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类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
天才总是受人崇拜,但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前者是超群智力的硕果,而后者是高尚灵魂的结晶。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灵魂主宰着人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前者受人崇拜,而后者被人视为楷模。
仰望天空——透视灵魂的求索
一年之所以是365天,据说就是泰勒斯所定。泰勒斯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早年是商人,曾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地,很快学到那里的数学和天文知识,以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并研究数学和天文学,晚年转向哲学。他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他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没有留下完整的传记,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逸事,从各个角度去描绘这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生平事迹。这些传说未必完全真实,但和他的性格是相称的。
关于泰勒斯的故事,版本极多,各不一样;但是在各种故事里,他都是当时最有智慧而又轻视财富的一个人物。据说,有人发现了一个珍贵的三足鼎,谁有资格拥有它呢?神的谕示是,“最有智慧的那个人”。于是,人们就把它送给了泰勒斯。但是泰勒斯又给了别人,如此等等,转了一圈又转到了泰勒斯手里。也有故事说,最后转到了当时雅典的统治者梭伦手里,最后,泰勒斯(或梭伦)认为神是最有智慧的,于是把鼎送进了神庙。
有关泰勒斯的故事是千古流传的:有一次他边走边思考问题时,不慎跌倒在一个水坑里。一个婢女就嘲讽他说:“真可笑,你连身边的事情都看不到,却总是想那些没用的事情。”对此,泰勒斯一时竟无法反驳。事实上,泰勒斯后来用实际行动驳斥了那名庸俗的婢女。他夜观天象,知道来年的橄榄将获丰收,他事先租赁了当地全部的榨油坊。果然,他的知识没有欺骗他——橄榄丰收了。于是泰勒斯便将榨油坊高价出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利润。泰利斯的行为证明,哲学家如果想发财是很容易的,可惜,他的志向并不在于此。正如他所说:“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关于泰勒斯的这个故事,曾听人多次谈起。每每总是为哲人一时的语塞而感愤愤不平。亚里士多德对这件事情的评语实在令人快慰,他说:“哲学家如果想赚钱的话,是很容易做到的,但他的兴趣并不在这里。”而黑格尔的评语更是毫不客气:“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哲人毕竟是哲人,说得太精彩了!当如今仍有人以“你连身边的事情都看不到,却总是想那些没用的事情”的话去嘲笑一些可敬的思想者的时候,我认为那是对思想者们的一种侮辱。我想,他们就像是蜗居在罐头瓶子里并很快被摆上餐桌吃掉、消化、排泄出的沙丁鱼,因为他们的一生也不过是这个程序:吃、睡、死,一切喜怒哀乐尽在这三个字里面,唯独放弃了思考的权利,忘记了真正的愉悦总是来自人的心灵。他们不知为何而来也不知为何而去,只知道索取却从不想想究竟在向谁索取;只接受所谓道德的非人桎梏却放任自身的神性渐渐地丧失;只看到别人的可笑却不感到自己灵魂的猥琐;只盯住一点点立竿见影的蝇头小利却阉割了活泼得犹如孩童般的精神;只在意眼前一点点的得失却从不肯留心听一听远方的召唤;只知道今日生龙活虎却忘记明天即会变成森森的白骨,而一堆白骨是没有价值的,充其量会随着火葬场的一阵浓烟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他们仍然呼吸着,也已是被“美丽的工作”、“美丽的生活”悄悄掏空了灵魂的躯壳。曾听人这样说:有些人活着,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却活着。不仅如此,而且有的人每天都在自己捏着自己的鼻子装死,就如同生活在宫廷之外的太监,他们是精神上的畸形儿,他们甚至没有一丁点儿精神,他们整个儿就是甘心躺在水坑里的婢女,且仅是金钱的婢女,欲望的婢女。
如果说,好奇、思考及寻求答案是人类所特有的基本特征,那么这世上从来就不乏喜欢好奇、思考并立志探索答案的人。并非哲学家们惺惺相惜、同气相求,而是参透了仰望星空的真谛。仰望天空,是追求那无穷的真理,是热爱那凛然的正义,是让心灵栖息于那博大的胸怀,是让那永恒的炽热燃起希望的烈焰。理想、信仰、责任、热忱……只有在仰望星空时,才能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
康德说:“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仰望星空,是一种美的感受,是一种心灵体验与感受的独特方式。仰望星空,思绪千万,能使人对人生和社会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仰望星空,心就不再迷茫,辽阔的星空,透过心灵,开始搜索、飞驶和遐思。
仰望天空,是透视灵魂,是苦苦求索,是静心思考,是探索真理,是学会做人,是渴求知识,是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就没有未来。
星空广阔无际,抬头仰望,会使人联想到世界之大,自己是如此渺小。星空无比宽大的胸襟,包容了数不清的星球,包容了宇宙的一切,也包容了每一个人。星空教会我们心胸宽广,有所包容,有所追求,有所担当。
仰望星空,使人想到人生之路,一个从不仰望星空的人,绝不知道星空的美丽。一个只关注脚下的人,即使告诉他星空有多美,也激不起什么热情,他们只关心自己脚下的位置是否合适,整天忙忙碌碌,为日子打拼,为物质而生活,行色匆匆,日渐功利,趋于物化。
也许,我们“脚下”的事太多太多,但“脚下”的事做得再多也代替不了对星空的仰望。仰望星空,是追求,是理想,是抱负,是作为,是对自己人生和命运的担当。
如果说,苏格拉底、尼采、鲁迅们舍弃实利而为懒惰的人们的萎靡不振的精神输送着新鲜营养,那么马克思、恩格斯们则是在为全体人类的幸福开疆拓土。
如果说,习惯于躺在坑里的婢女们仍认为“泰勒斯”们是可笑的,那么黑格尔的那句话就是抽向他们的一记耳光,而亚里士多德的评语则可以让那些愚蠢的婢女们闭嘴了!
追求真理——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他,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学识渊博,在当时各个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探索,不但对欧洲的哲学思想而且对欧洲的科学文化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且,至今,欧洲的学术思想界仍然相当重视对他的研究。他虽是柏拉图的高足,但并不墨守成规于柏拉图的体系,相反,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为了维护真理而牺牲我们深爱的东西,是我们热爱智慧者更好的选择,也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尽管两者都很宝贵,但是信仰要求我们尊崇真理胜于朋友。”这句话后来经过了中国人的提炼,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老师学说的地基——“理念论”,提出了“实体说”。他认为柏拉图弄反了理念与现象的关系,从而陷入一个虚幻世界的图像中不能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浑淆不清。他主张同时运用人的感官,对他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观察觉的事物,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世界。他指出,我们对于自己感观未曾经验过的事物不可能有意识,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校训。而在中国,追求真理的仁人志士也是前仆后继,在历史上不断奏响追求真理的最强音。司马迁不顾一切权贵的态度和社会舆论的围攻,写下《史记》。在书中的《匈奴列传》、《佞臣列传》、《大宛列传》里,对当时权贵的骄奢跋扈、贪婪无耻一一进行了揭发与鞭挞;《酷吏列传》行文惊人,控诉了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六国年表》中,实录的章节恢复了秦朝功过各不相掩的历史真貌……
司马迁把对邪恶势力的揭露批判作为他企图改革现实,实现理想的手段。他相信即使暂时受到某种势力的打击,甚至个人性命也可能遭到残害,但正义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承认。他抱着一定要写成《史记》,把它“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坚定信念,身受宫刑的惨痛不仅没有使他灰心丧气,反而又变成一股推动他进一步发愤努力的力量,他的笔锋更加犀利,无论是《游侠列传》中深沉的感慨、《太史公自序》中江河横溢般的满腔义愤,还是伍子胥、廉颇等人列传中那伴随着叙述时的火热激情,都象征着司马迁勇敢无畏、追求真理的高尚人格,同时也是他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史记》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的一切史书中高标独立的根本原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说对老师要充满爱意,但这并不是说老师就是真理的代言人。这与长久占据我们头脑的“师道尊严”观念是不吻合的。虽然现在“师道尊严”很少有人提倡,但“老师所讲的并不一定是真理”这个观念同样也还没有建立起来。事实上,至今还经常有学生因为某个教师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失误——这种失误往往是技术性的而非实质性的——而大为感动。这种感动恰好反过来说明承认“教师也会出错”、“教师不是真理的天然拥有者”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亲其师,重其道”,“师徒如父子”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古老传统。细想起来,这可能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孩子因为和父母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后天的抚养关系,看到父母就会有一种安全感,进而对父母产生极强的信赖,很长时期孩子对父母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同样,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从而信任教师,这正是孩子无限信赖父母的一种延伸。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以说是人理性反思的结果,是人摆脱本能状态走向智慧和独立的一种姿态。秉持这一理念,意味着一个人明白了个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的,哪怕是教师也不一定是真理的掌握者,意味着一个人明白了在个人(教师)认知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有待去认识。而这种认识绝不是“爱吾师”、“信其道”即可完成的,它需要一个人在接受师之教诲后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去探索,去开拓。
这种精神和思想是何等可贵,可以说,精神状态事关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在近代之所以成为任人宰割、备受凌辱的“东亚病夫”,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当时的国人在精神上的墨守成规、萎靡不振,一切以“圣人”、“祖宗”的话为指导,缺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和激情,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美国学者英格尔认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只要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就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障碍。在充满激烈而残酷竞争的当代世界,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国民缺乏求真精神和激情的精神面貌,那么中国就难以彻底地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因此,在现今,重提亚里士多德,重提他的这种“吾尤爱真理”的求真精神非常必要。
马克思对他女儿说过:“我在追求真理的时候,哪怕撞到头破血流,我也不回头。”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上写了古代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如果有怀疑,马上去求证。”这些话都透出了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激情,正是这样的求真精神和激情,才成就了一个个伟大的人物。为了个人理想的实现,更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富强,让求真精神深入人心,成为人人行动的指南,该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在“爱”之外,还有一个词,我们不应该冷落了它,那就是——道(真理)!
三省吾身——不经审查的人生不是好人生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一句名言说:“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的。更有甚者,有人吹嘘自己的错误,我敢肯定这些把自己的错误当美德的人绝不会主动要去医治他的错误。谁要拯救自己,谁就要尽其所能暴露自己的错误。人必须对自己严厉些,你要先当原告,然后做法官,最后才做辩护律师,把对你的审问引向所有对你不利的证据。”
看来,古代的先哲已经将自省当做一种自觉的行为了,他们所推崇的“自省意识”,千百年来也一直作为精神财富施惠于人类。可是,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高度富裕;另一方面却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穷——自省意识的缺失便是明证。每当我们惹了麻烦,做了错事,伤害了他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如何逃避责任;每当我们遇到考试失利、求职碰壁、壮志难酬等困境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努力的不足、实力的欠缺、能力的差距,而是习惯在悲伤、沮丧、悒郁、愤懑的同时,将自身的过失和失利的原因归咎于他人的干预和外在的环境,唯一缺乏的是对自身灵魂的拷问和深沉的自省。于是,我们对心灵的防护能力和对神经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差,陷于困境的我们往往要在痛苦的深渊里艰难地挣扎,却难以及时觅到逃离苦难的出口和冲击成功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