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31444900000040

第40章 石油危机的未来展望(1)

97.未来20年世界油价将如何变化?

首先,在未来20年左右时间内,世界石油价格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上涨。其主要原因:一是世界石油储量巨大,即使以现在的速度开采还可以用上40多年;二是存在着主要石油生产国之间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在近20年左右的时间内,存在着石油生产供大于求的实际状况;三是受到来自石油消费大国特别是西方石油消费大国的各种形式的抵制,即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抵制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四是石油消费或进口大国特别是西方主要石油消费或进口大国的各大石油公司直接参与石油生产大国的投资、勘探和开采,并在那里掌握相当大部分的股权,这也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石油供应以至影响石油价格的确定。

其次,在2020年以后直到2050年甚至再长一点的时间内,世界石油价格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原因:一是石油储量将越来越少以至逐渐枯竭,供应将越来越紧张,这是主要原因;二是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较快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将会大于石油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从而造成世界石油市场供应的渐趋短缺,推动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三是广大石油生产国特别是那些石油主要生产国,也将会利用“石油武器”,提高石油价格,保护资源,增加石油收入,解决财政困难;四是石油开采成本将会不断提高。我们知道,石油开采也是先开采易开采的石油,后开采难开采的石油,石油开采的这种先易后难的情况,自然会造成开采成本的不断提高,从而使石油价格不断上涨。

再次,要重视石油价格的波动问题。根据以往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结合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主要石油生产国家或地区出现了社会动乱、冲突或战争以及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石油生产受挫,从而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应,引起价格波动,如美伊战争前,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高压、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人罢工等;二是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石油消费大国如美国、日本或欧洲的进口量减少,或者相反,经济发展较快,石油进口增加,从而引起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三是由于一些国际性的政治原因,世界石油主要生产国特别是欧佩克组织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开展“石油外交”,左右世界石油生产量,即引起石油实际生产量的波动,从而造成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四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出于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需要,对某些石油主要生产国家实行经济制裁等,也会引起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五是由于自然方面的原因,如季节变化,冬季取暖需要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冬季过去后价格回落,或如环境污染状况的变化,也会引起石油价格的波动;六是西方大国少数大石油公司操纵世界石油市场,采取一些人为手段,左右石油价格;七是其他一些原因,如各战略石油储备大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的变动,即是否在市场上投放战略石油储备,关于新能源的开发情况,重大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等,也都可能引起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一定波动。

反过来,有的专家认为油价下跌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如果在今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伊拉克石油日产量提高到800万桶,必然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下降。石油价格下降的后果,一是俄罗斯受损最大,二是那些高成本的非海湾国家的石油工业将面临考验甚至破产。这样反过来将使世界特别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更加依靠海湾国家的低成本石油。这样,海湾的石油重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总之,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在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围绕石油产业的利润问题,石油价格变化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通过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它不仅会影响世界上各石油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经济发展或安全,也会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安全。至于在未来20年后以至到2050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明显上升,在新的能替代石油能源还未开发并广泛使用之前,将会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安全产生更大的影响。

98.世界石油产量何时见顶?

2005年4月21日,英国《卫报》刊出了一篇令人警觉的报道:全世界即将出现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并非是石油被开采殆尽,而是石油生产在高峰期过后石油产量迅速下跌。尽管科学家们在石油生产高峰到来的具体时间上各执己见,但还没有一个预测超出2020年。科学家们几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石油生产即将进入捉襟见肘的阶段。

一群忧心忡忡的瑞士银行家向资深石油地质学家科林?坎贝尔问了一个问题,“石油时代什么时候终结?”

坎贝尔是英国石油损耗分析中心的建立者,终生在世界各地从事石油开发工作。同时他还是美国石油公司的地质学家,曾在世界知名的石油公司工作,其中就有英国石油公司(BP)、德士古(Texaco)、壳牌石油公司(Shell)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坎贝尔说,全球的石油消耗殆尽还要很多年,这没什么好担心的。真正的危机反而出现在人类石油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当石油生产达到顶峰,石油产量开始走下坡路。整个世界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的能源威胁并不是石油消耗殆尽。危机恰恰是石油的减产。在石油产量达到顶点后,就是持续衰退。所有物价将逐渐上涨,国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各国利率和货币政策将随之调整,以及战争等问题将接踵而至。”

坎贝尔预测,传统石油的生产顶峰将日益逼近,有可能就在明年,其后就是悬崖。这一结论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生产数据,政府与公司公开发表的新发现油田和油储数字,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协会的石油储备估测等进行总和统计后得出的。

他说:“到目前为止,共有9440亿桶石油被开采出来,已知的油井或者储备中还有7640亿桶,另外估计有1420亿桶属于未来可能发现的油井储量。如果这些数字非常准确的话,石油产量的顶峰就在明年。”

如果这样算来,世界石油生产将以每年2%到3%的速度递减。届时,所有与石油有关的行业,如旅游、供热、农业、商业、塑料行业产品的价格将持续飙升。如一位美国科学家所言:“向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告别吧。”

但还有一种更乐观的推测。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世界目前还有3000亿桶石油,石油高峰将在30年后来临。国际能源机构则认为,石油产量将在2013年到2037年间达到顶峰。与之相反的是,世界上几个大的石油公司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油仍旧充足。但这些公司都没有估计其石油产量顶峰将在何时出现。美国石油公司则在本星期宣布,以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世界目前存储的石油可以供40年的使用,天然气可以供应60年。

回顾石油业150年的历史,几乎每一年的产量都要高于去年。石油耗尽或会达到顶峰一直都被人们斥为无稽之谈。不仅如此,直到现在,人们又在阿塞拜疆、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和墨西哥湾找到新的油田。

目前在石油开采领域,地球物理学家金?哈伯特在1965年提出的“钟形曲线”又开始受到重视。“钟形曲线”是指任何油田的开采都遵循一个钟形走势。开始平缓增加,然后急剧上升,到顶点保持平稳,最后急速下滑。这个理论认为,最大最容易开采的油田都发现在油田开采史的初期。根据这个理论,金?哈伯特准确的预测出美国国内石油生产高峰期将在美国石油发现鼎盛期的40年之后,也就是1970年左右。

这一“钟形曲线”也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的油气田中得到证实。英国北海油田发现于1969年。到1973年,探明的石油储量达到顶峰;1999年,英国北海的石油产量达到最高峰,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挪威的石油工业已进入零增长阶段。

美国华尔街能源组织黑罗尔德对世界最大的几家石油公司宣布的石油储量,石油勘探和生产情况作了比较。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七大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会在四年内下降。而多伊彻银行分析人士说,2014年,全球石油产量就会达到顶峰。

英国《能源评论》的主编克里斯说:“我们应该有忧患意识。但现在的问题是,人们甚至还不承认石油高峰会成为一个问题。”

当石油又多又便宜的时候,石油高峰危机还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推测。然而到今天,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已消耗近一半,而且石油开采已进入持续下滑期,再加上伊拉克战争以及全世界急剧增长的石油需求,油价再创新高,这一切的一切已使石油高峰再也不是一种臆测。

根据美国石油储备局去年的一份报告,世界石油消耗的速度是石油勘测发现速度的三倍。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将极大地限制石油供应。为此,人们对传统石油的需求将越来越无法得到满足。

美国地理调查局预测的石油高峰的时间是在2003年到2020年之间。尽管各方在石油高峰到来的具体时间上各执己见,但还没有一个预测超出2020年。科学家们几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石油生产即将进入捉襟见肘的阶段。

99.世界石油危机会再度爆发吗?

2005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动荡加剧,油价一度逼近70美元。有人因此担心会发生石油危机。

那么,19世纪70年代那样的世界性石油危机还会发生吗?

应该看到,尽管石油价格频频飚升,可是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可以预见,只要石油供应不发生中断,发生石油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小。但石油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事实上,突发性和周期性因素是造成当前油价大起大落的直接原因。在左右油价涨跌的诸多因素中,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和主要产油地区局势动荡、恐怖袭击事件频繁仍是造成当前油价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突发性因素虽然不是影响油价的长期性、根本性因素,但是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剧市场的恐慌心理,从而造成油价的非理性攀升。

另一个影响短期油价的因素是周期性因素,其中包括价格周期、市场周期、投资周期、需求周期和季节性周期。今后,上述突发性和周期性因素还将不断影响短期国际油价变动,甚至造成油价再次出现剧烈震荡。特别是安全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出现了投资风险、运输风险、生产风险,都对市场造成巨大压力,使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如果这些因素不缓解,恐慌溢价和投资溢价就难以消除。

市场对石油的需求有三种形式:消费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储备性需求。当前这三种需求都在增加,对石油价格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分析家认为,石油需求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潜在的石油供应的增长。这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尽管此次高油价将给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经济整体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但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有限,西方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不会因此再次陷入石油危机的泥潭。西方各国央行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降低了油价上涨对经济的损害,此外,以下因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石油供应未断,产业调整见效

1973年和1979年之所以先后发生两次石油危机,主要原因是欧佩克联合限产和伊朗大幅度减产,导致石油供应中断。1990年的石油危机,根本原因也是海湾战争前伊拉克停止出口石油。而目前全球的石油供应并未中断,相反,欧佩克和其他石油出口国都在开足马力生产石油,许多国家都已达到产能的极限。之所以出现油价高涨,主要是近两年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而全球石油增产能力难以跟上需求增长的速度,结果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

鉴于石油危机的严重教训,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主要西方国家便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减少对石油的直接依赖。以美国为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起,美国联邦政府便制定了信息技术发展方针,并不断增加其在经济中的比例。据统计,2000年信息产业占美国GDP的比重已上升至30%。美国还大力开发使用节能技术,把高耗能传统产业转移到海外,这大大降低了传统工业部门在该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日本和欧盟近30年来也各自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节能方面甚至比美国做得还好”。

二、进口来源多元,油量储备可观

目前高油价对世界各国的杀伤力之所以大大减弱,还在于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实行了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政策。美国正把石油进口来源从中东扩大到非洲,并为此制定了面向全球的能源新战略;日本除继续进口中东石油外,近年来还转向俄罗斯,对其油田进行投资开发,以逐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欧盟则加紧向里海地区相关国家进行石油投资,从而也在石油进口多样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美国、日本和欧盟都建立了巨大的战略石油储备,真正做到了“手里有油,心中不慌”。美国政府从1977年正式开始储备战略石油,截至2004年3月,储备量已经猛升到6.59亿桶,居世界各国之首,预计以后将逐步增加到10亿桶。从1972年4月开始,日本规定从事石油进口和石油提炼业务的企业必须储备相当于自身需求60天的石油。目前,日本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天,民间储备可使用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

三、石油生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不会中断石油供应

高度依赖石油销售收入,确保尽可能长期和稳定的需求,是石油生产大国的根本利益所在,获取较高的稳定石油销售收入仍是石油生产国的战略核心。对于消费大国来说,石油安全的核心是保证供应;但对于生产大国而言,石油安全的实质则是有效需求。一旦石油出口销售收入减少,绝大多数产油大国的政治、经济局势都将承受很大压力,甚至可能发生危机。石油生产国同样对石油消费国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制约和依赖并存将有助于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保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安全供应和有效需求。

100.什么将成为石油的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