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端午
31052100000004

第4章 端午考源(3)

吴越的文身,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改变,不再成为全民共有的风俗,但在端午节俗里却保留了它的遗意,那就是臂系五色彩丝。《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引《风俗通》说:“五月五日以五色丝彩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缯。”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杜公瞻注道:“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长命缕或辟兵缯在汉代时,还有着图腾文身的本意,那就是“辟兵及鬼”,这里的“兵”是灾难的意思,高诱注《吕氏春秋·侈乐》“反以自兵”曰:“兵,灾也。”陈奇猷解释说:“兵之原义为持斤砍伐。自砍伐其性,则是自为灾害,故高训兵为灾也。”及至南北朝,“兵”和“鬼”就具体化了,那就是“病瘟”,系五色彩丝于臂,乃是对健康的企望。至杜公瞻作注,则已是农耕文明观照下的诠释了。

闻一多《端午考》说:“彩丝系臂,想来当初也是以象龙形的。这虽没有明证,但既是端午的风俗,而端午是龙的节日,则结丝以象龙形是很可能的。龙形遗失后,便用五种颜色来象征五色龙,有时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织物编成的。”那就是缀于胸前的襞方,程大昌《演繁露》卷七说:“裁色缯为方片,各案四色位而安之于衣,而黄缯居四色缯之中,以此缀诸衣上,以表蚕工之成,故名襞方。襞者,积而会之也;方者,各案其方以其色配之也。今人用彩线系臂,益文也。”最后一句极为重要,襞方的本意与五色彩丝是相同的。《风俗通》说的“青赤白黑以为四方,黄为中央”,正是五龙色的象征。少数民族也有此风习,桑悦《记壮俗》就有“饮食行藏总异人,衣襟刺绣作文身”之咏。文身和端午风俗的关系,还有一条例证,明清时期,北京的文身者都在端午那天进行手术,《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北京岁华记》记道:“无赖子弟以是日刺臂作字,或木石鸟兽形。”

此外,还有其他臂饰,与五色彩丝具有相同的作用。周处《风土记》说:“仲夏造百索系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条达,即条脱、跳脱,为钏镯的一种,通常以捶扁的金银丝为之,少则三圈,多则十数卷,隋唐前多套戴于臂,以后下移于腕。繁钦《定情诗》曰:“何以致契阔,绕臂双跳脱。”李商隐《李夫人歌》曰:“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这一臂饰,乃是文身之遗。又有刻玉为龙系于臂上者,史游《急就篇》卷三有“系臂琅玕虎魄龙”,颜师古注道:“盖谓以玉为龙者也。”还有刻龙于印,系于后肘者,蔡邕《独断》卷上引卫宏语:“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惟其所好。”这一时尚也是与图腾文身紧密联系的。

五色彩丝既是图腾文身的替代物,故也具有图腾的力量。吴均《续齐谐记》记了一个故事:“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在这个故事中,用彩丝来缠裹粽子,便为“蛟龙所惮”,这与图腾文身具有相同的意义。

直到近古,做水上营生的不少人都文身,其中也蕴含图腾保护的意识。杨侃《皇畿赋》记金明池龙舟竞渡,“黄头既众,文身之卒且多,类虬龙而似蛟蜃,骇鲸鲵而走鼋鼍,势震动于山岳,声沸腾于江河”。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浙江秋潮时,“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张宁《李嵩观潮图跋》称其画有“内家人物,仪卫供帐,与吴俗文身戏水之流”。《水浒传》第十五回,说短命二郎阮小五“披着一件旧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郁郁一个豹子来”,而活阎罗阮小七也是“身上交加乌黑点”,阮氏兄弟正是水上行劫的强人,排座次后,都被任命为“梁山泊四寨水军头领”。

龙图腾的祭祀仪式,今已不可细考,前引赵翼《陔馀丛考》提到的“贯象齿”,乃是五月午日与“铸阳燧”同样重要的大事,很可能就是祭祀仪式的一种。《周礼·秋官司寇》记曰:“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郑玄注道:“神谓水神龙罔象。”《周礼》说驱杀龙罔象的办法,就是在午时以榆木为干,穿孔以象牙纵横贯之,沉之于水。这一榆木为干纵横以牙象的样式,会让人联想到木筏,也就是木板船的滥觞。在多水的南方,船是广泛使用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它与水有最直接的关系,形制如龙的船或就由“牡橭午贯象齿”发展而来,在水上进行龙图腾的祭祀仪式。当然这只是揣测,但龙船竞渡是龙图腾的祭祀仪式,则是无疑的。

将船装饰为龙形,乃是吴越的古俗。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十八引应玚《灵河赋》曰:“龙艘白鲤,越舲蜀艇。”《意林》卷五引杨泉《物理论》曰:“龙舟整楫,王良不能执也;骥騄齐行,越人不敢御也。”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说:“孙权,吴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言如龙之飞于天,如马之走陆地也。”这与图腾的意思相同。另外,船上画着的蛟龙,挂着的龙子幡,也是图腾的表示。《晋书·王濬传》记武帝谋伐吴,令王濬修舟舰,王濬“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萧子显《南征曲》曰:“棹歌来扬女,操舟惊越人。图蛟怯水伯,照鹢竦江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曰:“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又,《襄阳乐》诗曰:“上水郎檐篙,下水摇双橹。四角龙子幡,环环当江柱。”而龙舟的划手们,身着彩衣,就是模拟图腾文身,薛逢《观竞渡》诗曰:“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可见唐人就这样来理解彩衣的文身内涵。时至如今,凡竞渡的划手,都穿鲜艳的衣服,特别是以黄色的居多,黄色也就是龙的颜色。

各地图腾祭祀的方式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龙舟竞渡的风俗,不只是在端午。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十一就说:“竞渡不独午日也。《新唐书·杜亚传》:亚为淮南节度使,方春,南民为竞渡戏。亚欲轻驶,乃髹船底,使篙人衣油彩衣,没水不濡。是春时亦竞渡矣。又《丹阳集》谓《荆楚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故武陵以此日作竞渡以招之。今江浙间竞渡多用春月,疑非本意。及考沈佺期《三月二日驩州》诗云‘谁念招魂节,翻为御魅囚’,王绩《三月三日赋》亦云:‘新开避忌之席,更作招魂之所’,则以上巳为招屈之时,亦必有所据云。按《旧唐书·敬宗纪》:宝历二年三月,幸鱼藻宫观竞渡。是方春竞渡,久为故事。又《穆宗纪》:九月观竞渡于鱼藻宫。则重九亦有竞渡。文文山《指南集》有《元夕》一首云:‘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则又元夕有竞渡矣。”这可说明,龙舟竞渡,与端午祭祀屈原,没有直接关系,竞渡风俗的本意是祭龙,因此就会在不同时间举行。

另外,五月丙午日中炼剑,与龙有相当关系,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就说炼雌雄剑“各长五寸五分,取土之数,以厌水精也”,并说:“带之以水行,则蛟龙巨鱼水神不敢近人也。欲知铜之牝牡,当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铜,灌铜当以在火中向赤时也,则铜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有凹陷者牝铜也,各刻名识之。欲入水,以雄者带左,以雌者带右。但乘船不身涉水者,其阳日带雄,阴日带雌。又天文大字,有北帝书,写帛而带之,亦辟风波蛟龙水虫也。”而铸镜也与龙有关系,《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四引《异闻集》说:“天宝中,扬州进水心镜,背有盘龙。先有老人自称姓龙名护,至铸镜所,三日开户,已失所在。镜匠移炉置船,以五月五日于扬子江心铸之,背龙颇异。后大旱,祠龙,乃大雨。”这一故事,透露了一点彼此间的消息。

以上所述,乃是龙图腾崇拜与端午节俗形成的深切关系。

5、端午的整合和定型

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并不一定是五月五日,俗话说:“夏至难逢端午节,百年难得岁交春。”当然也是有可能的,如宣统元年(1909)1928年、1977年的夏至就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只是“难逢”罢了。如果正好相逢,相传就是大恶了。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凤凰麈史》说:“乾道戊子五月五日夏至,安乐老农相谓曰:‘夏至连端五,家家卖男女。’果秋稼不登,至冬艰食,卖子以自给,至委于路隅者。明年己丑,大旱,人相食,弃子不可胜数。”这一说法的风俗背景,就是“阴阳争,死生分”的夏至与恶月毒日的叠加。

将端午节俗活动的中心时日确定在五月五日,当是三国间的事。

前引赵翼《陔馀丛考》所说“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约三国之前,五月节期的时日年年不同,随干支记日而定在第一个午日。约三国以后,由于干支记日不便推算,就改用数字来代替,于是上巳更定在三月三日,端午更定在五月五日。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卷九说:“盖以五月如遇午日,为端午;如三月如遇巳日,为上巳耳。近世角黍不用午日,而但用五月五日,然犹谓之端午,如魏晋以来祓禊不用巳日,而但用三月三日,谓之上巳也,二事正相类。”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注意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殊现象,那就是有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样月与日重复的节日,他在《中国古代重数节日的形成》一文中阐释了重数节日序列的出现,以及出现的原因和背景。他将有关三月三、五月五、七月开、九月九这四个节日起源的文献记载作了梳理,认为这四个重数节日几乎都出现于东汉末期,而定型于三国时代。他又分析中国历史上由干支记日向序数记日的转变,中国上古习惯使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来记日,这一传统形成于殷商,影响绵延至今。但从战国末期开始,已经开始出现用二日、三日等序数的表示方法。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地虎十一号墓出土的秦简《日书》中,已经散见诸如“鼠襄户见之,八月一日二日吉,三日不吉,四日五日吉,六月不吉,七月八日吉”,“入正日七日,入二月四日,入三月二十一日”等等,这样用序数表示的例子。他还注意到居延汉简大量的干支与序数记日并列的事例,注意到汉代流传下来的石刻中也有同样散见序数记日。他的结论是,三国以后,正式的国家文件仍大量使用干支记日,但日常的记日中序数记日已经普及,而重数节日的出现,是以这一变化为背景,是记日从干支走向序数的重要一环。据刘晓峰《论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系统的形成》转述)

端午节期的确定,乃受到重数节日序列形成的影响,而端午节俗内容的定型,则整合了五月五日、午月午日以及夏至的三部分内容,并很大程度融入了龙图腾崇拜的原始意义。

南方仲夏五月多雨,水势泛滥,故而以为是龙生日,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就说:“五月十三日谓之龙生日。”故而赛龙舟、投角黍等仪式就在这时举行。而中原仲夏五月酷旱少雨,《月令》就记载夏至要举行雩祭,即祈龙降雨的宗教仪式。雩祭之外,还要举行盛大的迎祭地只仪式,《史记·封禅书》引《周官》说:“夏至日,祭地只,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中原民族夏雩和夏至日的祈雨、求年、拜龙、舞龙、迎神等活动,与南方民族的龙图腾崇拜,在目的、内涵、程式、功能以及深层结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两者很容易发生交融与耦合。

端午的节俗活动虽然繁复,如果将它分析一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禳灾,也就是祛毒除恶、辟邪驱鬼,另一类就是祭祀,由龙图腾的祭祀,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

应该说明的是,祭祀和禳灾本是同一内涵的两种表达方式,以俗传祭祀屈原为例,杨嗣昌《武陵竞渡略》就说:“俗传竞渡禳灾,《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荆楚记》曰:‘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为人悬门户,禳毒气。’又曰:‘屈原以是日死,并将舟楫拯之。’盖两事合为一耳。”因此,赛龙舟既是祭祀的仪式,又是禳灾的仪式,或者说,表面上是祭祀,实质却是禳灾,它们的风俗目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