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31830800000017

第17章 瓮山泊与耶律楚材

昆明湖早先叫西湖的。跟杭州那座流淌着西施的眼泪的湖泊同名。大概因为它位于古城的西北郊,加上与屏风般的西山相连。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俗称西湖的水潭;起这样的名字较省事,也亲切。譬如雷州半岛的海康城西,原有罗湖,苏轼被流放到岭南时,曾与其弟苏辙在此日夜泛舟,当地人乃将罗湖易名为西湖,并模仿着修筑了苏堤与白堤。连县太爷也写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过客:“万里宦游来海国,一般乡景似杭州。”不管怎么说,是苏轼最早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在这方面,扬州做得尤其聪明,在本地的西湖前加了“瘦”字,以示区别。瘦西湖,瘦西湖,“减肥”之后,显得更楚楚动人了。

北京的这一座西湖,既不胖又不瘦,很本色。虽然苏轼不曾来过这里,但另一位大学者,耶律楚材,却看中它了,以此为葬身之地。今天的万寿山,当时叫瓮山,因而昆明湖又叫瓮山泊。耶律楚材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帝王之后,又曾任金朝国史院编修及尚书右丞。成吉思汗攻破金中都,首先想到了他,下诏书令其从军参政,并为之起了个“美髯公”的外号。这一代天骄曾指着“美髯公”告诉其子窝阔台(后来的元太宗):“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耶律楚材为元朝服务数十年,有一半时间担任着中书令(丞相)之要职。他虽为契丹族人,却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晚年自号玉泉老人;随蒙古铁骑南征北伐途中,时常怀念故乡山水,写下“归隐西山五亩宫”等诗句。当公元1244年病逝于蒙古高原,遗嘱以马革裹尸运回燕京,埋葬在玉泉山下瓮山泊周围原来很荒凉,芦苇遮天,自从东岸增加了这处人文景观后,才变得热闹了。常有高官显贵、文豪墨客前来凭吊。

耶律楚材不仅会搞政治,还精通儒学和佛经,乃至辞赋。譬如他题咏玉泉山上著名的华严洞,刚柔并济,很有点苏东坡感叹“大江东去”的味道:“花界倾事已迁,浩歌延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山横翠嶂架寒烟,野春平碧怨啼鹊。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军攻占元大都,耶律楚材墓难免受到冲击,坟头被夷为平地,祠堂也焚之一炬。若干年后,沈德符记述:某贵族在西山盖房,挖地基时触及一古冢,掀开棺盖,见死者之头颅骨比常人大许多,又获石碑,方知此地埋着的是耶律楚材。看来玉泉老人不仅胡子长得美,脑袋也要大一号。不愧为智者也。王崇简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曾来此探访:“瓮山山下东南数十步有元耶律丞相墓……祠宇倾颓,尚存公及夫人二石像端坐荒陌。少前,二翁仲,一首毁,相传居人夜见有光,疑其怪而凿也。后一高阜,则公墓云。”清康熙戊申(1668年)又策马重游,但见“断垅渐平,耕者及其址,石像仅存下体,余皆荡然。三十余年来,问之土人,鲜知为公墓者。墓西去半里,圆静寺僧犹能言其处。嗟夫!石像何患于人?去之者以其妨耕也。念此十笏残基,再数年皆麦亩黍穗矣。”他很有点替黄泉之下的耶律楚材打抱不平的意思,借诗抒怀:“丞相遗坟知己稀,荒冈不似旧崔巍。空余祠址藏狐窟,无复苔纹绣石衣。耕叟驱牛依冢卧,东风流水落花飞。俯思一代名臣盛,徒有青山挂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