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油价飙升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扬,去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物价上涨的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发达国家07年的上涨幅度约为2.1%。以07年11月为例,俄罗斯的涨幅为11.1%,美国为4.3%,韩国为3.5%,欧元区国家平均为3.1%。但有一个国家却属“另类”,这就是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去年全年的物价上涨幅度为零。07年12月CPI涨幅为0.8%,竟成了大新闻而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这是13年以来最大的涨幅!要知道,07年2月至9月,日本的CPI始终是负数!
虽然是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但就物价而言,日本实行的却是严格的审批制度。企业要涨价,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听证、审核和批准过程。其程序大致如下:企业向主管部门提出涨价申请,主管部门为此举行听证会、然后经过审议会审议,再由主管部门与负责物价的内阁会议协商。接下来报内阁府,最后再报“稳定物价政策会议特别部会”。此外,所有与消费者有关的商品和服务收费涨价,均须通过媒体予以公示,以便消费者对此予以监督。
日清公司生产的食用油,自07年1月起先后4次涨价,但4次一共涨了10%。牛奶也涨了,但幅度也就在5%左右。啤酒和汉堡包涨幅也是3%至5%。诸如电费和煤气当然也有所上涨,但就东京地区而言,从08年4月至6月开始,电费户均每月上涨幅度为65日元至150日元,煤气费户均上涨160日元,而东京地区的最低小时工资约为850日元。就是这样的涨幅,也已是十几年来最高的了!国内航线的机票价格约上涨9%。东京出租车的起步价从660日元上调至710日元。涨幅最大的是日清食品公司,由于面粉大幅度上涨,所以其方便面等产品的涨幅约为15%至40%。日本肉类主要依靠进口,中国肉价大幅上涨,日本肉价愣是没涨,真有点难以想象。
07年12月日本之所以会出现0.8%的物价涨幅,当然还是因为油、电、气的价格同比上升了8.3%,仅这一快就推动物价上升0.67%。其余便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它拉高物价上涨了0.16%。其他领域的涨价因素,基本上都被诸如超薄型彩电和电脑等家电的降价所抵消。所以,假如扣除能源和食品这两大块,则07年12月物价指数同比还下跌0.1%。当然,07年对日本控制物价唯一的利好因素是美元下跌,它带来的日元升值部分抵消了物价上涨因素。
日本政府之所以严格控制物价上涨,是因为它清楚地知道:在工资等实际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必然让消费者捂紧钱包,从而导致消费低迷。消费上不去,最终受伤的当然是商家。多年来东京政府一直在为消费疲软所困扰,企业涨价无疑是饮鸩止渴的举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允许涨价的。而企业本身也深刻地体察到这一点。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得以生存的前提就是能保持产品价廉物美。可以说,日本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使尽了浑身解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将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去。企业员工为了确保饭碗,也轻易不提涨工资的要求。因为事情明摆着:在涨工资后,企业为了维持收支平衡自然要考虑裁员。所以劳资双方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共识:提高生产率是度过难关的根本之道。
当然,由于日本经济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故而历史上日本也曾出现过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那一年日本物价狂涨了31.4%,舆论称之为“狂乱物价”。当年的家庭主妇为防止由于石油涨价导致的商品短缺,都纷纷涌向超市抢购卫生纸等,40岁以上的日本人至今对此记忆犹新。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那一年,日本的CPI涨幅也达到了17.8%的惊人水平。但到1982年,日本的物价便到达顶点,2006年的物价水平仅为1982年的81.9%。所以近年来日本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尽快走出滞胀怪圈,以推动经济增长。如果08年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够强劲的话,下半年日本的物价还可能回落。难怪许多国家动辄两位数的物价上涨,日本消费者实在是怎么也看不懂的。
本章延伸阅读
1收入分配的影响及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及其影响
收入分配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在一段历史时期内针对居民的收入分配而制订的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在市场经济中,公平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收入分配首先影响到普通劳动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一直存在,当收入分配公平(当然,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相对公平)时,会让一些劳动者感到心理上相对均衡的满足,不至于因妒忌富有者、眼红富有者产生不快的心理,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并激发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如果在分配上出现了不公平现象,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就会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也必然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积极推进利益的公平分配,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稳定。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会影响到低收入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
国家影响收入分配的手段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的政策
必须有反不当竞争、反垄断、保证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正常、自由流动等的法律和政策包括初次分配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如为了保证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合理,必须防范和纠正不正当竞争、制止垄断、创造公平的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以及保证劳动者的身份自由和择业的自由等。
(二)再分配领域的政策
在再分配领域中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来维护收入分配的公平。税收是政府运用国家力量进行的强制性的“重要的重新分配收入的手段”,以税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政策,能够有效地发挥政府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再调节功能,比如个人所得税。从全社会共同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平抑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分化,使社会财富在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分配。社会保障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来保障在分配领域所无法解决的分配死角,如老年人、病残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离退休保障问题等,社会保障政策实际上是政府运用社会成员之间和同一社会成员不同时期之内的收入所得而进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即“在不同代的人之间和不同代的人内部进行再分配的计划”,来强制性地安排、保障那些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社会成员,仍然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
————2006年,地方税务系统征收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1263.98亿元,增长10.2%。而全国按5%-25%税率缴纳个税的同比增长8.4%,按30%-45%税率缴纳个税的同比增长33.9%。可以看出,大量的税收负担还是落在中低收入者身上,中低收入者仍是个税纳税的主体。从2008年3月1日起,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即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望由原来的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占全国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将由50%左右降为30%左右。大部分工薪阶层收入者因收入达不到减除费用标准而免于纳税,中等收入者税负也将大大减轻,希望能有效地控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2居民收入差距的度量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度量可以分为绝对差距度量和相对差距度量。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表示的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绝对数,用它可以测度不同阶层居民的富裕程度,通过它可以发现收入差距的大小,但不能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程度。相对差距是指用收入相对份额来表示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志。其区别在于绝对差距只能反映收入差距绝对数,不能反映收入差距的相对程度,不利于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比较。因而在分析收入差距时,主要使用相对收入差距指标。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定方法可以有许多种。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每种方法也都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比较常用的通行的收入分配差距测定方法主要有:泰尔指数、五等分法、十等分法、相对平均数、方差分析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国际上一般使用的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它方法的不足,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基尼系数是介于0-1之间的数值,当基尼系数为0时,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越大,不均等程度越高;当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绝对不平等。经济学家根据经验和分析对基尼系数的区间范围作了如下判断:基尼系数低于0.2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到0.3是比较平均,0.3到0.4是比较合理,0.4到0.5是差距过大,超过0.5就是差距悬殊。
3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基尼系数的变化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建立多种经济责任制
这一阶段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物价比较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平均主义盛行,收入差距较小。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针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首先以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此阶段诞生的新产物——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它的出现改变了农村分配体制中的吃“大锅饭”现象,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的收入分配主要向个人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也符合了迅速启动改革的客观要求。但是这一阶段的分配制度仍然沿用原来的分配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较为明显,平均基尼系数为0.25左右。直到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才转移到城市,逐渐进入到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1985——1994年)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此阶段的特点是物价大幅度上涨,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39元上升到3496元,提高了3.73倍。虽然收入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物价上涨,但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仍然很大。
1985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收入和物价的改革措施,如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资制,“工效挂钩”的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制度,调整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对城市居民发放价格补贴等。这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1985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第一次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由0.25上升为0.28,上升了0.03。在此之后,城市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并进行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对于纠正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关系,使收入分配逐步合理和有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比较该阶段初期与末期,基尼系数由0.28上升为0.36,收入差距在合理范围内不断扩大,基本上摆脱了平均主义分配格局。
第三阶段(1995——1999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这一阶段的物价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进入“软着陆”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收入差距有所减少,基尼系数在合理范围内徘徊。
1995年,政府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总量,提高贷款利率,以控制过热的经济。但是此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收入增长,收入差距扩大速度也明显减缓。与此同时,政府对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困问题更加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完善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体制,收入差距扩大得到了有效控制。1989年,基尼系数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下降,下降了0.02。此后,基尼系数一直徘徊在0.36左右。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步入了低增长、失业下岗增加的相对过剩时期,从1996年到1999年,我国城镇、国有集体单位减少了在岗职工4121万人,其中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三大行业减少近2500万人,占全国职工净减少量的79.2%。43随着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便显现出来,收入差距因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敏感问题。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效率公平同等重要
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实施几年来,拥有多种生产要素的人,其收入渠道更多,财富积累得也更快;而仅拥有单一劳动生产要素的人,其收入渠道单一,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类人迅速成为社会的最低收入人群。至此,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的分化已非常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分化达到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程度。近几年己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2253.40元,到2006年已达到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2000年的6280元上升至2006年的11759元,可以说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2000年全国总体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8,2007年达到0.48,已进入绝对不平均区间,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标准,而且有继续扩大和加速之势。当前,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调节居民的收入分配,如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缩小不合理的差撇,但是仍然没有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和群体差距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和不断探讨完善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