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在张继钢执导的首部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中,幽怨哀婉、如泣如诉的蒲剧演唱,是那么的让人心动不已,感慨万端。其中的唱段就是蒲剧名折《送女》。
现演出于舞台的蒲剧整理改编本《送女》,是韩树荆根据蒲剧传统剧目《汗衫记》(又名《贩马记》)中的《送女》一折改编而来的。事见《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及袁金昭《珍珠衫》传奇。
故事的大意为:商人余宽外出贩马,其妻周兰英被王媒婆所骗失身,并丢失了与余郎的订情之物——珍珠衫。其夫余宽归家途中得知此事,决意休妻。岳父周文不知原委,送女还家。
《送女》是一出青衣唱功戏。剧中大板的乱弹,配之以演员情真意切的演唱,一个善良、贤淑,惹人爱怜的美丽女性,引发了人们无限的同情心。
遭人暗算的周兰英,用自己的一片柔情,希望打动丈夫,求得丈夫的谅解。而以“失节事大”冲昏头脑的丈夫,却始终无动于衷。
舞台上,周兰英声声哭诉,字字情真。舞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对于有经验的老戏迷而言,他们更多地讲究一个“听”字。即人们俗称的“听戏”。
静静的舞台,大板的乱弹,演员与剧中人合二为一。
蒲剧的唱腔素以腔高板急、高亢激越著称。然而《送女》一折,以全新的唱腔设计,根据武俊英甜美圆润、咬字清晰的嗓音特点,力创新腔,开蒲剧演唱之一代新风。
它像一缕清风,柔柔地轻拂着你的脸颊;它似涓涓细流,缓缓地滋润着你的心田。它如同来自上天的天籁之音,让你着迷、留恋。
音乐的美,有时是可以让人达到忘我的境界的。那么一段优美的唱腔旋律,再配之以一段凄苦的情思,同样摄人魂魄。
观看《送女》演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周兰英没有打动台上的丈夫,却打动了台下千千万万的观众。
记得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观看《解放》首场演出时,寂静的舞台一角,在幽幽的灯光下,在丝竹的伴奏中,满面愁容,一身素装的周兰英,轻启朱唇,声若莺啼。那份无助,那份迷茫,以及那份凄婉,让人生出无限的爱怜与同情心。
然而,余宽不顾岳父、妻子的苦苦哀告,仍然将周兰英逐出家门。痛不欲生的兰英,投河自尽。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这,同样体现在周兰英身上。
投河的兰英,为一县令所救。丈夫余宽因索债而误伤人命,赴县衙投案时与兰英相遇。在兰英的哀求下,余宽获救,夫妻破镜重圆。
人们自古有万事求和美、求团圆的心态。虽然生活中难以实现十全十美,团团圆圆,但传统戏曲的舞台上,无论合理与否,却大多以团圆的结局来迎合观众的心理。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总是在想:或许,人有些时候,面对日渐增多的压力,多一些幻觉,多一些超脱,多一些想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韩树荆整理改编本,武俊英(饰周兰英)演唱《送女》中之唱段——
周兰英余郎夫且息怒休把脸变,
听为妻把贴心话细对夫言。
你和我结鸾俦时光非浅,
论情分你也该思念当年。
咱两家同住在东阳小县,
为妻我住城内夫住东关。
那一日桃花红东风送暖,
余郎夫踏青到我家花园。
咱二人巧相逢喜见一面,
你爱奴奴爱你天定良缘。
回家后你差月老来牵红线,
我的父许亲事奴心喜欢。
七月十三把帖换,
到九月重阳节夫把妻来搬。
妻过门未有一年半,
二老相继丧黄泉。
夫守灵妇坐草七日满,
咱夫妻同商议殡葬椿萱。
殡父葬母事连串,
安贫守孝家清寒。
为整家业你要把马贩,
奴心不忍把夫拦。
你言说男儿岂能恋家舍,
助夫兴业方为内贤。
临行时妻问你几时回转,
你言说来年春暖花开把家还。
初一盼来初二盼,
初三、初四神不安。
初五、初六独思念,
初七、初八不见还。
初九、初十蛾眉敛,
十一、十二倚栏杆。
十三、十四门前看,
十五月圆人不圆。
十六、十七妻心乱,
十八、十九意茫然。
二十、二一掐指算,
二二、二三夜失眠。
二四、二五长嘘叹,
二六、二七泪涟涟。
二八、二九不思膳,
三十日问神打卦又抽签。
直盼得腊尽除夕到夜半,
鸡叫一声又一年。
紫燕归来百花绽,
还不见余郎转回还。
好容易盼得你回家转,
谁知你对兰英冷语冷言。
难道你能不把为妻思念,
难道你能不把为妻挂牵。
难道你结发情全抛云外,
难道你忍心休妻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