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多姿风情:民俗卷
31057900000008

第8章 古老别致的住所(2)

窑的大小,一般视其土质、崖面高低和地域习惯而定。原区,窑浅而低,大都高1丈,长2丈—3丈,宽9尺。而山区,依山修窑,基础好,窑深宽高大,一般讲究丈二宽,三丈深,有的达到六七丈深,一孔窑,可容千余人。

窑在挖掘时,伴随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许打口哨、响爆竹、抡鞭子,不许空土车推上跑,不许从崖上往窑口丢东西,不许随便丢镢头等在窑脚地,不许见有大土块掉落时说“塌”字,等等。仔细品味这些忌俗,大半是营造窑洞经验的概括,是减少震动、避免伤人的措施。窑的营造艰难,使用却长久。所以,有俗话说:“苦死老子,美死儿子,闲死孙子。”

挖凿一孔新窑洞叫毛筒子,功成一半,装修还要费一番工夫。庆阳人挖窑有句经验性的话:“富人挖不成窑,穷人盖不起房。”这是因为窑向土层里横挖,土质含有水分,如果挖得快,土质湿松,易于倒塌,要慢慢挖,边挖边修,等挖开的土层干透了,再往里挖。所以,修成一处窑洞庄院,需几年时间。同时修挖窑洞省工省料,出点力,流点汗,就可修成一庄院,故有歌谣:不用砖来不用梁,冬天暖来夏天凉……富人有钱,急于成宅,修得快,就易于塌。窑挖成前高后低,像“坐虎式”,等干燥后,用土加麦衣子和成泥浆漫(抹)两遍,等干后,用土坯封窑口叫扎间子,安门窗。门窗一般是一门三窗子。门有单扇双扇之分,门框高3尺5寸,宽2尺8寸。窗棂讲究雕刻成各种艺术图案形,如八卦图、一串梅、田字格等,窗棂上糊上白纸,贴上窗花。进门在间子偏左或偏右地方,留盘炕地方。窗子有大窗、炕窗、高窗(门上部中间)、天窗(气眼)。大窗以下挨窑间子盘炕。如果是厨窑(当地叫家里),挨炕盘锅头,做饭时,烟火通过炕再冒入烟囱,这样因烧火做饭炕不用柴烧,暖烘烘的。所以有“进门就上炕,锅头连着炕”的民谚。

其他设施、摆设、装修,那就视其家经济条件决定了。

炕、灶出烟,一是从窑口内到顶部挖直径8寸左右的垂直小洞直通窑顶,这叫上山烟囱;烟囱口上作杠杆式,一端用长绳拉到窑口下面手能拉上的地方,出烟拉开,停火关闭,非常科学方便;一是烟道口斜通窑外,叫半山烟囱,手一抬就能堵住。

清人胡朴安的《中华风俗志》里有一首描土窑的诗道:“风雨不从窗外入,车马却从屋上过。”这里的“屋”,就指的土窑。“窑屋”,能挡风遮雨,顶上走马行车无妨。

窑洞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居住和生产需要,窑的种类很多。但是,最常见的是明口窑。明口窑,又名分肩窑、挑肩窑、肩窑,因窑口外露显而易见,故名。明口窑的山墙,在窑口进深半米到1米的地方。被窑口包容的山墙,无单调与严肃感觉,突出了线、面的丰富变化,给人轻松愉快的感受。山墙的厚度,一般在60厘米左右,上下笔直,没有收分。因此,即就是版筑土墙,也要刮去余土,然后草泥抹平。窑主人习惯把安门窗的山墙孔洞的边缘,修得四棱见线才心满意足。比较少见的是高窑。高窑,因建造在两明口窑的间肩上部,距地面在8米以上,故有此名。高窑与明口窑的区别,还在于不是从门口入内,而是从明口窑的侧壁,掘斜坡形通道,拾级而上,在高窑的脚地进入。也有在院里置长梯,直抵高窑口的。高窑的功能,因易守难攻,居高临下,故多用来存放珍贵物品,防匪防贼。

连肩窑,在山区才能见到。它是用庄的崖面作山墙的,挖掘时,先开2米高、15米宽的巷道,进深到两米左右时,扩修窑体,直至成型。这巷道,称门洞或门道,是安门的地方。然后,在崖面与窑的高度平齐处,开洞作天窗,中腰开下窗。从外面看,只有门、窗可见,没有山墙,不见窑口。连体“山墙”,比明口窑山墙厚得多,光线欠佳。但是,连肩窑外部与庄崖浑然一体,刮纹直上直下,有动感,流畅、活泼。

拐窑,以延伸和扩大主窑的使用空间而著称。同时可省去修建山墙的工序,又具有隐蔽性的功能。拐窑的位置,在主窑侧壁靠山墙的地方,大小约为主窑的三分之一。门包在主窑内,而窗户、烟囱都开在庄的崖面上两米高的地方。

窑的挖掘,总是以利于生产、生活为目的,呈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比如除作居室以外的杂用窑,形制也十分丰富多样。

草窑,是放置或贮存牲畜饲草的,窑口高大,收分大,干燥明亮。门窗多安有苇席片,既透风、透光,又防止鸦雀糟蹋饲草。

柴窑,堆放烧锅的劈柴和烧炕用的茅草、煨炕的草衣牛驴粪等。所以无门窗,昏暗而低矮,只防雨水淋湿。

灰窑,存贮荞麦杆、刺蓬、灰条等草木灰,淋水做蒸馍、擀面条和面用。因而,修在院内干燥、僻静、干净的角落,窑口约一米高,草泥土坯抹墙挡灰、草帘苫盖。

磨窑、碾窑,为了性口拉套要能转圈,就在窑侧壁刮成一圈30厘米高的槽。

井窑的脚底有饮水井,因而窑口高在两米左右,窑山墙基高出庄院15厘米,防备草梗或土块掉入井内。

簸箕窑,只有30厘米见方的洞口谓之门,无窗户,潮湿而昏暗。在这儿编簸箕,细柳条始终是柔韧的,不致因干燥而折断。同时用榆树皮二层皮缠簸箕边时,才不会松劲。窑的多种多样,证明了黄土的可塑性和生土利用技术的高超水平。

过去的年月兵荒马乱,为了生命安全,有了以下具有特殊功用的窑洞。

高窑高窑又叫崖窑子,是在正或侧崖面小间挖一只小窑,上下另修通道,分外道内道。内道是在高窑内挖,通向地面小道;外道多是搭移动梯子攀登进窑。这种高窑过去是为临时防御盗匪用的,备有短时吃喝,刀矛兵器,如遇匪抢,可入高窑,居高临下鸣枪防范。

窨子窑在地面窑掌或侧挖一小通道,长1丈—2丈,然后挖一小窑。这种大窑套小窑,又叫地窨子,也是为防匪藏粮用的。

高厦在—只或双肩相并的箍窑顶上再建一两檐出水的小楼房或一檐出水的厦子。高厦居高望远,空气流通,有了哨卫家的效用。

地坑堡这是过去地主富豪在地坑院上面四周高筑城墙似的围墙,上面修哨楼,了望台,住有民夫守望,及时报警和防匪。

堡子窑这是过去据险筑堡,堡内修挖窑洞,供非常时期村人迁居以自守自卫的临时避难防患集中住地。窑洞宛若蜂房,形似营垒村寨。这在庆阳各处都有遗址残存,现在有很多地方村名就是以此命名的,如郭家堡、邓家堡等等。等待战乱—结束,人们又回到自己原来小家小宅。这种堡子式的村寨,大都修于清同治时,为避战乱而筑。

此外还有一种窑洞,不是在崖面上挖制而成的,而是用黄土夯成的土基子或砖石砌箍成的窑。这叫箍窑。箍窑一般是院窑侧面或平地园子院里修箍的窑。箍窑两侧用短椽加檐成房形,顶盖瓦,外观是房,内看是窑,这种箍窑,叫房套箍窑。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省料又美观。

陇南羌寨

羌族,因喜好居住在半高山地带,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羌族也由此成为我国唯一在甲骨文中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

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就有洞民、洞蛮、山响、溪蛔等说。(宋)周去非《岭外代客》曾说:“交队之南有山,不可攀脐,唯有一窍可入,有种类居之,其人守险,万方不可入”。陇南羌民族最早也经历了“岩居穴处”之俗。唐宋以来,陇南山中类似穴处的楼阁建筑比比皆是,成了陇南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这正是在先民岩居穴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源远流长的建筑形式,在陇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陇南官亭和沙湾一带,现在还能领略到羌寨的风情。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就居住在这里的林区。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古羌时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板屋错落,水磨转悠,劳动闲暇的妇女们身着节日盛装,站在树荫下弹着口弦,三五成群的小伙姑娘唱着藏歌,吹奏羌笛,羌寨的风情在这里还十分浓郁。

羌楼从外观上看好似碉堡,碉楼有上下两层,一座羌楼就是独立的上下两个四合院。墙是用石头和土筑成的,非常坚固,只在路口开一道门,外墙不开窗子。在里面,四面相等,是梁檩相衔、卯榫相套的正方形两层楼房。一楼为牲口圈和柴火房,二楼为住宅。楼顶是平的,既可打麦晒粮食,又可聊天、乘凉。二楼上房正厅为客房,中间一般是火塘,周围放置长凳子,既是厨房,也是取暖和议事之处。这样的羌楼在山坡上组合成群,排列开来,气势十分壮观。

羌族进入陇南地区后,第一需要就是选择住处。选择环境是一种风水科学,它是与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羌族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羌族人选择住地,首先是看“吉祥”,这种“吉祥”理念无论是光的取舍,水的审度,或者风的思考,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暗合。在地理环境上,居住地要宽广开阔,生机盎然,忌讳压抑逼迫,局促狭窄,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们以美感和享受。建立羌寨,取光的原则就是背风向阳,要充分考虑日照,以满足人们的采光需要,使居室温暖明亮。古代羌族人的居地,一般是坐北朝南,门的位置大都朝南,因为陇南阴湿多雨,因为上午较为寒冷,而下午较为暖和,尤其是夏天,日光西晒,更是暑热蒸人,因此,羌寨一般都呈背北面南的方向。

羌族先民建筑寨子,很注重水的取向。首先要近水源。水是万物之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最密切的就是水,如果没有水,人们就无法生存下去。自然,羌族也要选择有水的地方为址。近水还要避水,水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洪灾。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们没有抗洪的力量,因此往往采用被动躲避的方式,寨子一定建在不容易发生山洪的地方,避开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