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31105400000032

第32章 做回自己(4)

选择和学习相辅相成的口袋书。如果你只是觉得口袋书方便携带,看起来也比较容易,那么就到书店选择一些英汉对照类、名著类的口袋书。口袋书并不能把原著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记载下来,但这也正好避免了艰涩的阅读。这类口袋书轻松易懂,而且(节)省了你看原著的时间,先了解个大概,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去读原著,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正规书店选择口袋书。口袋书也有优劣之分,父母老师不让看的口袋书无非是含有色情暴力的内容。

培养其他的娱乐活动,转移娱乐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是青少年的主业,但是学习毕竟代替不了休闲和娱乐,也代替不了青少年情感的需求。可以说,不良“口袋书”正是钻了学生缺乏休闲娱乐、需要情感宣泄与“生活世界”和“个人世界”没有得到很好关注的空子。

尽力避免看漫画口袋书。随着不法商人牟利心态的加深,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漫画,尽量不去碰触,因为它们就像毒品一样会让你越陷越深。根据多年的经验,通常经典的漫画,最后都会被改变成动画片或者电视剧,到时候你再欣赏也不错。

第57(节)远离烟酒——从小养成好习惯

毕业半年后,小军的一个同学过生日,大家打算好好聚一聚。当天下午,班里近20人在一家饭店搞了个生日聚会。大伙儿都特别开心,酒喝得非常尽兴。大家共喝了八瓶白酒,其中小军喝了四杯多。

同学们都知道小军的酒量。他性格豪爽,喝三四杯没有问题,只是喝完了容易吐。小军的同学小丁后来回忆,那天很奇怪,小军喝完酒后一点儿没吐,就是在椅子上眯了一会儿,然后几位同学把他送回家。小军到家时是当天下午4点多。

据小军父母回忆,回家后小军没说什么话,就是跟妈妈挥手打了个招呼,就直接上床睡觉了,没有异常。

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妈妈临上班前,又特意到床前看了看小军,也是一切正常。没想到9点40分左右,爸爸想叫小军起床时,一摸小军的脸,感觉冰凉,而且小军的脸色变得铁青。拍一下他的胸口,鲜血竟从他的嘴里冒出来!

等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实施抢救后,医生只剩下摇头了:小军被当场宣布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原因被怀疑有两个,一是身体疾病所致,另一个是酒精中毒。而小军平时身体很好,从小到大没得过什么大病,也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大多数人是在青春期开始吸烟、喝酒。青少年偶尔点支烟、喝点酒,是因为他们的朋友都这么做。吸烟、喝酒变成了夸耀成熟的象征,也成了在社交环境中掩饰羞涩及举止笨拙的支撑物。从偶尔吸烟、并且不会把烟雾吞下去,发展到大量吸烟的过程,从偶尔喝酒发展到有酒必喝,通常是渐进性的。

专家指出青少年喜欢吸烟喝酒与这个时期孩子特有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时髦心理:认为吸烟喝酒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喝酒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喝酒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模仿心理: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商讨生意时也会来几瓶酒,自己在模仿抽烟喝酒时,心理上是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社交心理:“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喝酒,是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准备”。

环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喝酒者接触、交往,自己不这样,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喝“白来”酒,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喝酒,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喝酒。

反抗心理: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情绪委曲无处发泄,便用吸烟喝酒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将烟作为“工具”:有些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解无聊,手指夹支烟,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吸烟来“开夜车”、“兴奋提神”、“活跃思维”。

侥幸心理:虽然知道吸烟喝酒可致瘾,可许多青少年认为“爸爸、爷爷吸了几十年烟,喝了几千瓶酒,也没得癌,我岂会得!”

其实,孩子吸烟喝酒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大量事例表明下面三种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吸烟喝酒。

第一种:父母吸烟喝酒。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家长尽管和孩子反复强调吸烟喝酒有害,但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第二种:一些“三句话家长”,缺乏和孩子交流。学生回家的迎接语是:“回来了,吃饭吧。”等全家人吃完饭,家长说:“快去做作业吧。”睡觉前叮嘱孩子:“早点睡觉去吧。”

第三种:教官型家长。这种家长对孩子缺乏体贴,会使孩子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越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去尝试。

青春期的少年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不是不相信“吸烟有害”,但常常把父母的缺点理解为优点,认为父母吸烟是“成功符号”。除了好奇心的原因之外,由于家长的独断和专制,孩子无法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在家里享受不到与家长交流的快乐,在家呆着烦、孤独,就到社会上寻找能聊得来的朋友,如果遇到不太好的同伴,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就难免学会吸烟喝酒。还有的孩子认为在一些场合下,叼着烟卷,大口干杯显得比较成熟,能够引起女生的注意等。

青春加油站

香烟的四种杀人手段

(一)烟油

对于吸烟后,人体的种种不适反应是什么引起的,很难给予一个清晰简明的答案,但确同烟油有关。香烟中的烟油由数千种化学成分构成,包含如各种酸、乙二醇、乙醇和酮以及氧化氢、一氧化碳等腐蚀性和毒性气体。

(二)碳氧化物毒素

一氧化碳气体约占香烟的4%强,一旦进入肺部即侵入红血球,将氧气取而代之。这种毒性气体可使心脏和其他人体组织缺少必需的氧气,并促使胆固醇沉淀于血管之中。

(三)尼古丁

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毒性物质,最初可刺激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对其便有抑制作用。香烟既是兴奋剂,同时又是弛缓药,奥妙正在于此!其最初的作用是提神醒脑,但几分钟后即使之松弛、懈怠。正是香烟的这种自相矛盾的怪异作用对人确实有效,令人神往。具体地说,是在你厌烦和倦怠时,能刺激你,使你兴奋,而在你焦虑和压抑时,使你放松。试想,假若香烟不会使你损年折寿,该是多么奇妙的物质啊!

(四)香烟中含有致癌物质

据报道美国每年有15万人死于吸烟,如果说使人损年折寿还在其次,那么,香烟的许多成分是致癌物质,该是最可怕的事了。研究表明,30%的癌症招致的死亡可归究于吸烟,特别是肺癌、喉癌、口癌、食道癌。此外,吸烟还可导致膀胱癌、胰腺癌和肾癌。

在各种癌症中,最致命的是肺癌和胰腺癌。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报告,美国每年约有15万人因吸烟丧命。

心灵的超越

远离烟酒并不难

戒掉自己的烟瘾酒瘾。曾经你也很讨厌父母抽烟喝酒,但不知不觉自己也加入了队伍。那么就和父母来一场戒烟戒酒的比赛。青春期的孩子都较为争强好胜,采用比赛的方式,很容易让自己远离烟酒,而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能够成功,也会与你配合。

了解吸烟喝酒的危害。

(一)影响智力。专家们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喝酒易使人注意力分散,智力减退。

(二)影响睡眠。过去认为吸烟喝酒能够解乏、消除疲劳是错误的,吸烟喝酒只能使人已经疲惫的身体和神经得到暂时缓解,却不能真正消除疲劳,反而会严重影响睡眠状况。

(三)影响心理健康。吸烟喝酒多了会产生许多负作用,比如激动、头昏、恶心、性功能减退等。这些生理上的不适将会在现在或将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形成心理障碍。

(四)易导致犯罪。吸烟很容易上瘾,但青少年又是“伸手阶层”,自己手无分文,只能向父母要钱买烟买酒。如果要不到钱,就很容易走上抢劫、偷盗、诈骗等犯罪道路。

联想不同的坏事。想象一下自己在吸烟,同时想象令人作呕的事情(比如手中烟盒或香烟上有痰渍等等),这种联想的方法,会传递给你相同的感受,以此减少吸烟。

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是纠正坏习惯的治本措施。俗语讲:“正事不足,闲事有余。”大量事实表明,青少年开始染上吸烟喝酒行为时,也正是失去学习兴趣之时。绝大多数吸烟喝酒的孩子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

算笔经济账。将最近想购买的物品写下来,按其价格计算可购买香烟的包数。自己逐日将用来购买香烟的钱储存在“聚宝盆”内。每过一个月,清点一次钱数。

逐日递减法。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谁也不能在一天之内就戒烟戒酒成功。可考虑这样一种方法:每周换一种牌号的香烟,但新牌号香烟的焦油含量必须低于原牌号香烟的焦油量。每次喝酒都采用不同品牌,但新品牌的酒精浓度必须低于原牌号的酒精度。

第58(节)拒绝毒品——别做小小瘾君子

哈尔滨市一所初中的三好学生小明在几个“哥儿们”的怂恿下,到迪厅蹦迪。

在这里,他看见几个年纪相仿的男女在舞池中疯狂地蹦跳。他们怎么跳得如此不知疲倦?一个“哥儿们”看出小明的心思,偷偷拿出了一粒药片说:“试着把这个吃了,保你比他们跳得还疯狂。”

在好奇心驱使下,小明将药片吃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体味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虚幻感觉。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就是摇头丸。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初吃一粒,发展到要吃七八粒。一粒摇头丸最少几十元钱,小明无力长期支付,便开始去偷、去抢,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

目前,毒品问题正极大地威胁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据统计,中国吸毒者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导致青少年吸毒的主观因素是青少年本身。尽管青少年吸毒的心理原因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但仍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

(一)受好奇心驱动,上瘾后不可自拔。

青少年时期心身处在发育阶段,喜欢猎奇、标新立异;再加上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分辨能力,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足,当听别人说起吸“白粉”后的神奇感受,觉得很好奇,就想亲身体验一下。结果上瘾后就再也不能自拔了。

(二)精神空虚,寻求刺激,把吸毒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求。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趋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期间难免会出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青少年觉得迷惘、空虚。毒贩们鼓吹现在“有钱人都吸毒”、“吸毒是时髦”等错误观念。如今市面上不少新型毒品,不仅“披上漂亮的外衣”,而且有着动听的名字。相当多的青少年把吸食摇头丸、冰毒、K粉、麻古、蓝精灵等新型毒品当成时尚和潮流,必欲尝试一下,才算没有落伍。尤其是一些文化素质较低、家境又较富裕的青少年,他们没有更高的追求,把吸毒视为一种高消费的时髦行为,盲目追求,以满足他们虚荣空虚的心理。

(三)友伴群体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也是寻求友谊的高峰期。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在心理上具有日益强烈的独立要求,迫切地要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同时又渴望与同龄人交往,得到他们的认可和理解,从而使血缘关系情感的削弱在非血缘关系情感的加强中得到补偿。青少年的友伴群体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青少年受友伴群体影响而吸毒的心理原因可分为两点:一是需要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当青少年对吸毒这一行为的认识不清,而周围的同伴却在吸毒,他们吸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二是对偏离的恐惧。青春期的年轻人通常有强烈的自由心理,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社交圈子。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认为朋友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其父母或老师。所以有一些青少年看到别人吸食摇头丸,也跟着吸。纵然知道吸食的是毒品,但他们出于朋友义气考虑,怕别人认为他们不合群、不够大胆,被同伴所排斥在小团体之外,从而参与吸毒。

(四)由于逆反心理而吸毒。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客观上,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有的家长比较专制,对子女管教过严,在批评、教育子女时不注重方式和地点,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这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着干”,赌气去做家长强烈反对的事,如吸毒,却不料一吸上瘾,不可自拔。

(五)由于挫折心理而吸毒。

青少年怀抱着许多的幻想和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做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青春期青少年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失意的挫折心理。有的青少年意志力薄弱、不够冷静和理智,在遇到挫折时,不是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化压力为动力,而是借助毒品逃避现实,依靠吸毒产生的瞬间的幻觉来暂时摆脱挫折心理。

(六)心存侥幸心理而吸毒。

有些青少年明知毒品的危害,也知道上瘾后很难戒掉,但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吸一两次未必会上瘾,发现上瘾时已经太迟了。

研究人员发现,两类家庭的青少年吸毒率高。一种是家庭关系紧张,动荡不定,经常发生激烈冲撞和矛盾的家庭;另外一种是成员关系松懈,或已经分裂的残缺家庭。

研究人员认为,不良的家庭气氛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对家庭的离心力,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嗜好。专家们说,如果教养方式不当,孩子会形成倾向于吸毒的潜在性格,比如年幼时溺爱、娇生惯养,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会使他们长大后任性、固执、倔强。如果家长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会形成孩子的反抗型人格,易使孩子走上吸毒道路;家长如果放任自流,缺少对孩子的监护,孩子也容易吸毒。

青春加油站

毒贩们引诱广大青少年吸毒的五大毒招

毒招之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