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平鲁旅游志
31693800000059

第59章 井坪守御千户所

从朔州市向西北方向行驶30公里,一座美丽的塞上小城展现在一块不大的山间盆地上,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群,规范的城市布局,合理的景观建设,功能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新颖美观的安居园区建筑,现代化的皇皇学府、医院,正在崛起的煤化工园区,公园广场,万亩生态旅游园区,宽阔的花榭亭台,水街绕城,绿树草坪,霓红街灯……没有来过或亲身体验过这大山里繁华小城温馨时尚的人们,都会为这里的优美环境竖起大拇指的,都会为这里的经济富庶和文化繁荣而惊叹,惊叹这个地处边塞大山的美好的世界——她就是誉为紫塞明珠的井坪。

井坪东西南北四面都是山。西面的虎头山和北面的天门山雄伟险峻,名闻区域。南部和东部为丘陵山区,紧邻安太堡、安家岭露天煤矿和神华集团矿业。平鲁以煤闻名世界,国家和世界大型煤炭企业落户这块黄土地,彰显了煤炭能源基地的雄厚经济实力。井坪风姿绰约的靓丽新姿,为这座历史小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井坪早在明朝称守御千户所。据《明史》记载:初于成化四年(1468年)七月置。《朔平府志·建置城池》载:“井坪城在县城(平鲁城)南六十里,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总督余子俊始题请设井坪所筑城。隆庆六年(1572年)展筑南城之半,今街心玉皇阁,即先南门基。周四里九分,砖包,高连女墙三丈六尺。门二:南曰‘雄城’,北曰‘天险’,各建楼于上。外为月城,角楼四,有南关,内驻扎巡检司、都司各一员。巡抚司、都司署建于南关,参将署建于城内。按明兵制卫所建制规定,井坪守御千户所设指挥同知一员,千户正三员,副五员,百户一十五员,镇抚二员。驻守原额旗军一千九百八十四名,骑操马一千五百一十四匹。并随署在所城东隅设井坪堡仓,井坪堡草场;在堡治北设预备仓,同时实行军屯以储边抗虏。”据《大清一统志》记载:“井坪守御所分辖井坪以下十城堡(朔州、马邑、山阴、应州、怀仁五城和井坪、乃河、灭虎、将军会、西安五堡),边墙东起西路界,西至Y角山,长三十一里零。内屏雁代,东障朔应,为西路之险。”《边防考》:“嘉靖五年小王子突犯,参将李瑾击败之,数年不敢窥云中南界。”《读史方舆纪要》:“隆庆元年叛人赵全言与俺答曰:‘晋兵弱,石、隰间多肥羊良田,可致也。彼籍宣方为援,远来疲,安能抗我’。俺答乃分六万骑四道入寇,一入井坪,一入朔州,一入老营,一入偏关,所向披靡。陷石州,攻汾州。分掠平阳、太原之境,三旬始却。井坪实戍守之要也。”紫塞御所的战略地位凸显。从康熙中到雍正年间,因国是逐渐平缓,边疆北移,堡所屡有裁并。雍正三年后废所设镇,置守备署。井坪镇从明初始建一直是伴随着军事防御进程发展的。由于其地处内外长城腹地,南扼雁门下关南之咽喉,北控长城口隘进绥蒙之枢纽,战略地位突出、誉为“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井坪正是以其军事重镇,从明朝“开中制”实行起,吸引了大量商贸前来贸易,之后随着人口增加和战事平缓,逐渐变成商贸集镇。

据咸丰庚申年(1860年)七墩镇重修财神、关圣、圣母庙碑记载,当时井坪有较大商号12家,分别是长春当、万长店、永盛源、全兴店、元庆店、恒泰源、广源永、合盛通、广胜成、春生永、恒兴顺、永和德。这一时期城内庙宇灿然,坊表锦绣。明代建筑的真武庙、城隍庙、圣母庙、七仙庙、火神庙、马王庙、白衣寺庙、财神庙、文昌庙、关帝庙、释王庙、龙王庙、土地庙、灯山楼、玉皇阁和矗立于城内主街的五个牌坊交相辉映,其中东宁牌坊建于南大街狮子巷口、上题“三元行宫”和“神道常昭”,十分壮观。清代陆续新建的有:“三官庙、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黑虎庙、立马老爷庙、慈悲阁、九龙壁,使这座塞外山城更显气象不凡。特别是沿三官庙街,店铺商号林立,各买卖竞相争市,一派商贸繁荣景象。上庙赶集蔚然成风。即今沿传的”六月六庙会,在明清时期就盛况空前。逢六月六,各庙门大开,祈愿还愿的香客络绎不绝。南北商人蜂拥而至,唱戏、商贸、牛马互市,各路才子佳人荟萃,就像一首雄浑的交响曲。

民国年间,井坪有名的新增商号有:光和庆、得胜和、太和兴、茂胜源、天裕荣、聚玉成、德永昌、义和全、永丰货栈、恒德商店和南当铺、北当铺等。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井坪镇在侵略者的纵火抢劫中,商铺倒闭,庙宇毁坏,到处一片瓦砾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