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总结的经验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应于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并在这方面强化,找一切机会转化为实践能力。所以从大二开始,他就不再平均用功,而是开始主攻一项:数据库。那是他的兴趣,也是他认为以后用处最广的领域。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他几乎在上一个“数据库”研究生班。当然,他既是导师也是学生。这种主攻到了什么地步?有时,老师就让他给同学们讲,而自己在下面微笑着看他。
这样的年轻人有哪个老板不喜欢呢?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想在该行业中站稳脚跟,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具备精到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对于员工在这个行业中的成长道路具有关键作用,可以说专业技能就是实现个人成长的敲门砖,不论你是普通工人,还是推销员,或者是一个电脑程序员,一个建筑工程师,都要以这块敲门砖来打开通往成长道路的大门。简而言之,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专业技能之本而空谈成长。
学习永远没有尽头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做一团,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他们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因为教授说过,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要求只有一个,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脸上的笑容更加生动了。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学生们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
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5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完成4道题的有多少?”仍然没有人举手。“3道题?”学生们开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那一道题呢?”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
“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教授说,“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的工程学习,关于这项科目仍然有很多的东西你们还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然后他微笑着补充道,“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学习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无涯,学无境。学习是没有终点的。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在哪种环境里,人们都应继续学习,人生是不会毕业的。
某软件公司新来了两名大学生,一个叫齐磊,学数学的;一个叫顾刚,学计算机的。刚进公司的时候,由于顾刚专业的先天优势,他如鱼得水,获得不少展示才华的机会,接连在好几个项目中出彩儿,一时颇为得意。
一年多来,他一直以自己的专业文凭为荣,总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受过专业系统训练,别人是根本竞争不过他的。于是,他躺在功劳簿上吃起了老本,平时上班一有机会就偷闲玩游戏,上网聊天,对于更深层次的软件开发研究,他没有丝毫涉猎,整天在自己营造的轻松氛围中度过,至今仍是个普通的程序员。而外行的齐磊却成了软件分析师。原因是什么呢?因为齐磊知道自己是学数学的,对计算机只是略知一二,所以就决定从头学起,从认识键盘到安装制作软件,结合教材系统,扎实地对自己进行补充,不但工作时间不溜号儿,而且经常早来晚归,抓住每一分时间学习。
在软件开发熟练掌握之后,齐磊并没有松劲,而是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地利用上,在大型软件的算法上下功夫,以严密的数学思维为基础编写程序。同时,对软件开发的最新动向也时刻关注着,并为此订阅了大量的报刊和杂志,吸收先进的东西,然后再结合现实开发新软件。这样不断地充电,齐磊现在已经从外行变成了内行。
由此可见,在激励的职场竞争中,学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竞争力。一个人只有具备比别人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战胜对手。
王明高中毕业后,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苦力工。由于他有些文化底子,经理有意让他到后勤做一些预算工作。但后勤是固定工资,虽然收入稳定但工资却不高,王明就请经理给安排一个赚钱多点的岗位。在工作期间,王明边干活儿边学习,不耻下问,很勤快,对任何不懂的东西都向有关的师傅请教。虚心学习使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几种主要建筑工程必备的技术。但这只是实际操作知识,王明又利用那点儿有限的休息时间,购买一些建筑设计、构图识图等有关书籍资料,开始在蚊子多、灯光暗的工棚里学习。
一年后,王明基本掌握了基建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原理,渐渐由一个技术员提升为副经理。由于他好学肯干的精神,以及扎实的文化功底,公司试着给他一些小项目让他去施工。由于措施得当和管理到位,王明的每个项目都完成地非常出色。
在这期间,王明仍没放弃学习,自修了哈佛管理学中的系列教程,还选学了一些和建筑有关的学科,准备参加自学考试,完善自我。
第3年,公司成立分公司,在竞选经理时,王明以优秀的成绩竞选成功,他正准备在这个行业一展宏图、建功立业。现在王明已经是一个拥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经理了,但他仍在远程教育网上进修与业务相关的课程。
由此可见,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学习锻炼本领、增强技能,才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向你的老板学习
工作中,向你的老板学习是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一项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员工有60%的知识和技能是从自己的老板身上学到的。
老板之所以是老板,是因为他必然有过人之处。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优秀。他之所以能成为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不具备的特质。
这一年,郑明获得了博士学位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他成为了研究所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郑明闲来无事,就到研究所旁的一个小池塘去钓鱼,恰巧正副两位所长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郑明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飞?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还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郑明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也“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武林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郑明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研究所上又太远,怎么办?郑明也不愿意去问俩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堂堂的博士过不去!
只听“扑通”一声,郑明一下子沉到了水里。两位所长慌忙把他拉上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郑明尴尬地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俩所长一愣,然后相视一笑:“你不知道,这个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能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郑明落水的原因,其实就因为他自恃高明,而不屑于向别人求教。老板不是神,他也有缺点,有不足,甚至会令你不快。但是,他的成功,一定是他具备你还没有的品质。发现了他的这些品质,就该向他学习。记住,千万别错过向老板学习的机会。
老板,大多是商人中的佼佼者,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老板,不管其文化程度多高,哪怕他没有读过一天书,其才干和阅历一定有过人之处,绝非泛泛之辈。更何况,很多老板是白手起家,打下了一片江山,他们之所以能在惨烈的商战中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对手,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地,掌握了生活中的某些规律,他们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在工作中,员工能得到老板言传身教的机会并不多。在一些企业,很多员工从来到走,都可能没有机会与老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过。甚至还有一些员工抱怨自己的老板没文化、素质低、小气抠门、能力不济、穷凶极恶等等。为什么我们会对那些时时刻刻督促我们工作的老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视而不见?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摆正向老板学习的心态。
几年前,张某的两位学生分别来找他咨询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他们都是很聪明的年轻人,读书时成绩都十分优秀,兴趣和爱好很相同,对于他们来说,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当时,张某的一位朋友创办了一家小型公司,也正委托张某物色一个适当的人做助理,于是张某建议两个年轻人去试试看。
他们俩分别去应征,第一位前去拜访的是小刘,面谈结束后他打电话给张某,用一种厌恶的口气对张某说:“你的朋友太苛刻了,他居然只肯给月薪800元,我拒绝了他。现在,我已经在另一家公司上班了,月薪1200元。”
后来去的学生是小王,尽管开出的薪水也是800元,尽管他同样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当他将这个决定告诉张某时,张某问他:“如此低的薪水,你不觉得太吃亏了吗·”
小王说:“我当然想赚更多的钱,但是我对你朋友的印象十分深刻,我觉得只要能从他那里多学到一些本领,薪水低一些也是值得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在那里工作将会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