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31430800000025

第25章 温州商人(2)

老板情结是什么?就是一定要自己为自己干,哪怕“事业”再小,但它是自己的,干起来才有劲,才能铆足劲去干。

一位温州人说:“在温州,即使你做了微软的CEO、IBM的总裁,都还不如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值钱’。”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的确是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温州人的老板情结。

很多温州人宁愿做只挣1万元的老板,不愿做年薪10万元的总经理。因为做老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意做大做强,做到几十亿上百亿的规模。何况当老板在精神上有一种优越感,人格上更自由;能自己给自己做主,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赚了有成就感,赔了有刺激感,在这赚赚赔赔当中玩的就是心跳,虽然惊心动魄,但能欣赏到波澜壮阔的人生。

“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王均瑶的故事告诉太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只要敢想,只要努力,就能飞上天。

那是在十几年前,一句玩笑话改变了王均瑶的生活,那时他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商人。

1991春节前,他和一帮温州朋友从湖南包“大巴”回家过年。在翻山越岭1200公里的漫长路程中,他无意中说了句汽车太慢了,一位老乡开玩笑挖苦他:“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了。”这句玩笑话倒激励起了王均瑶的野心:是啊,我为什么不能包飞机呢。

1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地降落于温州机场。

后来,王均瑶将“包飞机”的野心,用在了牛奶事业上。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立。

1998年,他再展大手笔。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他的野心是: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在大街小巷跑的出租车上见到“均瑶”,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啊。

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实现更大的抱负,王均瑶把公司总部搬到了上海。

按说王均瑶的财富,够他几辈子吃吃喝喝的了。即使在温州发展,一年怎么也能赚个一两千万元,但他为什么要将总部迁移到上海呢,惟一的解释就是他的志向远大。

他说:“我一到上海,就像一粒沙子掉到了一堆石头里,太微不足道了。在温州闭眼都认识路的我,上了上海高槊桥总下不来。为什么到这里?上海太像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上海能有更大的商业机会与发展空间。”

或许很多人不愿意给自己制定远大的目标,是因为害怕失败会导致失望,然而他们却不懂,设定目标乃是成功的基石。因为你的目标中含有某种能激励你自我拓展、自我要求的要素,而这些要素也会帮助你不断成长、改变、进步。

5.小商品做大市场

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够赚钱才是衡量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

20世纪末,温州民间经济力量崛起,中国遍地都可以见到温州人的身影,中国遍地都有“温州街”,从开放港口城市,到搞活乡镇经济,再到西部大开发,没有一件商机漏过温州人,连浦东开发也有温州人能够收先行之利,大赚地租。浙江人由此可以说是全民皆商。士民工商,商为四民之末,处于“草根层”的浙商,几乎把经商作为了第一选择,无论资本多少,无论创业多难,他们硬是从小打小闹开始,小到一枚纽扣、一个打火机也敢去竞争国际市场,闯荡四海。这种经商的全民性,造就了浙商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看起来偏小的浙江民企无形中结合为一股庞大的竞争势力,“蚂蚁战术”胜过了“大象跳舞”,草原上的“猎狗”制服了“斑马群”。

最初,温州人十分不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灵秀外,就是默默地干活,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慢慢地,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越来越多,各种温州产品包装、标牌、证书、徽章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温州货充斥牟国。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到惊奇钦羡,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会赚钱。

温州商人的成功就在于:做生意从小处着手。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都由温州人做起来。而温州人办起企业来,也不追求大气派、大产品,同样是从小处着手,填补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空白点。温州的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一旦有了市场变动,马上就调整产品结构,始终在市场上拾遗补缺,供应市场需要。温州人走的是小商品的路线,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因此,温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国。这方面尤其以乐清县柳市的五金电器、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苍南县金乡的小商品最为著名。

桥头镇是贫困的永嘉县的一个偏远的小镇,人均耕地不到2分8厘,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解放前,大部分农家不得温饱。于是一部分农民不得不长年在外从事弹棉花等手工劳动或做小买卖,形成了桥头人劳务输出的传统和经商习惯。“桥头生意郎,挑担走四方”是当地流传极广的口头禅,他们长期外出,既锻炼了他们的经商才能,又留下了经商的网络。拿弹棉郎来说吧,过去他们为全国各地的百货公司、供销社加工棉絮,因而与全国各地的百货公司、供销社、农村商店、服装厂有过联系,这些人转化为购销员以后,自然就组成了覆盖全国各地的经商网络。桥头纽扣市场的形成和崛起,靠的就是这个网络。

最早贩销纽扣的购销员是叶尧林、叶尧青兄弟俩。他俩从黄岩县路桥纽扣工厂买来一批纽扣,在桥头镇试卖,不到一天时间,价值400元的纽扣就销售一空,这个消息一传出,大家都跟着做起纽扣生意,纽扣在桥头小商品市场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到了1981年下半年,纽扣摊位达100多个,成了桥头市场的主角。1983年2月,纽扣市场正式开张,很快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为闻名全国的纽扣交易中心,被香港《文汇报》誉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现在,市场上有摊位千余个,其中纽扣摊位即达近八百个,还有表带、拉链、装饰品等小商品摊位。市场汇集了全国各地300多家国营、集体纽扣工厂,本地400多家家庭工厂生产的纽扣和其他小商品,纽扣品种达12大类,1400多种,每天都有大量的纽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

这样,本来位置不优越,交通不方便的桥头镇以生产经营体积小、重量轻、低能耗、低料耗而用途广泛的纽扣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商品交易市场。

苍南县金乡镇是一滨海小镇,历史上就有家庭手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生产小五金逐步转向生产各种铝制徽章,20世纪70年代初又开始生产塑片和红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乡镇农民发挥了家庭手工业的专长,在生产铝制标牌、塑片、红膜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各种规格的涤纶商标等新产品,形成了以铝制标牌、塑片、红膜和涤纶商标等四类商品为主的较大规模的小商品生产基地,金乡人依靠充足的市场信息,及时地做出反应,如当报纸上刚刚报道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消息,立即有人设计了“社员股金证”、“信用卡”等产品,面向全国征求订货,当某省运动会还在筹备之时,有人已设计出了精美的纪念章。

与其他市场不同,金乡推销商品不是靠购销人员,而是靠信函联系,与此相应,金乡形成了写信、写信封封口、贴邮票、送寄等专业分工的邮寄服务体系,使金乡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在此基础上,金乡的商标、标签设计印刷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辐射全国。

温州的小商品多是由温州的家庭工厂和私人企业生产出来的,这些“迷你型”、“原子型”的企业星罗棋布,其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仅家庭工厂就有14万家。

最能体现温州人小处着眼的,当属苍南县的再生腈纶布。孙阿荣是宜山区一个村子里极不显眼的老太婆。她脸上的皱纹像山核桃一样。她伴随着纺车和古老的织机已度过了几十年悠长的岁月。而这古老的纺车和织机,在进入电子时代的今天,似乎早进了博物馆。它在一些人的眼里,无疑是落后生产力的象征。

在宜山的几百个农户中,从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依然守着这古老的织机度日。她们昼夜不停地纺纱,织土布。棉花搞不到,也无法与现代化的纺织厂竞争,男人们就外出收购废棉布、布厂的下脚料,制作再生的土布。廉价的原料、廉价的劳力、廉价的再生布,再销往黄土高原、大别山区、川滇边界……宜山的男人挑着再生布,走遍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

再生布的关键在于再生——即用开花机把布重新变为纤维。而处理腈纶、涤纶和毛织物的边脚料时,转速一快,便会冒烟起火。这与拆卸尚未引爆的炸弹相似。

一天清早,孙阿荣叫她的女儿上街买废棉布。女儿不内行,买了一大堆腈纶布的边脚料回来。这怎么办?退货,人家不同意;扔掉,又实在可惜。毕竟这是花钞票买的呀。

孙阿荣不思茶饭,天天琢磨如何把这批腈纶布头开花,再生成纤维。家里人劝老太太算了,但老太婆固执得很。“足智的老年”如同“浪漫的青年”一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范型。孙阿荣终于凭韧劲和经验。在转速的临界线的参数上取得了突破。

她尝试着用手工操作对腈纶的下脚料进行“开花”。接着她又制作了一架简易“开花机”。

当老太婆惴惴不安地拿着织出的再生腈纶布来到市上的时候,人们惊异了:这是什么布?腈纶的?哦,真柔软、光滑,简直和新的一模一样;用旧布旧棉花织出的再生土布和它一比,相形失色了!

小小的山村轰动了!宜山轰动了!

亲戚、朋友络绎不绝来到孙阿荣家。

老太婆不懂专利法,也不想利用这“绝活”自己发财。她笑吟吟地、不厌其烦地把“开花”的诀窍传给别人。于是,原先搞再生土布的纷纷对开花机进行了改装。为了防止处理腈纶布下脚料时起火,危及四周,这些油毡作顶的简陋的“开花机房”都搬到了远离村舍的田头。

宜山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再生腈纶布。山乡一片机杼声。这也是专业化分工:老人、妇女和孩子,按下脚料的各种不同颜色进行分拣。白的再生出来还是白的,黑的织出来依旧是黑的。开花、纺纱、织布、缝纫、烤边,一条龙作业。每年宜山购销员从外地化纤厂、服装厂购进的腈纶边角料达三千四百万斤!

再生腈纶布制成了运动衫、运动裤、儿童衬衫。后来又逐步发展到腈纶地毯、花边、提花膨体纱……为了就近利用原材料,温州人还把再生腈纶的工厂建到了西安郊区、珠江三角洲。

但是,温州人是有眼光的,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小企业通过市场交换,企业实现生产链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或通过专业化协作进入产业链,或凭借“专”和“特”的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最后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足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是温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

6.“不管你怎么看我,我就是要赚你的钱”

——温州商人脸皮“厚”

与国人极重面子观不同,温州人在产品推销方面,“脸皮’比城墙还厚。他们不怕碰壁,只有一个念头,不管你怎么看待我,我就是要赚你的钱。他们用笑脸、用磨破的嘴皮,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费孝通先生到宁夏西海地区考察时,发现当地的修鞋匠竟然都是从温州一带过击的。他十分感叹:在那么穷的地方,这钱还是让温州人赚走了。温州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很早就突破了“面子”思想这一心理障碍,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加上他们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决定了他们敢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

在20世纪80年代初,那些肩挑担子的温州人,穿行于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用当地人听不惯的嗓音吆喝着,做着修修补补的小生意,补锅、修鞋、弹棉花很多人看不起他们,觉得修一双鞋赚几毛钱没出息,甚至连农民都认为他们干的是很下贱的活。但他们不以为然,默默无言地承受着世俗鄙视的眼光,踏踏实实地赚钱。等到讥笑他们的人醒悟过来时,温州人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现在已经在更高的平台上大展宏图了。

想必好多人都见识过那些推销塑料手册、徽章票证的温州人,他们带着样品跑遍全国,忍受别人的种种脸色,一次次遭到拒绝,再一次次推销,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也许有的订购者是抱着“花钱买清静”的想法,但总是让他们赚了钱。

温州的购销队伍由各种职业的劳动者转化而来。此前他们可能是耕地的农民、乡镇企业职工,还有村干部、复员军人、民办教师等,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从弹棉花、从事手工业、做小生意等行业中转化而来。这些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市通衙、穷乡僻壤,在全国人面前勾勒着温州人的形象。他们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受到了锻炼;同时,长期的外出活动实践,培养了他们交往的才干,积累了经商经验,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及市场需求状况,建起了不少稳定关系的渠道,为购销活动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这是一支勤快,精干、灵活的特种部队,为温州农村商晶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温州,能跑供销的人被称为“天兵天将”。

换个角度看问题,脸皮厚实际上就是心理素质过硬,说明这个人能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有不折不挠的勇气。温州人的脸皮为什么敢这么“厚”呢?一是因为他们观念常新,很早就突破了“面子”这一国人的心理障碍。二是他们自信,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相信总有一次会成功。三是他们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四是成功后的成就感对他们的激励作用。

当温州人正艰苦创业的时候,其他国人还多半躺在椅子上晒着暖暖的太阳。就是现在,好多人还是抱着“远走不如近爬”的陈旧观念,即使下岗回家没活干,宁肯吃老子、靠老婆、依社会,也不愿扫大街、刷厕所、擦皮鞋,甘心守着清贫也不愿“掉价”。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那些宁愿吃低保,也要保住面子而不愿努力打拼挣钱的人,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温州“草根层”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创业动力很自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后代。2001年8月,杭州某高校走进了一名扛着补鞋机的大学女生。原来开一间小店的父亲突然生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这位来自浙江某地区的农村女生自觉分担了家庭的负担,从进人大学的第一天起,便心地坦然地走上了勤工俭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