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城失落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31772600000011

第11章 玛雅失落之谜(1)

玛雅文明之谜

玛雅古城的发现者斯蒂芬斯说:“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起点,当玛雅人神秘消失的时候,这个奇特的文明就注定要在后世人的心中刻下烙印。”

对玛雅了解得越多,我们越是迷醉于它那些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判若鸿沟的文明要素——玛雅人的科学知识、技术水平、宗教思想、宇宙观、艺术创造等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自成体系,圆满无缺。

玛雅地区包括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两洲的大部分地区、今伯利兹、今危地马拉大部分地区、今萨尔瓦多和今洪都拉斯西部地区。这一区域总面积达三十二点四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发展状况,这一区域从南到北分为三个地区,太平洋沿岸平原和山麓地带、高原(分为南部高原和北部高原)和低地(分为南部低地、中部低地和北部低地)。

玛雅人归属于蒙古利亚人种。公元前2000年前后,他们的祖先先后在玛雅地区的海边、高原谷地和平原低地定居,繁衍生息,从今墨西哥地区引种玉米及其他作物,从事农耕活动,根据摩尔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民族形成历史发展过程从部落到部落联盟,公元前1000年前后形成为一支民族,出现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公元前1000~400年期间,玛雅文明开始进入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历史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约公元前1000~公元250)、中期阶段(公元250~1200)和晚期阶段(公元1200~1500),也有人把玛雅文明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称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

玛雅文明早期阶段同时兴起于太平洋沿岸、高原地带和中部低地。生产不断发展,物资日益丰富,出现了远距离贸易,增加了与外部的接触,同时密切了内部联系。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色。太平洋沿岸和高原的文化集中反映在大型石碑上。石碑上雕刻着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形象、在位时间和一些用象形文字说明的历史事件,主要文明发展中心是伊萨帕和卡米纳尔胡尤。中部低地的文化特色广泛体现在大型石料建筑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卫城)、大型石铺广场和堤道上,主要文明中心是纳克贝和埃尔米拉多尔。

中期阶段,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带文明发展中断,中部低地文明转移到了蒂卡尔、帕伦克、博南帕克和南部低地的科潘等地。这些中心的文化成就不仅反映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文化艺术上,而且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城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一统天下,君主统治体制得以强化。

晚期阶段,北部低地和南部高原兴起了新的发展中心。1200年左右,玛雅潘城邦兴盛,征服了9世纪以来一直称雄北部低地的奇琴·伊扎城邦,其自身得已蓬勃发展。15世纪中叶,乌斯马尔城邦摧毁玛雅潘城邦,称霸北部低地。14世纪,南部高原兴起三个城邦国家:基切(以乌塔特兰为中心)、卡克奇克尔(以伊西姆切为中心)和楚图伊尔(以阿蒂特兰湖南岸地区为中心)。这些城邦国家革新了政治制度,实行议事会集体统治。它们长期不和,相互争战。16世纪,整个玛雅地区北入侵的西班牙人占领,玛雅古文明的发展进程随之中断。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对中美洲这个悠久灿烂的玛雅文明的了解还依然是极为有限的。尽管各门学科的专家们已经把数万座金字塔记录在案,已经发现了一百多个城市遗址,但是,对于根植于几十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的神秘的玛雅文化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辉煌、瑰丽的玛雅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在等待着后人们去破解。

她诞生于美洲大陆的热带丛林,在这片不宜耕作的密林中,玛雅人在既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牵引动物,而仅仅采用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如此灿烂的文明,令人费解。他们留下的高耸的金字塔神庙、庄严的宫殿和天文观象台,以及雕刻精美、含义深邃的纪念性石碑和建筑装饰雕刻,令人慨叹!

玛雅人具有其他印第安民族所望尘莫及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采用20进位法和18进位法)和天文历法系统,以及至今仍有待我们去破译的象形文字系统。他们创造的文化成就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差之大,令人无法想象。

与她奇迹般地崛起和发展一样,她的衰亡和消失也同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公元800年左右,玛雅文明开始衰落,此后,文字失传,现今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古代玛雅人的后代在文化方面已经退化到新石器时代人的水平,对他们的伟大祖先创造的文化一无所知。

古代玛雅文明已成为一段湮没的历史,令人充满疑惑。

在最终破译玛雅之谜之前,它的浪漫与神奇还将陪伴着我们。而等到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之时,玛雅文化可能向人们展示更加耀眼夺目、惊心动魄的智慧光芒!

德国学者西拉姆曾说:人类假如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无需仰望繁星闪烁的苍穹,只要看一看在我们之前就存在过、繁荣过、而且已经灭亡了的古代文化就足够了。

奥尔梅克文化之谜

人们一度认为,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但墨西哥各地许多风格各异的石制、陶制、玉制的雕像,使人们隐隐觉得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统。这些雕像大多有厚厚的黄种人嘴唇,扁平的鼻子,还带着一个奇怪的张嘴咆哮的表情,好像一个即将嚎啕大哭的婴儿的脸。有些婴儿更是青面獠牙,三分像人,七分似虎,这些雕像出土最多的是在墨西哥湾海岸。

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在玛雅文明之前,有一种更为古老的文化曾经长期存在,这就是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明之母。

奥尔梅克地区本是墨西哥海湾附近的低湿沼泽地带,水草丰美,湖泊众多,从公元前1200年左右该地区村落密集,人口越来越多,过着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生活。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了,族长、首领等上层人物都是奴隶主,战争俘虏变成了奴隶,种田,当仆役,有的被当做祭品杀掉取出心脏祭祀神灵。奥尔梅克文明还没有文字,但它创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这从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废墟上可以略见端倪:虽然许多细部的精美的装饰都湮没不见了,但是它们的规模仍然惊人。拉文塔的中心就是一个方圆五平方公里的土台,台上建有各类宗教建筑。拉文塔的工匠师们独出心裁地建造起南北两组中心建筑群,南面是考古学家称为“卫城”的高台,东西宽二百二十米,南北长一百八十米,在它的旁边排着几条长一百八十米却只有四十五米的宽的条形高台,高台之上有神庙、祭台等建筑。北面的建筑群更为宏伟,有美洲文明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金字塔神庙,又可以成为塔庙。塔庙之宏伟,令人瞠目,绕塔走一圈要四百米,高三十二米以上,顶上还有两层楼高的神殿。它的北面有两个规整的庭院按塔的中轴前后排列。

奥尔梅克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高约二点四米的玄武岩头像。拉文塔的最著名的一个头像先存于比利亚埃尔莫萨的奥尔梅克公园。它重达三十多吨,高有二点五米以上。除此外,其雕刻品中还包括祭台,饰有浮雕的独块巨石台,整块巨石棺和葬礼用的柱石,上面刻有图画文字和巨石。

奥尔梅克文化自始至终贯穿一个主题——美洲虎。在雕刻品中,美洲虎是主要的题材和生成基因。有时虎是虎人是人各不相干,有时人虎杂糅似虎非虎似人非人,名为“虎人”。

在热带雨林里,美洲虎对只靠石尖短矛护身的印第安人来说,无疑是真正的洪水猛兽。奥尔梅克人全心全意拜服在它的脚下,把它视为力量和权利的化身。后来,人的意识萌芽了,他们把简单的信仰改造成一种超自然的生物,美洲虎和人就人兽合一,部分是人部分是兽。中国原始图腾也有同样的思维路径,早期的各色动物拼凑出龙、凤,接着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出现了。

奥尔梅克人可能没有外援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现有的证据证实了它的独立的身影,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丝毫干扰。差不多同时的秘鲁北部和中部的查文文化却出现了相似的因素:美洲虎或虎人的图腾。这就不是巧合。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古里诺州,曾出土若干奥尔梅克式的雕像。由此,科华路比亚推测奥尔梅克文化可能是由此滥觞。如果是真的,奥尔梅克文化离亚洲的祖先就更接近了。

奥尔梅克人发明了宗教领袖制度。这个制度是所有中美文明的支柱。他们的城市拉文塔,没有驻扎的痕迹,纯粹是个宗教仪礼中心。居住在广大地区的人民,定期前往礼拜、献祭和修缮。拉文塔的祭司权力高尚,衣食无忧。大约在四百年里,他们一直流行着一种风俗:

埋葬用玉和石制造的图案及祭品。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岛上根本没有石块,那些坚硬的玄武岩最近也得在八十里外才可找到。

采石、运石、雕刻,奥尔梅克人的生活是艰辛的。一代代奥尔梅克人尊奉神灵,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怪乎,雕刻中他们面目迟钝,神情死寂,麻木愚钝,宛然听天由命,任人宰割的无奈相。生而如此,死又何憾?奥尔梅克,催人大恸的一页。

美洲大陆的奥尔梅克文明不仅年代最早,而且它开创的各种传统都为日后的中美洲各个文明继承下来。这些传统有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美洲虎崇拜、玉文化等等,还有数字系统、天文历法、宗教神学和神话故事等。另外,他们重视可可豆,尤其珍爱凤鸟的羽毛,这些传统也都传给了玛雅文明。

奥尔梅克的原意就是“橡胶之乡”,橡胶是它的特产,而用橡胶做成的垒球般大小的实心皮球也是奥尔梅克的首创。但是,这种球赛并非一般的娱乐活动,而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最隆重的宗教仪式。得胜的队尽享荣誉,而失败的队就要以队长的头颅来祭祀神灵。球场旁边就有一个骷髅台,上面存放着历届比赛失败的球队队长献出的头颅。直到许多年以后,这种习俗才改为以雕像代替。不过,献出生命的球员也会被当成敬神的英雄来看待。

当公元3世纪以后,奥尔梅克文明本身逐渐衰落,玛雅人从他们手中接过了文明的火把,并使它进一步发扬光大。

米格尔·科华路比亚斯曾经说过:“现在毫无疑问的是,中美洲所有后来的文明,无论是墨西哥文明,还是玛雅文明,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奥尔梅克文化的基石之上。”人们已经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文化的摇篮,是玛雅文明之母。

玛雅金字塔之谜

提起金字塔,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埃及法老的坟墓,实际上,擅长建筑艺术的玛雅人业建造了数量惊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不仅如此,玛雅人的金字塔有着比埃及金字塔更多的涵义。

埃及金字塔几乎全是方基尖顶的方锥形,而玛雅金字塔的每个侧面不是三角形,而是梯形,它的下部为阶梯,上部是平台,平台上通常还建有庙宇。埃及金字塔形状几乎完全一样,玛雅人却把他们的金字塔建成各种风格的变体。有的甚至有60°左右的陡斜的坡度,从塔脚下向上望去,塔身高耸入云,十分威严神圣。玛雅祭司和献祭者就沿着几百级、甚至上千级的台阶,一步一步登上金字塔顶,这给金字塔下的观众造成了通天的感觉。两者的体积不同,美洲金字塔的大小不一,悬殊很大,大的高几十米,方圆数百米,但小的只有一二层楼那么高;而埃及金字塔都是很高很大的庞然大物(最矮的也高达几十米)。

玛雅金字塔的数量惊人,有人说仅在墨西哥境内就有十万座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就目前已知的遗址分析研究,大致分为几种类型:平顶金字塔,上建庙宇,这种类型最为常见,可称玛雅金字塔的基本形态;尖顶金字塔,仅见于蒂卡尔城,其顶上的美洲豹庙很小,只能看成塔尖;壁龛式金字塔,发现于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塔基呈方形,边长一百一十八英尺,高八十英尺,共分七层,塔身雕凿了三百六十五个方形壁龛,恰好每个代表一天。

然而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埃及金字塔全部是法老的坟墓,而玛雅的金字塔主要是举行祭祀和天文观测的场所。在玛雅图谱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图画。阶梯顶部有一房子,里面有祭司用交叉的十字棍观天象。金字塔从任何一面看,都是阶梯加神庙。祭司有时仅用眼睛表示,十字棍是用来定点的。玛雅人观星的精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也表现于这些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在没有望远镜等现代设备辅助的情况下;要达到准确的观察就必须能站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从而越过广茂的丛林,将视线投射到遥远的地平线上。玛雅祭司们对天气、农时的准确预报,依靠的就是他们长年累月不间断的观察和记录。奇琴·伊察的古古鲁汗金字塔,从4时半至8时半止,可以观测太阳,特别是3月21日及9月23日的春分秋分,同时也可记录其轨道情形。另一方面,恐怕祭司们经常登上高可通天的金字塔,如坐云端,对他们半神半人的权威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