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人的根,村民都在自觉励治,繁衍兴旺
人的一生都是这样生活的:出生在这个家,成长在这个家,长大后又活动在这个家,结婚之后又成立新一代的家,老后还是要归宿于这个家,所以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根。从历史上看,我们村历代就是一家几代数口人,居住在有房窑的一所院落里,拥有数十亩田地,或其它生产方式和资料,共同生产经营,共同生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所留下的社会遗产。所以我们村民对家的认识很清晰,对家的观念很牢固,每个村民都是倾其一生之力,维护和建设自己的家。兴家立业,发家致富,成了村民们的一个天然理念和终生义务,而且代代相传,繁衍兴旺。家是人的根,人以家而生活,因此这个天然的家,也就成了人的最初的天然的社会组织了,所以人们统称,家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础的组织,以家户为单位成了我们社会的组织规矩了。过去是由户组成巷闾,再后来就是生产队,一至现在叫的居民组,然后才组织成一个村。实践证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组织,蕴涵着很深奥的文化理念和韵味,是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表现,它是很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当作一座文化宝藏去挖掘,去继承,去发扬。我们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丁兴旺,家业繁荣,这是我们村历史上空前未有过的。现在建设新家园,方兴未艾,一个新的农村家园将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村民都在精心呵护,滋润亲情
细究家庭的组成,婚姻是其根源和基础。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经过曲曲折折的发展,我们村民逐渐选择和形成了一夫一妻为婚姻基础的家庭制。男女长大成人结婚,就表示要走上组成一个新家庭的人生阶段,不仅要赡养老人,而且要生养新一代,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往下传,这都是靠婚姻关系来维系的。这种世代的婚姻关系,实际上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纽带来形成和组建的现在的家庭,因此这种婚姻血缘关系为基因为基础组成的现代家庭,是天然的、神圣的、坚实的、健康的,所以,我们村民也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家庭。
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封建社会,妇女受重重压迫,妇女不被当人看,婚后被封闭在家,不准与外人接触,唯恐后代血缘不纯,这是对人类野蛮蒙昧时代的否定,但却又造成了对妇女新的束缚与囚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村民才实行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从而使我们村人丁兴旺,人口优生。实践证明,夫妻爱慕,心情愉悦,不仅能使家庭美满,而且更是有利于后代的聪慧和文明。
在改革开放后,我们村的村民思想更加解放,男女更加平等,男女各自交往更加广泛,社会交际更为频繁。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不健康的影响,使得一些人动摇了家庭观念,淡化了婚姻关系,只图低级趣味,结果出现了一些感情危机、关系混乱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危害家庭、毁灭后代的恶性犯罪事件,村民都为之寒颤,为之遗憾,并给以严厉谴责。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们村一些人把找对象、结婚当成了权钱交易,这不是又走上不顾人性人格,有钱就能买身的买卖婚姻的老路了吗?现在我们回顾总结一下几十年前我们村在反对封建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由时,男女择偶的标准,或许对我们还是有所启迪的。
要求女士条件:(1)要有清洁的嗜好和能力;(2)要有缜密而周到的心思;(3)要有充量而素养的情感;(4)要有治家的兴趣和能力;(5)要有概括的眼光和学识;(6)不要眼光势力(利);(7)不要自我太强;(8)不要太无主见;(9)不要见人羞怯;(10)不要态度虚浮。
要求男士条件:(1)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2)丰姿潇洒,身体健壮,精神饱满,服饰洁朴;(3)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4)高尚的人格;(5)对于女子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6)经济有相当的独立;(7)没有烟酒等不良的嗜好。(8)有创造的思想;(9)有操持的能力。
从上述对男女双方的要求条件来看,当时是很讲人本身条件的,只要能看中人,互相爱慕,情投意合就行,这是高于其他一切条件的,这是婚姻的基础。同时还看得出他们在看人中,不仅是看人的学识能力,而且是看重人的品味,看重人的情义。
当然,经过了新旧交替,正反碰撞之后,我们村民对一些不良影响大都能冷静思考,谨慎对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呵护婚姻,经营家庭;在倾其心情心智,滋润家庭亲情。都能相守相望,相依为命。
三、村民兴起家庭文化,人人享受家庭温暖
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其中就有父子亲、夫妇顺,两纲属于家庭文化的,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也全都适用家庭文化。过去规定的九族五伦,其中的九族全是家庭的血缘关系的长幼秩序,五伦也是“始夫妇,父子先,次兄弟”,其中家庭文化占三伦。我们现在接受其传统中的优秀部分,父慈子孝,夫妻相濡以沫,这应是家庭文化中的基本准则,这是一种亲情的人文文化。在经过开放引进中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冲击,我们村民都在审慎抉择我们的家庭文化。特别是村民在兴谈千百年来以长幼有序、和睦孝慈为特征的伦理文化的基础上,还扩展到以语言饮食、山水建筑为内容的区域文化;以生命归属,恋土恋“根”为主线的乡情文化;还有和睦相处的邻里,落叶归根的心情文化。这些也都又构成了我们村民关于“家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内涵,从而也更启发了我们村民对家文化的激情,所以都在丰富家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创新家文化的作法和表现,都在创建新的文明家庭,同时都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就从近几年村民过年过春节的情形来看,大兴春节礼仪,感受传统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乐趣越来越大。春节其实是我先民在农耕时天人合一的一个重要的国家政治祭祀礼仪,也演变成我村民一个重要的对自然敬畏的节日。对自然的敬畏之中,也加深了对祖先的祭祀,也加强了对活着的老人们的恩情,所以也都兴起了拜年的礼节,有的家时兴鞠躬,有的家还兴起磕头。经过这个形式,亲情浓了,一下子拉近与亲人们的心灵距离,顿时感觉到两代人血液贯通的温暖。并使得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家庭观念和地位又引导回归正途,重塑人的家庭幸福感。
为了对家庭的重视和建设,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6日为国际家庭日,我们村民也响应积极参与,加深家庭的亲情,分享家庭的快乐。
根据我国官方和民俗的情况看,每年关乎家庭的节日就有20多个,其中关乎具体各人的就多达十来个,如:正月初七人日节,九九老人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三八妇女节,5月第二周日为国际母亲节,6月第三周日为国际父亲节,8月8日为中国父亲节,还有2月14日情人节,7月7日女儿节,4月1日的愚人节。各家还有不少的个性节日,如生日、寿辰、忌日等。有关乎祭祀先祖的有清明节,7月15的中元秋祭节,10月1日的冬祭节。有关乎全国团圆的有元旦、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更不用说有关国家的全民礼节如国庆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和传统的端阳节等许许多多的节日。可见,从世界到国内,从历史到现今,有关家庭的文化始终是备受重视,摆在了人生社会的头等位置,有关规定家庭的节日也十分完备,十分典型。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节日,享受这些节日带来的情趣和快乐,并且进一步在继承的同时更应创新、充实和发展家庭文化。
四、坚持优良传统,创新独特家风
我国传统文化对家的治理是非常重视,《易经》有言:“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有云:“家齐而后国治”。前人对治家的着述也非常多,非常完备,《朱子治家格言》就是一部流传很久的治家名作,我们村民还自觉不自觉地在坚持这些优良传统。
由于历史的遗传,由于不同家庭的日常熏陶,使得我们村民各自的家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家风,如勤劳风、俭朴风、仁义风、耿正风、敦厚风、忍让风、致和风、谨慎风、恭礼风、宁静风、致远风、忠孝风、学习风、省身风、德行风、施善风、诚信风、睿智风、睦邻风、友好风等20多种家风。这些丰富多彩的独特家风,实乃为我们村家庭文化的大观园,它熏陶了家人,也养育了村民,它激励着我们村民在不断地让各自的家庭兴旺起来。
在坚持优良传统家风的同时,我们村民还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自己的特色家风。如:技艺型家庭,专业型家庭,文化型家庭等。
实践中,村民都认识到家风即一个家庭的声誉,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文化财富,对后代有其无尽的益处,所以,村民们才都在默默地精心地打造自己的家风,都在提升自己家庭的品位。
五、裕后贵在教子女,兴家必先育人才
我们在总结村民家文化的时候,发现我们村民在治理家庭中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其经验也是十分可贵,十分感人。
首先是提高教育子女的认识境界。他们深知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可人不教不知义,由于家庭的特殊位置,所以他们把教育子女当做天赋人伦的使命,当作一个人一生、一个家庭一世的根本大事,绝不疏忽,绝不应付,否则就枉作一回人,就愧对后代,就有损于人类一代接一代的文明进步。
我村民在教育子女的目标上也极为高尚。他们重在养育人文精神,要立大志,学做人;要忠贞爱国,品德第一。要求子女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当做人生法宝,永攀高峰。
我村民在对子女的要求上也很独特。首要的是要上好学,拿文聘,要有学问。其次是有技能,最少有一种看家本领,能管生活的手段。再次是会处人,会生活,能当家立世。这些要求看似平常,其实是非常的关键,非常的智慧。
诚然,村民们都望子成龙,总想让子女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但这种想法是有点落后,也不能说出口,却时时都在想子女为他们带来新的荣光。同时我们的村民们也很实在,在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上也常常是先设了底线,就是保平安,不要犯事,因为一般年轻人没经验,容易犯事,而且有些犯事是一生再也补不回来的。他们深懂人生没有回头路,人生不能打草稿,沾染上洗干净很不易,掉下去爬上来甚为难。所以,我们村民对子女的教育总是很恳切、严谨且智慧。坚持性格培养,重在素质,因材施教,培植大器,强力实现人生目标。
我樊氏宗族是我们村一个较早较大的宗族,他们为了继承发扬宗族传统,规范族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后代成才,为民服务,并从大家政出发,和爱乡、爱国、爱我民族统一起来,拟订了族规家训百字文,即:建社会主义,促国家发展;学先进文化,创精神文明;通多种知识,具生存本领;务遵纪守法,行社会公德;肯效力事业,以勤俭为本;为人民服务,勿嗜利忘义;宜父慈子孝,享天伦之乐;贵教子励读,崇学位科第;应善处世事,保身心健康;诚戒厉规训,做我族良裔。
上述这个百字文的编写,是在国家公民道德守则20字之前,事后对照,也是十分符合20字精神的,并且更细致、更具体、更深入,为族人成为好公民及早打下了思想基础。他们这种作法,只不过是我们村各宗族甚至一些家庭的作法之一,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村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正是:
家庭为根,天然缘分。
滋润亲情,温暖人生。
父慈子孝,夫妻守望。
兴家裕后,世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