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31048100000003

第3章 源远流长的蒲州梆子

除前面提及的古老剧种外,较之山西众多的秧歌戏、道情戏和其他民间小戏,山西四大梆子无论其覆盖面、受众面及受欢迎程度,显然都占据优势。

说起山西的地方戏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流布于晋南的蒲州梆子,晋中的中路梆子,晋北的北路梆子和晋东南的上党梆子这四大梆子。以声腔体系命名的四大梆子,自然隶属于我国五大声腔系统之一的梆子腔。其特点就是以梆为板,音调粗犷激越。其支派甚多,陕西有秦腔、同州梆子,山西有四大梆子,河北有河北梆子,河南有豫剧、南阳梆子,山东有山东梆子、莱芜梆子、章邱梆子等。

关于梆子腔的起源,学术界公认的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晋、陕、豫毗邻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今天,见于史料记载的山陕梆子,多指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和陕西同州(今大荔)地区的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的合称。蒲州和同州虽属不同的两个省份,但由于一河之隔,故而在地理上、语言上、民风习俗上均有诸多相似之处。两处的艺人也大都不分彼此,相互传艺同台演出,可谓同宗同源。如早年蒲州梆子名角王秀兰就经常受邀过河演出,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声誉。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白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因而,山陕梆子也被视为我国梆子戏的正宗源头。至于“乱弹”之称谓,是民间有别于昆山腔、弋阳腔、青阳腔等的梆子腔的俗称。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深秋,一位老人千里迢迢,从他的老家山东曲阜北上山西,由平定娘子关入晋,经寿阳、太谷、灵石、霍州,来到了平阳。他就是孔子的六十四代贤孙、古典戏剧名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年已59岁的孔尚任,来平阳的主要任务,就是应他的同乡、平阳刘知府的邀请,前来主修《平阳府志》。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一部体例完整、内容浩瀚的具有很高收藏、研究和实用价值的宏篇巨著清康熙版的《平阳府志》就修编完成。

修志期间,孔尚任还游历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观赏了歌舞戏曲表演等,故而留下了多首关乎当地风土人情、歌舞戏曲的《竹枝词》和《柳枝词》。其中的一首《乱弹词》,则成为后人研究蒲州梆子历史的重要史料。

“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葵娃是蒲州梆子的一位旦角演员,从词中可看出其台步走得极好,令这位大文豪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故而情不自禁地表露出“最爱”二字。“乱弹”指蒲州梆子,“翠华看”指帝王看,“歌筵”指有歌舞表演助兴的宴会,“氍毹”指戏台上的地毯,“邯郸”指“邯郸学步”的典故。这里,我们不妨通俗地理解一下该词的意境:俗称乱弹的蒲州梆子帝王都曾经观看过,我今天参加这个宴会亲眼看到他的演出才深信不疑。人们都非常喜爱旦角演员葵娃的台步,在演员表演的戏台地毯上,满是痴迷的观众跟在葵娃的身后在争相模仿。字里行间,生动、热闹的场面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显现。

由此我们也可感知,清康熙年间的蒲州梆子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也正因如此,才能令孔尚任发出如此之感叹。

那么,蒲州梆子到底形成于什么年代?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明代中叶出自北曲遗响,继而与当地杂戏、青戏及民间说唱艺术等相互融合,逐渐完善而形成。在其萌生期,常为杂戏、青戏等正统“娱神”的剧种所歧视,晋南民谚中亦有“一青、二黄、三罗罗,梆子乱弹摸不着”;“一青、二黄、三越调,梆子乱弹瞎胡闹”和说法。

今天我们可见到的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吉县龙王辿《重修乐楼记》的碑文“正月吉日蒲州义和班在此献演”。明万历四十八年,河津县小亭村一座舞台上留有新盛班到此演出的题壁:“万历四十八年建。新盛班到此一乐也。”同时提及的剧目有《光武山》、《珍珠山》、《鸡鸣山》、《破华山》、《鸡家山》、《天台山》、《黑风山》、《少华山》。从这些蒲州梆子的传统剧目上,可明显看出当时的演出已颇具规模了。

在蒲州梆子发展的进程中,不但盛行于本土,而且还远播四川、贵州等地。从今天留下的清嘉庆十八年贵州藩台(布政使)李宗舫所作的《黔记》一诗中,可看出蒲州梆子繁盛、传播之轨迹。“板凳条条坐绿鬟,娘娘庙看豫升班;今朝更比昨朝好,《烤火》连场演《下山》。”平阳豫升班随商家远赴贵州演出,《烤火》乃《少华山》本戏中一折,今为王秀兰之代表性剧目。该诗形象地点明了蒲州梆子不但历史久远,而且传播极广,影响极大。

清咸丰年间,蒲州梆子有一位著名的老艺人叫王来来,艺名老三盏灯,是陕西韩城人氏。他原为蒲州老三义园的学员,后来北上至宣化、大同、北京、张家口等地献艺,因其技艺出众而极负盛名。年老后担任新三义园的老师,是蒲州梆子北上传播过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经历在梨园界曾流传说:“生在同州,学在蒲州,红火在崞县忻州,驰名在宣大京口。扭回头踏了宁武,跨了朔州。到后来离开北路,想望南路,老在中路。”

从以上这段记述“老三盏灯”王来来演艺历程的歌谣中,我们可较为清晰地看到蒲州梆子艺人在北上传艺的过程中,对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及河北梆子的形成与发展,起到过积极的、关键性的作用。在晋北发展为北路梆子,旧时称之为“上路调”;在晋中发展为中路梆子,亦称之为“中路调”。可以说,蒲州梆子的演员、演技、剧目、音乐,对山西各路梆子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过重要作用。

早年的蒲州梆子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艺人叫郭宝臣,临猗县人,艺名元元红。他光绪二年进过北京,光绪十四年又多次被朝廷宣召入宫演出,民国初年还到西安演出过。他的表演戏路很宽,主工须生,还反串过丑角。《探母》、《斩子》、《金沙滩》、《失街亭》、《浔阳楼》等,都是他的拿手剧目。尤其是他的唱腔,高昂激越,一板一眼声声入耳,让京剧名家谭鑫培都钦佩不已。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看了郭宝臣的演出后,在其编著的《支那剧及其名优》(即《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一书中,盛赞说:“民国四五年之交,余听郭宝臣《摘星楼》,惊其艺术之超群。近来,不时听彼之戏,深知中国剧之登峰造极见于郭宝臣,叹为观止矣!”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艺人除上面提及的“老三盏灯”王来来外,还有“老七百生”、“老元儿红”张世喜、“彦子红”祁彦子、“白菜心”郧三吉等。

随着“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宁误收秋打夏,不误存才《挂画》”。这些民间谚语的流传,王存才的名字同《挂画》早已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了。作为一名旦角艺人,在舞台上男扮女装,女性之婀娜步态,摇曳身姿,妩媚眼神,均要演得到位传神,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王存才却还要在此基础上以踩跷出演《挂画》,娴熟、过硬的技艺,在征服观众的同时,也使得王存才的名字走入千家万户,留存史册。

上世纪50年代,阎逢春、张庆奎、王秀兰、杨虎山、筱月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蒲州梆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阎逢春的《周仁献嫂》、《徐策跑城》,张庆奎的《三家店》,王秀兰的《杀狗》、《烤火》,杨虎山的《九江口》,筱月来的《黄鹤楼》等,深得观众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而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成立伊始戏曲改革整顿工作的开展,在“尊重戏曲艺术规律,尊重艺人”的前提下,他们还演出了一大批经过整理改编的优秀剧目,如《薛刚反朝》、《意中缘》、《燕燕》、《窦娥冤》、《麟骨床》及《赵氏孤儿》。同时,还创作演出了《白沟河》、《港口驿》等新编古代戏和《结亲记》、《蛟河浪》、《向阳坡》等现代戏。因而,这一时期也是蒲州梆子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黄金期。

1983年,在中国戏剧史上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蒲州梆子的历史上同样如此。这一年的北京,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拉开了帷幕。临汾地区蒲剧院青年团的任跟心、郭泽民同时摘得“梅花”大奖,一个地区级院团,两位年轻尚显稚嫩的演员,双双夺梅,在全国戏剧界引起轰动。

从1983年至今,山西省现有44人获此殊荣,在“戏曲大省”的桂冠下又被外界称之为“梅花大省”,成为全国拥有“梅花奖”演员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中间,任跟心、郭泽民、崔彩彩、武俊英、景雪变、王艺华、吉有芳、孔向东8人,则占到获奖人数的五分之一。2000年,任跟心又因在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中成功饰演杨三妞而再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山西省荣获“二度梅”奖的第一人。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蒲州梆子又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任跟心的《挂画》、《打神告庙》、《土炕上的女人》,郭泽民的《徐策跑城》、《贩马》、《黄逼宫》,崔彩彩的《救裴生》、《双锁山》,武俊英的《苏三起解》、《送女》,景雪变的《阴阳河》、《关公与貂蝉》,王艺华的《黄鹤楼》、《寇老西升堂》,吉有芳的《藏窑》、《西厢记》,孔向东的《周仁献嫂》、《清风亭》等,以上剧目,传统的传承到位,改编的别开生面,新创的视点独特。可谓是特色鲜明,各有亮点。

今天的人们早已习惯地将蒲州梆子简称为蒲剧了。主要流行于晋、豫、陕、甘及宁夏、青海、新疆等省的部分地区。其所具有的慷慨激越的特点,更是为广大老百姓所熟悉。这主要体现在他的音乐上。蒲州梆子的文场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等,主要板式有(二性)、(流水)等。音乐节奏强烈、明快,唱腔高亢、豪放、流畅。

戏曲舞台表演中的特技,经历代演员创造积累而成,用来渲染和表现剧中人物特定的情绪和性格。在蒲州梆子的舞台上,帽子、翅子、胡子、翎子、梢子、鞭子、扇子、跷子等特技表演,在全国久负盛名。除王存才的跷工外,须生名家阎逢春的帽翅功同样家喻户晓。他在《杀驿》中饰演的吴承恩,随着剧中人物情绪的波动,头上两边的帽翅或上下齐动,或一动一静,或上下互动,或同上同下,技艺娴熟,堪称一绝。还有《观阵》中张庆奎的髯口功,《赠绨袍》中杨虎山的“吃草”,《少华山》中王秀兰的叠衣等,无不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蒲州梆子的剧目丰富多彩,有资料记载的传统剧目约700余个,分连台本戏、本戏及单折戏。另有部分梢戏,如《拾金》、《顶灯》、《顶砖》、《跳神》、《打面缸》、《老少换》等,该类剧目多为演出结束后应观众的欣赏要求而额外加演的小戏。剧目的内容有反映宫廷生活的历史故事戏,也有民间生活戏和神话戏,及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这其中唱功戏、做功戏较多。现以清乾隆年间平阳人徐昆等改编创作的南路二十四本戏为例,便可初见端倪。其分上、中、下各八本剧目,分别为上八本:《盘陀山》、《红梅阁》、《瑞罗帐》、《麟骨床》、《乾坤啸》、《十五贯》、《火攻计》、《意中缘》;中八本:《无影簪》、《摘星楼》、《炮烙柱》、《和氏璧》、《梵王宫》、《梅绛亵》、《春秋配》、《阴阳树》;下八本:《龙凤配》、《富贵图》、《日月图》、《黄鹤楼》、《狐狸缘》、《五岳图》、《忠义侠》、《火焰驹》。在由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山西地方戏曲汇编》其中的四集(2、6、7、8),就收录有蒲州梆子剧本34个,其中就包括以上南路二十四本戏。

作为我国梆子声腔中古老的剧种之一,从他诞生的那天起,就以腔高板急、悲壮慷慨在河东大地迅速崛起。明亮、高亢、豪放的演唱,粗犷、舒展、洒脱的表演,铸就了他的风骨,也成就了昨日的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新的时代,新的机遇,必将使古老的蒲州梆子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谱写出更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