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该怎么说
31334200000018

第18章 需要补救“失言”时,你该怎么说?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发生口误导致“失言”,这是令每一个人都感到尴尬的事情。失言不但可能引起误会和不快,还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丧失在交际中的主动地位。其实,失言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失言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于产生出乎意料的特殊效果,为了使自己的错误能够及时得以补救,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境,最要紧的是掌握必要的纠错方法。

1.将错就错

在将错话说出口之后,能巧妙地将错话续接下去,最后达到纠错的目的。其高妙之处在于,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说话的情境,使听者不由自主地转移原先的思路,不自觉地顺着你的思维而思维。

在婚宴上,来宾济济,争相向新人祝福。一位先生激动地说道:“走过了恋爱的季节,就步入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时常需要润滑。你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对旧机器……”

其实他本想说“新机器”,却脱口说错,令举座哗然。一对新人更是不满溢于言表,因为他们都各自离异,历尽波折才成眷属,自然以为刚才之语隐含讥讽。那位先生发觉出错,马上镇定下来,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补充一句:“已过磨合期。”此言一出,举座称妙。这位先生继而又深情地说道:“新郎新娘,祝愿你们永远沐浴在爱的春风里。”大厅内掌声雷动……

这位来宾的将错就错令人叫绝。错话出口,索性顺着错处续接下去,反倒巧妙地改换了语境……使原本尴尬的失语化作了深情的祝福,同时又道出了新人间情感历程的曲折与相知的深厚……颇具点石成金之妙。

2.借题发挥

错话一经出口,在简单的致歉之后立即转移话题,有意借着错处加以生发,以幽默风趣、机智灵活的话语改变场上的气氛,使听者随之进入新的情境中去。

借题发挥,妙在一个“借”字,重在一个“发挥”上。借什么样的“题”,如何发挥,这是关键之所在。很显然,它并不是不动声色地续接错处,而是有意渲染和凸显错处,借机大做文章,为自己的错话寻找最佳的解释。

3.自我解嘲

在说出口之后,机智地将话题引向自己。通过对自己的善意攻击来消弭对方敌意,转移对方关注的焦点。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不露痕迹地照顾到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巧妙地使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

某寝室,新生初到,争排座次。老七心直口快,与老八争执了半天,见比自己稍小几日的老八终于坐在末座,便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老八长了满脸的疙瘩,俗称“青春美丽痘”,每每深以为恨,此时怎能不恼?老七见又惹来了风波,心中懊悔不已,表面上却不急不恼,揽镜自嘲道:“‘蜷在两腮旁,偎在鼻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唉,老八,我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老八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七也长了一脸的雀斑。

老七在无意中冒犯了别人之后,马上含蓄地进行了一番自我调侃,并巧借余光中的诗句点明了自己也是面生雀斑。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语,既是对自己面部雀斑分布形状的自嘲,又是对自己口无遮拦两番惹来风波的含蓄自责,因而博得了老八谅解的一笑。

4.曲解翻新

这种弥补“失言”的方法,就是将一些现成的诗句、成语、俗语、歇后语、名言等有意别解……翻出新意,以掩饰自己言语中的某些疏漏。在这种情况下,说错话者不仅容易取得对方的谅解,而且会以幽默诙谐、机智风趣来博得对方的好感。

一次聚会上,某人不慎将一位冯姓小姐的姓氏误记为“牛”,对方顿感不悦。其人大窘,略加思索,继而说道:“对不起,这真是冯(风)马牛不相及了!”说得冯小姐扑哧一笑,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实际生活中,这种曲解翻新的情况还是较为常见的,这样既显得俏皮,又见出修养。但在曲解翻新时,切忌庸俗浅薄,也忌冗长拖沓。

5.恭维表白

巧妙地通过恭维对方以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任何人都会反感恶语而绝不会拒绝赞美。适度的恭维既会令对方心生暖意,又能使自己摆脱语误的困境,何乐而不为呢?

6.反向解释

即抓住所说错的话中的关键词语,给予另一种不同的解释,或增加或削减原话,使原话的意义陡然改变,以此补救失言。

老舍先生在《茶馆》一剧中,写到常四爷不小心说了句“大清国要完了”的话,被特务宋思子听到,企图抓住其把柄罗织罪名。宋思子质问:“刚才你说大清国要完了?”常四爷顿感失言,却辩解说:“我,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瞧,常四爷对自己的言词失误,其辩解可谓别具一格吧!他只在“完了”这个话语前加上“怕它”二字,就把原来的“恨”转变成“爱”,从而为自己打了个漂亮的圆场,这就是反向解释的补救术。

7.转移视线

是指根据自己所说错的话的意思,将与此有关或无关的人或事物牵扯进去,以此来转移别人对自己失言的关注视线,减轻或淡化自己失言的严重性。

白宫办公厅主任贝克,有一次在对记者谈话时,无意中提到了里根总统的记忆力有所谓的“半排出期”,这原是放射性元素在生物体内排放时间的一个专业术语。但此语一经披露,就令新闻界议论纷起。有记者偏要求贝克对这话作出解释,贝克自知失误,便不厌其烦地辩解道:“我发现总统在同他人交流时,对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头脑跟常人一样清楚。可是两个星期之后,你再同他讨论那个问题时,就会发现他的记忆力不行,一半的内容忘记了。不过,我自己也有这种情况,而且,恐怕你们也不例外吧!”

贝克对自己不慎失言的解释,其高明之处在于,先是老老实实承认原话的意思,然后又把自己连同别人也拉入那个不妙之境里去,不知不觉便减轻了自身言谈中的失误程度。实际上这是一种“嫁祸于己”的转移别人视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