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楠
人们常说环保难,它总是会被抽象为一种高尚的责任,某类素质的象征,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具体利益的陪葬。
而在我看来,其实环保不难,有时简单得甚至是一种本能,一种习惯。
我生于新疆,对于水土流失、沙漠化之类的名词,感受会更真实一些。可我想说的是一些温和的事情。
当你来到新疆后,除去大片戈壁、无垠的沙漠和纵横千里的山脉给你的震撼外,你一定会被维吾尔族(尤其是南脸维吾尔族)那种纯朴的、乐天知命的本色所感动。你会发现,但凡维族安家的地方必会种着白杨或其他各类的树木,这些挺拔稀疏的树木在戈壁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可爱,更具有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为他们这种在艰苦生存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环保意识由衷赞叹时,他们却固执地认为种树就是种树,是为了有一块避暑的地方(了解新挂的人都知道,新疆的夏季炎热难耐,但只要能在树阴下站一会儿,便会有清凉之感),是为了劳动之后有块跳舞聚会的地方,是为了能够装扮荒凉的庭园……总之,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惯,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就是这么简单。
今年,我来昆明上学后又听到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情。这是同屋的藏族女孩告诉我的。她来自具有传奇色彩的香格里拉,她最看不惯人们随处丢弃塑料袋,因为她的家乡中甸县(香格里拉)从2001年起就禁止使用塑料袋之类的不能回收的包装物品。她还形象地给我比喻:“买肉时,在肉上打个洞穿根绳子过去就可以拎着回家了。”听完后,我所感动的倒不是县政府的英明举措(这样的措施也有地方颁布过),而是香格里拉人的自觉执行。这大概就是他们的一种本能,一种“费尽心思”保护香格里拉神秘面貌的本能,更是一种对外来旅游者虽非有意却实际已经带来破坏的一种本能的抗议!一种简单的本能。
这是两个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家园而努力的例子,类似的例子又岂止这些。不论你是哪个民族,不论你是哪种信仰,只要你热爱你的家园、你的国家,保护她,又有何难?
其实,环保真的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