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抚摸台湾
31228600000014

第14章 中国根祖(4)

但是,岂不知这美丽的台湾岛,在他们尚处黑暗时代的岁月里,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就用智慧和胆略开始了辛劳的耕耘。

显然,葡萄牙船长是无知的。无知才自大,自大的人才敢于向世界声称自己的“新发现”。由于这新发现,台湾这美丽的宝岛被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死死盯上了。

32

首先窜犯台湾的是鬼子兵。

鬼子兵就是日本人。日本人那会儿被叫做倭寇。

倭寇不仅窜犯台湾,也搔扰沿海。所到处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台湾和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提起来恨得咬牙切齿。人们在口齿中编摆咒骂这些鬼东西,说他们头上长“倚角”,脸上生“黄毛”。咒就咒了,骂就骂了,留不下什么痕迹。可恨的是这些倭寇,不仅欺负老百姓,连后来要成为大文豪的吴承恩也欺负了。那一年,吴承恩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辞了县丞,继承父业,行商买卖。哪知,行商也难安然。是日,他带一伙友贩运布匹,来到了浙江的黄岩。行走正紧碰上了一群倭寇,倭寇抡刀舞枪,扑了上来。伙友抵挡,那贼寇手起刀落,便将他杀死。吴承恩见势不妙,跳到路边,钻进了茫茫无边的芦苇丛中。命保住了,可布匹被掳走了,只能空手回家。

吴承恩回到家里,靠几亩薄地度日。耕种之余,越想越气,气结胸膛,不吐不快,于是就写开了《西游记》。《西游记》里有妖精,妖精那样子就是百姓广众口舌中咒骂出来的鬼子模样:

血津津的赤剥身躯,红媸媸的弯环腿足。火焰焰的两鬓蓬松,硬梆梆的双眉直竖。白森森的四个钢牙,光耀耀的一双金眼。气昂昂的努力大哮,雄赳赳的厉声高喊。

火焰焰的两鬓蓬松,硬梆梆的双眉直竖。

白森森的四个钢牙,光耀耀的一双金眼。

气昂昂的努力大哮,雄赳赳的厉声高喊。

吴承恩听到耳里,稍一整理,就成了这般红毛绿目的丑相。只是不论人们怎么诅咒,也阻止不了倭寇的肆意横行。台湾及东南沿海的鬼子祸患长达上百年。

直到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出现,倭寇才真正成了亡命之徒。戚继光抗击倭寇是从山东下手的。先驻防奇山所,沿海修筑了不少烽火台,倭寇来犯,燃放烟火,才有了烟台的地名。倭寇在山东吃了败仗,南窜浙江。戚继光又奉调来浙江追杀倭寇。倭寇窜到福建,戚继光又追杀到福建。

后来,这股残寇看看大势已去,知道大陆没有藏身之地,居然,上船登舟,往台湾窜去,先后有七艘倭船逃到了台湾。上岛后,这伙贼寇继续作恶,到处抢掠,台湾人民恨之入骨。

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岂有不救之理。担负征讨倭寇重任的将领选定了,福建都司沈有容披挂上阵了。

史书记载,沈有容出阵是在1602年的春节之前,“推牛飨土,赶日出师,时腊月,非出海候,诸将及舵师皆有难色”。的确,春节即大年。大年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天伦节。这时候,离家远征,确实有些不尽人情。沈有容耐心说服将领,我们在家团圆,台湾人民就要受苦受难。见死不救,哪里还有仁爱之心?一席话,说得大家点头称是。于是,率将登舟,急赴台湾。

史书又载,沈有容“守石湖,谋歼敌,以二十一艘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澎湖,与倭斗。格杀数回,纵火烧沉来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女三百七十余人。”看来,出征不是一帆风顺,遇上了大风大浪,21只船,仅乘了14只登陆台湾。在这样的恶劣气候中兵至台湾,令倭寇措手不及。加之,明军奋勇作战,杀得倭寇狼狈逃窜。倭寇为了拖延时间,将掠到手的财物沿途乱扔,若是明军贪财捡物,必然延误战机。然而,明军“无一人取其秋毫”,咬定逃敌,穷追不舍。一举烧毁了倭寇战船,杀死15人,还夺回了370名被掳走的台湾同胞。正如人们所赞颂的:

神兵飞出鬼不觉,谈笑成功人始知。

谈笑成功人始知。

战斗大胜,沈有容所率明军在平埔正式登岛,附近人民纷纷赶来,夹道欢迎,拿出最珍贵的礼品,施行最隆重的礼节,慰问抗倭将士。其场景正是:

扶老携友,竞以壶浆、生鹿来犒劳王师,咸以手加额,德我军之扬荡安辑之也。

33

鬼子就是鬼子。

人们叫鬼子,是因为他们干鬼事不干人事。成天图谋害人,想把人家的东西变为自己的,想把人家的土地也变成自己的。人家若不愿意,他们就高嚷着“死了死了的”扰害不止。台湾及东南沿海的百姓子民就深受鬼子的祸害。

如果说过去的祸害,只是民间鬼子的散乱祸害。那么,发展到后来,就是官方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侵犯了。这种侵犯是从丰臣秀吉开始的。

丰臣秀吉是日本鬼子中的名人。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日本战国末期,当时军阀混战,武装割据,日本处于散乱的血腥之中。散乱的日本呼唤着一代豪杰的出现。丰臣秀吉出现了,此人相貌一般,却胆识过人。他投军参战,屡建功勋,很快成了军事统帅。他以天皇名义,率领25万大军,南征北战,恩威共施,终于在1590年统一了全日本。

如果说统一日本是丰臣秀吉的功绩,那么,统一之后的扩张就成了这位功臣的罪恶了。很快统一日本的大军,变成了鬼子扩张侵略的大军。1592年,丰臣秀吉发兵侵略中国和朝鲜,失败后仍不甘心,又于1598年再度发兵入侵。自然,这次入侵也是以卵击石,鬼子又遭到了惨败的下场。

惨败的鬼子不甘惨败,想到了台湾,想把台湾生吞下去。这一回,丰臣秀吉耍了个招数,他派原口喜右前往到台湾,要台湾高山国王纳贡。他在招降书上大谈神话,自命神灵。声称自己是红太阳落世,能滋润万物,也能封杀万物。要是高山国民不服从命令,就将降下灾祸,使你们求生不能,求死也不能,活活在世间受罪。这一着算是够厉害的了。然而,台湾人民看穿了鬼子的祸心,根本不理睬使臣的“招谕”。鬼子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回到了日本。

溜回的鬼子回复主子,主子丰臣秀吉十分恼火,下令出战船200多只,进兵台湾。出兵倒是浩浩荡荡的,可是,明朝军队也不是吃素的,驻军将领持矛挽盾,时刻整装待发,准备歼灭来犯之敌。200多只战船不敢应战,在海上绕了一圈,又灰溜溜转回到了日本。

战船无功而返,主子忧郁寡欢。他想不通为什么统一日本时的神威荡然无存?为什么小小台湾就这么难以得手?他想了很多,惟一没有想到的是台湾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任何侵敌要掠走台湾,最终都难逃失败的下场。丰臣秀吉在连年的阴郁中心力衰竭,一命呜呼了!

死了老鬼子,还有小鬼子。继任的德村幕府仍然野心勃勃,企图侵犯台湾。不过,这个小鬼子,比死了的那个鬼子更为阴险狡猾。他害怕正面出兵难以取胜,惨败溜回,太伤脸面,于是,躲在幕后策划了村山远征。

所谓“村山远征”,远征的是海商村山等安。出征人员由村山等安自行组织,日本政府则给予特殊政策,准许商船特航台湾。当时鬼子称台湾是高砂国,因为日本有个高砂,而高砂地貌和台湾海滨有些相似,就把台湾称为高砂国。从这个称谓也可看出鬼子的祸心。祸心勃勃的鬼子发给了村山等安的印状是:高砂渡航御朱印状。

村山等安领到印状,集结了13艘舰船,招募了3000名战士,连日整训,准备随时进犯台湾。

村山等安犯台的消息传到了明朝政府。明朝政府明令:加强御防,阻歼倭寇。福建巡抚黄承玄不敢怠慢,积极行动,陈兵防范,随时准备出击来犯的鬼子。

还算苍天有眼,也算恶有恶报。1616年5月,村山等安的舰队出发了,13只舰船,一路风行,颇具声威。何况,出征的兵士还呐喊着“均沾南洋之实”的口号,似乎掠夺台湾财宝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征阵,也该说浩浩荡荡了吧!遗憾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明朝将士不费一兵一卒,这伙鬼子就尽被收拾。收拾鬼子的是风浪,风浪一颠一簸,鬼子全喂了鱼鳖。

那一伙喂了鱼鳖,这一伙又来了。来的是明石道友,是受德村幕府指派来的。来了10多人,带了20贯银钱,声称要和平、友好。可暗中藏着金柄宝刀,还有10来把手枪。来人不敢冒然入台,先来拜见明代官府。

接待来人的是参将沈有容。沈有容坚定抗倭,声名显赫,鬼子见了他不寒而栗,战战兢兢。沈有容举止有度,彬彬有礼,既然您持礼而来,我也就以礼相待。委派海道置办酒席,宴待客人。席间义正辞严地责问:

何故侵扰鸡笼、淡水?何故谋据北港?

何故谋据北港?

何故劫掠内地?

明石道友一行,如坐针毡,连连陪罪。

海道进而指出:“汝等若往东番(台湾),我则寸板不许过海,寸丝难望过番。”

明石道友,见势不妙,只好说:不敢不敢!

评价这顿饭,该用民间一句俗话,好吃难消化。明石道友一伙狼狈逃回日本,慢慢领受饭菜的滋味去了。

34

日本鬼子滚了。荷兰鬼子来了。

荷兰鬼子来了。

台湾,美丽的宝岛引无数鬼子竞折腰。

17世纪初,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站直了腰。站直了腰就好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收获吧,不然,却要到别人的土地上巧取豪夺。世界难以安宁的道理就是这样,不愿别人压迫剥削自己,却硬要压迫剥削别人。

荷兰人万没有想到他们会轻而易举占据了澎湖。之前,他们进攻澳门,与葡萄牙人一番激战,失利撤退。撤退后又不甘心,四处寻找立足之地,眼光瞅住了澎湖。此时,明政府正为北方的抗清大战调兵遣将,一时澎湖处于空虚中。荷兰鬼子来时,正好钻了个空子,两艘大船顺利驶入海湾,全班人手顺利窜上海岛。澎湖丢失了!

澎湖丢失了,明朝统治者才觉得唇亡齿寒,对东南沿海边防不利。巡抚徐学聚忙又下令收复澎湖。担负收复重任的是我们熟悉的将领沈有容。沈有容受命,分析敌情,决定重威逼敌,不战退敌。按照这个思路,沈有容发布命令,沿海居民一律不准同荷兰鬼子交易。说穿了,荷兰鬼子侵战澎湖,就是以此为据点,掠夺财富。而海上交易,是巧取财富的一条通道。沈有容一声令下,轻而易举就断绝了荷兰鬼子的财路。

接着,沈有容率船队去面见荷兰鬼子的头目。别人劝沈有容不必亲去,派出使者,或者选派有谋略的说客即可。然而,沈有容却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决计亲自登岛,舌退鬼子。

沈有容登岛,登得颇见气势。先乘一船独发,后面却有20艘战船紧随。船上战鼓高擂,呐喊不止,刚到海滨,岛上就惊恐万状。

沈有容见了鬼子头目韦麻郎,先行劝导:

“我已下令不准与你们贸易,与其在岛上困守,不如早点退走。”孰料,荷兰鬼子还想先声夺人,竟然拔出利剑,威胁沈有容:

孰料,荷兰鬼子还想先声夺人,竟然拔出利剑,威胁沈有容:

“中国兵船既已到此,那我们就相杀如何?”

面露凶相的鬼子也许曾威吓住别人,但是,他没料到这回碰上的对手,却是有中国骨气的沈有容。

沈有容不慌不忙,看了一眼鬼子手中闪着寒光的利剑,从容镇定地说:

“中国惯于杀贼,今日不杀你等,是因你等声称为商。要是一意孤行,我们只好杀伐逆贼。但是,请你们听明白,你们可知我天朝兵威?昔年我海上破除倭寇,海水尽赤,目睹者惊心动魄。我不忍你们步倭寇后尘!”

这番言词,令鬼子胆寒,哪里还敢蛮抗硬顶,只好表示:“等风暴平息,扬帆退去。”

“等风暴平息,扬帆退去。”

但是,仍暗中软拖,赖着不走。

沈有容见状,知道荷兰鬼子是在试探,试探明军的决心。他不再去见鬼子头目,却召集了一个众多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增加兵力,武装讨敌。而且,在会议结束时说明自己要亲回福建,调集军队,要岛上将士关注敌情,严密防范。

会议的消息很快传播开去,荷兰鬼子头目韦麻郎不请自到,亲自拜见沈有容。见面后,施过礼直奔关心的主题,问:

“沈将军要到哪里去?”沈有容不动声色地说:

沈有容不动声色地说:

“我赴海岛,本是徐巡抚调集大军征剿尔等。我劝说,尔等是来通商,不必动武。只要我前去交涉,尔等就会退出。谁知,尔等不听劝诫,赖着不走。我只好回去复命,任巡抚重兵征剿了!”

说完就让送客,摆出急于回去复命的架式。见势不妙,韦麻郎慌忙表示,立即退兵。可是,回营后仍不死心,私下里给沈有容送去了3万两银子。为啥要送3万两银子?说来背后还有一段不可告人的勾当。原先主管澎湖的税使是高采。高采是个贪财如命的东西。荷兰鬼子摸清底细,打算送给高采3万两银子了事。派人和高采秘议,高采同意,遂成密约。不料,事刚至此,沈有容就登岛相逼。因此,韦麻郎灵机一动,把这3万两银子换了投资对象。

哪料,沈有容不是高采,非但不收银子,还把韦麻郎的丑行公诸于众。这一下荷兰鬼子没有招数了。韦麻郎和他带领的荷兰鬼子连忙卷起铺盖,乘着夜色驾舟离去。

荷兰鬼子也滚了。时在:公元1604年12月25日。

至今四百余年过去了,台湾人民谈起这一幕,声色俱动,好像在昨日,无不赞颂沈有容有胆有谋。难怪澎台人民要为沈有容树立碑石,永久纪念。1919年,澎湖人民重修妈祖庙时,发现了一块石碑,碑长八尺,宽一尺,上刻12个大字:

沈有容谕退红毛悉韦麻郎等。

35

在翻阅台湾历史的过程中,我的心胸起伏难平,不断为两岸人民那可歌可泣的事迹所感动,时常热泪盈眶,拭之难去。那些在驱敌中英雄善战的将士留在了我的记忆,那些为摒除陋习而献身的义士留在了我的记忆,而在记忆中深深扎根的是文字书写的史事。史事又将它们的作者推拥出来,于是,我记住了沈莹,在三国时期就写下了《临海水土志》;于是,我记住了汪大渊,在元代就写了《岛夷志略》。今天,我又牢牢记下了一位书生的名字:沈铁。沈铁是明代人了,比之沈莹,比之汪大渊要迟了好些年月,沈铁也没着了什么书籍,只是给时任福建巡抚的南居益上书一封。可是,这封上书就让我爱不释手。

反观沈莹的《临海水土志》和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逼真的记述了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物产等等。而沈铁的上书却不同了,他是站在国家的高度,用海防眼光去审视台湾,因而,笔下既有对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分析,也有对台湾战略防御的全面部署,甚而,对于屯垦、造船等细微事宜都提出了自我认为合适的大策。我看到有书籍评述他是一位书生,一位出身于福建的书生。我则认为,沈铁固然是书生,但是他上书的内容已反映出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

撇开大话少说,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沈铁构画的台湾防御体系。首先,沈铁分析了台澎的战略位置和战略意义:

红夷潜退大湾,蓄意叵测,征兵调兵,殊费公帑。昨潜陈移檄暹罗,委官宣输,约为共逐,未知可允行否。

澎湖虽僻居海外,实漳州门户也。无论红夷湾泊,则日本、西洋、吕宋诸国亦所必经。地最险要,山尤平垣,南有港门,直通西洋,红夷筑城据之。北有港门,名镇海港,官兵渡澎居之。中间一澳,从南港门而入,名曰暗澳,可泊舟船数百只。四周山地,可作园,栽种黍稷瓜果,收养牛羊牲畜。

澎湖如此重要,怎样才能驱逐外敌?说透彻些,就是对明统治者来说,如何御敌退敌?沈铁大笔一挥,写下六项大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