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大经济管理课
31304800000019

第19章 高效团队的五堂管理课(1)

如何打造一支铁血的团队,一支能够风里来,雨里去,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市场特种兵队伍?

每一个有抱负的企业管理者都在绞尽脑汁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明白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地微弱,唯有依靠团队才能使他们心中的梦想变为现实。

五堂北大管理课,实际上是多个团队管理的智慧的洗礼。藉由这种智慧的力量,使我们明白一些不得不明白的道理,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说一些不得不说的话,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第六节团队管理

1.团队力量的源泉

团队建设就是一个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

——瞿鸿燊(北京大学中国顶级营销经理高级研修班主讲)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构成一个团队一般需要5个要素。

要素1:目标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意义,也无法让团队成员持续不断地前进,大家都将成为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要素2:人

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要素。两个(包含两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再大的目标也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员的选择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人制订计划,有人实施,有人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去工作,还有人去监督团队工作的进展,评价团队每个人最终的贡献。不同的人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在人员选择方面要考虑人员的能力如何、技能是否互补、人员的经验如何等。

要素3:定位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团队的定位,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第二,个体的定位,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制订计划还是具体实施或评估?

要素4:权限

团队当中领导人的权力大小跟团队的发展阶段相关,一般来说,团队越成熟,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相应越小,在团队发展的初期阶段领导权相对比较集中。团队权限关系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整个团队在组织中拥有什么样的决定权?比方说财务决定权、人事决定权、信息决定权。第二,组织的基本特征。比方说组织的规模多大,团队的数量是否足够多,组织对于团队的授权有多大,它的业务是什么类型。

要素5:计划

计划是实现团队目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目标最终的实现,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团队实施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方案,因此也可以把计划理解成目标的具体工作的程序。第二,按计划执行,保证团队的工作进度。只有在计划的操作下团队才会一步一步地贴近目标,从而最终实现目标。

在团队的五个要素中,人的因素居于核心地位。实际上,其他各个因素都围绕着它在旋转,而要建设团队,真正发挥出团队的力量,就必然在“人”上大下功夫。

首先,要让团队成员具有自主性。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一个团队之所以有力量,也在于团队成员之间具有了这种兄弟、父子一样的感情,有了以团队为家的想法。唯有如此,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和公司一起走向成功。

在现实中,如何才能让团队成员形成这种牢不可破的感情呢?团队领导人可以试着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公司员工的办公室还没有及时安装空调,天气炎热,大家烦烦恼恼地不想工作,那么公司领导的办公室是不是也不要吹冷气呢?

公司员工突然情绪极其低落,明显受到了工作以外的重要打击,虽然还在工作,但那种痛苦的表情却无法掩盖,那么公司的领导是不是该适当地表示一下关怀呢?

公司员工年终时没有发放奖金,是不是领导也应该不拿奖金或少拿奖金,董事或董事会就不要分红了?

团队员工在一起聚餐的时候,一个员工没有及时过来,是不是应该及时和他联系,等他过来之后再正式开始宴会呢?

……

这都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就是用行动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等到某一天,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你会发现,大家真有了亲兄弟姊妹一样的感情。这时候,只要有任务,大家就会嗷嗷叫地往上冲。

与孙武齐名的吴起,是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先后在鲁、魏、楚等国任将相。他治军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兵不在众寡,以治为胜。他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实践中,提炼出了军队上下之间应该“上下互信,同生共死”的治军标准,而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有这样一件事:“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这段话的大意是: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

一次,他率军进攻中山(今河北定县),军中有一个士卒身上长了毒疮,疼痛难忍。吴起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毒疮里的脓血排不出来,这个士卒的病就好不了。为了解除士卒的痛苦,吴起身为大将,不顾毒疮脏臭,亲自为士卒用口吮脓血,使士卒的生命得以挽救。

这位士卒的母亲听到此事后伤心地大哭了起来。别人问她:“你儿子是普通士卒,将军亲自为他吸毒疮,你为什么还要痛哭呢?”这个士卒的母亲说:“你们是不知道呀!从前,孩子的父亲在吴将军的部下,曾生了毒疮,也是吴将军用嘴代他吸出脓血来,给治好的。他父亲作战时毫不后退,就在敌人面前战死了。现在吴将军又亲自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我儿子又将死在什么地方,所以痛哭起来。”

这就是吴起的秘诀:真正、彻底地爱兵如子。再加上他治军有方,所以深得广大官兵的拥戴,导致他带领的军队,官兵十分融洽,内部团结紧密,部队斗志旺盛,战斗力大增,取得了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的赫赫战功。

其次,要设法增加团队的思考能力。

在许多企业的团队中,都存在这样一个难题:领导作出一个决策、下达具体指示,员工依照领导的指令做事。领导思考问题的比重非常大,员工却养成了一种惰性,不愿独立思考问题,而是更多地依赖领导的思想。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对公司长期发展不利。

与这种常见的现象相反,如果设法增加团队的思考能力,则团队、公司绩效都将大大增加。增加团队的思考能力,有别于科学家们的思考,其关键在于通过思考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各种缺点、问题。对公司来讲,就是要经常发现并改善公司的问题;对员工来讲,就是要经常思考自己素负责的工作并进行不断的改善。日积月累下来,如果每个人每个月都能改正一个缺点,不知不觉中团队的思考能力就能大大提升,绩效也会不断地提高。这中化繁为简的策略是团队能力的重要体现。

再次,要注意团队的协作能力。

员工不但要愿意自主做事、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且还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合作。这是团队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考察标准。团队协作如果卓有成效,则会发挥出“1+1>2”的效果出来,否则就会出现“一个中国人像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却像一条虫”的恶劣现象。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团队领导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点一滴的锤炼,急不得,慢不得,见缝就插针,也可以在公司里面找几件最难沟通、最不容易协调且大家都很容易疏忽的事情,给大家一个“拉练”的机会。

2.没有共识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共识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强大的团队。

——余世维(北大客座教授,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

共识是大家都有的某种想法,是指从“共同危机感”到“共同目标”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责任”。在团队管理中,这种共同意识和共同责任感是最为强大的战斗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团队的凝聚力和素质将大大增加,团队的战斗力在一瞬间甚至会有脱胎换骨的转变。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开始进入胶着状态,为剪除项羽的羽翼,开辟北方第二战场,刘邦命令韩信率军攻打魏、赵、齐等国。韩信在袭取了魏都之后,由于荥阳形势紧迫,刘邦抽走了他的一部分精锐部队,韩信只好率数万新募兵马会同张耳进击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进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不到三万人马,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绝对劣势和被动地位。

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但陈余无谋且自大、迂腐,崇尚正面攻击,堂堂正正地决战,拘泥于“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教条,且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他拒绝李左车的建议,准备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来,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之后又派出一支万人的队伍在河边背水列阵。

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随后,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出大将旗仗,向井陉口进发,他说:“赵军已先我占据了有利地形,筑垒以待,看不到大将旗仗,怕他们疑我尚在后军,不肯发起攻击。”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双方大战良久,韩信下令丢弃旗鼓仪仗,迅速撤到背水阵地的后方。赵军见状以为汉军败局已定,纷纷抢先立功,竟空营而出,直逼汉阵。背水阵地放过退回的汉军,抵挡住赵军的突击,而退回来的汉军在阵地后方重新集结形成战力。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

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战后,汉军将士们饮宴相贺,他们纷纷问韩信:“将军叫我们背水列阵,这是有悖兵法的啊,为什么竟然能取胜呢?”韩信哈哈大笑:“兵法上不是都说了吗?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背水列阵制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

韩信作战,对“奇招”有一种偏执的热爱,这也是他最大的杀招。在这次背水列阵中,他的最厉害的杀招就是这数万新募“乌合之众”的一个共识——在死亡的威胁下而产生的一种“豁出去了”的心灵怒吼。这数万人发自心底的怒吼在一瞬间迅速扭转了他们的实力,团队的凝聚力和素质有了质的改变,面对七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但一种共识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而作为团队的领导人,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根据客观的形势和大家的心理特征,进而总结出大家的新的共识,根据这种共识因势利导,将团队事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分封功臣成为大家的共同期待。刘邦也不负所望,一口气封了二十几个功臣。接下去,其余的将领日夜争功不止,竟然封不下去了。

有一天,汉高祖看见那些尚未得到封赏的将领成群结伙地坐在沙地上,神色诡秘,交头接耳。他不禁起了疑心,询问谋臣张良这是怎么回事。张良说:“陛下怎么连这都不知道!他们是在商量谋反啊。”刘邦大惊失色:“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本是平头百姓,就是靠着这帮兄弟得了天下。如今,您贵为天子,所封者皆为亲信故人,所诛者皆为平生仇怨。可是,还有许多人没有受封呢。如果真的按照军功封赏,恐怕分尽了天下也不够用。这帮兄弟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担心您因为无地可分而采用追究其先前过失的手段,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唯一的出路当然是谋反。”刘邦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问:“如何是好?”张良答:“陛下您最恨谁?”“当然是雍齿。他最早背叛了我,又曾多次陷我于窘境,我早就想杀他了!”“那就尽快封雍齿为侯吧。”刘邦大事不糊涂。于是,即刻置酒,封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2500户,位次居57,并催促他尽快离京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