,家人要把封棺日期、出殡时间一并告知亲戚。

点“指路灯”。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指路灯”“长明灯”。民间迷信认为,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灵魂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

二、入殓

“入殓”,又叫“入棺”“入木”“落材”等,古称“大殓”。山西各地时间不一。有三天、七天入殓的;有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在五寨,如果因为棺木、寿衣没有准备妥当而不能入殓,当地人便称为“挺尸”。

入殓用的棺材,山西各地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柳木是最为普通的。晋中祁县一带讲究在棺前挡板上必须用柏木,至少也要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棺材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