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和亚洲中间,有一片叫做阿拉伯的大沙漠。四千年以前,一个被叫做“塞姆族”(又被称为“闪族”)的游牧民族为了寻找水草,赶着他们的羊群在这片沙漠中到处寻找牧场。他们看到,在大沙漠的北方,有一块特别富饶的土地。它的形状像一弯新月,被称为“新月形沃土”。塞姆人把这里看作天堂,他们特别想在这里放牧生活。可是每当塞姆人赶着牛羊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便把他们赶走。经过无数次的进攻,也经过多次的失败后,塞姆族人终于占领了这个地区。
塞姆族中有一支叫做希伯来人的部落,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当地人有些不合,被迫再次迁移。在“新月形沃土”中有一条狭长地带,被希伯来人叫做“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在这里生存的是迦南人的部落。希伯来人为争夺这块土地,又同迦南人进行了许多年的战争,可惜的是,最终被英勇的迦南人打败。这下子,希伯来人陷入了何去何从的两难境地。全族的人聚到一起,商议部落今后的出路。一个老人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遍地羊群,年年五谷丰登的好地方。到过那里的人都将它称为“天堂”,它就是埃及。如果想要希伯来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去那里。
全族人最后一致同意老人的意见,离开巴勒斯坦,前往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旅长以色列带领所有的希伯来人离开了巴勒斯坦,经过千难万险,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草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正如老人预言的,希伯来人在埃及幸福而安定地生活了几百年。
然而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由于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要建造两座巨大的宫殿,希伯来人被当做了奴隶,他们被迫开山挖石,服各种苦役。拉美西斯二世去世后,埃及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野蛮民族和海盗的入侵。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逃出了埃及。
在逃离埃及的行程中,希伯来人受尽苦难,他们缺水少食,风餐露宿,每天行走在大沙漠中,有不少人想返回埃及,宁可重新当奴隶,也不愿再受这种路途之苦。摩西看到他的族人对命运失去了信心,十分的痛苦。一天,当他们经过西奈山麓的时候,摩西爬上山顶。在山顶,摩西呆了足足四十天。下山后,他说,他见到了耶和华(希伯来人敬奉的神),并得到他的圣谕,有了它希伯来人就能交好运。后来,摩西成了犹太教的创始人。
逃出埃及后,摩西对希伯来人说,只有回到迦南,才是惟一的出路。但是大多数希伯来人没有勇气同勇猛强悍的迦南人进行战斗。摩西只好带着希伯来人到处流浪。四十年过去了,摩西已经成为一个衰弱的老人。过了不久,摩西去世了。接替摩西领导希伯来人的是约书亚。这时希伯来人的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经过长期艰难生活的磨炼,年轻的希伯来人个个成为强悍勇敢的战士。
约书亚带领他们经过无数次的战斗,终于渡过了约旦河,在迦南定居下来。
约书亚之后的希伯来人的首领,是一位名叫参孙的勇敢的战士。参孙的力气非常大,能空手撕裂猛狮,据说曾经用一块驴肋骨打死了一千个敌人。参孙死后,希伯来人仍旧生活在动荡之中。而且当时的希伯来人还分成了许多小部落,其中较大的部落,一个叫以色列,一个叫犹太。由于一直没有能够使所有希伯来人佩服的人出现,有很长时间希伯来人的各个部落没有统一的领袖。
正当希伯来人处于分裂状态时,来自地中海沿岸岛屿的一个叫做腓力斯丁人的强大部落,向希伯来人发动了进攻。希伯来人没能抵挡住腓力斯丁人的进攻。连本族的圣物“约柜”,也让腓力斯人抢走了。就在犹太民族四分五裂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扫罗的勇敢的年轻人,在一次迎击敌人的进攻中表现得十分勇猛、机智和果断,成了全体希伯来人尊敬的英雄。全体希伯来人一致推选他为希伯来的新王,为他举行了希伯来人最隆重的涂油圣礼,把油涂在扫罗者的身上,承认他为希伯来人的最高首领。后来,扫罗王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而自杀了。
扫罗死后,一个曾经当过强盗头、有勇有谋、名字叫大卫的青年登上了王位。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率领犹太人将腓力斯丁打败,并从腓力斯丁人手中夺回了圣物“约柜”。
不久,大卫的军队又攻下迦南人的一个叫耶路撒冷(意思是“和平之城”)的小城市。因为大卫出身犹太部落,他就把他建立的国家称为犹太王国,并把首都建在耶路撒冷,将圣物“约柜”供奉在耶路撒冷的神殿中。大卫还在在耶路撒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神殿,自己也过上了豪华的帝王生活。
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是一个很聪明的国王。我们都听说关于所罗门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的故事吧!内容就是说有一天,一名官员带着两个妇女和一个孩子到所罗门那里。他对所罗门说,这两个妇女都说孩子是自己的,他无法判定,因此他只好将她们带到这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下,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两人各得一半。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子了,只求不要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那个孩子的真正的母亲了吧!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所罗门统治时代是犹太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所罗门同时也是一个比他父亲更加追求享受的国王。他下令继续修建许多的宫殿和神殿,其中最宏伟的是位于耶路撒冷小山上的宫殿和犹太教圣殿。耶和华的“约柜”也被送到新落成的圣殿中。在许多世纪中,这个圣殿成了犹太人团结的象征。
公元前586年,随着巴比伦王国的日益强大,犹太国被巴比伦灭亡,耶路撒冷全城的犹太人都成了俘虏,开始了史称“巴比伦之四”的苦难时期。犹太人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他们虽然身在巴比伦,却有着自己的社区组织,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六十年以后,巴比伦又被波斯征服了。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没有过上和平的生活,不时的遭到外族的侵犯。历经了太多磨难的犹太人,仍然相信“弥赛亚”(救世主)会降临人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这种思想后来称为流浪世界各地的犹太难民的精神力量。
公元1世纪,在罗马的残酷统治下,犹太人又被迫离开了耶路撒冷,散落到世界各地。
有的甚至来到中国,居住在开封等地。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犹太民族仍然是一个没国家的民族。
哈马丹之谜
在中国古代,黄金就有华贵极顶、高不可攀的意思,要不怎么说“金屋藏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但是,古代的伊朗人却告诉世界,在他们的国家里有一座用黄金做成的城市,这就是伊朗人最初的国家——米底帝国的都城哈马丹。
历史上真的有这样金贵的城市吗?那么现在它还存在吗?
据“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告诉我们,哈马丹城的建立者是米底王国的创立者戴奥凯斯。
关于戴奥凯斯这个人是否真实的存在,过去人们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即使后来人们在亚述文献中也发现了这个名字,学术界仍然有人坚持说此戴奥凯斯非彼戴奥凯斯,亚述文献中记述的与希罗多德所说的并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多数学者倾向认为这两个人实际就是同一个人,即米底国家的创立者戴奥凯斯。
据说戴奥凯斯本来是部落首领的儿子,自幼就十分聪明,长大后的他为了取得僭主地位,努力在本部落中主持正义,被选为仲裁者。他的美名后来逐渐传遍四方,所有的米底人都同意选举他为国王,给他修筑了一座与国王身分相配的宫殿,建立了一支禁卫军。随后,他又强迫米底人给他建造了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新都,它就是今日的哈马丹,希腊人也称为厄格巴丹。哈马丹的建立,是米底帝国的开始,戴奥凯斯自然也就被认为是这个帝国的创立者。
从这一点来看,它的出现很可能要大大早于戴奥凯斯时期。
关于哈马丹城的情况,在希罗多德的书里也有详细的描绘。他说哈马丹城墙厚重高大,是一圈套着一圈地建造起来的。每一圈里面的城墙都比外面一圈要高。由于城市建筑在平原上,这种结构对防御外敌进攻大有帮助。据给希罗多德介绍情况的伊朗人说,哈马丹的城墙共有七圈,最外面,一圈城墙为白色,长度与雅典城墙大致相等。第二圈是黑色的,第三圈是紫色的,第四圈是蓝色的,第五圈是橙色的,第六圈是白银包着的,第七圈是黄金包着的。戴奥凯斯的王宫,就在镶着黄金的城墙之内。
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奢侈的城市呢?竟然用尊贵的黄金来装饰城墙!所以希罗多德关于哈马丹有七圈城墙的说法,听起来就像个神话传说,特别是说最后两道城墙包上了白银和黄金,就更像是海外奇谈,令人不敢相信。
不过既然是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这样的描述,夸张必然不可避免,况且那个时代的西方人大都喜欢把东方描绘成人间乐园,好像那里黄金遍地,财富无穷。希罗多德就曾经这样告诉过希腊人:“谁要是占有苏萨的财富,就可以和宙斯斗富。”而当时的苏萨城,绝对算不上西亚最富裕的城市。
根据同时代巴比伦人留下的楔形文字资料,以及后来的《亚历山大远征记》等的记载,我们知道,哈马丹城和两河流域城市一样,并没有七道城墙,也更没有什么金墙、银墙。历史上的哈马丹在伊朗语中有“聚汇之地”的意思。因为,它不仅是米底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古代伊朗交通要道的中心,它维持着东西方繁荣的国际贸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
尽管没有任何文字资料,但是我们从亚述宫廷浮雕中还是可以看出米底王国一般城市的大致情况。它们都有坚固的城墙,高耸的塔楼。城墙外有护城河,足以抵抗强大敌人的进攻。哈马丹作为米底最大的城市,也是米底反抗亚述的起义中心,理所当然应当更加雄伟坚固。同时,我们从希罗多德所说的得知,米底王宫离城墙很近。这与其他国的都城,如尼尼微和巴比伦情况相同,那里的王宫与城墙也很接近,或者说城墙本身就是王宫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米底帝国灭亡之后,哈马丹又成了古波斯帝国四大都城之一。古波斯历代帝王,每逢夏季都要来哈马丹的夏宫避暑。后来,哈马丹又成了塞琉西王朝在东伊朗的统治中心。安息时期,哈马丹一度是安息的都城,并且是丝绸之路中段的重镇之一。哈马丹在伊朗历史上繁荣了二千七百多年之久,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伊朗最主要的城市,并且是伊朗农牧业生产的中心。
根据米底王国初期的情况判断,哈马丹城里可能是分部落或种族而居,每个居民区之间可能有围墙加以隔开,就好像中古伊朗城市的居民区一样,也是按部落居住的。哈马丹的这些围墙加上宫墙和外城墙,总数可能正好是七道。当然,古代哈马丹城的街区也可能就和今天的情况一样,居民区就像蜘蛛网一般,一圈又一圈,围绕王宫形成了七个包围圈。不过,由于古波斯帝国时期的哈马丹遗址至今还没有进行任何发掘,因此,古代哈马丹城的情况,今天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还哈马丹一个真实的本色?
伊甸园消失之谜
《圣经》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用黏土创造了第一个人,据说是亚当。亚当在希伯来语中就是人或者男人的意思。上帝把气吹进了亚当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性的活人。上帝在亚当沉睡之时,从他身上取来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女人,这就是夏娃。然后,上帝又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座花园,它就是伊甸园,也叫乐园、天堂或者天国,上帝让亚当和夏娃在里面无忧无虑地生存。花园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令人赏心悦目的树木,树上的果实香甜可口,四季不绝。花园中还有两颗大树,一颗是生命之树,另一颗是知善恶树或智慧之树。伊甸园里还有一条大河灌溉着花园……可是,伊甸园究竟在什么地方?几千年来,人们总是想解开伊甸园之谜,找到它的确切位置。
传说它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有些学者说它在伊拉克南部,甚至有学者认为它在更远的南部——波斯湾的海底。
从尼普尔遗址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表明,苏美尔神话与《圣经》中的故事颇有渊源。苏美尔神话讲述了一片光明的净土,那里没有疾病和死亡。水神恩奇给这个宁静的王国注入淡水使园中的植物生长茂盛。地母女神宁霍萨格毫无痛苦地为恩奇生育了三位女神。随后宁霍萨格造出八种珍贵的植物,却全被恩奇吃掉了。女神勃然大怒,宣称恩奇必死无疑,尔后抛弃了他。但恩奇身体的八个部位患病后,一只聪明的狐狸说服她去救水神的性命,女神最终来到水神身旁,为他的每个患病部位造出一位痊愈女神,其中包括肋骨部位。
在苏美尔语中“肋骨”一词为“梯”,治愈肋骨的女神后来被称为“宁梯”,它有两种含义,即“肋骨女神”和“给予生命的女神”。希伯来语中没有这一双关语,但“肋骨”一词却出现在伊甸园的故事中,并在人类之母夏娃即“给予生命的女神”身上得到体现。有意思的是,楔形文字中也有“伊甸”和“亚当”这两个词。“伊甸”意为“未耕耘的平原”,“亚当”则为“平原上的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