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评价内容狭窄,忽视评价的全面性与综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必须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尽管传统的教学论学业评价由作业、考勤、小测验和期末考试几大块组成,但对比课标要求,其评价内容狭窄和片面是显而易见的。从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看,其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应把握两点:一是课程内容的全面性,教学论课程是一个整体,其评价内容应主要包括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数学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数学教学实践以及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知识基础。二是评价目标的全面性,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更关注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至于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则应注意不要对学生的某一具体教学技能进行单独测评,而应通过讲课等方式综合测评学生理解教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设问提问能力以及课堂管理能力等。
4.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忽视评价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是抹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评价中,一方面要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另一方面要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将量方面的分析评价与质方面的分析评价相结合,不单纯看一次考试,一次分数,做到全程评价,全面评价。不仅看书面形式,还要看口头形式;不仅看课内,还要看课外;不仅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在探讨各种教学现象时不仅看学生的发言,还关注学生是否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以及是否有独特的见解与看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还关注设计的创新性;在技能培训时不仅看实际教学能力,还关注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5.理论与行为不统一,忽视评价的示范性
教学论课程内容一般包括评价论,其目的是让师范生了解当代数学教育评价的现状、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当代数学教育评价的时代特征,学生学业评价的一般方式和操作要领,树立全新的评价观。这既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自身专业发展成长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以考试为评价的主要手段,以卷面论成绩的做法不但与发展性评价理念不符,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理论和教师行动的不统一,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并不认同自己的学业成绩,也容易让师范生形成新评价理念就是一种时髦的错误导向。难以充分发挥评价的调节、激励、促进、导向与示范功能,不利于师范生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培养评价基本功。可以说发挥评价的示范功能,从根本上拓展了学业评价的功能。学业评价不再单单是鉴别,它也是师范生学习评价,体验评价,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
三、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考虑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我们建立了数学教学论多元化学业评价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2001级和2002级学生的学业评价。
(一)期末考试(权重30%)
师范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因此有必要保留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但它并不只是卷面成绩,而是由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表现、考勤,权重10%)和卷面成绩(20%)组成。作业的观测点主要是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课堂表现的主要观测点是学生听课是否认真、是否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是否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的见解是否触及问题的本质或有创新等,其实施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观察与记录以及学生的课堂记录。在考试内容方面也做了以下改进:(1)尽量避免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的试题,努力增加试题内容的情景性,把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以及学生课堂讲解的条理性、逻辑性、启发性等教学技能放在丰富多彩的背景中去测试,避免了试题孤立地对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测试的做法。例如试题:假如你要向学生讲解例题“已知抛物线的一条弦AB被一焦点分为m和n两部分,求证:”,请写出你的讲解、分析、启发过程。(2)较多采用了开放题、探究题等有利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试题。例如试题:请将例题“直线Y=X-2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证:OA⊥OB”进行变式引申。(3)将数学教育理论与教学设计结合考查,避免学生对其机械记忆和空洞的理解。例如试题:“请结合例题教学:求函数的最小值。谈谈你对过程教学的理解。”(4)突出考查学生对基本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方法的把握,体现个性化理解。例如试题:“请结合实例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二)试讲(权重60%)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具有文科性质的理科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践性是它与高师数学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而讲课和说课具有培养和检测师范生掌握教学理论和进行教学实践的双重意义,也是当前中学教师应聘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将讲课和说课引入学业评价。
在技能培训时,将全体学生按大约12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由教学法教师或附近中学的高级、特级数学教师担任试讲的指导教师,负责初期测评、中期测评,其中初期测评、中期测评用来观察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最终测评时将两个试讲小组合并,由3~4个指导教师和3个学生代表组成评委,现场点评并进行评分,是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
1.上课试讲(权重25%)
(1)教案的设计(权重10%)
提前一个月由各班组织抽签确定每位师范生的试教题目(高一或高二数学,某章节的课题),并要求查阅资料、独立完成所选课题的上课方案设计。要求:教案书写格式规范(详案);教学目标科学具体,教学重难点确定准确,教法选择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新知识等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有序,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趣”、“新”、“巧”,注意概括、呼应和深化;师生互动设计较好,注意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的生成过程;例题选择恰当,有清晰的讲解、启发思路,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提炼;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适度性;板书设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试教(权重10%)
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讲课。要求:利用教案而不背教案,进入教师角色;板书规范工整,整体效果较好;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阐述准确恰当,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态自然,能运用体态语言营造和谐氛围;教学程序科学合理,衔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节奏科学协调;讲解思路清晰,启发有针对性,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积极思维;关注学生的参与,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课内活动新颖实用,重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有实效。
2.说课试讲(权重25%)
(1)说课方案的设计(权重10%)
同上课试讲一样,抽签确定说课题目,独立完成所选课题的说课方案设计。要求: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以及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正确具体,符合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确定准确,依据合理;教法选择恰当,富有启发性;学法引导恰当,利于培养学习能力;知识引入及设问设计巧妙;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有创新性;教学结构严谨,各环节安排紧凑、衔接自然,教与学双方互动良好;教学设计意图明了、科学。
(2)说课演讲(权重10%)
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说课演讲。要求: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语言规范流畅,富有感染力;脱稿讲演,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教态自然大方,富有激情,有得体的肢体语言。
(3)现场答辩(权重5%)
由教师评委根据考生说课方案和演讲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要求:回答问题判断果断,语言清晰,知识点准确,条理清楚,思辨能力强。
3.技能培训中的表现(权重10%)
在技能培训过程中,注意收集记载与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试讲表现。如:出席情况、讨论的积极性、发言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是否认真修改和完成教案和说课方案、是否认真倾听与配合、是否认真完成课后反思、是否积极研讨教案、是否在试讲活动外积极进行训练等。通过自评价、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参与试讲活动的态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别评价。
4.进步与发展
通过三次测评情况,了解小组成员在教学技能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对进步较大或者较快的同学,在试讲成绩中附加1~4分,但累加后不能超过试讲所占的权重。
(三)CAI课件设计(权重10%)
学生在10分钟内演示自己的课件。要求:CAI课件的背景和布局美观和谐;能创造生动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探索欲望;能针对教学内容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能够化抽象为直观,体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在演示中)注意体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参与。
(四)课外活动
依据师范生在院系两级师范技能比赛、说课比赛、微格教学比赛等活动的参与情况和成绩,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调控。如获得系级一、二等奖和院级一、二、三等奖的同学,学业成绩调到优秀等级内,参与者给予相应加分。
4.学业评价的实施反馈
在推行多元化考试模式后,笔者对本校2001级和200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学习状态、从教素质和就业应聘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4.1、学生对多元化考试模式的评价
对两个年级共394名师范生的调查结果如下:(1)对引入多元化考试模式:a.认为满意的占72.3%;b.一般的占23.1%;c.很不满意的占4.6%。(2)试讲的课题情况:a.一个的占10.2%;b.两个的占17%;c.三个的占44.9%;d.四个以上的占27.9%。(3)试讲中的行为表现:a.不认真听、不发言的占8.6%;b.认真听、不发言的占22.1%;c.认真听、偶尔发言的占32.2%;d.认真听、积极发言的占37.1%。(4)对目前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业评价模式:a.认为更有利于掌握数学教学技能的占84.5%;b.认为不利于掌握数学教学技能的占9.6%;c.认为无所谓的占5.9%。(5)认为多元化考试对教育实习和求职:a.很有帮助的占76.4%;b.没有帮助的占10.2%;c.无所谓的占13.4%。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大多数师范生认同多元化考试模式,积极参加试讲、说课等能力训练活动,学习兴趣变浓,而且通过教育实习和求职体验,对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业评价模式是肯定和欢迎的。
(二)实习学校与指导教师的反映
笔者对两个年级师范生教育实习的85所学校和164位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调查整理,其中教学效果优秀的占24.8%;良好的占39.7%;中等的占27.2%;较差的占8.3%。同时,我们也对本校未采用多元化考试模式教学的师范生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我系师范生在教学能力上明显高于其他系。在2004年、2005年两个年度学院举办的“微型课”、“说课”大奖赛中,笔者所在系参赛的数学师范生全部进入决赛,并都获得一、二等奖的好名次。经过两年多来对数学教学论课程学业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到这一改革促进了师范生参与数学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了师范生的教学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改革。
附:调查问卷表
亲爱的同学,为了了解你们对“数学教学论”课程学业评价的看法和学习情况,也为了给老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正确参考,以及配合学校进行该课程学业评价的改革,请你认真、如实地填写问卷,把你认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其中1~3题填写你现在的看法,4~10题填写你学习该课程期间的真实情况)。不需要留下你的姓名,谢谢你对老师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1.你认为“数学教学论”课程( )
A.很重要;
B.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2.你认为以考试为主的“数学教学论”课程学业评价( )
A.很科学,很公正;
B.不科学,很公正;
C.一般;
D.不科学,不公正。
其主要原因是:
3.你认为以考试为主的“数学教学论”课程学业评价( )
A.有利于掌握数学教学技能;
B.不利于掌握数学教学技能;
C.无所谓。
4.你试讲的课题情况是(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以上。
5.你说课的课题情况是(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以上。
6.在同学试讲(或说课)中,你的表现主要是( )
A.不认真听,不发言;
B.认真听,不发言;
C.认真听,偶尔发言;
D.认真听,积极发言。
7.你阅读优秀教案(或教学设计)的情况是( )
A.从未阅读;
B.很少阅读;
C.阅读较多;
D.大量阅读。
8.课外你与同学探讨数学教学(或教学技能)的情况是( )
A.从未探讨过;
B.很少探讨;
C.经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