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上级比下级能干些,考虑问题周全些。但是上级也是人,而且也只有一个脑子想问题,会有想不周全的地方,甚至也会出现失误。这就需要下级助他一臂之力,代上级受过,替上级摆平。为上级保驾,替上级护航,既要脸厚心黑,又要赢得上级信任。
1.给你准确的定位
通常,领导都是具备某种技术特长或专业知识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技术特长和专业知识只能保证做好某一项工作,而管理工作却是千头万绪的。
还有一种情况,领导由原部门调任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他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已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会使他显得无知。如果你能弥补老板的这种无知,对他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在协助领导的时候,你时刻需要注意技巧。好心无好报往往是技巧不足的结果。
首先,你要确认这种无知。比如,一个长期担任总经理秘书的人可能被提拔作为人事部门的经理,他也许对秘书工作了如指掌,但对人事部门的工作却无很多知识。你要首先弄清这一点。
你可以先预计一下领导的无知程度,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证实,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得出结论。总之要搞清楚。
然后,你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弥补。比如你可以争取做一些领导并不是太了解的工作,而把他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留给他。切记,不可当面或在公共场合指出领导的无知,无论这在客观上是否真实,他主观上都不太愿意承认。你可以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特别是没有别人,或者别人没有注意你的时候,向领导提及他的无知,当然要用比较婉转的语气和方式,然后告诉他有关知识,也许他能够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增长见识。
有这样一位下级,他在一家公司的公共部门任副经理,他的外事工作知识相当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来了一位新领导。这位领导在人事部门工作了三年,成绩斐然,看来是公司准备重用他,在此之前派往另一个部门锻炼一下。
他发现这位新领导在外事知识上很欠缺,在接待外商时缺乏应有的知识,在走马上任的头几天里,便出了一些洋相。
有一次,公司需要接待一位前来访问的外商,领导为了表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面,这位下级发现领导不知道该放一些什么样的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便劝阻领导,说这些小事老板勿须亲自操刀,由他代劳即可,领导终于同意了。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
在事后的宴会中,他在与领导闲聊时,透露出外国人都有什么禁忌和偏爱,夹杂一些笑话,结果在言谈中领导便学到了不少知识。这实在是个聪明的下级。
作为下级,你应该认识到领导不是完人,他也有无知的地方,也有无助的时候,因而需要下级为他排忧解难,这就是你明确的定位。
2.紧跟领导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作风,正如你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问题是你既是下级,就必须设法去协助领导完成任务,达到为公司赚钱的目的。
适应不同领导的工作形式,也是下级必须懂的技巧。如何去适应?一点也不困难,只要本着诚意去与对方接触,撇除一切主观看法或者其他同事的成见即可。
当领导向你布置任务,请先清楚了解对方的真意再衡量做法,以免因误会而种下恶根或惹来麻烦。
做错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责任。解释并不能改变事实,承担责任,努力工作以保证不再发生同样的事,才是上策,同时得学习接受批评。
要让领导信任你和准时完成工作。记着,做任何事都要翻看两次,确认没有错漏才交到领导面前。谨记工作时限,若不能准时做好,应预先通过领导,当然最好不必这样做。必须圆满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领导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
以你的态度说明一个事实:我是你的好朋友,我会尽己所能为你做事。不要以为领导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这样做了,他看在眼里,一定会明白你的意思,对你日渐产生好感。
听到公司有什么谣言或传闻,不妨悄悄地转告领导,以示你的忠心。
不过,你的措词与表达方式须特别注意,说话简明、直接最为理想。
假如领导每天八时前总给你几份文件,那你该提早五至十分钟抵达办公室,配合他的步伐。若领导习惯九时才开始工作,你就要避免过早地与他谈论公事。
领导愿意选择你作为他的下属,他对你的印象自然不差,你必须摒除对领导的偏见,事事替他着想。
不要妄想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领导的性格。尽管领导没有要求你把过去的工作记录拿给他看,你也可以把它们整理妥当,主动呈交给领导过目,让他晓得你的工作能力,对他忠心耿耿,对方自然会对你产生好感,不再盲目挑剔你的处事方法。
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请注意从侧面支持、爱戴你的领导。站在他的立场想一想,你会发现对方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无论遇到什么工作上的困难,不可过分依赖领导的帮助,避免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尊敬你的领导,你会发觉对方慢慢开始接受你的意见。
要领导对你另眼相看,并不需要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而是要对本职工作尽责,并且要学懂每一个程序。当然,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后,还应在其他方面争取经验,提升自己的“价值”,即使困难重重的任务,也要勇于尝试。
如果你能帮助领导发挥其专业水准,对你必然有好处。例如,领导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你要尽快替他将所有档案有系统地整理;要是他对某客户处理不当,你可以得体地代他把关系缓和。如果他最讨厌做每月一次的市场报告,你不妨代劳。这样,领导觉得你是他的好帮手后,你自己也可以多获一些工作本钱。
与领导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技巧十分微妙,给领导简洁、有力的报告,切莫让浅显和琐碎的问题烦扰他或浪费他的时间,但重要的事必须请示他。
耐心寻找领导的特点,以他喜欢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强,更不要急于表现自己。随时随地,抓住时机表示自己对他的忠心,永远站在领导这一边。
3.让你的领导放心
做下级的,不但要勤于工作,还要勤于思考,多动脑子,把各项工作做得周到些,圆满些,让领导放心。
第一,上级考虑周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上级的布置去办,使上级放心。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却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许多多的工作,上级布置得已经相当周密,只要按上级的吩咐去办,工作就能做得非常圆满。但也有例外情况,有相当部分的工作如果没有上级的督促、检查,就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如果你的上级在谈到你时说:“你那里可以不去检查,我完全可以放心。”那简直是你莫大的光荣。这表明上级对你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已经认可。
第二,上级考虑不周到的问题,要开动脑筋把事情办周到些,使上级放心。这一类事情如果没有办圆满,责任当然不在下级身上。但是,如果你能帮助上级出乎意料地将事情办圆满,上级会多么感激你,喜欢你,并在今后加倍地信任你。有一位总经理派一位下属去外地协调一笔生意,想挽回一笔经济损失。因他工作忙,只简单交代了几条原则就让这位下属出发了。后来,总经理想到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还有两点应该交待的竟忘记了。正当总经理心急如焚的时候,这个下属回来了。他告诉总经理:对方对这次的处理很满意,答应以后给予更多的支援。所以如此,是因为他除了按总经理的话向对方说明情况以外,一开始就代表总经理向对方过去一段时间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又说明总经理没亲自来的理由,并表示歉意。总经理原来对这个问题有气,恰恰没交待这一点。由于这位下属采取了高姿态,一下子就使对方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双方进入了友好的谈判气氛。中途,他发现其中有几万元的经济损失理应由自己这方负责,没等对方提出,就承担了责任,使对方非常感动。这也是总经理没有交待的。对这样一个勤于动脑、办事周到的下属,又有哪位领导不喜欢呢?
第三,上级没有想到的问题,要能够想到。如果上级在,要及时提醒,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上级不在,更要及时主动地把上级没有想到的工作做好。
第四,上级考虑错误的地方,要及时帮助纠正。上级的错误,不一定要他的上级来发现和纠正,聪明能干的下级同样可以发觉和纠正上级的错误。比如,有位厂长提出了不切实际的口号和措施。手下一位科长及时全面地向他分析了形势并建议他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将会出现的问题,使他的头脑一下子冷静下来,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一种“担责分忧”,因为这是在为上级减少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
有的下级本来是聪明能干的,但他们不像上述那些下级那样处处让上级放心。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头脑中存在着不为上级“造资本”的思想。在他们看来,下级把工作搞好了,上级就可以官运亨通了,得到的是上级。这当然是大错特错了。为上级担责分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上级领导在更大程度上代表着事业,代表着全单位成员的整个利益,为上级担责分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忠诚于事业,忠诚于整体利益。
4.分忧,但不要添乱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不可踏入领导的圣域。尽快抓住扮演领导所需的角色。”
的确,每一位领导都有他不可侵犯的圣域,也就是他最得意而且引以为傲的领域。有些下级工作能干,而且极愿意为领导担责分忧,但却不小心而在领导的领域里随便插嘴,或肆意妄为,这是很不好的。
领导总是认为,能够弥补自己缺点的下级,是可靠的;但是对领导擅长的领域也要插手、分忧的下属,会被领导认为爱出风头,如果经常这样做,领导就会警觉,长此以往,说不定会演变成敌对关系。
这种“分忧”法,实际上是在给领导“添乱”。
曾创造出号称“世界的本田”的本田家一郎,有一位事业上的好伙伴,名叫藤尺武夫。这两个人被公认为事业上的“好搭档”,但彼此的性格和所擅长的东西完全不同。本田是一位自由奔放、喋喋不休的人,而藤尺却是一位说话有条有理,先想后讲的人。本田负责技术部门,藤尺专司销售部门,两个人从没有在对方的领域插过嘴。藤尺在经营方面发挥非凡的才能,但始终很尊重本田先生,他本人也从来不出风头。
直至现在,这两个人仍为大家津津乐道,且被视为绝佳的搭档,这完全是两人彼此信赖对方的能力,为对方“分忧”而又不干涉对方领域造成的。
在日本,还有一对事业上的绝佳搭档,就是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及其助手井植岁男。这两位完全属于不同的类型。松下先生属于前瞻性的人物,而井植先生则刚好相反。松下先生高举理想的火炬,指出该走的路,井植先生就遵循松下指示的方向拟定计划,然后以非凡的能力将它一步一步实现。
首脑与副手的关系应该如此,其他上下级的关系也应该如此。如想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而受青睐,应该与领导配成搭档,努力成为他的好伙伴、好助手,替他担责分忧。以你的力量使领导更有光彩,其终极结果你也会发出光芒。
5.多种花,少栽刺
某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主任秘书王某,给总经理起草文件或讲稿,总是深思熟虑以后才下笔,初稿写成以后,更是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修改。有一次,他为了把一份材料写好,将其余工作交给副手去做,自己则躲在公司一个偏僻的房间里一连三天没有出来。这份材料拿到总经理办公会议上讨论,大家一致赞扬,其中两位副经理在肯定材料写得不错的前提下,提出了某些修改意见。主任秘书不但认真听取了两位副经理的意见,还从其他领导的赞扬声中感觉到材料的某些地方写得还不够深入、欠准确,有个别文字还需推敲。
总经理办公会议结束后,他又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修改了一遍。那是一个全公司三级领导大会,总经理满怀信心地拿着王某准备的材料走上讲台。报告中间多次被与会者的掌声打断,总经理最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走下讲台。王某就是用这种工作态度练就了自己的一支生花妙笔,不仅他所写的材料、报告受人欢迎,而且他还为报刊、电台写了许多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出版了好几本专著。后来,“母公司”调他去国外培训,总经理满怀深情地送走了这位他常说的“最满意的下级”、“最得力的下级”和“最真实的朋友”。
接替王某的是一位刘某,很有才气、文章也写得不错,往往一气呵成。但他求快不求精,写完的材料从不修改。开始,他把材料写好后就交给总经理,总经理看后,赞扬他写得好的地方,指出写得不满意的地方,请他修改。他摸到总经理的这个脾气以后,就有意拖延时间下笔,等到总经理急用的时候,他才把材料写出来,或者写好以后不拿出来,硬是要到用的时候才送到总经理手里。他的经验是:“撰写材料要巧,时间一到就行。”而且他的这种工作作风还传染给了自己的下属,使整个秘书室拖拉作风严重,工作效率低下。他可曾知道,总经理每次拿到他写的材料,有多么心烦:不改吧,错误太多;大改吧,来不及了。幸好他自己颇有文字功底,只好抓住会前的一点时间,自己略作修改。开始他顾及刘某的面子,没有发作。直至有一次,略作修改已不能解决问题,只好推迟开会时间,交由别人重写,在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将刘某训斥了一顿。但刘某积习难改,最后只好调离原工作岗位。
对工作精益求精,就是对工作负责的最具体的表现。从下级来说,既是对上级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如果下级做工作粗制滥造,那就会给上级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这样的下级不但不会成为上级的好助手,不能为上级担责分忧,而且还是惹祸的源头,添乱的“机器”。
6.甘愿替领导受过
上级所管的事情很多,但并不是每件事情他都愿意干、愿意出面、愿意插手,这就需要有一些下级去干,去代上级摆平,甚至要出面护驾,替上级分忧解难,赢得上级的信任。
有些人很不注意上级愿意干什么工作、回避什么事情,往往容易得罪上级,惹出麻烦。某化工厂因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关注。省电视台记者到该化工厂来访时,最先碰到该厂办公室主任陈某,陈某怕说不好承担不起责任,就对记者推卸说:“我们厂长在办公室,他说了算,有事你找他去吧!”结果,记者闯进厂长办公室,把厂长抓了个正着,厂长想回避也躲不开了,硬着头皮接受了采访。事后,厂长得知陈某不仅不提前通风报信,还说了那样一句话,很生气,很快便炒了陈某的“鱿鱼”。
陈某的教训很深刻,记者采访质量问题本不是光彩的事,按道理,从为上级着想的角度讲,他除了应实事求是地讲明问题的原因外,还应该维护上级的面子,替上级分忧,而不该把事情全推到厂长一人身上。
一般地讲,上级有几愿几不愿,这在上面已经提到。
第一,上级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上级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级承担。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上级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职位,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级领导的形象,比如接电话、组织市场调查等都是上级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这些事情只能由下级分担了。
第二,上级愿做“好人”,而不愿做“坏人”。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上级一般都喜欢由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坏人”。
一位作家在《如何与老板相处》一书中举了个实例,香港有位企业巨头,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那是因为任何人跟他谈任何事情,从来都不会得到否定答案。当然他并非有求必应的“黄大仙”。碰上他真想合作的对象或他肯出手相帮的人,就会亲自出面,卖个人情。不然的话,一律由他的下属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对方,他是不会露面的。
愿当好人,不愿演丑角的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领导心理。此时,上级最需要下级挺身而出,充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当然,这是一种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上级也难以启齿向下级明说,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上级的意思然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做了上级心里有数但不会公开表扬你;如果下级因为粗心或不看上级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尴尬,上级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第三,上级愿意领赏,不愿受过。闻过则喜的领导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喜者。在评功论赏时,上级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之后,许多上级都争着往后退。此时,上级亟待下级出来保驾,敢于代上级受过。
代上级受过除了那些原则性或特别严重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从组织工作整体讲,下级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上级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受过的角度讲,代上级受过实际上培养了下属的“义气”,并使自己在被“冤枉”的过程中提高预防错误的能力。结果,因为你替上级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上级一定会回报你,给你“吃小灶”。
7.关键时刻露一手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人受到诸如“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埋怨,这样的人因为在关键时刻不能替上级担责分忧,反而使他大受其苦,因而受到上级的批评。像“砸锅”一类的事是俯仰皆是,随处可见。
“失街亭”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马谡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曾屡立战功,但因他教条主义、刚愎自用,在街亭一战中失利,损兵折将,丢失街亭。不但寸功未立,反丢了“卿卿性命”。马谡其人,不但未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反而在关键时刻使己方先机尽失,这样的下属也着实令人失望。
在关键时刻能够主动为上级担责分忧,其情可嘉,但担责分忧必须建立在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并且必须对任务本身有个客观的认识。如果光凭一片忠心和热情,去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那就是犯了大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讨没趣,甚至付出更为沉痛的代价。
关键时刻下级的表现,不论是好还是坏,都会给上级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上下级今后的关系影响至深。
因此,关键时刻“露一手”,是赢得上级信任的“妙着”。
这就要求下级要善于发现某些关键时刻,也要善于把某些时刻变为关键时刻,善于创造关键时刻。一般地讲,关键时刻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上级派下难度较大而且影响较大的任务时,做好这样的工作对上级而言至关重要,下级应当全力以赴,协助领导圆满完成任务,不可袖手旁观,或者看笑话。
第二,其他同事忙于其他事情,人手不足但事情却很多时,也要多承担任务,井井有条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干得相当出色,上级自然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所以不要推卸责任。
第三,遇到意外的突发事件,上级与同事都拿不出办法时,要冷静、稳妥地出谋划策,把问题解决好,表现你的超群才干。
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就叫做“雪中送炭千金难买,锦上添花一文不值”。
对关键时刻的把握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有的下级在平时默默无闻,并无什么突出的表现,但在一些非常关键、领导特别关注的场合下,他却能表现得尽善尽美,受到上级的赏识,这不能不说他很高明。
8.呵护领导不能三心二意
一个单位,不论是工厂、商店、公司,要做出成绩来,搞得有声有色,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一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一心扑在工作上。
一心扑在工作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神贯注,一是全力以赴。所谓全神贯注,就是不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古时候有两个人学棋,本来两人的智力不相上下,但一人专心致志,进步很快;而另一个人虽然人在听老师授艺,但心却早已走开,一心想着这时正有一个大鸟飞过,马上拿弓箭把它射下来多好,因而没学到什么棋艺。学习是这样,工作也是这样。花同样多的工作时间,思想集中程度不同,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一是完成的数量不一样,另外完成的质量也会有差异。如果一位部门经理思想高度集中,他就能认真地思考一些问题,深入仔细地做些调查研究,全面客观地安排今后的工作。如果思想不集中,那么不论是调查还是工作计划,都会有所疏漏,甚至是漏洞百出。
能否全神贯注地工作,对某些特殊工种来说,还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否。一位煤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由于一门心思地想往上爬,心思根本没有放在矿山安全上,安全宣传做得很差,安全设施很不齐全,矿工常常违反操作规程,井下事故频频发生。由于这位副矿长玩忽职守,最后被革职查办,他的直接领导也难辞其咎,受到牵连。
对上述这些下级,上级喜欢谁,不喜欢谁,还用说吗?
所谓全力以赴,就是不要分散精力,舍得下功夫。一件事情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肯定做不好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绝大多数是另有所好,另有他业。某厂有位车间主任,常常请假不来上班,厂领导一了解,原来他买了一辆摩托车,经常在外面捞外快,有时一去一天,到深夜才回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实在太累了,第二天只好请假。
可想而知,这位车间主任是不可能将本职工作做好的,更不用说分外的事了。
如果下级不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能为上级分责担忧,反而事事要上级操心,那他就不是一个好下级,上级自然也不会欣赏他。
为上级分责担忧,首先就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心一意地做好。
9.成为领导的“密友”
业务部副经理小王发现自己的领导这几天满面愁容,无精打采,本来很开朗的一个人,现在变得意志消沉了,原来很快就能处理完的公事,现在到下班时还要剩下很多,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下去,势必会影响业务部工作任务的完成,进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业绩。
小王看到这些,真是忧心如焚。他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领导的妻子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去陪侍妻子。由于休息不好,再加上时刻担心着病人,因而连日来已经是精疲力尽,心力交瘁,白天上班自然没有精神,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了。
小王对领导的遭遇深表同情,他找机会与领导谈话,请求暂且将领导的一部分工作交给他去做,好使领导能够腾出更多时间照顾病人。接手工作后,小王一丝不苟,力求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圆满,遇到不明白或不熟悉的问题,他主动向领导或同事们请教。在他的努力下,业务部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总经理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而小王本人也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后来,领导的妻子病愈出院,领导又开始安心工作了。每每谈起这一段经历,领导总是很感激地对小王说:“那时多亏了你鼎力相助,不然的话,公司遭受损失不说,恐怕我自己也早巳回家抱孩子了。”总经理也不只一次地说小王是一个很顾全大局的人。
通过这件事,小王得到了公司上下人的尊敬和赞誉,他和其直接领导更是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密友”。
像这样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责任,替领导分忧,顾全大局的下级,一定能得到领导的厚爱。
10.领导不可怕,不要绕着走
不要见着领导就绕着弯走,多跟领导聊聊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件对你的升迁极有好处的事情。
有些很有“正义感”的人总是有这么种看法:跟领导走得近乎的人,没别的,就是拍马屁,还不就是为了多得点好处,想升官、要待遇,其实也不见得有什么真才实学,就是总在领导眼前“晃悠”。“正经”人是不屑、不齿如此的。
其实,多与领导接触接触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因为无论是从开阔思路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更实在的站稳位置的方面着想,“让在任的领导喜欢你”都是很重要、很“实惠”的事情。
安静小姐是某公司的部门主管,也算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官”,不显山、不露水,只是公司一位重要领导时常过来找她聊聊天,这位领导虽不直接领导安静,但他是公司董事局的成员,他的意见可以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员工的去留。因此,安小姐一直稳稳当当、别人无法顶替地做着一份工作。
后来,那位领导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公司,但新领导上任3个月,便对安静青睐有加,大会、小会一通的表扬。安静是聪明人,自从受了第一次表扬后,她总是能在楼道里、饭厅里适时地与领导巧遇,看似有一搭,无一搭地说些工作上的想法什么的。安静工作上的成绩确实也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得到了公司年度的最高奖励,并且领导有意让她升为中层领导。一年后,这一任领导又走了。第三任领导走马上任了,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安静就升了部门主任。因为前任领导的部属都给安静说好话。谁都知道安静业务是不错,但不错的不止是她一个人,为什么领导偏偏信任她呢?因为她会审时度势,会制造机会让领导了解自己,进而信任自己。
最怕的就是见了领导像见了“恶狗”一样,抹头儿就走,要不就勉强打个招呼,一低头过去了。那样领导说不定以为你在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怕领导知道,要不怎么见了领导就像耗子见了猫似的。这种员工要么是真的有什么事情不愿意领导知道,要么就是“清高”,再要么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成绩缺乏自信。若是第三种情况,实在大可不必。也许你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对自己总是不承认、不满意,也许领导并不像你自己认为的那样,也觉得你成绩不好;即使你真的是比别人差些,只要你工作努力了,领导也并不会看不起你,相反,把你的“痛苦”告诉他,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好的建议,让你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呢。
总之,领导不可怕,不要见了就绕着走。多跟领导沟通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1.把领导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当你面对部属的时候,一定要时常夸奖他们,感谢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可是,当你面对上级的时候,就不能期待他们也赞赏你、感谢你。因为绝大多数的上级从根本上认为部属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
做领导的,自然有权利享受部属的殷勤,而部属,就该有所觉悟,被领导轻蔑,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这样才不会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一些教人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书中,常常异口同声地大声疾呼:“请将部属当人一样尊重。”可是这项呼吁表明的现实情况,正是现在许多人都不把部属当人一样尊重。今天,你的那位领导说不定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熬过来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经历过艰苦的人,往往也会将部属的艰苦视为理所当然。可是,那些教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书籍,却将领导不好好对待下属的情形解释为“度量小”,这真是荒谬至极。
如果你公司一向很重视有身份地位的人,那你一旦飞上枝头当凤凰了,就可能受到公司的器重。可是,要是你想对抗公司这种传统的话,只会招致更多的抵抗与排斥,绝对得不到什么好结果的。通常这种类型公司不是历史悠久的企业,就是大企业或公司机关。所以,在进公司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公司的大致情况。要知道,在这类组织中工作,很难得到领导的赞赏。
很多下属总觉得,身为组织的一员,只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多做些什么。可是,你如果就这么做的话,人家绝对不会相信你是“有能力的”。举例来说,当你的领导拜托你整理干部会议上要发表的资料时,你不仅整理好大致的资料,还得注意领导可能遗漏的小重点,建议与会人士该做些什么,以领导的立场来衡量工作的质量。
绝对不可以劈头就给领导一句:“这是你干的工作吧。”要是领导工作进行得不顺利的话,你们小单位的工作也同样不好。所以,一定要把领导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尽心竭力地去做。
12.积极欢迎新领导
领导换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一个有能力的人就懂得在这个时候施展他的才华。在这个时候,新任领导对新单位的工作,一定没有自己熟悉。所以,今后我们是不是能在工作上先发制人,是不是可以跟新领导的关系搞的很好,就要看我们首先所采取的做法了。
“今后您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了。我们一定会听从您的指挥,请放心施展您的才华吧。”也会有人对新上任的领导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总之,面对新领导,有好几种做法,问题就看你采取哪一种了。
自信有本领的人通常会采取前者那种态度来面对新领导。不管是谁,都会对自己擅长的工作有着执着的追求与自信,在领导还没有习惯这个环境的时候,总是会有先发制人的冲动。如果和以前的领导又处得很好的话,当然会对这个并不熟悉的新领导抱有敌意,不喜欢他的颐指气使。如果和以前的领导意见不和的话,这回不正逮着了机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展所长了吗?这些都是一般人会有的反映。
可是请稍等一会儿,这种事情一定要冷静地考虑。的确,新领导刚上任,一定会对内部的工作不太熟悉,应该有的资料也不太齐全。可是,一般来说,职位越高的人,就越容易收集到信息。而且,一旦当他坐上了颇有分量的职位,他便会充满了使命感,拼命将工作上所有的重点在短期间内全部消化。说不定在同事与部属之中,也会有人大献殷勤,来讨领导的欢心。
如果有人评论说你的领导和部属相处不好的话,你这个部属所得到的评价也不会好到哪去。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和新领导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提供领导工作上所需要的信息,使领导的工作能够早日走上轨道。领导还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暗地里帮他的忙,让他早成气候。
这时,绝对不要拿前任领导和新上任的领导比。每个人登上新职位的时候,都希望和前任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如果你仍抱住前任领导的模式不放,去责难新领导作风的话,那就不太明智了。
即使你和前任领导处得很好,也不应该拒绝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啊。这和夫妻一样,即使你讨厌,也不能说换就换,可是,请放心,公司有时候还是会帮你调换工作伙伴的,以此保持工作的新鲜感。所以,当新伙伴来的时候,不妨面露笑颜欢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