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31097200000008

第8章 南园俞氏(2)

俞仲温之子俞贞木,至顺二年生于南园采莲里,初名桢,析“桢”字而字贞木,后以字行,别字有立,号立庐,又号包山樵者。他自小聪明颖慧,擅长文章,十五岁时笃志问学,一心想力追古人,成年后以自己学业未成,不肯迎娶新妇。时永嘉陈麟在吴中教授《周易》,他去听讲,多有所悟,当陈麟游宦慈溪,他不远千里,负笈而往,直到元末兵乱时始归,杜门不出,精研儒家经典,闲居凡十馀年。至洪武初,以荐授韶州府乐昌县(今广东乐昌)知县,因父去世,丁忧归里,服阕改授南康府都昌县(今江西都昌)知县。俞贞木为人清苦,敦行古道,做官时崇尚教化,有古循吏之风。在都昌县任上,他捐出自己的俸禄葺修周敦颐、朱熹祠堂,推行礼教。上官正准备将他的政绩上报,又以母亲去世,丁忧而归,这大概在洪武十年前后。回苏州后,发生了一件事,他的亲族中有人犯法,按当时律例,他因牵累而弗得再起,这就绝了仕途上的前程。他索性屏弃世事,在家以诗文自娱。就在他赋闲之时,郡人金问、陈继、袁政等投其门下从学,后来或入仕有政绩,或从文有声誉,都是苏州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洪武末,安陆人姚善来任苏州知府,折节下士,对俞贞木甚是尊重。据史鉴《西村集》卷六《姚善传》记载,姚善曾差遣小吏送禄米给钱芹,那小吏误送到了俞贞木家,贞木就往见姚善,说:“窃闻钱芹绝粮久矣,明公此举,当以归之,贞木自揆不得滥受,此赐敢辞。”姚善知道小吏误送了,就说:“饷诚欲馈钱先生,将因君为绍介,聊以藉手耳。君毋容辞,钱先生别有馈也。”由此也可见俞贞木的清节,即使炊爨不继,也未尝有所干请。陆容《菽园杂记》卷七则记了另一个版本的送米故事,说俞贞木以明经见重于姚善,每朔望必延至府学讲书,姚善差遣小吏馈米与贞木,小吏误送钱芹。小吏明白后,十分惶恐,要去取还。贞木对姚善说:“钱先生与人不苟合,尤不苟取,与今受米不辞,必知公之贤耳。”可见俞贞木的识人,钱芹后来果然是以德报德。

建文初,靖难变起,燕师南下。姚善在钱芹、俞贞木等人建议下,密结镇江、常州、嘉兴、松江四郡知府,操练民兵,以备守御。钱芹以姚善之荐,署行军断事,二年随李景隆伐燕王,入朝奏事时,卒于途中。四年春,惠帝朱允炆诏姚善兼督五府兵马勤王。兵马未集,燕王朱棣已入京师。姚善为麾下许千户所缚,不屈被剐,并夷九族。俞贞木的死,则有不同说法,王鏊《姑苏志》卷五十二说他“为乡人所诬,逮诣京师卒”;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四说他“以邻人事连坐,逮诸京师卒,建文三年七月也”。这恐怕也是同乡后学讳说其事。他的死,也当是在朱棣大开杀戒的建文四年,文震孟《姑苏名贤小记》卷上说:“靖难时,劝守举兵,竟以死殉云。”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十二说:“靖难时,劝守举兵,因逮赴,论死。”曹参芳《逊国正气集》卷五也说:“靖难时,劝善起兵勤王,身先倡率,因被逮,感愤,卒于途。”沈佳《明儒言行录续编》卷一也说:“值靖难兵下,劝善举兵勤王,文皇既立,被逮至京,以疾卒。”不管是病死、自尽,还是被杀,那年他已经七十二岁,老命一条,已经无所谓了。《姑苏志》卷三十四记道:“都昌县知县俞贞木墓,在楞伽山寺下村中。”当然今已无可寻觅了。

俞贞木着有《立庵集》等,久已不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四记道:“明府有雕本集二册,予尝见之于里中王山人翃书斋,山人颇称其诗,而今访之藏书家,遂不复得。又有《日录》,亦无存。”又有《种树书》,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二着录“俞贞木《种树书》一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二着录“俞贞木《种树书》三卷”。今流传的《种树书》版本甚多,大都为三卷,但作者均作“元俞宗本”或“明俞宗本”。故《中国农业书录》、《农业古籍版本丛谈》等认为,俞贞木和俞宗本是两个人,今流传《种树书》与俞贞木无关。但经对勘,徐光启《农政全书》引录俞贞木《种树书》,与所署俞宗本《种树书》的文字完全相同,可见两书为一本。不但如此,据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中国古农书考》说,此书有万历间《奚囊广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依据作者自撰《新刻种树书引》,称“此书是着者闲居苏州城南时,采集前人之言参互考订而成。洪武十二年八月在林间小憩轩作成自序并署名其上”。另外,《格致丛书》本《种树书》署名“立庵俞宗本”,《文献汇编》本《种树书》署名“立庵独叟”。立庵是俞贞木的别署,卢充赖《送进士萧孟南之官建始序》记“孟南童时尝从乡先生俞立庵游”,杨荣《故翰林检讨致仕陈君墓志铭》记陈继“受易于俞立庵”,吴宽《跋南园俞氏文册》更说:“惟俞氏自宋以来,仕不甚显,至石涧先生,益着书乐道。再世为立庵先生,开门授徒,尤有学行。”他还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立庵集》,可见立庵就是俞贞木,也就是俞宗本。宗本之名,或是晚年为刊刻着述时所署。值得一说的是,《种树书》记述了有关种植、栽培、嫁接、施肥等方面的经验,乃是园艺学方面的一部重要着作。

俞贞木时,在南园采莲里故居中又构咏春斋、端居室、盟鸥轩等,并为之一一作记。咏春斋为待客之所,《咏春斋记》记道:“儒有毋追以为冠,逢掖以为衣,沈酣黄虞,泳游姬孔。其所居斋庐,敷笋席,据梧几,函丈中縆朱弦瑟一。有客过其庐闾,式之曰:‘是南园之居也。’乃下而入谒先生,俟于垣之扉,高柳婀娜,拂人衣裳,黄鸟相下上,或翔而萃,或跃而鸣,泠然有醒乎耳焉。晋于扉之阈,丰草披靡,嘉花苾芬,白者朱者,绚且绮者,秀绿以藉之,甘寒以膏之,洒然有沃乎目焉。升于堂之阶,客主人拜稽首,琚珩瑽如,跪起晔如,为席坐东西,条风时如水来,煦客而燠体,冲然有融乎心焉。”端居室为读书寝处之所,《端居室记》记道:“桢幼尚澹泊,于世利纷华无所嗜,尝读书必冥心端坐,以求其理趣。因叹曰:‘学所以适用也,不仕则无以及人。’乃习举子业,将以明经取科第。既而幡然改曰:‘学为己,知在人,何以投契为哉?’于是悉弃所业,潜心象彖。一室之间,左图右书,漠无外慕,乃题其颜曰端居。”倪瓒有《有立徵君名其斋曰端居室,读书学道,咏歌先王之遗风于其中,为之题赠》诗曰:“五亩幽人宅,端居思泬寥。图书充栋积,心迹去人遥。卷幔松风入,当阶兰雪飘。善求颜子意,陋巷乐箪瓢。”盟鸥轩则为园中临水小筑,《盟鸥轩记》记道:“傍苏城郡之西南,际野水有林木焉,其广袤不知顷亩,空阔葱茜。游者自能道,海鸟从而翔集之林木,不见层轩数楹者,山人俞桢之居也。山人自颜其扁曰盟鸥。”可见俞贞木时,南园俞氏园墅的规模,较前稍有增广。

至天顺、成化年间,俞氏园墅传至俞嗣之。俞嗣之字振宗,号绍庵,俞贞木之孙,以教塾为生,曾在园中增筑九芝堂,延周浩隶叠石,还辑存先世文翰为《俞氏家集》。朱存理曾去访书,他在成化二十二年写的《题俞氏家集》里说:“郡学西有贞节之门者,乃绍庵俞山人所居,即石涧南园故址也。先曾祖母家与南园为邻,成童时,即知俞山人先生家在焉。后过其居,山人年已七十,尚康健,教生徒十数人,性坦率,与物无忤。园之中,有屋三楹,中揭以王清献公所书石涧书隐旧刻扁,祠石涧诸像,旁庋遗书。竹树阴翳,户庭萧洒,如在山林中也。屋后有秋蟾台,吴门周浩隶亦山人,垒石为之,仍以其先命名台,上平旷,可坐四三人,荫以茂木。山人味淡泊,读书暇,灌园为事。予尝至山人家,必为煮菜作羮,炊黍留饷,荐以浊醪,摘园果,开觞于水边林樾,即盟鸥亭遗基。出鸥瓢饮,予醉吟匏翁所作歌。予系舟于树下,命童子市沽烹鲜,为山人尽欢,至日暮乃返。山人所藏石涧手钞诸《易》一百馀册,及古《易》三百馀册,《集说》三脱稿凡六十册,《通玄广见》四十册,老眼蝇头书也,《立庵文稿》廿巨册,并前代子昂与玉雪老人、遂昌、云林辈诸名胜书扁、序记、简札二十馀卷。山人喜予至,出而观之,或乞归,山人不予靳也,曰:‘聚散有常,散而得其人,是不散也。吾付子,斯文有托矣。’惜其诸《易》与《集说》三稿、立庵遗文往往为人所得,予止存《通玄》残帙六册,《易说》、《易外别传》、古《易》书十馀册,立庵所书《荆南稿》一册而已。山人既卒,又得其所集先世文翰,名《俞氏家集》者一钜册,计诗若文共若干篇,山人手笔也。予欲为编次,重录一过,而未暇为之。念昔与山人观书饮酒嬉游之乐,而今不可得矣。抚此编,为之泣下数行。”

吴宽与俞嗣之熟识,早年有《过南园俞氏书隐,次刘祭酒先生韵二首》,状写了俞氏园墅的景致,诗曰:“鸥渚茅堂古树秋,校书人去几人游。山林白日无车马,一老窗间着孔周。”“芳草桥头小路斜,书声隐隐识君家。醉玄方丈坐终日,黄菊秋深未着花。”又有《送俞振宗南游》,诗曰:“手扶藜杖出南园,不向妻孥告一言。白发被肩过浙水,青山回首隔吴门。平芜客路何时尽,乔木人家几处存。此去越中怜岁莫,绨袍应见故人恩。”俞嗣之晚年,家境很贫困,他的南行,大概就是去寻觅衣食之需,结果落空而归,出于无奈,就陆续将家藏先人手泽及其他文献翰墨散售他人。当其殁后,儿目盲无依,只好进善堂,而祖屋也尽售于他人,不久就成了一片菜圃。吴宽在《跋南园俞氏文册》里说:“南园俞氏在苏学之西,予少数过之,主人嗣之辄出其家遗墨款客。时嗣之甚贫,已斥卖供衣食费久之,吴下人家多得之。此册则其先墓志铭传并杂文及录本,而进士都元敬所得者。元敬重儒家故物,装饰保藏,可谓托得其人矣。”又说:“往岁,予再经南园,则其居已属他姓,悉犁为菜圃矣。嗣之有子曰元,盲无妻子,且入存恤院。呜呼!世儒之家乃至此哉,斯理之不可晓者。”一个读书世家,就这样消亡了。

直到清雍正初年,薛雪在俞氏园墅的遗址上营筑扫叶庄。薛雪字生白,号一瓢道人,苏州府吴县人,诸生,乾隆元年举博学宏词。精于医,与叶桂相埒,曾集注《医经原旨》。工画兰,与沈德潜同学于叶燮,能传其学,且得力于杜诗为多,然均为医名所掩。所着有《一瓢斋诗存》、《抱珠轩诗存》《斫桂山房诗存》、《一瓢诗话》等。沈德潜为作《扫叶庄记》,这样写道:“扫叶庄在郡城南园,薛徵君一瓢着书所也。地在俞家桥,沿流面城,树木蓊郁,落叶封径,行人迷迹,宛如空林。呼童缚帚扫除,静中得忙,久矣,成课业矣。昔有元时俞叟石涧,隐居注易于此,故桥以俞名。俞易理取诸程,象数取诸邵,为《诸子本义》后一书。予尝赞其《南园读易图》云:‘姬孔在心,眼前皆易,碧绿青黄,满园太极。’以其随在感触,超乎迹象也。今一瓢注易,又能补俞易所未及,屡定屡更,芟汰疵颣,与扫除落叶相似,则以扫叶颜其庄者,意或在于斯矣。”薛雪《一瓢诗话自序》也谈到扫叶庄里的事:“扫叶庄,一瓢耕牧且读之所也。维时残月在窗,明星未稀,惊鸟出树,荒鸡与飞虫相乱,杂沓无序。少焉,晓影渐分,则又小鸟斗春,间关啁啾,尽巧极靡,寂淡山林,喧若朝市。不知何处老鹤,横空而来,长唳一声,群鸟寂然。四顾山光,直落檐际,清净耳根,如为我有。”虽然是写意之语,但那里寂静、荒落的景象,还是可以想见的。

薛雪九十二岁去世,时在乾隆三十五年,扫叶庄很快就蛛网尘封、荆榛满目了。其后一度归崇明陈氏,但不久又成为一片菜圃了。

早春三月,南园上菜花极盛,暖风烂熳,一望金黄。郡城士女纷纷前往,游春赏景,寻芳选胜。乾隆五十八年,沈复就邀集朋友去那里去看菜花。他在《浮生六记》里说,南园上没有酒家食肆,如果“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芸娘就想了一个办法,问街坊挑卖馄饨的鲍老雇了一担炉灶,他们在南园的柳阴下席地而坐,先烧水烹茶,然后暖酒烹肴,一边小酌谈笑,一边观赏春意盎然的景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金黄,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在这样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记起那个消逝了的俞氏园墅,还有那些人与书的沧桑故事了。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