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当机立断见果敢
做事必须要有这样一种精神:当机立断者,善于观察动态,提出果断措施,弭乱于已形。如无超人之魄力,难以应付瞬息万变之局面。
当机立断,才能做成大事,犹豫不决就会一事无成。有些人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最后耽误的还是自己。而有些人则因可以随机应变而成大事。
宋仁宗时,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但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空虚。西夏和辽屡次犯边,致使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逐渐形成。
这种社会引起的皇宫内部的斗争尖锐。崇政殿的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四人,本是皇帝的心腹,为皇帝生,为皇帝死。但是,眼看社会动荡不安,他们觉得北宋江山也长久不了,便私下里密谋,准备兴兵叛变,劫持仁宗“挟天子以令诸侯”,或直接推翻宋朝,以新的年号取而代之。他们是皇帝侍从官,容易接近皇帝,很容易达到目的。正如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
准备就绪后,颜秀便开始杀死军校,一路厮杀,进入延和殿,再攻杀进禁中,很快逼近皇帝的寝殿。这时,皇后正在殿内,和皇帝闲谈,夜里得知宫内发生谋变,仁宗很惊慌,便打算逃出寝殿,保全自己,皇后却立即关好门,然后派人召来都知堇守忠等人,请他们带兵护卫,确保皇上安全。不一会,颜秀等人冲到福宁殿下,斩杀宫中人,宫中见状四处奔逃,惊吓声四起,有的被斩断了臂膀,呼痛之声,响彻帝所。恐怖与惊吓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寝殿。何承用怕皇帝惊恐,启奏宫人殴打小女子。皇后大声怒斥道:“叛贼在殿下杀人,皇上就要出来,你们还敢妄言启奏?”皇后知道叛贼要纵火烧殿,便吩咐左右持水准备。不一会,叛贼果然以蜡烛焚烧灯笼,再焚烧宫殿。左右持水者,迅速将火灌灭,叛贼烧殿不成。双方的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为了组织力量,打击叛贼,防止出现更大的叛乱,皇后亲自削剪宦官的头发,并说:“平定叛贼后,我要论功行赏,其凭证就是剪过的头发。”宫中宦官及宫女,都争相剪发,尽力拼杀。最后,颜秀、郭逵、孙利三人终为宿卫兵所诛杀,王胜一人逃跑,数日之后,也被抓获,立即斩杀。颜秀等人的宫中谋变,至此便彻底失败了。宫中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
面对这次突然事变,仁宗皇后善观动态,巧于措置,仓促之间,指挥若定,转危为安,终于平乱,没有惊人的魄力是很难办到的。仁宗皇后不愧为巾帼英雄。
三国时期著名的“空城计”也显示出了战略家的胆略。
公元229年,诸葛亮兴兵攻魏,命令马谡督诸军为前锋,与魏将张邰大战于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制,指挥失宜,最后为张所败。诸葛亮的兴兵计划遭到破坏,被迫退兵汉中,将马谡下狱,死于狱中。历史故事“孔明挥泪斩马谡”讲的就是这个历史事实。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很恼火,但魏兵在大将军司马懿的率领下,却穷追不舍。诸葛亮毕竟是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方面将马谡抓捕入狱,以震军威,以严军纪,同时他又冷静地思考对策。他想,以自己的兵力直接迎战司马懿,毫无胜利的希望,如果仓皇逃跑,司马懿肯定继续追杀,可能要当俘虏。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左思右想,诸葛亮迅速做出军事布置:急唤关兴、张苞,吩咐他俩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并鼓噪呐喊,虚张声势。命令张翼引兵修剑阁,以备走路,命令马岱、姜维断后,伏于山谷之间,以防不测。并命令将所有旌旗隐匿起来,诸军各守城铺。命令将城门大开,不要关闭,每一城门用二十军士,脱去军装,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扫街道。其他行人进进出出,没有一点紧张的表现。吩咐完毕,诸葛亮自己身被鹤氅,头戴华阳巾,手拿鹅毛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来到城楼上凭栏而坐,然后命人焚香操琴,显得若无其事,安然无恙。司马懿前锋部队追到城下,却不见城内一点动静,只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赏景,感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前进,便暂停下来,急速报与司马懿。大将军司马懿以为这是谎报,便命令三军原地休息,自己则骑马飞驰而来,要看个究竟。果然,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闲自在,根本没有什么恐惧和惊慌的表情。最后司马懿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