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在树上居住,形式如同鸟儿筑巢一样,所以,历史学家就定名为“巢居”。早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免遭风雨和野兽的侵袭,每常“构木为巢,以避其害”(《韩非子·五蠹》),“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
后来,人类慢慢地开始向地面移居,时间大约在四五万年前,那个时期,人类由“古人”开始进化为“新人”,即已开始在地面上寻找土坎或石穴避风挡雨,御寒防晒。再后来,随着人类智力的发达,开始营造土窑、地窖,建筑土屋、木屋和石屋。
居住是人类的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古人不论穴住还是窑住,或到后来的屋居,他们选择居住地的时候,看水势,观风向,都很重视风水“科学”。
这是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意识,对居处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与方法,其实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堪舆相地的记载。《大雅·公刘》篇述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其中多次提及公刘登高行远,勘察广原京峟,草泽流泉。如“驾公刘,既博既长,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三军曹,度其隰原,彻田为量,度其夕阳,幽居允荒。”公刘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形,相其阴阳、观其日出日落,以确定居处之正位。
如今,古代社会形成的风水学也逐渐被改造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甘肃,居住民俗事像中最典型的是陇东的土窑洞和陇南羌族的羌寨、甘南草原牧民的帐篷以及天水地区古人的板屋等。
冬暖夏凉的陇东窑洞
洞居是先民们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陇东的窑洞究竟起造于何时?查阅好多文献资料,都没有找到确切记载。从陇东人把窑洞誉称为”人类的母亲”这句话我们足见其历史十分久远了。公元前20世纪前后,夏太康失政,不窋(后稷弃之子)窜戎狄(今庆阳)“务耕种,行地宜”,在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的游猎生活中,一方面“复修后稷之业”开展农耕经济,一方面“自漆、沮度渭,取材用”,改良人们居住条件,使其洞穴进而加工进化成窑洞,逐渐定居下来。《史记·周本纪》也有“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家室”的记载。这样看来,有史可查,窑洞也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当然不算原始末加工修凿的洞穴)。上世纪80年代初,在董志原东侧坡地发掘一处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住过的“窑洞”。这一发现,把陇东窑洞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时间。
史载周代陇东林木不少,为何陇东先民却要“陶复陶穴”?它是我们的祖先择居经验的结晶。土窑,是利用生土特性的一项发明。黄土,见水变软,风干后又变硬了。黄土在潮湿状态,容易挖掘,可任意塑形。在土中挖洞住,既保暖、安全,又好看,能随人意。简单的把土窑和土木结构房厦比较一下,窑保暖保湿润,能防火,干燥的窑经久耐用。陇东人口传的一句谚语是:“有钱人,修房哩。没钱人,修窑哩。”究其道理,就是土窑有这些好处。
窑庄院的类型与特征
黄土窑,即窑洞,是在人工挖掘修整而成的崖上,由靠地面部分纵向挖成的洞。和盖房相比较,“崖”就是屋架。“崖”的组合,叫“庄”或“庄子”、“庄基”、“院庄”。“庄”的附属建筑有坡、崖背(也叫崖头)、崖膀、院墙、大门、水道等,合称为院落。一座庄基,一般由三面崖围成,也有一面或两面崖的。正面的崖上,窑洞的只数为单数,忌挖双数。崖高约8米左右,坡度10比0,8的收分多见,可有效防止遇水倒塌和干后跌块。膀崖和正面崖相比,要窄些低些,是以尊卑观念作指导而定俗的形制。崖与崖相连接的地方叫崖角。但是,罗圈形的庄子就没有崖角,而地坑庄子却有四个崖角。崖的表面处理,是生土建筑艺术的一个体现。土匠不用草图,不用画线,也不用事先勘察,只在修庄挖土的同时,用镢头刮出不同的线形条纹。例如有水波浪纹、斜齿纹、直齿纹、沟纹、梁纹(突出的)等。纹路有宽有窄,有长有短,这样的技术处理,保证崖面视觉柔和,不反光,显得活泼而有生气。从上往下看,没有临危感,很厚实。从下往上看,没有压抑感。同时,崖的表面黄土含水蒸发快,干燥快,对崖和窑的稳定性有极大的好处。
挖窑洞的崖,因地理地形、土质、座向的不同和接合方式的不同,使庄基有明庄、罗圈庄、地坑庄、半明半暗、四合头、楼子庄、大堡庄、附园庄。庄与庄又组成架板、沟圈、一摆溜等庄社形式。
明庄,俗称崖庄、靠崖庄。因采光充足而得名。在3个立面围成的庭院中,崖上的镢头刮纹,直通上下。长方形的空间,有“天人合一”的建造主题和使命。因而,人、窑、自然环境,产生了活力,包括了灾难与吉祥在内的无穷无尽的对话。主人对风水的崇拜和敬畏,转变成一种居住风俗,久久难以磨灭。人们赋明庄一个符号,即以“人”作类比,追求生命的永恒。正立面崖叫正崖,是座向的格局,在“正位”,如同“人首身”。两侧的立面崖,居“从正位”,宛若“人臂膀”,又兼“护身”的功能。明庄三崖面有高低、宽窄的区别,原因就在这里。某些庄基,看似崖无差别,实际是“高1寸为山,低1寸为水”,预示山水必“高大饱满”、“气聚天心”的生存目标。俗话说:“十个好庄九个窝,胜比大堂一暖阁”,概括了明庄整体上实用和美的特点。
“修庄容易点庄难”,是说庄址的选择,要达到背风、向阳、气畅、来去有路,是不容易的事。沟边、山坡、川台地上,处处可作选址地点。但是,“首审其形,次审其情”后,理想的并不多。不仅自然地形、水流、气候特征等“大向”不好定局,就是大门、窑的只数与位置、水道眼和通道等“小向”,也不可忽视。比如,明庄的大门,往往是斜向的。既沟通了里外空间,延伸“坡”的去向,又遮挡了主窑的私人空间,突出了主次分明的伦理体系。
除明庄外,罗圈形庄更充满生活哲理和美学的智慧,顾名思义,这种庄的立面以弧形与大门相接,使院子成为圆或椭圆平面。在塬边的“沟圈”或山坡的“窝窝”处,是最理想的罗圈形庄址。修建的困难,在于“窑”的位置和朝向。在圆形院内,窑口均匀的与院中心相对,就达到了“避凶就吉”和“合脉聚财”的心理需求。忌讳两窑在一条轴线上。否则,“丁口窑”是不吉利的。当圆形崖面达到或超过半圆时,称为“大罗圈庄”或“全罗圈庄”。未达到半圆形时,就叫“半罗圈庄”。
罗圈庄能受人尊崇,是以八卦释义而深入人心的。因为,院与太极图相似。人们认为,崖的边线就是太极圈,为阴、为坤、为母。院心为太极“鱼图”,为阳、为乾、为父。阴阳相合,天地一脉就能“既养万物,又育人身”。除去玄而又玄的风水言谈,留下的寓意,就是人身小宇宙和周围环境的大自然的融合。从而使窑主人生理健康,内心平和。在这里,对庄与窑的方位、日照、风寒、安全、舒畅的模式,成为一种观念的符号。
罗圈形庄的美,进一步去探求,就是“圆”的重叠和搭配。圆形崖合抱圆的窑口,窑口又包含矩形门、窗。门窗又让门扇、门框、窗格划成大小不等的图形。在圆形空间,能激发人的隐秘禀性和生活追求。在窑主人的眼里,罗圈形庄能寄托无限的希望。实地去观察这种庄形,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领悟。
除罗圈形庄外,其他庄形都有耐人寻味的地方。比如,半明半暗庄的朝向,被半截崖遮挡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处,只有沿着迎面开挖的通道下到尽头,在院中心举目四顾时蓦然涌上心头。可见这种庄上半部的显露,只是个“引子”。地坑庄,是掘地成坑,坑壁即是挖窑的崖面,故名。本地人对地坑庄“后枕实”、“前朝满”及“左龙形宜高,右虎砂在低”的形势,无时不觉得心满意足。因为,窑的“四维八干”,处在天地的层层环抱、重重庇护下,事事都能安然而长久。尤其是地坑庄对天落水的处理方式,真有独到之处。一是在洞子坡腰开小渗井,截住坡口以下的水流。二是在院角开大渗井,积蓄院内流水及生活污水。三是在崖上四周布数条小明渠,疏导地面积水。另外,四合院形庄的房、窑空间组合多有变化,能表现出“财气两足”的新气象而受青睐。大堡庄,以堡墙的严肃、厚重和被包含庄形的活泼、轻松,体现了宗法观念的稳固性。楼房庄的“层峦叠翠”,墩台庄的“登高望远”、敞院庄的“大肚开怀”、山庄吊庄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等。都是利用黄土窑庄的背景,反映窑主人遵守时令秩序的农本观念。
坡,是庄子辅助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所谓“坡”,就是庄院大门以外的路,即与大道相连接的通道。因有倾斜的坡面,故名。坡不论大小,起点都是大门外的平地,终点与崖顶之间的高度差与院平面的比值大小,俗名叫“坡立”或“坡平”。坡的大小、长短、宽窄,以是否便利农业生产为根本出发点,但也包含在庄子的坐向、面山喝形(即风水对远景赋予的形象名称)、水道、大门位置等的总体格局内。俗信“坡总要从吉方来,曲曲折折,可导吉方之气”,“以门辨坡,以坡辨气”,这就导致了坡的修筑形制的神秘性与多样性。在这里,完全相同的两条坡是找不到的。可是,若以坡的走向去划分,有两类。一类是“拐弯坡”,有“之”字形的,以拐两弯为特点。有“拐线形”的,是转三道四道或更多的弯子,以求降低坡度,使其平缓。在山区僻静的独庄院,大半是这一类“弯弯”坡,并与大道接引。这一类坡,人盘旋而上时,会进入“一步一层天”的境界。相反,“拐弯抹角”下行时,若有树荫、蒿草遮挡时,视野越来越小,在靠近大门时,却又有“峰回路转”或“柳暗花明”的感觉,故被称为“黄土原上曲径通幽的回廊”。另一类是“大斜坡”,就是直线向上,到达崖顶。这种坡,站在大门口,可一眼看清坡头上的动静。由于它不转弯,显得明快、简练,颇有“金鞭玉带护门前”的美感。人若举步登坡,环顾四周,顿觉“步步高升”、“扶摇直上”,气顺而情生。
若以坡的修筑方式划分,又有洞子、巷巷、转崖三类。洞子坡,只在地坑庄、半明半暗庄可见到。它以崖脚钻洞直通崖上而著名。洞高约两米,宽一米五,顶部为拱形,跨度比居室窑要小。洞口有敞口的,也有搭建独间出檐斜厦或鞍间式房作门楼的。在洞中腰造门的很少见,但颇有意思。至于洞的走向,有直线的,也有拐弯的,形式多样。洞子坡的防卫功能是任何别的坡式无法可比的。因为,再无别径可通里外。洞子坡的穿堂风,嘶嘶作响,又有脚步声回荡,昏暗中,冥冥之气油然而生。然而,洞壁一圈又一圈的镢头刮成的各种纹路,恰似浮雕,足见窑主、窑匠、泥水匠挖造黄土建筑的绝妙技巧。巷巷坡,形似胡同。在两边崖的对比下,看天是一线,看地是一绺,唯有走到两头,才能把自己与公众的情趣联系在一起。转崖坡,是靠崖依势修成。这种坡,一边有崖,一边临小沟或绝壁,有“挂靠”于山的情形。坡的两边,常挖有等距离的脚窝,有圆的,有方的,也有长方形的。方言称作“柯台”,是为防滑而设的。坡与水道要避让,忌交叉。在庄向定局时,坡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比如,壬山丙向(即偏东南向)的庄,而山地形不完整的话,庄的两膀又是右高左低,那么水在左方出,坡就必在右面,为吉。从左设坡,为艮寅,水火相克,是不吉。实际上,水、坡相交,行走不便,这是常识就能揭破的秘密。
护崖墙,就是庄崖上沿的一道矮墙。墙高一般在1,2米到1,5米之间,厚30厘米至50厘米,长与崖边相等。墙体多半是黄土版筑或椽筑,收分明显,顶部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用湿土手工堆成脊,两面坡流水。另一种是短麦草泥抹成平顶,间隔留水槽。用土坯扎砌的墙体,不如土夯筑的牢固,但是墙外皮经石灰纸浆或麦草细泥抹平后好看。土坯扎砌的方法,普遍用“一平五顶”或“一平五顶加二”,长草泥抹缝。顶部施平砖,土坯芯上,青瓦覆盖,两面出檐滴水。富户家的大堡庄或楼房庄,为了和整座庭院风格一致,护崖墙用青砖砌成,白灰施缝,小青瓦盖顶或加筒瓦,墙头为蜈蚣形或波浪形,在墙的正中点和两角,留方柱头,高出10厘米至20厘米,拼砖收顶,似塔形。园庄的护崖墙,与园子墙相接后,把崖顶的平面,围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在青草、绿树衬托下,田园诗的韵味十分浓厚。有些家户,在园的一角搭建小厦房,小麦杆盖顶。这种草房,和园的围墙或堡墙色调一致,而和护崖墙的色调形成反差,让人的感觉更丰富。
护崖墙的功能,完全是出于安全的需要。有了这样一个小建筑,人、畜、物是不会跌落崖下的。而且,崖顶的雨水也不易渗到窑的上部,能有效地防止塌方。在客观上,护崖墙的艺术效果是增加崖的高度,显得更威严。同时,崖的多层次线条布局也十分优美。
庄修成后,要有一两年的风干时间。不然,崖底土壤含水太大,打不成窑。俗语说:“有钱打不成窑,没钱修不起房”,就是指庄子修成后,不能急于打窑。
窑洞的挖制
窑的构造,看似简单,实际是合乎力学原理的。它的切面,上半部是拱形,下半部的壁,不是笔直的,而是略带弧形。因此,窑的上面的荷载,沿着抛物线或接近抛物线的曲线,向窑的脚地传递。而窑的脚地,是自然生土,受力均匀,能保障窑体空间不变形,也就不会发生塌顶。窑的孔径越大,脚地平面就大,容量也大,这是窑主人在使用上的唯一愿望。但是,孔径过大,俗话叫脊平,受力分散,窑的牢固性能不好。怎么才能把握准呢?关键是看土质。一般说,黄土层中夹有数寸厚的砂石或僵石的,叫“石棚”,窑的孔径可大些。红胶泥土,也是较理想的挖窑土层。白土层,土松散,窑不能成形,是大忌。另外,有地下水冲刷的哨眼,大树的朽根埋藏等,都是不宜选为窑基的。作居室的窑口,从庄院平面算起,高约四米,宽约三米四,进深约八米。也就是说,窑高以占庄崖高度的三分之二为限,再大的话,雨水渗到窑顶,既潮湿,又不牢固。窑体是前大后小,平面是梯形,前后大小约为二比一。窑的侧壁,称为帮或崖洼。窑的进深切面,俗称顶或垴。
挖掘窑洞,又名打窑。一般按窑主人的需要,分三次掘成。先挖掘小型的窑,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五,以利于掘进和往出运土即可,这叫钻毛洞。保证毛洞不偏不斜,是用两点技术去完成的。一点是选窑旁某一处为准,常在窑口外瞄一瞄,若有曲扭,即刻纠正。另一点是持镢头的方法,要左右都能抡动。就是说,握镢头把的手,一会儿左手在前,镢向右挖。一会右手在前,镢向左挖,窑身的进深就不会偏向某一边了。窑匠有几句口诀:“低头挖,抬头看,放下镢头回身转。左一挖,右一挖,端端向里一把抓。先挖底,再挖上,大块子胡基慢些放。”挖下的土,多半是用笼装,一担一担往外倒。少数窑主是用土车推土,虽然比笼担要快要省劲,但只能在明庄使用,其他庄式只能笼担运土。
窑毛洞风干后,就要扩修到所需要的尺寸,俗称铣窑。先从窑脊上开一道五六厘米宽的槽,叫起脊缝。再从脊缝起,一圈一圈的刮成。随着深度增加,以十比二的收分直到窑垴。窑口大、里头小的形状,有利于通风换气和走烟尘。窑铣成风干,用草泥抹两遍,就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