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哲学
31226300000025

第25章 每天读点交际哲学(5)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你如果想和别人和平共处,一味地谦让只能导致别人得寸进尺,步步紧逼。如果你打他一下,然后再告诉他:“我们和平共处吧”,反而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味妥协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退让、妥协只会激起对手更强的进攻欲望,他们会得寸进尺,让你越来越被动。清朝政府遭受外国侵略,一味妥协、退让,也没有挡住外国侵略者的铁蹄。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采取不抵抗政策,反而更加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他们得寸进尺,一步步地蚕食我们的国家。

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一味地妥协、退让要不得,这样只能让别人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但是,一味地强硬也是不对的,正如我们上面所说过的,太刚易折,一味强硬只能四面树敌,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应该软硬兼施,在强硬和妥协的不平衡中寻找平衡。“说话要和气,但手里一定要拿着棍子。”这是美国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好话说多少也是没有用的,关键的时候要靠拳头说话,但仅仅挥舞拳头也不行,还要满脸堆笑,这样别人才会敬畏你。

古今中外,很多人因为没有处理好“软”与“硬”的人际关系,下场非常悲惨。三国时期的吕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在三国可算武功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三英战吕布”已经传为历史佳话。这样一位大英雄,按理可以开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吕布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

吕布是乱世英杰,几易其主,本无可厚非,但他违背了做人的基本游戏规则。他嗜杀成性,心狠手辣,不停地对他的主子制造血案,这就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了。当时丁原任用吕布为主簿,对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为吕布武艺高超,董卓想收买他当助手,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杀死丁原,吕布见利忘义,几乎没有做什么思想斗争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脑袋,丁原死得莫名其妙。后来,吕布又想换主子了,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样的下场。董卓死后,吕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报复。吕布兵败长安后,想投奔袁绍,这时袁绍还是清醒的,他知道吕布反复无常的性格,所以没有接纳他。

吕布后来投靠了刘备又背叛了刘备,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吕布变成了一点信义也不讲的人。其实,他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祸害,没有人敢把他当朋友。吕布的手下陈登曾这样比喻吕布,他说:“待将军如同养虎,应当让他吃饱了肉,若不吃饱了就要吃人。”吕布就是这样的一只虎,所以没有人再肯相信他。曹操极其爱惜将才,他捉到吕布后,有心想收降他,为自己所用。当时,大将张辽也是被俘的将领,曹操还是重用了他。可是,对于吕布,曹操虽然对他的不义有所警觉,但曹操对待战将是比较大度的,往往不计前嫌,他有心把吕布收到自己麾下,于是他便征求刘备的意见。

吕布心直,他以为刘备会帮自己,因为他们曾以兄弟相称,刘备在被纪灵包围的关键时刻,吕布曾帮了刘备一把,使刘备化险为夷。可是,当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时,刘备只说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乎?”这句话把曹操吓得打了个冷战。就这样,吕布便必死无疑了。

吕布死了,死得很可怜,死得稀里糊涂。在人和人的博弈中,一味地斗争是无用的。在当时,不论是忠心还是背叛都需要一种智谋,而他不论是背叛还是忠心,都是直来直去,没有一点掩盖的地方,所以,他被人们当成了傻瓜,也当成了虎狼,他不但屡屡上了别人的当,还落了一个不忠不义的恶名。

斗争,讲究勇气,妥协,讲究智慧。如果能做到在斗争中妥协,在妥协中斗争,就是一门大学问了。它也因此成了政治艺术中最难修的一门功课。人际交往也是如此,“文武有道,张弛有术”,在斗争的战略中,寻求斗争的勇气;在斗争的战术中,达成斗争的妥协,估计也是人际交往中的最高智慧吧!

将心比心——知其不可而为之

《庄子·秋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倏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人非鱼,不知鱼之乐!己非彼,岂知彼之心?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的喜、悲、志趣、爱好,我们亦不能凭主观去随意猜测。据说古时有一只硕大无比的海鸟,羽毛的颜色耀眼夺目,如凤凰般美丽。鲁王因为喜爱它便派人将它接到宫中,奏鲁国最好的音乐给它听,用鲁国最好的供品和美酒来饲养它。不料那只海鸟却不吃也不喝,结果三天后死掉了。而鲁王却还抱着它的尸体,一边流着泪一边说:“为什么你不吃呢?我什么都给你最好的啊!”你不是海鸟,因此你不了解海鸟的爱好,你根据自己来推测海鸟,将自己的那一套套在海鸟头上,而不顾它自己的心愿,那么你又怎能让它好好活下去呢?你不是鱼,因此你无法知道鱼的生死聚散、喜怒哀愁,那你又有什么权力仅仅站在高高的桥上看上几眼就断定它是“悠游自得”呢?

人对物有过分自信的推断,那么人对人呢?我们在生活中估计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最了解他了”,“他这人是这样的”,“你不要否认,我知道你是这么想的”,等等。也许巴金先生说得对:“我们很少理解别人。我们常常凭自己一点不完备的观察,就断定某某是怎样的人,某事又是如何如何。许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由此推而广之,人们对彼此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也许小市民在羡慕大款奢侈荣华的“幸福”,也许大款也在鄙夷小市民生活的“无趣”,殊不知大款也有自己的苦,而小市民亦有自己的乐。这就是一个“标准”问题。人人用自己的立场去创造标准,而人就被自造的标准之环给套住了。岂知人与人的标准不一,而人人又都用他自己的观点来感受生活,我们又怎么会知晓别人是否是真正的幸福,又怎会知道怎样才能使别人真正感到幸福呢?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次他们一同去曼哈顿出差,早上,当他们点完菜之后,约翰说去买份报纸。

过了五分钟,他空着手回来,嘴里发泄着怨气。“怎么啦?”杰克问。他答道“我到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个家伙一张10美元的票子,让他给我找钱。他不但不找钱,反而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还没好气地教训我,说他的生意正忙,绝不能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

看来,他是把约翰当成借买报纸之机破零钱的人了。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议论这一插曲。约翰认为,这里的小贩傲慢无理,不近人情,素质太差,很可能都是些“品质恶劣的家伙”,并劝杰克少同他们打交道,但杰克心里却并不同意约翰的看法。杰克请约翰在旅店门口等一会,自己则向马路对面的那个报亭走去。

杰克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地对报亭主人说:“先生,对不起,您能不能帮个忙。我是外地人,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可是我手头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美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时候,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卖报人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杰克,说:“嗨,拿去吧,方便的时候再给我零钱!”当约翰看到杰克高兴地拿着“胜利品”胜利归来的时候,疑惑不解地问:“杰克,你说你也没有零钱,那个家伙怎么把报纸卖给你了?”杰克真诚地说:“我的体会是,如果先理解别人,那么自己就容易被别人理解。如果总想让别人先理解自己,那么自己就容易觉得别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来表达需要,那么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满足。”

最后这句话挺好的,如果想让别人理解,那么就先去理解别人,不要误解别人。

其实从人的本性上讲,人和人之间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人与人不同,人与人的观念与志向便不同,因此古来寂寞的便不都是圣贤,难得知己的也并非都是红颜。正因如此,萨特才有了那句“他人就是地狱”的呐喊。鲁迅才发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岳飞,你又何必沉陷于“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之苦呢?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之间就完全不可互相理解,只不过理解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我们既不必痛心于别人不理解自己,更不必勉强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当你因彼此观念不同而气愤时,仔细想想,莫不如一笑了之,他人有他人自己的想法与原因,那是你不了解的。而朋友之间,也只能要求相对的“志同道合”,不能去苦苦地追求“另一个自己”。其实,世界本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整体!

乌鸦不是染黑的,海鸥不是洗白的。自然的黑,自然的白,自由自在。乌鸦与海鸥,相看两不厌。所以若是我们理解不了,就学会宽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