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捧领导人人都会,“无意”中流露溢美之词则是吹捧领导的最高境界。看上去吹捧者不是有意说的,不是为了博得上级的欢心而故意说些“甜言蜜语”的。这样的吹捧拍马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它需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厚黑吹嘘术的精通。
1.吹捧领导是长期投资
当吹捧别人带有某种条件,而成为一种获利方式时,吹捧通常是不起作用的。带有明显的获利目的,或是把吹捧领导当作是企图获得一时的“好处”或“帮助”,吹捧就会失去作用。其实,吹捧是一小笔长期的感情投资,就像人们深恶痛绝的阿谀奉承、“吹喇叭”、“抬轿子”,一般明智的人总是很警觉的。一位下级如果总是无原则地吹捧上级,并将它作为交易的“筹码”,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不诚实、别有用心,吹捧不但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反而会使他感到深恶痛绝。
吹捧应是真诚的,它不应该带有任何附加条件。如果你在吹捧完上级后,马上提出家属调动问题或请上级签署一个他本不愿意签署的文件,就会使他产生一种不被尊敬、遭人戏弄的感觉,本来的满面笑容也会变得“阴云密布”。这样以吹捧换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不但你当时所提要求难以满足,就是以后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在上级听来可能也会“变味”,这种“后遗症”不是一时的,而是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旦上级有了你在做“交易”的印象,要消除这种印象就是相当困难的了,你需要为此付出很多努力。
有时,也许你并没有与上级做“买卖”的想法,但是吹捧上级时提出一些他不愿做的事情,尤其是个人的一些困难和私事,同样会使他产生种猜疑和不满。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吹捧上司时,不要同时把自己的一些困难提出来,一旦上司听出了你的“弦外之音”,好心就会变成“驴肝肺”。如果你确有一些事情需要上司的帮助,那不妨单独找一个时间跟他谈谈,这个时间最好与你吹捧他的时间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不至使他产生什么怀疑。
有条件的“吹捧”实际上就是奉承献媚,它不是诚心去称赞一个人,而是公开的行骗,给你打一针“麻醉剂”,然后乘机拿走你一些什么东西,这是不可取的。
吹捧上级是一种长期的感情投资,它的作用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得到的,下级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期盼什么立竿见影。真诚地吹捧上级总会有所回报,但不是现在,而是在将来的某一天,那时,吹捧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上级终于对你刮目相看,视为“股肱”了。
2.先从小事开始捧
有些下属总爱找一些上级惊天动地的大事去吹捧,他们认为事情不大,就不足以产生轰动效应,也就不能使上级深切体会到吹捧的“份量”。于是,他们专门对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进行吹捧,诸如上级在调整领导班子中的卓越表现,上级为公司挽回了多么大的经济损失;上级的谈判技巧有多么高超,等等。其实,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总是有限的,光注意“大事”,有一天你会发现在上级身上找不到什么可以吹捧的东西了。另一方面,上级所做的一些“大事”,他所取得的一些较大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而且一定有许多人已经向他表示过祝贺了,这时候如果你再去重复别人说过的话,上级就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感受了。对于你的吹捧,他也只是出于礼貌,点点头,或者说一声“谢谢”,事后回想起来,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哪些下属说了哪些话,因为大家说得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随“大流”去吹捧上级,往往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大家都去吹捧一种东西,就像大家都没有去吹捧一样,因为在受吹捧者的心里,大家仍然处于同一位置上,既没有与这个人更靠近些,也没有同那个人更疏远些。
正因为如此,下级在吹捧上级时,不仅要注意上级所做的“大事”,更要注意上级的一些小事。上级身上的一些细微变化,偶然发现的上级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优点等,都是应该注意的,而这些方面又是一般人不太看重的。如果你能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另辟蹊径”,那一定会出奇制胜,大有收获;上级也会因为有人发现了自己的这些优点而欣喜异常,把你视作“知音”。“知音难觅”,一旦发现,器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一个人身上小的优点和长处是很多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具有一双慧眼,能否及时地发现和欣赏。例如,对某位经理,你没有对他的管理能力大加吹捧,而是称赞他在木炭上烘烤牛排的方法,你因为对他不突出的一些优点加以吹捧,他才会对你的吹捧感到更加兴奋不已,这也颇符合前面讲到的吹捧必须具体、切忌空洞的原则。如果你发现在上级身上找小的优点和长处并不容易,那你不妨转而吹捧他的爱人、小孩,甚至是家具的摆法。
3.吹捧不可太露骨
吹捧上级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吹捧,是指那些不以借他人之口转达自己吹捧之意为目的的吹捧。它包括下级对上级面对面的吹捧和为了让他人了解上级而对他所取得的成绩及其优点所作的吹捧。直接吹捧,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
第一,面对上级,表扬上级。用口头叙述方式,说明对上级行为的赞同或者看法上的一致;夸赞上级认识的先进性、敏感性衬托出自己认识上的差距;这样的吹捧,话不要多,言中关键,点到为止,曲尽其妙,使上级从中得到认同的喜悦。
第二,在下级和同事中吹捧自己的上级,可以介绍一些关心下属疾苦的事实、成效,疏通一下上级与下级的误解,介绍一下上级正欲采取措施解决上下级矛盾中的问题。对于大家还不甚不解的上级的优点、长处,也可作些介绍。
第三,向群众吹捧上级。上级作出突出成绩,关心下级疾苦,采取重大举措,成功解决了某些难题等,都需要向周围的人作宣传,这既是吹捧上级,更是为自己的升迁铺平道路。下级在上司身边工作,最有资格、最有理由、最有身份担当这一重任。
向群众吹捧上级,要通过新闻媒介。下级可以向他们提供准确、详细的资料,给他们采访创造方便条件。必要时要亲自动笔,撰写稿件,这是下级的使命和职责。
用书面方式吹捧上级,不要有随意性。要抓住重大题目和真实的内容,加以认真提炼,撰写成精品,而且经过上级本人同意。千万不可出于好心抢时间而出现谬误,导致上级的被动。
吹捧上级要避免负效应。一是在众多上级面前,吹捧某一位领导或者自己的直接上司是不适宜的,有亲疏之嫌,也有碍于被吹捧者的面子。二是在人们对上级有误解或对立情绪的情况下,不要用吹捧上级的办法,而要用疏通、缓解的办法,否则会火上浇油。三是不要吹捧“弱智”。上级的工作本来是四平八稳的,硬要说他雷厉风行;上级的字写得不好,硬吹捧他擅长书法。这种吹捧可谓无中生有,只会事与愿违,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出力而不讨好。
4.“无意”吹捧最惬意
“无意”吹捧就是不是有意说给被吹捧者听的吹捧,这种吹捧往往被人认为是出于内心,不带私人动机。《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贾宝玉因为史湘云、薛宝钗劝他为官作宦、入仕从政,便对史湘云等人吹捧林黛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她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碰巧黛玉这时刚好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使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互诉肺腑,感情日深。因为在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和自己三人中只吹捧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吹捧是很难得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哩!
无意的吹捧,虽然出自无心,但可以得到空前的成功。
有位公司职员向副经理借一本法律书,但不巧得很,副经理那里也没有这本书。看着职员着急的样子,副经理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到总经理那里看看,他学识渊博、博览群书,没准他那里会有。”职员找到总经理说明来意,总经理就问是谁告诉他的。这位职员说,副经理说的。总经理笑道:“我是学企业管理的,他怎么会想到我有法律书?”职员于是将副经理的话说了一遍。听了职员的回答,总经理感到由衷地高兴,从那以后,对副经理非常关照,虽然副经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副经理无意中的一句话,实际上是对总经理的吹捧:学识渊博、博览群书。这是对总经理才能的认可和称道。无意中的一句真心话,比平时面对面的一万句奉承的话更有效,这也符合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要知心腹事,且听背后言”,真实感情的流露,往往是在私下。
“无意”的吹捧关键是在“无意”二宇,这就是说,吹捧者不是有意那样说,不是为了博得上级的欢心,故意说些“甜言蜜语”。这样的吹捧是没有心理准备的,而是真情实意的自然流露。因此,“无意”吹捧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它需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吹捧者从心里欣赏对方。觉得对方值得吹捧。
作为下级,如果能做到对上级的“无意”吹捧,那是再好不过了,而这本身也说明你对上级的忠诚和尊重。
5.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对上司进行吹捧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吹捧,也可以间接吹捧。直接吹捧就是直接面对上司,通过声音、表情将吹捧之情传递给他;间接吹捧就是不直接面对上级,而是借他人之口将自己的吹捧之辞传递给上司,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借你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妙用,应视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级直接吹捧上级时,对方可能会以为那是应酬话、恭维话,只能“你那么一说,我这么一听”,而不必当真;其他人也会认为你是在巴结上级,别有所图。
吹捧若是通过第三者的传达,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时,上司必定认为那是认真的吹捧,毫无虚伪包含在里面。于是就会真诚接受,而且对你也会另眼相看,所以当上司不在身边时,不妨对其他同事将上司的优点和成就大肆吹捧一番。吹捧的范围很广,例如,可以吹捧一下上司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上司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上司教育子女的成功之处,甚至他今天得体的服装;你还可以谈谈上司的“历史”,提提他的“当年勇”等等。如果其他同事与你有不同看法,你也没必要去争论,毕竟,这只是你的个人观点。相信吧,你的口舌不会白费,总有一天,你的这些溢美之辞会传到上司耳朵里,他会因为有你这样的“知音”而感到高兴。
“第三者”,不仅仅是自己的同事,也包括其他人。比如,在看到上司的妻子时,你可以适当地赞美一下上司,甚至在看到上司的子女时,也可以说一些诸如此类的话:“你爸爸为公司的事情操碎了心,你得劝他多多休息,保重身体”;“听说你工作干得不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如果有一天你上司的上司来你所在部门视察工作,那也要寻找时机进上一言,好好把自己的上司赞美一番,当然,赞美时一定要言之有据,不可为吹嘘而吹嘘,恐怕这是上司最期望的了。自己替自己说好话,容易使上司心存反感,而由自己的下属代言,又可给上司留下较为客观的印象,效果会好得多。这样一来,上级对你可能就要“感激涕零”了。
6.逢迎是吹捧的大智慧
有人认为,上级对下级的赞扬,具有高屋建瓴的权威性,符合下级期望获得荣誉的心理,可以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因而有其实际意义;下级的吹捧对上级来讲微不足道,除有逢迎之嫌,并无实际意义。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相似性吸引”。人和人的交往中相互吸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具有什么身份、学历、年龄、态度、兴趣的人,总是希望别人与自己产生相似性吸引。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品德、信仰给予赞同和认可;喜欢别人对自己管理、教育的服从和接受;喜欢别人对自己帮助、友好的行为表示感谢和认同;喜欢别人对自己付出艰苦劳动的承认和赞扬。也就是说,喜欢别人吹捧是人的同一性。下级的吹捧,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近或相似,它能够赢得上级的好感;同样,可以缩小同上级的距离,对于密切上下感情、统一步调、发展友谊是有益的。
吹捧上级要达到逢迎的效果,需注意三点:
一是吹捧目的和方式要统一。吹捧是要显示出下级对上级行为、做法的赞同、尊崇、合作和支持,表示出自己在认识上的相似性。吹捧的方式一般不要直出直入、直言直叙,而是需要委婉和巧妙。下级可以用比喻、提示、介绍、汇报、概括、文字等多种方法,有时大题小作给人们点个题目;有时小题大作,详细作一介绍。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围绕表示相似性这一目的,使上级在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认同、接受,切忌由于方式不当,使上级反感,把好事办成坏事。
二是解决好上与下的统一。吹捧上级的内容和方式,既能够使上级接受,又能够让周围群众和同事认可,达到上下一致的共识,才能使吹捧发挥好的作用,而不至于受到责难,这就是特别注意吹捧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吹捧上级既要有利于工作,也要有利于其他同事,才能把上和下统一起来。
三是要注意自己的吹捧“资格”。吹捧上级是可以的,但不是每一个下级都具备吹捧的“资格”,也不是每一个下级都具备全方位的吹捧上级的“资格”。比如说,职务较低,不能辅佐上级决策的下级,一般不能对上级的决策成果和效益评头论足,即便是吹捧,也有攀高攀大抬高自己身份之嫌。
吹捧上级是一种敬上行为,同时,也是对周围的人际环境产生影响的举动,它需要上级乐意接受,也需要得到周围人士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7.吹捧也要讲时效
吹捧是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才干及其他积极因素的肯定。通过吹捧,人们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活动的结果。可以说,吹捧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反馈,反馈必须及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任何一个人,包括你的上级,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总希望能够尽快了解自己的工作结果。质量、数量、社会反映等。
好的结果,会带来满意愉快的情绪体验,给人以鼓励和信心,使人保持这种行为,促使他继续努力;坏的结果,能使人看到不足,以促进下一次行动时的专注、改进,以求得好的结果。
同时,人们需要通过尽快地了解反馈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巩固、发扬好的;克服、避免不好的。如果反馈不及时,事过境迁,人的热情和情绪已经冷漠,这时的吹捧就没有太大作用了。
下级对上级的吹捧,也要坚持及时的原则。当上级刚刚谈成一笔生意,当他圆满地完成了一项工作时,要不失时机地吹捧他。要知道,上级取得成绩时的自豪感不仅要由其上司的赞扬来加强和巩固,而且还要由其下级来巩固和加强。下级的真诚吹捧,会使上级感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自己的心血没有白废。下级的真诚吹捧,也会使上级感到下级对自己的支持和尊重。这些都会使他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如果上级取得了成绩,而下级没有丝毫的表示,那么上级就可能会猜疑,如上级可能会想:“下级不向我表示祝贺,是不是他们对我有意见?”“他们没有说一句吹捧的话,是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取得的成绩根本不算什么?”“他们态度这么冷漠,是不是嫉妒我?”诸如此类。
或者在上司取得成绩后,下级并没有马上表示祝贺,没有吹捧上司,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比如一周后才有所表示,那么同样会引起上级的猜疑。上司可能会认为你现在才向他说一些吹捧的话,是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怕得罪他才这样做的,而你本人并没有什么诚意,只是事后随便“应应景”而已。
吹捧别人从相对意义上来说具有时效性,一旦过了吹捧的最佳时机,吹捧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这一点是每个下级在吹捧上级时应该注意的。
8.巧妙做点表面文章
有时,上级作出一项决定,下级明知道不对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原因是上级是个独断专行的人,而且又极爱“面子”,如果下级敢对他说一个“不”字,那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轻者挨骂,重者“炒鱿鱼”。对这样的上级,下级就只能顺着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顺着上级,按他说的去行事,只能招致失败,给某个部门甚至整个组织带来损失。这就将下级放在了“两难”的境地,顺从不行,不顺从还是不行。有些不负责任的下级,可能会“舍大义而取小利”,为了表现对上级的忠心,即使明知他说错了也照办不误,但这种做法虽可“明哲保身”,终究为一些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下级所不屑为。而且从长远来看,当上级的决定产生了不良后果,甚至威胁到他的“乌纱帽”时,他恐怕不会因为你当初对他“言听计从”而感激你,相反,他会因为你的明知决定错误而不去提醒他、明知不可行而依然执行,对你心存不满,甚至“横眉冷对”。要知道,这个时候,上级是以结果来看待一个人的忠诚与否的。
因此,下级如果认为上级的决定不可行,而且还会产生不良后果,那就不要不折不扣地去贯彻上级的决定,这时候,不妨先做点表面文意。一方面,表面文章可以遮人耳目,让人觉得你似乎正在执行上级的命令,不致引起上级对你的猜疑和不满;另一方面,表面文章也就意味着你没有真正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因而就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因此,表面文章可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
不要认为做表面文章都是坏事,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把表面文章做好、做圆、做漂亮,也是是值得提倡的。有朝一日,当上级发现自己的决定失误,而下级都在分头执行时,他的心里该有多着急啊!收回命令为时已晚,恶果就要出现,他能不着急吗?如果这个时候,他发现你并没有像别人那样执行错误的决定,而是按正确的方针办事,并且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成效显著,他又是多么高兴啊!当然,这时候,你应该主动找他谈谈,说明你没有执行命令的原因,并请他原谅,不但不能牛气冲天,而且要厚着脸皮,态度要诚恳,言辞要委婉,要让他真正感到你的一片苦心。这种说明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上级都很看重自己的权威,即使自己错了,也不希望下级有反对意见,更不能容忍下级拒不服从命令。
厚与黑都要有度,表面文章不能常做,而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偶一为之,如果习以为常,当成“家常便饭,那就不但不能将工作做好,而且还会被上级看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最终被领导所抛弃。
9.吹捧之辞要言之有物
在一次公司举办的晚会上,总经理为了给大家助兴,高歌一曲。说实在的,他的歌唱得很差劲,不但声音生涩,而且还常常跑调,他刚唱完,一位副经理就带头鼓掌,还不失时机地走到总经理身边,毕恭毕敬地说:“您唱得真好,今天真是让我们大饱耳福!”总经理并没有露出欣喜之色,而是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旁边的同事听了这些话,也都在心里暗笑。据说,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听到总经理的歌声了。
那位总经理想必没有糊涂到连自己唱的怎么样都不知道的地步,副经理吹捧的显然不是地方。
吹捧之词若是不着边际,就极有可能引起上司的误解,误以为是在挖苦自己,这样就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拉近与上司的距离,而且会使上司对你厌恶和反感。吹捧上司,不能不顾及实际情况,不要因为他是上级就什么都该吹捧。
如果你是真心吹捧上级,那就最好能够具体指出好在哪里,这样,对方就不会产生反感了。
另一方面,吹捧上司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如果经常予以不痛不痒的吹捧,上司习以为常之后,便不会再去理睬你了,因为他会认为你吹捧他是在“例行公事”,并没有多少诚意。一旦当事者本人不值得吹捧而予以吹捧时,他不会感到有什么心理满足;当你真心诚意想吹捧他时,反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记得有位经理人员说过:“不要轻易吹捧别人!”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特别的成果,经常吹捧他,极易使他对这种吹捧和吹捧他的人不屑一顾;一个人如果达成了既定目标时,则务必予以真诚的吹捧。他的本意是讲上级对下级的吹捧,但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吹捧。不懂得吹捧上司不行,吹捧过于频繁也不行,一旦上司对吹捧产生了“抗药性”,吹捧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若是你有意对一位只会说“谢谢”的外国老板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好。”所得到的反应可能是:“你是在讽刺我吗?”所以,吹捧上司应拿出具体的理由。如果吹捧的内容不妥,反而会被人轻视。
10.练练吹捧基本功
你是否经常听到你的上司讲他怎样击败竞争对手的事?他在谈这些“光辉业绩”时是否常常眉飞色舞,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如何表示的呢!是态度冷漠、不屑一顾,还是大加吹棒、让人感到“肉麻”?抑或是谦恭有礼、真心吹捧上司?
如果你是上司,你知道自己何时做了一件漂亮的工作,如果下级对你说这件工作完成得太棒了,而且满脸真诚,你是否会感到很高兴?
批评上司容易,吹捧上司干净漂亮地完成了一件工作却不那么容易。如果你认为上司做得漂亮,为何不当面向他表示祝贺呢?
你可能说你的上司从来没有注意到;或者说从来没有对你说过你的工作干得很出色。这和结交朋友有些相似。那些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朋友的人很少主动去结交别人,他们总是等着别人来找他;而那些朋友多的人之所以能够“左右逢源”,是因为他们擅长发现别人的优点,擅于主动结交他人并从心理上接纳他们。因此,如果在上司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之后你能向他表示祝贺,上司同样也会在你顺利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向你表示祝贺。有人将这贬低为“相互捧场”游戏,但它却能使团体合作得更好。
如果是年轻的上司,或者是一位新来的上司,他可能在某一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因而事情做得不是很圆满,但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失误或严重的错误,下级就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因为他是上级,就要他事事都高人一等,都要比下级强。这时,你应该吹捧他,找他做得好的方面去吹捧,这样就会使他更有信心,同时感受到下级对他的尊重和支持。你可以对他说:“您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呀!”“您刚来这么长时间就能做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
吹捧上司,学会欣赏上司,这是下级必修的一“课”。有人称之为“拍马屁”,其实,这是搞好上下级关系所必需的,因为只有两上相互欣赏的人才能合作愉快。因此,作为下级,不要怕什么流言蜚语,要顶得住压力,厚着脸皮吹捧上司。
11.顺着领导意图提建议
下属要顺从领导,就必须理解领导,对领导的思想意图、追求目标、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气质性格等充分了解,以图主动、默契地迎合领导。
如何领会领导的意图呢?首先,要研究领导的战略目标、总体方针和规划。这些是领导工作的出发点,是领导意图的核心内容。其次,要从领导的言行中研究其意图。不论是领导的讲话,还是平时的闲聊,你都要特别加以注意。语言是思想的反映,对领导的语言、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就能大致描绘出领导的思维轨迹,明悉其心理。再次,从领导所处的内外环境中研究其意图。领导意图主观上产生于领导的观念、理想和追求,客观上要受领导环境的影响。只有结合领导环境进行分析,才可能把握领导意图的深层次含义和变化方向。
领会领导意图还要深化领导意图。如果领导意图主体是明朗的,基调是确定的,但在具体工作中,有时是不完整、不全面的,甚至只是一闪之念,那么,此时你就应通过调研和论证对这个意图进行补充,形成规划蓝图,使领导的卓越智慧充分转化为指导群体建设、发展的理论成果。当然领导意图不一定是永远正确、完全正确的。当领导意图与群众认识发生重大分歧时,你既要坚持原则,不惟领导意图是从,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巧妙地把自己的正确认识渗透传递给领导,触动其深入思考,拓宽思路,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寻求并不断扩大共识,形成尽可能科学、可行的决策方案。这里就涉及一个如何给领导提建议的问题,那么,如何给领导提建议呢?
以请教的方式提建议,会使上级感到被人尊重,增加上下级之间的信任,从而减少摩擦和敌意,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
首先,以请教的方式提建议,说明下级在提建议之前,已仔细研究和推敲了上级的方案和规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上级的思想的。经过向上级请教,能够实现求同,随着共同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上级更能容易相信和接受下级的观点和建议。
其次,以请教的方式提建议,能增强上级对下级的信任感。当下级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沟通时,上级会逐渐了解下级的动机,而且愿意倾听下级对问题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倾听下级提出建议的过程,就是一种信任。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了解你良好的动机。
再次,以请教的方式提建议,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做到忠言不必逆耳,切不可采用那种激烈的、易产生对立情绪的进谏语调。
给上级提建议,时机选择是否恰当,对于提建议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情绪不好、心有忧虑等低落状态下要比平时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且惰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易产生过激行为。这就提醒我们,在上级心情愉快时提建议,就容易被上级接受,你记住了吗?
12.密切领导关系五要诀
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是靠他的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五是靠他待人处世的艺术。在当今社会,一个领导的成功虽然不能肯定地说百分之八十五靠关系,但应该说,领导建立和保持与上下、与左右、与群众的良好关系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领导要优化与各方面的关系,大可不必正襟危坐,自我封闭,要放下架子敢于社会交往。广于社会交往,善于社会交往。既要交上,又要交下,既要交“官”,又要交民,既要交志同道合者,又要敢于交与己意见分歧者。
领导优化关系是为了工作,为了团结更多的人为其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这是一种有远大目标的社交动力,必须注意以下“五要”:
一要坦诚。领导与上下左右相处,首先要尊重对方,诚心实意,敢掏肺腑,心口相应,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留给对方检验。交往中不要轻易许诺,既许诺就要兑现,不能言而无信。“遇河搭桥”是必要的,但绝不能“过河拆桥”、“人走茶凉”,对朋友不能搞实用主义。
二要谦虚。领导与各方面交往要以朋友身份,不能以“官”的身份,不能打官腔,摆官架子,以上凌下,以权恩赐。谦虚的体现是平等交往,平等协商,遇事虚心求教,广泛听取意见,尊重对方(尤其是下级和普通群众)正当合理的要求、愿望和看法。谦虚不是唯唯称是,也不是曲意奉承“戴高帽子”,言行虚假反而不利于交往。上下级交往,不能阿谀谄媚,搞人身依附。
三要宽容。领导搞社会交往不能搞“清一色”,要结交不同特点、性格、身份、层次及持不同意见的人,因而宽容十分重要。领导要学会适应不同人的需要,能够听逆耳之言,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容忍别人的过失和无礼,善于“化干戈为玉帛”。遇到问题,多一点自我批评,对下属多一点谅解和体贴,尊重下属的面子,学会给人下台阶,保持和谐的气氛。
四要“投入”。关系也是财富,有投入才有产出。感情投资,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但主要是精神的。宋人杨时“程门立雪”,就是以其热诚感动了程老夫子而建立亲密师生关系的。需要时候的投入,困难时刻的支持,最能激起感情的变化,加深友谊。办实事是社会交往的主要手段,帮助对方解决实际问题,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是社会交往的契机。
五要长远。既要着眼现实,还要着眼未来。要看得远一些,长一些。领导还要从工作的实际和发展出发,加强关系“扫描”,抓住未来的关系苗头,精心培育,促进更多关系的发展。人情关系的建立,要既有点又有面,保持广度和“精”度。建立“关系库”,发展关系网,要随时列入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