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31800800000008

第8章 特许经营的竞争优势分析(1)

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特许经营的契约理念与分工协作精神。

理解特许经营企业的规模经济分析。

理解特许经营的交易成本分析。

理解特许经营的产权理论分析。

理解特许经营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熟知特许经营的法律法规支持。

3.1 特许经营的契约理念与分工协作精神

3.1.1 特许经营的契约理念

1.契约的概念

所谓契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契约的各方是自主自愿的。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因为交易者每一方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不可能都满足自己的各方面需要,但其中的一些资源可能满足对方的需要。于是,通过契约,双方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或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因此,契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契约,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因此,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契约是不存在的。

2.契约的功能

运用契约这种经济和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以确保每个社会成员合理的利益关系的观念,以及使用契约时人们已经达到的专门技术,无疑为特许经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观念基础和技术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在生产的形式上把人们相互分离开来,使生产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以专业化的形式创造着日益增多的社会财富。但每个人的多重需要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又决定了被分离开来的人们必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方式就是以交换为主要形式的交往。这种交往已不再是基于宗法血缘关系上的非平等、非自由的交往,而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所进行的自由平等的交往。这样的交往就是一种协议性质的、合作性质的,因而也就是契约性质的交往。有人说人类的进步史乃是一部从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而代之以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的义务的历史。甚至有人说,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均可以通过契约设计来实现。

从契约的分类上不难发现,无论何种类型的契约,在其立约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承诺在里面,无论是单方承诺还是双方承诺。承诺一经做出,就有实现承诺的义务和责任。

3.特许经营企业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

从目的来看,特许经营企业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是为了追求价值最大化,这种价值最大化经常是双方的。因此,在契约订立、执行和解除中产生并践行的原则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换言之,在契约活动中,人们正是通过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而实现契约内容的。

(1)契约订立中的自由与责任原则。契约得以订立的根本前提是人可以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权利主体,订立契约的双方必须是平等、自由的,所以契约活动乃是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首先,契约主体有选择与谁订立契约、何时订立契约、签订何种类型契约的权利与能力,这实际上是一个进行价值比较的过程。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决定着必须选择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一旦被具体化为某种契约活动,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就具体化了,这是契约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契约主体正是通过选择契约这种约束方式来追求价值最大化,亦即实现自由意志的。既然协议及许诺是契约主体自由做出的,契约主体就有实现诺言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义务和责任在契约订立时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的,这是契约得以实现的根本的伦理基础。契约当事人在订立契约时,除了创设一种期待和信赖之外,还必须树立一种道德观念,即对这种期待和信任负责。所以,自由与责任是契约得以订立的伦理基础。

(2)契约执行中的诚信原则和无偿承诺义务原则。在契约执行过程中,先前的责任心和义务观被具体转化为诚信品质。“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诚信就是尊重事实和信守诺言。

契约是一种合意,又是一种合理的期待,这种期待必须依靠契约当事人共同执行诺言来实现。因此,契约双方不但要忠于“合理相待”这一事实,又要互相信任,相信对方既有遵守诺言的信念,又有实现诺言的能力,反之亦然。“在契约当事人打交道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一种最低限度的信任。人们有必要相信对方当事人正诚挚地参与一个可能相互获益的交易。”除了信任对方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信守诺言。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契约主体必须将先前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转化为一种坚定的意志,努力克服契约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以使合理的期待客观化。

无偿承诺义务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在没有合理的理由更改契约的情况下,契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或中止契约,只有无偿地执行契约的义务,比如全力以赴去克服各种不利于执行契约的因素,积极主动地采取防范措施等。二是执行契约是无条件的。执行契约必须遵守公共利益原则。为了公共利益,承诺义务的执行应受到社会政策的限制,不可通过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而去执行契约。因此,诚信义务与无偿执行诺言义务是契约执行过程中的伦理基础。

4.违约中的损害赔偿原则

契约的终止有两种:一是合理终止,即契约双方均履行了契约所规定的义务,双方获得了可期待的利益,从而结束了契约;二是不合理终止,即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义务而终止契约。不合理终止契约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对违约一方实施损害赔偿原则。

损害赔偿包括:第一,期待利益,即所有当事人从契约中期待的收益;第二,返还利益,即已转移于对方当事人而须追还的利益;第三,信赖利益,即对任何损失的补偿。

违约是履行契约失败的根本表现,它造成了双重代价:一是物质代价,它使对方蒙受了损失;二是道德代价,它导致良心谴责和舆论批判。尽管违约可能使违约方获得大于对方从契约中所期待的利益,否则违约人将无法从违约及支付赔偿金中获得好处,但它所造成的代价是不可否认的,它既违背诚信义务原则,又违背无偿执行义务原则。违约的损害赔偿是合理解决这种代价的法律形式,它以外在的强制补充了诚实守信原则的不足。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市场交易活动的达成必须以交易双方的平等性、自愿性为前提,强制的或让予的交换不是真正的交易活动。由于交易活动带有差异性、矛盾性和竞争性。交易中的任何一方总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求得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这是从事交易活动的最原初的动机。

在通常情况下,完全有利于一方而不利于另一方的交易活动是难以达成的。然而,交易活动又必须进行,因此市场交易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使交易活动必须进行但又不能随意进行。“竞争”的结果则是形成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交易标准。这种求同存异的交易活动,就是建立契约且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的过程。

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是人类行为理性的最为直接的形式之一。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对双方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约束。诚实守信地履行契约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合作。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使生产要素和劳动产品在整个社会内流动和分配,因而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与交换的自发性与地域性,使不同地区和不同的人们在经济依赖性的基础上联系了起来。而人们愈是借助于市场经济这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来追求效率,就愈是要相互依赖,甚至只有为他人和社会生产才能为自己生产。于是,人们通过商品交换这种特有的社会交往形式,建立起了日益复杂的主体间关系,形成了多重的主体间关系的性质,这就为在生产和交换中形成市场规则并有效地遵守规则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是想在生产和交换中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就越是要诚实守信地履行与交易各方签订的契约。

3.1.2 特许经营的专业分工理论

1.专业分工理论

分工理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其主要论点是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具体地说,分工通过如下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专业分工使劳动生产者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规范操作上,能迅速提高生产数量;第二,劳动者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不仅熟练了技能,而且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第三,分工使劳动者节约了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物资材料和劳动工具;第四,专业分工使先进技术设备的采用成为可能;第五,复杂劳动进行专业分工,降低了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分工是指明确具体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应该把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这项工作上。它能体现企业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员工分工内的工作热情和用心能反映出员工的工作效能。而协作是在整体范围内相互帮助、支持对方工作来完成工作,在某项事情上做到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显示整体效能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明确的,而且是单一性的。协作的过程是“交换”的过程,这种协作是经常的,它与合作大体相同,但又区别于合作。分工体现的是整体力量,相互的团结性。协作要在“和”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当一个组织分成若干个部门、环节、岗位后,由于主客观原因,在部门、环节、岗位间难免出现摩擦、冲突,如不能及时地妥善解决,就会使协作受阻,力量内耗。这时,分工离开了协作,其积极作用就荡然无存了。

社会上的事物都存在分工与协作,特许经营企业必须分工明确,否则就杂乱无章,好事人人想管,难事谁也不问。分工后各自的职责更加明确,而在分工的前提下又必须相互地协作,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更需要协作。

2.特许经营的专业分工优势

特许经营一方面将流通领域众多独立的职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在企业内实行更为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特许经营企业的专业分工体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1)依据特许经营企业的营运程序和作业特点所形成的大项分工,即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库存、配送、经营、促销等环节。这种专业分工使流通企业适应了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组织商品购销。

(2)依据特许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专业分工。通过总部与分店的职能划分,实现了决策与作业、决策与管理的分工。

(3)特许经营企业的岗位分工。这是专业分工的深化,主要是确定岗位技能,量化劳动成果,使整个企业内的人力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特许经营企业的专业分工主要是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的。通过数据采集、定性分析、现场作业研究,制定出既机动简便可行,又节省时间、费用的标准化的作业程序。通过严格的管理,将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降到最低点,把在经验基础上作业的随意性消除,代之以严格的管理,保证标准化的实施,这不仅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营业效率,保证专业分工优势的发挥,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持企业的经营特色,以标准化的作业为消费者提供品质稳定的产品与服务,以此确立特许经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1.3 特许经营的协作理论

1.协作的特征

(1)协作的目的是明确的而且具有单一性。签约的要旨是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参加者的义务已经经过协商、详细说明、得到同意。期望参加者做什么,参加者可能被号召去做什么,他们不做什么可能受到谴责——这些都预先得到了清楚的说明和限定。

合作是过程导向的社会性行动,是有着明确方向的连续性过程,它必然会达成某种一连串的结果,而不同于协作的具体性结果导向。

(2)协作的过程是一个“交换”过程。协作要求参加者双方既不少也不多地履行他们各自的“签约义务”。双方注意力被集于手边的任务——交付一定的商品,完成一定的工作,把一定的服务换成一定数额的金钱——而不是彼此的。他们相互的兴趣既不需要、也不被鼓励超过完成签约认可的任务。或者说,在协作的过程中,各自以自己所拥有和所能提供的因素去与他人的那些可以补足自己不足的因素进行交换,不管这种交换在实际上是否等值,却是可计算的,是在计价中被确定的,以至于在收获协作的成果时根据计价来分配,从而完成了交换过程。

(3)协作使人失去个体性而成为形式化的符号。在协作行动中,“对于他们关心或者应该关心的一切来说,各自都只不过是交付的服务和商品的代理人或者运载者,或者操作者。他们都不是 ‘个人的’。参加者不是个人,不是个体。”也就是说,个人在这里被作为形式化的存在而对待,是抽象的协作者而不是完整的人。虽然协作的一方会强烈地申辩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个体性,但他不会考虑相对方的个体性,他与相对方进行协作,是因为相对方拥有能够满足他的协作期望的条件。其实,任何一个拥有这些条件的人,都会成为与他协作的相对人,而相对人作为人,只是作为拥有这些条件的符号而对他及他们的协作有意义。所以,协作无非是各种各样可以满足协作需求的“条件”的共同行动。合作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行动,合作的任何一方都首先是作为独立的具有个体性的人而存在的,在合作行动之前或合作过程中,他们各自拥有的那些有利于合作的条件,是作为一种次要因素而被考虑的。

(4)协作是服务于自私的需要。人们之所以愿意与他人开展协作,是出于个人的利益追求,是否开展协作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协作,都取决于个人利益的谋算,是出于自利的甚至自私的目的。与协作相比,合作也会在结果上获得个人利益提高的效应,但是,对于合作的过程来说,则不是出于自利甚至自私的谋算,合作的过程来自于社会网络结构的客观要求,是合作关系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过程。

(5)协作关系从属于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调控而不受道德的制约。在签约的背后,是明确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法律对所有的责任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为这种责任和义务的履行提供保证。签约双方都在法律所提供的空间中进行协作,同时法律又赋予了双方终止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权利,至于协作的继续与终止能否在道德判断中得到肯定的评价,是不在考虑的内容中的。合作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合作首先需要满足道德的审查和判断,只是在道德判断中存在争议的时候,才会诉诸于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关系只不过是伦理关系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或另一种表述,合作者的行为是发生在德治的制度框架下的,合作的过程更多地表现出道德的特征。所以,法律的规定对人们之间的合作而言,仅仅发挥着辅助的功能。

(6)协作在根本性质上具有被动性和他治性。事实上,无论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契约,一切可以称得上合同条款的东西,都渗透着约束和限制。协作关系本身就是建立在约束和限制的基础上的,作为契约关系保障的法律规定也是以预设惩罚和制裁来为协作关系和行为提供支持的。所以,在协作的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他治”的特征。合作关系中包含着自主性的内涵,合作行为是自主性的体现,而整个合作过程都无非是自主性的实现。这种自主性是不被管理的、非标准化的,是行为主体特殊自我的自治。

(7)协作需要一定的限定条件。协作需要一系列限定条件。其一,协作必须具有相对封闭性。协作者的范围、协作的内容、协作的程序及协作应遵循的规范和规则等,都只有是明确的才有利于协作的顺利开展。其二,协作具有排除性。协作在对协作者的选择上往往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其中,协作者是否具有协作共事的能力,有无遵守契约及其他协作规则的诚信记录等,都需要在协作的实质性进展开始之前就已经被考虑过,即通过这种考虑对协作者进行选择和排除。其三,协作的目标不限于协作,或者说,协作的目标是对协作的扬弃。比如,协作可以把某种利益的获取作为协作的目标,也可以把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力的增强作为协作的目标。总之,协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协作,为了协作而协作是没有意义的。

(8)协作需要信任。在协作过程中产生的信任只能被看作是协作的副产品,因为协作的目的并不在于造就信任。而且,一切进行协作的人,也不会以是否生成信任为标准来审视协作。而合作行为则必须是造就信任和增强信任的行为。在这里,能否促进信任,就是衡量合作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准。当然,信任并不必然导致合作,可是,如果没有信任的话,肯定就没有合作。如果没有信任,在约束或利益操纵中所实现的共同行动只能造就协作行动,而不会产生合作机制。而且,即使有了协作行动,如果得以持续的话,也需要约束和操纵的不断升级和不断变换手法,以便操纵行为在被识破和造成心理疲劳之前就能及时地得到调整。对于基于信任的合作来说,只要操纵行为一次性地被识破,就会导致信任的丧失,合作关系也随之解体。任何操纵行为,无论设计得多么周密和天衣无缝,无论运用得多么精明和无懈可击,都不可避免地会被识破,天下没有持续有效的操纵行为。

(9)协作的可操作性取决于协作框架的同一性。协作的可操纵性取决于协作框架的强制同一性,协作框架的同一性程度越高,对协作过程的操纵和控制就越有效;反之,开展协作各方的个人谋算就会破坏协作进程的延续。合作则不同,它不在强化合作体系的同一性方面去做任何工作,它所注重的是合作精神内在于合作者的整合力量,至于合作体系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强制力,不仅不予鼓励,反而需要受到有意识的忽视。我们把合作看作为一种比协作更高级形态的“差异互补”,正是这种实质性的“差异互补”决定了合作主体间的同一性程度反而会造成合作效益递减的结果。对于合作来说,同一性程度越高,合作效益越低,合作体系上的同一性会削弱合作者的合作意愿,而合作者相互间的同一性则使合作的价值大打折扣。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虽然合作不是建立在同一性基础上的,但合作者的一致性则是必要的。当然,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无分歧的一致性,而是基本理念即合作理念的一致性。或者说,在合作者的合作愿望上是一致的,而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分歧则是必要的。这样才会体现出语言交流和沟通的价值。

2.特许经营企业的协作

协作好了任何阻力都可以克服,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有了协作才能体现整体效能,才能提高办事效率。从文字上讲,分工与协作是矛盾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分工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分工必须有协作,有了协作才能体现整体的团结互助、相互支持的互助精神。

作为特许经营企业,就要正确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着力提高整体效能,领导效能最终都将体现为组织的整体效能。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必须以上下左右精诚团结为前提。一是要分工不分家,坚持目标一致性原则,分工明晰,目标明确,但务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做到齐头并进。二是要协作增合力,谋求分工和人才合力的结合面。三是要坚持先分力后合力的顺序,以取得最佳力为基础,以谋求最大合力的目的。四是要敢于承担工作失误的责任,不得揽功诿过,不得回避责任,必须体现权责统一。

作为特许经营企业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和密切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与领导、同事及外单位的人团结共事,才能减少单位的“内耗”,实现管理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

要做到团结协作,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单位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听取外界的意见,并调整单位的决策与步骤,以获得最广泛的外界需要,实践需求与发展之间的协调。

(2)协调好内部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部门之间只是职能分工不同,决无重要与否之分,要及时沟通,举行综合办公会议,对话磋商,互相讨论,长期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协调机制。

(3)处理好上级、同级、下级之间的关系。具体做到:服从上级,听从指挥,严格按照上级批示办事,自觉服从上级领导,听从上级指挥,维护上级威信,为上级排忧解难,如实向上级请示和汇报工作;尊重下级,对下级平等对待,尊重下级的职权,不越级指挥,不乱加干预,设身处地为下级着想,不以势压人;尊重同事,和谐共处,同事之间应相互理解、支持,真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拉帮结派,不拆台,分工协作,不争功诿过,不自以为是。

总之,分工与协作是特许经营企业工作方法的核心,特许经营企业设计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好分工与协作,做好了这项工作,其他的各项工作将会各自有序地进行。

3.2 特许经营的规模经济分析

3.2.1 规模经济理论

1.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其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

2.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3.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联合生产几种产出的支出比分别生产它们的支出要少,那么就称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便是两种理论得以应用的基础。高校扩招主要以增加在校生规模为标志,规模经济是否改善是测度办学效益的一个很好指标,即扩招能否降低人才培养的人均成本或进行科研活动的单位成本。同时,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的主要聚集地,也可看成是生产本科生、研究生、科研成果等多种产出的企业,这时就需考虑分别生产这些产出更有效率还是联合生产更有效率,即产出的多样性是进行范围经济研究的基础。

4.规模经济的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采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5.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

(1)规模内部经济。这是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规模外部经济。这是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例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3)规模结构经济。这是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通过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通常,规模经济还可分为两类:一是从设备、生产线、工艺过程等角度提出的,称为工厂规模经济;二是企业规模经济,指若干企业通过水平和垂直联合组成的经营实体。

6.规模经济的优势

(1)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

(2)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

(3)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

(4)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5)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经济实体规模扩大时,产量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规模经济,避免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同经济规模之间相互联系和配比,揭示经济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规模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经营活动存在“不可分割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下降,这就是规模经济,否则就是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规模经济是经济效益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所以企业始终存在着一种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冲动。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下降,利润上升,使企业能够通过规模竞争来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