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位东方巨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博览古今史籍,阅尽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革命一生,看破了从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下的民国沧桑,深知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控制下的中国社会,贪污腐化、贿赂盛行,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国民政府因而走上了穷途末路,逃脱不了覆亡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扎根于民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带领人民闹革命。终于,顺民者昌,民心所向,人民革命胜利后建立了崭新的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怎样带领人民走向富裕,巩固人民政权的问题上,毛泽东深谋远虑,认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和党风问题,是一个众人瞩目、应当常抓不懈的严重问题。对于一个执政党和党的领导人,廉政、俭朴,不仅是个日常生活、工作作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党的形象问题。因而,首先在党内提倡和树立清正廉洁的党风,继而以全党为表率,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清廉俭朴、文明向上的新风尚,以形成移风易俗、蓬勃向上的社会风气。
基于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廉洁自律,从身边做起,带头搞好廉政建设,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中南海里盛行清廉俭朴之风。作为主席,毛泽东更是率先垂范,堪称全党的楷模。
1949年5月,毛泽东还住在香山,但为了工作的需要,他每天要驱车进城,到中南海办公。直到9月,新政协即将开幕,为准备成立新中国,毛泽东才同意举家搬进丰泽园的菊香书屋定居下来。
为了迎接毛泽东来此居住、办公,工作人员在菊香书屋的四合大院内摆了许多鲜花,像个小小的花园。对此,毛泽东指出:“这里过去是公共场所,由别人随便布置,摆得好看些,我不干涉。可如今我住在这里,就不要摆这么多的鲜花了,少摆几盆花,再摆一点松柏树,较为庄严大方,就可以了。你们知道,到我这里来的人多,以后还会有工人、农民的代表来。他们来了,是为了看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的住处摆了那么多漂亮的花,那他们也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养成这种风气就不好了。”
按照毛泽东的意见,花匠们将鲜花撤走了,只在院中十字路口摆上两盆棕树,两盆无花果,在凉台上放置两盆绿草。对这样朴素大方、雅俗共赏的盆景布置,毛泽东看后满意地说:“这样很好,我不是不喜欢花草,现在摆多了不太合适。”
为了毛泽东在雨雪天工作、生活方便,卫士们提出在院中兴建一个走廊,毛泽东也不同意,他说:“花好多钱搞个走廊,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相符。”
丰泽园的大门和外面门柱本来古香古色,但年深月久,油漆有些脱落,工作人员似觉不雅观,建议修缮人员重新上漆,刷亮一新,来毛泽东这里的客人进出多,也显得主人客气些。因此工人师傅打算支起脚手架,准备重新刷漆。毛泽东知道后马上予以制止,他说:“告诉行政部门,这里不用加刷油漆,过几年再修理吧。我住的地方不用和公共场所一样花那么多钱,不用搞那么漂亮,这不太合适……”
丰泽园里的颐年堂,是毛泽东经常召开会议和会见客人的地方,也遵照他的意见,没有修缮,只是彻底清扫一下卫生,就继续使用。
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人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是这样,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还是进城以前,在准备进城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及时提醒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思想。还是在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毛泽东在读到郭沫若的史学论文《甲申三百年祭》的时候,就以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的历史教训提醒一切革命人民进行自勉,要求全党引以为鉴。还是从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西柏坡村出发,向即将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大城市北平(北京)行军转移,在正儿八经、浩浩荡荡驱车进城的土马路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就谈笑风生,幽默有趣地谈着“进京赶考”的大事。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办公到凌晨3点才睡下,周恩来让卫士10点钟才叫醒他起床。
进城的车队将要出发了,毛泽东幽默地侃起来。全国胜利在即,他又想到了李自成的历史教训。他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
毛泽东出语诙谐,把几个领导人都说笑了。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说完,毛泽东信心十足地上了汽车。
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毛泽东等人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夜以继日地工作,难得放松一下。毛泽东启发大家,从1947年3月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从陕北米脂县的杨家沟向华北前进,1949年3月又从西柏坡出发向北平前进了。他说:“三年三次大的行动都是3月份。明年3月份应该解放全中国了。等全中国解放了,我们再也不搬家了。”最后一句,毛泽东说得特别认真,几乎带有几分稚气,逗得全车人都开心地笑了。
北京,中南海,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办公的重要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这里的新主人倡导的清廉之风,给这里的来宾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李艾,是来自广州军区歌舞团的一名文工团员,她有幸随团进驻中南海一段不长的时间,她耳闻目睹了这里的一切,亲身体会到了中南海清廉俭朴的风气。
有一次,李艾在向她的战友深情地谈起中南海的生活。她说:“中南海的生活非常俭朴,绝对是你们意想不到的。我们的伙食和连队一样,经常吃粗粮,豆腐炖白菜,每天一碗大烩菜,每周才吃一两次肉。毛主席说了,‘吃粗粮顺肠’,我们在这里是过普通一兵的生活,整个中南海的风气都是这样。有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参加的舞会,没有杯盘罗列的冷饮、茶点、水果。一个大保温桶,几个茶杯和一盆消毒水,跳渴了,都到这儿来喝白开水。给中央首长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几张沙发。康大姐、邓大姐她们从来不坐,总是和我们一起坐在木凳上。对我们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所以生活虽然俭朴,但是,我们的生活是很幸福的,非常快乐的。”
中南海,是中国党和政府首脑活动的场所,盛行如此的清廉俭朴之风,这是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响分不开的。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形成的清正廉明的党风政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它将随着党的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得到代代流传,发扬光大。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南海的主人在继往开来中发生了变化,但中南海的清廉风气、党的优良传统常驻常存。或许,随着时代的进步,毛泽东这位伟人留下的风格将会增添更多的时代新内涵,将会更为丰富,更为绚丽多彩。
世易时移,中南海的清廉风气依然如故。2002年12月初,在党的十六大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冒着漫天飞雪,来到群山环抱的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回顾党的奋斗历史,重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发扬清正廉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此,胡锦涛要求党的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说,“做为党的干部,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是最基本的为政之道。”
党和人民的事业有这样的接班人,我们的事业会更加发达,我们的前途会更加光明,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艰苦奋斗 俭朴为本
毛泽东一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他把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普及全党,推广全国。他的衣食住行极其简单随便,并以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精神教育子女,毕生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心为民,艰苦创业,同胞当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