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文书写作
31066500000032

第32章 会务文书(2)

在会议报告中,领导人针对前一阶段工作的评价、当前形势的分析、今后工作的部署等内容所发表的看法和意见,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会议报告的种类

根据会议报告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工作性会议报告

工作性会议报告是领导人在会议上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今后工作任务和要求的报告。

(二)专题性会议报告

专题性会议报告是领导人在专题会议上,对有关形势、某项工作或专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的报告。

三、会议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会议报告通常由标题、日期、署名、称谓及正文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会议报告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1.直接式。直接写明某会议报告或讲话,如《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报告》。也可在标题中直接写明是在某会议上的报告或讲话,形式是:“在××会议上的报告(或讲话)”、“××在××会议上的报告(或讲话)”,如《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贺邦靖同志在全国财政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文章主题式。根据报告或讲话的主题,拟写一个体现会议主要精神的标题,如《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的经济建设方针》。

3.正副标题式。正标题揭示报告或讲话的主旨,副标题标明“在×××会议上的报告(或讲话)”,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日期

日期标注于标题的正下方,外加圆括号。

(三)署名

日期的正下方注明报告人姓名。

(四)称谓

称谓可根据报告对象的身份而定,要恰当得体。写法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写在报告的开头;二是除开头的称谓外,在报告的进程中适当穿插使用,作用是提示听众注意。每次称谓的出现,都标志着讲话进入了一个新层次。

(五)正文

会议报告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开头。工作性会议报告的开头要概述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内容包括对工作的总体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取得成绩的条件等,为后面的报告内容定下基调。需要提请会议审议通过的会议报告,需在开头直接交代代表谁做什么报告,并提请会议审议,如“我受××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以审议”,或“我代表××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专题性会议报告的开头,或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或说明面临的某项工作任务,或说明会议的指导思想,或阐述会议的重要意义。

2.主体。根据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会议报告的主体部分的写法有所不同。

工作性会议报告的主体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情况。简明扼要地陈述工作时间、背景、进展情况、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体会。二是存在的问题。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并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总结教训。三是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分析当前的形势,制定方针和目标,强调工作的中心,拟定相应的措施、方法和步骤。

专题性会议报告的主体部分围绕开头提出的中心论题或进行论述、分析,或提出做好工作的措施和要求,或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和主张。由于专题性会议报告类型较多,因而主体内容相应也各不相同,因此需合理安排主体内容,做到中心突出,论证清晰。

3.结尾。结尾部分通常是发出号召或提出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给人以力量,或总结全文,得出结论,表明态度,提出希望。

四、会议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要明确会议的目的、要求和中心议题,观点要体现集体意志。

(二)要观点鲜明,实事求是,重点突出,阐述深刻,内容要全面反映本组织各方面工作。

(三)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内容、领导人讲话的一贯风格及听众的具体情况确定会议报告的语言特点。

(四)要条理清楚,篇幅尽可能精短。

例文

大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报告

(2008年12月19日)

张成寅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努力克服国内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妥善处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事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绩,全面振兴成果进一步显现。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即将过去的一年,大事多、难事多,其中有三件大事,我们下的工夫、花的气力比较多。

第一,以继续解放思想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略)

第二,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略)

第三,妥善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略)

二、当前形势和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

明年大连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蔓延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冲击力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扩散速度之快、影响程度之深,历史罕见。这场危机,通过金融、贸易、信息的传导,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和金融安全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市首当其冲的是对外贸易、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市场。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造成企业订单减少,销售不畅,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开工不足。这种状况正在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周转资金不足和利润缩减现象。有的大企业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效益明显下滑,可能还会加深、加重。房地产市场销售量下降,对相关产业发展和财政税收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明年大连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

……

明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辽宁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的部署,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引领,以扩内需、增出口为根本途径,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力保经济增长;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开创全面振兴新局面。

三、2009年主要任务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按照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把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全市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保增长,进一步开创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推进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升级。

(三)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八)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握全局,坚定信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全面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6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感谢梅德韦杰夫总统和俄罗斯政府为本次峰会所作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俄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主席国以来,以积极、高效、务实的工作,有力推动了本组织安全、经济、对外交往等诸多领域合作,为本组织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方对此高度赞赏。

经过8年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生机活力日益焕发,维护成员国和平发展权利、促进地区安全稳定、推动互利共赢合作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设性机制之一。过去一年,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齐头并进,呈现可喜发展态势。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传统友好基础得到巩固。全方位、多层次安全合作体系优势凸显,联合执法合作成果丰硕。贸易投资稳步增长。救灾、文化、卫生、旅游等人文合作逐步深化,世代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建立对话伙伴机制,成功举行阿富汗问题特别国际会议,为本组织对外交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中方对上海合作组织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兴。

各位同事!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深刻变化,国际格局酝酿重大调整,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同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突出,恐怖主义、毒品生产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猖獗,海盗肆虐。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深化,对全球经济冲击日益显现,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严峻,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我们应该坚定信心、相互支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全力推进本组织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增强自身实力,把本组织的事情办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危机、防范风险,推动本地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建议,本组织成员国继续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

第一,增强政治互信。高度的政治互信和高水平的战略协作是本组织的独特优势。我们要继续落实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充分利用本组织不同层次和渠道的会晤、磋商机制,加强战略对话,协调政策,凝聚共识,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作出努力。同时,我们应该以落实本次峰会即将批准的《应急机制条例》为契机,密切成员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提高本组织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应急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