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国寄情
31228200000019

第19章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4)

具体事可多啦!说一件代表性的。肠胃变化是最明显的。上面说过,停用胰岛素后我大便干燥,很是困难。平时困难也还罢了,去北京治病,要赶时间,约好了专家,接送车来了,我却坐在卫生间里干着急,急也无用,只有耐心完成这功课!复用胰岛素后,大便状况有了改善,不那么干了,硬了,通达些了。我有些兴奋。哪知,还没笑出声来,又出了毛病:肚子痛。痛得人坐卧不宁,揉也不治事,只好惊动医生。一次是半夜,敲开了医生的门。医生让服药,又用开塞露,不多时,拉了,拉通了,松豁了,不痛了,回到家里,但是却搅扰得四邻不安。

后一次,比这次严重多了。是个白天,赶往医院,怎么救治肚子也不开。医生再看时,说是有了肠影,恐怕是肠梗阻了。时间长了,郁结不开,会把人憋死,非手术不行。做手术也罢,这肠梗阻不是什么大手术,快刀斩乱麻,手到病除。医生说,容易。可是,对于糖尿病人就不容易了,血液不好,伤口凝结和吻合困难。术后可能会有肠粘连一类的毛病出现。等于说是,会把聋子治成哑子。就这也得硬着头皮上呀,要不就会这么疼到再也见不到阳光。想着想着,就让人泪水直落,不好意思在人前落泪,抹一把,却又出来了。我真苦,命真苦……

一切准备好了,就要进手术室了。我突然觉得肠道有了响动,赶紧落座,如石破天惊一样,居然大便了,真是喜从天降。大便了,肠道通了,再看时,肠影消失了,肠梗阻消失了,谢天谢地,躲过了一难。时过境迁,回头反省,那日要真上了手术台,我真怀疑瘦弱的肢体能否挺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也不会有今日这些家长里短,经验感慨了。

这之后,再没有大便梗塞,一直很通畅。通畅着,通畅着,又通畅得太通畅了,大便过稀,不成形,而且,一日多趟,一会儿多趟,发展成跑茅房了。刚从卫生间回屋,还没坐稳,又想去,去了,拉不多,枯坐一时,收场。收场回屋,卷土重来,扰得人坐卧不安。去医院诊断,服了抗菌优之类的药也不顶事。医生说,是内分泌系统正在接受胰岛素,进行新的调整。这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只好耐心适应。前面大便梗阻是适应,现在稀不成形还是适应。适应,适应,适应成了痛苦的化身。我却和这化身朝夕相伴,形影不离。

这还只是身体的痛苦。何况还有思想上的痛苦,那就更多了,多得无法诉说。说什么呢?说自己为何命苦?为何难多?为何要受这百般折磨?难怪那日进手术室前泪水不断,那正是无法倒出来的一肚子苦水!

现在想来,这一切痛苦都是可以化解的,可以省略的。如果一开始吃透病情,连续使用胰岛素,自然不会遭这些磨难。何必要用百倍的毅力去适应呢?惟愿你不要适应,不要走到适应的地步。然而,一旦如此,可千万挺住,咬牙挺住,是刀山火海也要闯过去!

闯过去,才会新生。

中言心语:

人都有一定的习惯,习惯决定思维,思维主导行动。行动喜欢按部就班走老路。而要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思维要变,行动也要变,变的过程难免没有磨擦。磨擦就是痛苦,精神上的痛苦。

我学会了吃东西

也许听了这话,你会发问:谁不会吃东西呀?

的确,吃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人,一落地就会吃,哇哇的哭声似乎就是呼唤新鲜的乳汁。从吃奶到吃米面做成的饭,历来就是一条生长链,自然而然就长成了,还用学?还用花心思学?

是需要学,我这里说的是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的医疗中,首要的先是饮食疗法,也就是饮食控制。这就决定了糖尿病人吃饭和正常人不一样,要限量。限到什么程度适宜?这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总的要求是,饮食不能过量,过量就会增加胰脏负担,胰岛素不够用,病情必然会加重;而要达不到一定的数量,体内营养不够,热能太少,身体也不能正常工作,也会出毛病。所以,得了糖尿病首要的是学会吃饭。

正常人吃饭无外三个层次:第一是填饱肚子。这是满足生理基本需求,肚子不饱,干什么事儿也无精打采;第二是饭菜要好。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不愁了,追求不一样了,要求标准高了,吃东西要饭是饭,菜是菜,以菜调剂风味,保证不仅吃饱,还要吃得舒爽。我们常爱说的话是——贴胃;第三个层次不光是吃了,是在能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又上一个台阶,主要是品味了。常见大大小小的宴席,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盘子,盘子里的菜肴动了的不多,剩下的不少。这些人不光是吃,而是品味,品尝各种菜肴的味道。这时吃饭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甚而只嚼不咽,留下满口余香。这吃和吃差别大了。这后一种吃,成了一种境界,一种风光,所以,吃文化在咱们国家古来成风,如今更是风光无限。

咱糖尿病人的吃,可不能去追求人家的风光!不是咱低人一等,是身体不允许,没有和人家相比的本钱。咱要学会的吃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当然也不要彻底断了口福。人生一世,低标准说是吃喝穿戴。你看,这吃是摆在首位的,民以食为天嘛!要是吃不饱,吃不好,活得还有啥意思?想想咱们人类的发展,原初的动力也就是吃饱吃好,进而,再饭饱生余事,才有了歌舞呀,艺术呀!所以,咱要有咱的一套吃喝办法。我多年悟出来的法子是:以多吃保证少吃,以少吃争取多吃。

这两句话听来挺矛盾的。不过,我说清楚你就明白了。以多吃保证少吃,是要满足体内需要。这里的少吃是说,糖尿病人每顿进食限量,不能吃多了。吃多了会血糖升高,影响健康。可是吃少了,填不饱肚子,或者到不了下一顿饭时就饿了,怎么办?办法是多吃。当然这多吃不是指这顿饭大量地去吃,而是指把饭菜分散去吃,多吃几顿。一日三餐,这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规律。这规律主要是从农耕文明形成的,试想,下田去,不可能带吃的东西,只有干累了歇息,回家来吃,逐渐形成了一日三餐。当然,进入城市文明后这种要求更严格了。在村里下地,一家一户,饿了,不干了,往回走;在城里上班,饿了,不能走,没到点,硬要走,那你准备下岗吧!所以,一日三餐,固定难变了。其实,一日三餐就科学合理吗?不一定。人体是一架很精密的机器,机器的运转是有规律的。胰岛素分泌也是渐渐的,不可能大规模突然冒出好多,可是,进餐之时,一下吃了好多,胰岛素不够用,只有求助肾脏,赶快分解划拨,送到尿道排走。肾脏为此而忙得焦头烂额,日子久了,也会累病。倘若不要进食过多,胰脏、肾脏都会有条不紊地运作,自然不会累出病了。因此,我就把一顿吃的东西分为几次,无外麻烦些,多吃几回。这不就是以多吃保证少吃吗?

以多吃保证少吃,还包含这么层意思。面粉含糖量高,不能多吃。那就少吃些,少吃些肚子填不满,又不好受,就多吃些含糖低的蔬菜,或者荞麦、莜麦,把肚子装满。反正,不管装多少东西,糖的总量不能超过。这也是以多吃保证少吃。

至于以少吃争取多吃,那是关于口福的事了。我一得病,就有人说水果不能吃。从此,瓜果梨桃和咱绝缘了。无疑,生活里少了滋味。日子过得单调而枯燥。再加上,患病后不能像过去那样作务,心里憋闷,很是烦躁,情绪真不好。时间长了,边治病,边悟其中的道理。控制饮食,主要是控制糖,糖不能超过身体需要的总量。在这个前提下,应该说用哪一条途径供应糖都可以。面食可以,蔬菜可以,那么,水果为什么不可以?我想,同样可以。只是水果含糖又高于面食,要吃得少之又少。少吃一点,不仅让它不碍事,还要让它有益处。不仅苹果能吃,西瓜能吃,桃杏都可以吃,只是都不多吃,而又多吃了各种各样。别人享受的滋味咱也能享受,何乐而不为?这不就是以少吃争取多吃嘛,就是少吃一点,多吃几样。

这就是我学会的吃。说来简单,两句话,十几个字。可是我琢磨了好多年。内中渗透了我的心血,凝结着我的痛苦,是我生命教训和经验的结晶。我应该用我的法子好好过日子,体味生活的乐趣,可是,每况愈下的体质不会允许我多在人世逗留了。我只好把这笔遗产奉献给社会,让更多的人,更好的享受生命。

中言心语:

饮食不能过量,过量就会增加胰脏负担,胰岛素不够用,病情必然会加重;而要达不到一定的数量,体内营养不够,热能太少,身体也不能正常工作,也会出毛病。所以,得了糖尿病首要的是学会吃饭。

天天要有个好心情

治病强身,离不开药物,药物是灭菌除病的,药物也可增强免疫力。只是,无论再灵验的药物,都必须靠自身的体质发挥作用。而作用的大或小,则要看自身体质的强或弱了。体质的强或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但是,每天的心情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而心情的好坏却直接关乎着身体的素质。换句话说,或许每天积攒个好心情,就等于积累了个好体质。

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的确太难了。

说透了,好心情谁不愿意有呢?可真正拥有好心情的人又有多少呢?年近知天命,渐渐醒悟了,为啥人们要把我们生存的天地说成尘世。尘世,尘世,无非是说这个世道是个灰尘乱飞的空间。这里面难免混沌,难免纷乱,难免在混沌和纷乱中良莠不分。所以,一个好人,一个不犯任何错误的人,不一定能在这个社会上享受公正的待遇。说透了吧,世界上没有那么公正的事,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弄不好会得一地的蒿草。现在,说这个世理觉得很浅显,可为啥原当初就不明白这浅显的世理呢!

由于悟不透面前的世理,自己给自己添了不少的烦恼。这烦恼有时候来自天气。天不作美,人真对他老人家没有一点点办法。在生产队里干活的那几年,打下粮食堆在场里,先上国家的公粮,再留队里的积累,分到自家口袋的籽颗是有数的。惟一打下便是自家的粮食,是自留地的。自留地成了庄稼人的命根子。我们家乡那一带是龙祠灌区,清水常年滋润着土地,滋润出了年年的好收成。籽粒成色好,人的收成也好。人多了,显得地少了,每人平均不过半亩多地。分的自留地当然也少,每人只能分给三、两厘。我家总共不过3分地。这3分地,真好像姑娘手里的绣花弓。每年从种到收,我们把土地务植得像锦缎一般。盼望的是多收点粮食,填咱那总是填不饱的肚子。那一年,麦子长得好上眼,绿油油,齐刷刷,秀出的穗子比手指还长,上地下工都想路过田边走走。走走便添了一股热乎劲,好像看到了场上高堆的好收成。好收成预示着好光景,真醉人!偏偏这风景只是镜子里的烧饼,能看不能吃。有一天,刚刚还亮晴着的蓝天,忽然就被乌云盖严了。云过来的时候好不威风,响着雷,闪着电,雷震得耳朵发疼,电耀得眼睛发黑。响雷,就响吧!闪电,就闪吧!还要挟带着风。风最不安分,使劲地呼叫着摇树摆草,当然麦子也没放过。风刮得正猛,雨来了,从天上往下倒,倒得地皮马上湿了,湿了的地皮发软,软软地支撑不住那上头的麦子了。麦子倒了一地。

猛雨来得快,停得也快。不一会儿,黑云散了,太阳又亮照了。脚踩着泥水,走到田边,麦子全躺下了,看一眼,咱真能哭出声来,坐在地上,连动的气力也没了。谁都知道,麦子一倒,只收把草。指望多打粮食的美梦破灭了。你说,这能有好心情?天不遂人愿,人能怎么天?生气白生气,烦恼白烦恼,为啥当时偏要生气,偏要烦恼?

后来进城了,工作了,天气对日子好赖的干扰少了。可城里人多,咱干的那活儿又是专门和人打交道,因而,人为的烦恼赶也赶不跑。我的工作在城管处。城管处是管理城区市容环境的,也就是要城市有个良好的秩序。秩序要好,其实不难。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盘棋的话,那各有各的路线,人常说,马走日字,象走田,车炮走的一条线。只要各行其道,秩序自然会好。可是,说着简单,干着便难了。我们那个城市,虽然是个尧都古城,偏偏多少年都属于不大的城。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城市吃了发面一样膨胀了。城里楼多了,人多了,车多了,路突然变窄了。路窄了,少不了交通堵塞。而堵塞交通的原因经常是游动的小摊贩。骑着自行车,四处叫卖,随时可能停下来,撑车卖货。这么随意,再宽的街道也会变窄。咱是从村里进城的,十几岁的时候提个竹篮进了城,沿街走动卖地梨,倍觉买卖人的艰辛,非常同情他们。不知为啥,你同情他们,他们不同情咱们。领导划了片,定了点,要咱管理一条街,咱一心一意想管好。一大早便到了地段,逢着有摊贩即苦口婆心地劝说,说说动了,劝劝走了。从东头动到西头,从北边走了南边。咱赶得快,不如他们跑得快。何况,管理人员再多,和摊贩相比也是少数。顾头顾不了尾,顾东顾不了西。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忙得咱喘着气,擦着汗,来回里赶。你说,这些人为啥不自觉些,好端端的市场不进,偏偏要在街上弄这游击战?真没治。

如今想来,还是人的素质。城市是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生活是现阶段生活最方便的地方。不过,城市的方便和乡村的方便大不相同。乡村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而城市是以不方便求方便的。比如,那道铁栏杆,把行人车辆挡在两边,要去的门店就在脸前,却要绕一程才能过去。如果有人跨栏杆,你跨他跨,必然大乱。因而,城市是市民的乐园。市民要有市民的起码素质,要明白这以不方便求方便的道理。可惜,咱那小城涌进了一窝子农民,都要方便,都不愿意不方便,挤来挤去,没有一个方便的。这么个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不容易和摊贩讲清楚,说明白。

去看别人管理的地段,比咱管得好,有什么高招?看了吓了我一跳。抓住摊贩,揎倒篓子,折断秤杆,扬长而去。不管他后面吵也好,骂也好,听而不闻,早走远了。被折断秤杆的人,一次让蛇咬,十年怕井绳,到了人家这个巷口不进来了。到了哪里?到了咱那里。咱可遭殃了,好话说尽,不顶事。有时候,也发火,也生气,真想敬酒不吃给他罚酒吃。可咱是咱,人家那折秤杆的法子咱下不了手!因而,咱的地盘乱,乱得没法治,难道这世上真是神鬼怕恶人?

管不好,理自然亏,领导安排检查工作,不批评咱,咱心还虚。有一回,领导数叨了咱几句,我回到家里越想越恼,一个人不由得泪滴滴噗噗掉。不是嫌领导说咱,是嫌这些人为啥就不理解一个好心肠的人呢?

你看,这不是白寻烦恼。人病了,不干了,远离了岗位,轻省了,会想了。因而想,尘世,尘世,好多事情就说不下理,只要心尽了,力出了,就好像那一地躺倒的麦子,收多少算多少吧!要是这么随遇而安,心情能不好吗?遗憾的是,随遇而安是个难得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结果,咱达不到那境界,每日泡在忧烦里,你说能不生病吗?

不知道病是这么一天天走向我的,还是我这么一天天走向病的。反正,我得病是因为每天缺个好心情,你说,对吗?

中言心语:

尘世,尘世,无非是说这个世道是个灰尘乱飞的空间。这里面难免混沌,难免纷乱,难免在混沌和纷乱中良莠不分。所以,一个好人,一个不犯任何错误的人,不一定能在这个社会上享受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