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博物馆
钟表博物馆
在瑞士日内瓦钟表珐琅博物馆,收集并展出了过去5个世纪当中的钟表,博物馆最贵重的藏品是一块镶嵌在一个精美的金质袖扣上的小表,周围还装饰着各种宝石。在莫捷的历史与工艺博物馆则可以看到由博韦·弗勒里耶1968年制造的一块金怀表,这是同一批生产的表中仅存的一块。在圣欧班的城堡博物馆收藏着一座路易十六时期的壁钟。
航天博物馆
在美国华盛顿市有一家免费向游人开放的航天航空博物馆,这里有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复制品,有比声速还快6倍的飞机、阿波罗11号、太空登月火箭舱等,这些展品是一部简明、立体的航天航空史。
自然博物馆
英国自然博物馆,位于伦敦的南肯辛顿区。该馆拥有古生物、动物、植物、矿物、人类和生态等方面的标本4000余万种。该馆的现代生命科学陈列厅,展示了人类学和进化论的科学知识。古生物标本展出有鱼龙、蛇颈龙、5米高的霸王龙、身体较小的新颌龙、尾翼达17米的翼龙以及完整的始祖鸟骨骼。现代动物标本展出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鱼类、鸟类及爬行动物。矿物标本展出非洲结晶石、摩洛哥钒铅板状结晶、德国针铁彩虹色钟乳石、法国大理石及各类陨石。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是古代的建筑物和塑像,它们以其规模、美丽或独特的建造方式令人惊奇不已。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名册编制于公元前3世纪。按今天的标准,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七大奇迹就规模而言并非特别引入注目,但是,它们非凡的美丽和久远的年代仍然受到人们由衷的赞美。
实际上“世界七大奇迹”只包含了西亚、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迹,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这一地区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总结这一地区的人造景观时,把他认为最伟大的七处称为“世界七大奇迹”,这个提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它们是:埃及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耳忒弥斯神庙、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斯岛太阳神巨像。现在除了埃及金字塔依旧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他六处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金字塔
金字塔是七大奇观中最古老,也是唯一一处保存得相对完整的遗迹,我们至今仍未揭开它的全部秘密。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500年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所以被称做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亚历山大灯塔
遵照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的命令,亚历山大城的法罗斯灯塔于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岛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闪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点:埃及亚历山大港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的高度当之无愧地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14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
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建造的。见过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作家们都将它描述为一座层叠的平台建筑,每一层上种植了棕榈和其他树木。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点: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巴格达附近
这座神话般的建筑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一个妃子修建的,大约120米见方,高出地面20多米。据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置从下面的幼发拉底河里抽上大量的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众不同的,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出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阿耳忒弥斯神庙
土耳其以弗所古代王国吕底亚的国王克罗伊斯所建造。神庙里供奉着生育和多产女神阿耳忒弥斯。公元前356年神庙被烧毁。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点:希腊城邦埃斐索斯,现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庙建筑以大理石为基础,上面覆盖着木制屋顶。整个建筑的设计师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有两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约12米~18米高。神庙的底座约为60米×120米。原庙毁于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后建起的庙于公元262年再遭火难。
阿耳忒弥斯神殿曾经历过七次重建,首座阿耳忒弥斯神庙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筑师Samos、Chersiphron及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以爱奥尼亚柱式大理石柱支撑的建筑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当时最大的建筑物。整座建筑物均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着阿耳忒弥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后来在公元前356年,神苗为大火及侵略所毁,其后的重建,大理石柱长度增至21.7米,并且多了十三级阶梯围绕在旁边。最后,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庙在公元401年被摧毁后,从此永远在世界上消失了。
宙斯神像
奥林匹斯山的宙斯神像是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杰作。他用象牙来制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制成宙斯神像的长袍。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点:希腊奥林匹亚城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城,第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就是在此地举办的。
神殿是以表面为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神殿共由三十四个科林斯式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为41.1米×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枝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坐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当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坐在宝座上的宙斯的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位于奥林匹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宙斯神像虽然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幸免于难,可是最终亦难逃厄运,于公元462年被大火烧毁。
摩索拉斯陵墓
据说,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陵墓约45米高,底座上部呈阶梯形的金字塔状,卡里亚王国摩索拉斯国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顶端。陵墓毁于公元3世纪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点:现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区
这座伟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筑由两名希腊设计师设计,外面装饰以奇异的雕刻花纹。甫一建成就声名远播,公元3世纪初毁于大地震。现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一点剩余的雕刻。
摩索拉斯陵墓建造在哈利卡纳苏斯,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30平方米,高45米,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双轮战车。
罗德斯岛太阳神巨像
这座巨像建在罗德斯港口的入口处。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高约33米。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时间: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点:爱琴海,希腊罗德斯港
罗德斯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德斯岛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公元前的罗德斯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斯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斯岛曾经被许多势力范围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这已超过了整个岛上的人口)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斯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12年,高约33米,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0多年后就被强烈的地震毁坏了。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非常壮观而有趣。
奥运圣地——希腊奥林匹亚遗址
提起奥运会,人们不能不提到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而提起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我们自然会想到它的发源地——那神圣的奥林匹亚。
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古希腊,孕育了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半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美和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希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公元前200年的克里特岛,克里特人在古代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其中包括舞蹈、斗牛、拳击和摔跤等。城邦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城邦间的复杂竞争,带来了古希腊体育的繁荣,战车赛、站立式跤、拳斗、赛跑、标枪、铁饼、跳跃、格斗、射箭等成为了古希腊人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斯巴达和雅典先后成为繁荣时期希腊体育的代表。而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孕育、产生了许多地方性或全希腊的运动会,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诞生于奥林匹亚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这一历时293届的竞技会,长达1169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竞技会的消亡,古代希腊体育的辉煌也慢慢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奥林匹亚也就成为爱好体育的人们最崇敬的圣地。
奥林匹亚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皮尔戈斯之东、阿尔费夫斯河与克拉泽夫斯河汇流处,距雅典370公里。从18世纪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学者接连不断地来到这里考察和寻找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遗迹。1766年,英国人钱德勒首次发现了宙斯神庙的遗址。此后,经过大批德国、法国、英国的考古学家、史学家们对奥林匹亚遗址系统地、大规模地勘查、发掘,至1881年取得了大量有关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珍贵文物和史料。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后,因有部分余款,国际奥委会决定用这笔款项继续对奥林匹亚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并复原了体育场。
英国唐宁街10号
这是一处历史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办公室;这是世人皆知的英国政府象征,也是英国首相及其家人的住所。
透过巷口的安全防护栅栏看去,这座乔治时代的建筑朴实无华。建筑前部和那著名的黑色前门显得如此狭小,仿佛容纳不下那么多角色;实际上,里面却藏着无处不在的国家机构办公室,每天接待各国政要来访,举行关乎国计民生的日常会议。这里,就是伦敦的唐宁街10号。
这座古老的建筑至今已有270年历史,自1735年罗伯特沃波尔爵士开始在此居住时起,它就成为首相官邸,自此以后,更成为50多位首相的家园。10号的前门是一扇黑色铁门,门上有威武的狮头浮雕,衔着门环。门旁的邮箱上留着镌刻于1760年的字样“首席财政大臣”。10号有两扇一模一样的前门,这样,如果其中一扇需要油漆,也不会破坏它的传统景观和日常功用。有趣的是首相本人并没有唐宁街10号的大门钥匙。门口日夜有人值班,随时为主人开门。
走进前门,你就会一一欣赏到它铺着黑白相间格子的大理石的门厅,只有悬臂吊挂的主楼梯,沿楼梯墙壁展示的历任首相的黑白照片,每周四上午召开内阁会议摆放的船形会议桌,以双重防音门与房子其他部分相隔的内阁会议室,丘吉尔夫人最爱的白屋,当年造价昂贵、豪华奢侈以至于其主人不得不在众议院为其辩护的国宴厅,传说有身穿长裙、颈间佩戴珍珠项链的女鬼游荡其间的柱厅,烟道埋在窗户两边墙壁中的小餐厅壁炉……
唐宁街10号除了是政府的神经中枢以外,学生和游人也都有机会进去看上一看。它不仅凭借身份尊贵的房客蜚声海外,还拥有很多举世无双,能够反映英国传统文化、艺术、工艺技巧的收藏品,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小型博物馆。唐宁街10号的确是不容错过的伦敦众多名胜之一,而当你穿梭于它众多的房间之中时,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天然博物馆——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建于公元前8世纪,曾是古罗马帝国的重要行政中心。公元79年8月24日,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下午1时许,维苏威火山顶出现了一片奇特的云团,并向四周扩散,整个天空漆黑一片。随后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紧接着山顶又喷出了浓浓的带有硫磺气味的烟云,一会儿又冒出带有气泡的炽热的岩浆。之后,大量的泥石流在48小时之内,将整个庞贝城吞没。从挖掘出的古迹可以看出,维苏威火山爆发时,庞贝城丝毫没有准备,甚至炉内烤好的面包,橱内的熟鸡蛋,瓦罐内的蚕豆、小麦都历历可辨。惊慌逃离的人们倒毙在街道上、屋门口,发现的被火山砾烧焦的人体约2000具,各自显露出人们顷刻死于非命时挣扎的恐怖神态。
进入庞贝城遗址后,人们容易发现街道石铺路上由马车轮深深嵌下的辙印。古城四周有长达3公里的城墙,设有8个城门。当时庞贝城仅距海500米,所以靠近海边有港口。城西的商业区是古城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市区共分为9个区,第1、2区在南部,这一带有著名的露天剧场;第3、4、5、9区在东北部,属尚待开发地区;第6、7、8区均靠西部,6区在西北,8区在西南,7区在6区和8区之间,这3个区属市内繁华地带,大小剧院在第8区。庞贝城参观的主要景点有:
1.古董博物馆。展出的内容有: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庞贝人家中使用的器物和饰品以及用石膏复制的在灾害中受难者的尸体。
2.大小戏院及露天剧场。
3.著名人物住家和别墅。
维苏威火山吞没了庞贝古城,使无数生灵葬身火海,但它却把1900年前的庞贝城原封不动地留了下来,给人们提供了极其珍贵、完整的文物资料,庞贝古城是一座罕见的天然博物馆。
不倒的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坐落在意大利古城比萨大教堂的广场上,1173年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开始建造。当建到第3层时,塔身开始倾斜,博纳诺·皮萨诺只得把工程停了下来。94年后,建筑师焦旺尼·迪·西蒙内恢复建塔,他试图将倾斜的塔身调直,可是没有成功。由于迪·西蒙内死于1284年的战争中,建塔工程再度搁置。直到1350年,该塔才由建筑师托马索·皮萨诺最后完成。竣工时,因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所以被人们称为“斜塔”。600多年来,塔身继续缓慢地向南倾斜。据自1911年以来的系统测量表明,它平均每年向南倾斜大约1毫米。如今,塔顶已南斜5.3米,斜度为5度6分。
塔身为什么倾斜?根据地下钻探的土样,已查明塔基下面地表至10米深度是混砂层,由10米至40米是含很多结合水的黏土层,再往下是含自由水的砂层。这层黏土层在建筑物的压力作用下,部分结合水就会被挤出来,跑到下面的砂层中去,造成黏土层的压缩和沉降,使塔倾斜。当下面砂层自由水被人为地抽汲而造成压力下降时,这种黏土层的压缩和沉降还会大大地加速,引起斜塔的倾斜速度加快。据测定,在从砂层中抽汲地下水的时期,斜塔的倾斜速度曾增至每年2毫米,比以前加快了约一倍。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停止抽汲砂层中的地下水,斜塔的倾斜速度才恢复原来的数值。
这座塔为什么向南倾斜?据比萨大学一位老教授的解释说,可能是太阳的影响。因为意大利是在北半球,南面的大理石受日照强,热胀冷缩产生的力对下面的土层起着不间断的冲击作用,所以向南倾斜。另外,斜塔是在比萨城北部,原来城内蒙林取地下水的位置在它南面,南部地面沉降也可能造成塔身加速南倾。
眼下,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已超过5米。不过,按照目前的倾斜速度,比萨斜塔在未来的200年内还不会倒塌。这是因为从它的重心引下的竖直线并没有越出它的底面的缘故。
白宫
白宫是美国总统府所在地,坐落在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这是一栋别具匠心的建筑,建于1792年,1800年建成。是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风格设计的,全部采用石灰石建成,外涂白色油漆,故称白宫。
1814年,白宫曾遭英国军队焚毁,破坏惨重。此后进行了多次修建、扩建,最后经过1950年进行的一次大修缮,才形成目前的规模。
白宫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主楼高26米,宽52米,共计3层,有东西翼楼,共有130多个房间。
底层有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瓷器厅、金银器厅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外交接待大厅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陈设名贵而华丽,多古董、古玩,厅内挂有一幅作于1834年描绘美国景色的环行油画。图书室藏有两千余册图书,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金银器厅陈列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瓷器厅收藏了历届总统用过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从中国进口的瓷器。
主楼一层的北面是白宫的正门,进门后是大理石结构的门厅,依次是东大厅、绿厅、蓝厅、红厅和国宴厅。
主楼二层为总统家庭居住的地方,主要有林肯卧室、皇后卧室、条约厅、地图室和总统夫人起居室黄色椭圆厅等。
白宫西厢房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东厢房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41年建成。
白宫底层外交接待大厅的正前方,是有名的南草坪,白宫坐南朝北,因此这里也是白宫的后院,通称总统花园。国宾来访时,在南草坪举行正式欢迎仪式。每年春天复活节时,总统和夫人照例在这里举行游园会,这一白宫传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
白宫规定每星期二到星期六对外开放,虽然只有10余个房间供游人参观,但毕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元首的官邸,每年参观的人数达200万人。
莫斯科红场
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其知名度可以与天安门广场媲美。红场长695米,宽130米,面积9.1万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由条石铺成,显得古老而神圣。
红场是俄罗斯的象征,于15世纪建成。那时候,在克里姆林宫东墙外面曾经是破层烂棚的地方,形成了一片广场。到了15世纪末,这个广场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贸易中心,当时它被人们称做大市场。红场原名是“托尔格”,意为“集市”。从那时候起,广场的名称和面貌不止一次地变过来改过去,到了1662年它才开始被叫做红场。在古俄语里“红色”一词还有“美丽”、“主要”的意思。
红场上的建筑群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红场的历史与俄国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红场上的每一座建筑物都与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有联系。
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首都的最中心。它那高大坚固的围墙和钟楼、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博罗维茨基山冈上,构成了一组无比美丽而雄伟的艺术建筑群。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
11世纪和12世纪之交,在博罗维茨基山冈上出现了一个斯拉夫居民点,这便是克里姆林宫的雏形。到15世纪末,克里姆林宫成了国家政权和宗教权力的所在地。18~19世纪,首都迁到圣彼得堡后,莫斯科依然发挥着京都的作用。1918年,莫斯科重新成为首都,克里姆林宫则成了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地点。如今,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官邸就在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建筑群是在数个世纪中形成的。到17世纪末,克里姆林宫成了布局发达,广场、街巷、花园密布的一座城市。
18~19世纪期间,克里姆林宫实施了大规模的重建。雄伟的宫殿和行政大楼代替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物。它们大大改变了古老的克里姆林宫的面貌,但是克里姆林宫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民族特点。
畅游克里姆林宫,可以参观兵器馆这样的珍宝博物馆,欣赏恢弘的古教堂广场及其蜚声国内外的教堂,游览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和圣母领报大教堂、法衣置放教堂、大牧首宅邸,观看圣母升天钟楼中的展品。
伊万诺夫广场上可以见到铸造艺术的大作——炮王和钟王。在参议院广场可以见到彼得大帝时期的莫斯科稀有的建筑物军械局大楼以及著名的马·费·卡扎科夫的杰作之一参政院。军械局旁摆放着古罗斯的大炮和1812年卫国战争时缴获的大炮。皇宫广场上是大克里姆林宫建筑群,这是19世纪俄国皇帝的官邸。
世界最有名的陵墓
泰姬陵是全印度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陵墓,被世人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它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近郊亚穆纳河南岸,从印度首都新德里乘火车3小时可到达。
莫卧儿王朝皇帝沙杰汗的爱妃蒙泰吉·马哈尔娇艳美丽,才华过人,在随同沙杰汗出巡的途中不幸去世,时年39岁。为纪念与之形影不离的爱妃,沙杰汗征调2万多名民工建造了这座陵墓。
泰姬陵始建于1632年,到1653年才完工,工期长达22年之久。陵区南北长580米,宽305米,中间是一个美丽的正方形花园。花园中间是一个大理石水池,水池尽头是陵墓。陵墓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砌成,在清澈的水池中形成无比圣洁的倒影。陵墓的平台是红砂石,与白色大理石陵墓形成鲜明的色调对比。陵墓中央覆盖着一个直径达17米的穹窿,高耸而又饱满,以天空为背景,构成壮美净洁的轮廓。陵墓四角各有一座高达41米的尖塔。陵墓两侧的配套建筑为清真寺,式样完全相同。墓穴为地下穹形宫殿,白色大理石墙上镶嵌着宝石。
泰姬陵宏伟瑰丽。凌晨或傍晚是观赏泰姬陵的最佳时刻,此时的泰姬陵显现出无比的纯洁、静穆和优美。
伦敦塔桥
从英格兰东南角的泰晤士河出海口乘船逆水上行,可以在大伦敦区的泰晤士河段上见到32座桥梁,其中最壮丽的一座就是位于伦敦东区的塔桥(TowerBridge),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已成为伦敦的象征。
塔桥创建于1886年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泰晤士河穿过伦敦,将都市分成南、北两区,桥梁自然成为伦敦居民南来北往必经的通道。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由于西区既有的少数桥梁已无法疏解市区日增的人车流量,同时东区也已成为繁忙的河港,因此有必要在泰晤士河上另建一座桥梁,供行人与车辆通行,而且不阻碍船只通航。
1884年,当时管理东区河段的伦敦公司从公开征求的50个桥梁蓝图中,选中了琼斯与巴瑞的设计图。工程于1886年开始,经过8年完成,其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在施工期间必须保持河道航运的通畅。于1894年6月30日启用的塔桥,看上去像是一座石桥,其实它的主要结构是由14000吨钢铁所建造,桥的外表覆盖了康瓦尔的花岗石和波特兰特所产的石材。这是因为最初设计时确立了一个原则:新的桥梁必须融入周遭的环境,以便和相邻的旧有王宫“伦敦塔”的石头城堡保持和谐。
塔桥全长268米,可供汽车与行人通行。两座塔高度42米,若从桥的基础算起,则高为89米,两塔之间的距离为60米。桥面可以升起,从中分开呈八字形,供高桅杆的船只通行。根据统计,在最初通航的一个月内,塔桥共开阖655次,这说明了泰晤士河在昔日大英帝国时代的繁荣景象,然而现在航运已经没落,塔桥每月开阖大约仅20次。
塔桥的上层设有一个行人通道,以便下层桥面张开时行人仍可通行,但由于利用率不大,已从1900年起关闭。
1976年起,为开阖塔桥提供动力的蒸汽锅炉被油与电力驱动的机器取代,这些蒸汽锅炉被陈列在塔内的展览室,供游客购票参观。
塔桥被公认为是欣赏伦敦市景与泰晤士河风光的最佳地点,管理单位以此作为号召,在塔内辟出三个场地,出租供人举行婚礼、生日派对、酒会以及公司行号的促销活动,最主要的餐厅可容纳40人。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区,位于圣詹姆斯公园西端,因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建造而得名。后被英国王室购得,曾一度作为帝国纪念堂、美术陈列馆、办公室和藏金库,直至1825年改建成王宫后,便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官邸,集合办公与居家功能。英国王室是世界上仅存的数个王室之一,虽然王室的社会功能在日趋递减,但王室文化作为旅游项目却吸引了众多的世界游客。
1703年,安妮女王把此地赏给了白金汉公爵。1762年,乔治三世将公爵宅邸买下,作为王后的宫殿。1825年,乔治四世将其改作王宫,自此,白金汉宫便成了皇室的家。第一位真正入住白金汉宫的君主是维多利亚女王。如今,英国女王和王室成员以及王室工作人员仍旧住在白金汉宫。白金汉宫是一座四层楼的正方形建筑物,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600余间厅室。白金汉宫正门前的广场中心建有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雕刻有女王像。西侧为占地16万平方米的御花园,是王室举行招待会的地方,也是接待外宾及国家举行多项庆典仪式的地方。白金汉宫可以说是英国皇室的最高象征。
1992年11月,英国王室的另一王宫——温莎堡发生火灾,为补偿修复所需的巨额开支,女王于1993年春宣布,白金汉宫于8月7日~9月30日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并作为惯例,此后每年8月~9月都对外开放。但是,白金汉宫仅有三处地方可供游人参观,一是每天上午11时30分在王宫前举行的皇家卫队换岗仪式;二是王宫南侧的女王美术馆;三是皇家马厩。其他地方则不对外开放。
法国巴黎凯旋门
1836年7月29日,法国巴黎凯旋门建成。
巴黎凯旋门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旬兴建的。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年~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的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1920年11月,在凯旋门的下方建造了一座无名烈士墓。墓是平的,里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
凯旋门内设有电梯,可直达50米高的拱门。人们亦可沿着273级螺旋形石梯拾级而上。上去后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有关凯旋门建筑史的图片和历史文件,以及介绍法国历史上伟大人物拿破仑生平事迹的图片和558位随拿破仑征战的将军的名字。另外设有两间配有英法两种语言解说的电影放映室,专门放映一些反映巴黎历史变迁的资料片。在博物馆的顶部是一个平台,游人们从这里可以远眺巴黎,鸟瞰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的卢克索方尖碑、雄伟的埃菲尔铁塔和圣心教堂等巴黎名胜。俯视凯旋门下由环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条放射状的林荫大道,这些大道就像一颗明星放射出的灿烂光芒,因而,凯旋门又称“星门”。十二条大道中,最著名的为香榭丽舍大道、格兰德大道、阿尔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现在,每逢节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长的法国国旗从拱门顶端垂下来,在无名烈士墓上空迎空飘扬。逢重大节日时,则有一名身着拿破仑时代戎装的战士,手持劈刀,守卫在《马赛曲》雕像前。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而凯旋门最奇特之处,据说是每当拿破仑周年忌日的黄昏,从香榭丽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圈里。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更是鸟瞰巴黎最好的地方,它是为纪念1889年万国博览会而兴建的一座铁塔,被誉为“巴黎贵妇”。如今它虽已过百岁高龄,但依旧风韵盎然。它是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露空结构铁塔,高320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由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相连起来。
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因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巴黎歌剧院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很快,资产阶级已不再是为自由主义而战的斗士,他们的心现在只为钱跳动,连文化和建筑也成了商品。于是,以抄袭、拼凑、堆砌为能事的折衷主义创作手法占了统治地位。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巴黎歌剧院。它的立面的构图骨架是鲁佛尔宫东廊的样式,但加上了巴洛克装饰。观众厅的顶装饰得像一枚皇冠,门厅和休息厅尤其富丽,满是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等,豪华得像是一个首饰盒,装满了珠宝钻翠。它的楼梯厅设有三折楼梯,构图非常饱满,是建筑艺术的中心,也是交通的枢纽。
对于从前巴黎歌剧院的演出节目,瑞士人卢梭有感于女高音歌手演唱时那种尖锐刺耳的歌声,曾发出这样的慨叹:“总的来说,法国人在整个欧洲各国中,是一个最缺乏音乐素质的民族。”莫扎特在给他的父亲的信中,也这样评价当时的歌手:“他们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呼喊,在吼叫。而且是从鼻子、从喉咙及所有能够发声的地方发音。”对于当时的贵族来说,去巴黎歌剧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歌剧本身,而是为了看豪华的舞台装置和艳丽的服装以及凑在一起聊天。
具有现在规模和性质的歌剧院,是打那以后一个世纪的事。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典雅和讲究的地方,因此,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新的设计方案,从171个方案中选中了夏尔·加尼埃的。经过14年的修建,1875年整个工程完工。整个设计堪称装饰、色彩主义的典范,曾在当时豪华奢侈的社交界引起轰动。
游客登上入口前的石阶,进得门来,右边是售票处、导游所、出售有关歌剧和芭蕾方面书籍的店铺。再折回到中央来,沿着宽广的大理石台阶一步步走下去,有“美丽之泉”,还有会客用的圆形大厅。
上得台阶,是面对广场的宽大的休息室,它的前面是具有威尼斯风格的圆形色块玻璃顶棚的茶室以及用哥白林织成的8张挂毯的展室。在这里人人都是鲜衣锦服,在巨大的中央烛台底下,身着漂亮服饰的绅士淑女们在幕间休息或聊天时就像朵朵鲜花。剧场内还有沙加尔的彩绘顶棚画。游客虽不能进到贵宾休息室,但可以从包厢里面俯视内部的情景。
1939年,歌剧院改为国营。1989年巴士底新剧院建成后,老歌剧院的演出节目就以芭蕾为主了。自1994年夏天起到1996年春天止的修复工程也终于结束了。在这期间,曾在巴士底剧院举行的芭蕾演出,现在也再次回到了加尼埃的剧院。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驰名世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凡尔赛宫是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为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美瓷器。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而塑的铜雕,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艺术品。
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871年~1878年,法国国民议会设在这里。1875年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919年6月28日,法国及英国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南北宫和正宫底层处,从路易·菲利浦起已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也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首脑和外交使节。
作为欧洲最美的皇宫,凡尔赛宫沿袭的是文艺复兴式的着重俗世之美和严谨秩序的风潮,是国家建筑意念超凡入圣的典范。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坐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年~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曲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罗马大角斗场
罗马大角斗场为古罗马时期剧场建筑,世界名胜,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角斗场又名斗兽场、露天竞技场,因它建于弗拉维王朝时期(公元69年~公元96年),故又称弗拉维露天剧场。但其真正的名字是科洛塞奥,意为高大,因广场上原有尼禄皇帝的一个高大铜像而得名。
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是由维斯帕西安皇帝于公元72年开始修建的,其子提图斯皇帝于公元80年隆重揭幕,据说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服了10年苦役建成的,公元3世纪和公元5世纪重加修葺。角斗场是斗兽、赛马、竞技、阅兵、歌舞等的场所,用淡黄色巨石垒砌,外观为椭圆形。角斗场占地2万平方米,外部高48.5米,周长527米,椭圆长径188米,短径155米,四周可容观众5万人。角斗场共分四层,一、二、三层有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即为一座拱门;第四层由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场中心的竞技和斗兽处也呈椭圆形,长、宽分别为86米和57米。当初为观赏水中斗兽情景,还采用了引湖淹灌的办法。后来在台下改建成许多地窖,供角斗士化妆准备搏斗和关闭猛兽之用。据记载,角斗场竣工后,各种表演持续了100天,动用了5000头狮子、老虎和其他猛兽,还有3000名由奴隶、俘虏、罪犯和基督徒组成的角斗士,他们大部分都惨死在角斗场上。经历了2000年风雨侵袭的圆形角斗场,其围墙已有半壁倒塌,角斗士和猛兽生死搏斗的场地也已破残不堪,当年建成的地窖也露出地面,然而其四周的看台还保存得相当完整。入口处有一座被称为凯旋门的牌坊,同时还有为游客准备的中世纪的轿式马车。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之一,虽然它于1973年才建成,但现在已作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而与印度泰姬陵和埃及金字塔齐名。
那么,这座杰出的现代化建筑是如何建成的呢?那要退回到1950年。一群做慈善事业的市民们认为悉尼需要一个中心以促进表演艺术的发展,凯西尔总理对这件事非常热心,他设立了委员会,并拨给了建设歌剧院所需要的资金。可是,建设不久以后就发现这项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有人提出了抽彩给奖法。
一个寻找建筑设计方案的国际性竞争开始了。丹麦建筑师乌特松最终夺魁。他设计的歌剧院与众不同,屋顶像一艘整装待发的航船。这个设计非常大胆和先进,它超过了当时工程学所能容纳的范围,因此乌特松必须要花上两年的时间作调查并重新设计以提出一个在结构上符合实际的方案。
这个方案到1954年仍在讨论中,但乌特松却在1966年辞职了,因为人们对建筑成本和内部装饰的意见不同而争论不休。一组澳大利亚建筑师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开始广泛地寻找这座建筑所适合的结构。他们解决了建筑时所涉及的所有困难,成功地建成了这座闻名世界的建筑。
歌剧院这个名字与它高大的结构相比似乎有些轻描淡写。悉尼歌剧院里大约有一千个房间,包括四个主要听众席。歌剧院由一个接待厅、五个排练室、四个餐厅、六个酒吧、六十个化妆室和套房、一个图书馆、一个供艺术家们休息的地方和存放各种道具的房间组成。音乐大厅可容纳观众2679人。
音质是人们最关心的事之一,而在这里演奏交响乐是最合适的。在舞台的上方,有18个可以调整的聚合环状物,这些环状物是用来把声音反射回去给台上演奏的演员们听的,声音回响在舞台上,有助于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这里不仅适用于演奏古典音乐,而且也适合演奏其它不同类型的音乐。
悉尼歌剧院在1973年10月23日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剪彩落成,它的第一场演出是澳洲歌剧公司表演的由普罗科菲耶夫改编的《战争与和平》。这是值得庆祝的第一次正式演出。这次演出以后,悉尼歌剧院就确立了它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它的经营目标是通过上演高质量的节目来保证让观众和赞助人都有个难忘的经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处于悉尼大桥附近的奔尼浪岛上,这无疑也是使它成为世界文化聚集地的原因之一。
吴哥窟
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洞里萨湖西北暹粒市北6千米处,约建于115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庙宇。吴哥窟共建有各式建筑物约600座,散布于约45平方千米的森林之中,吴哥窟是高棉国王领土内千百个宗教建筑之一。
600多年来,整个高棉地区湮没在丛林榛莽中,更边远的地区因为可能埋有地雷而变得危险。有些树木穿过建筑物在石缝中成长起来,因而导致了一些主要寺庙被毁。有人怀疑随着木结构建筑被湮没,这些石建筑最终也会倒塌。
雅典卫城
古希腊时期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传世之作毫无疑问当属雅典及雅典卫城。
雅典背山面海,城市布局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自由状态,广场无定型,建筑排列因地制宜,无轴线关系。城市中心为卫城,居民定居点和城市就是从卫城山脚下逐步向外发展形成的。
雅典卫城是当时雅典城宗教的圣地和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也是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雅典卫城建于城内一个陡峭的高于平地70米~80米的山顶台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山势险要。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长时期步行观察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意布置的艺术雕塑。1940年,著名希腊学者道萨迪斯曾分析雅典卫城,发现其中建筑布置、入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关系,并证明它合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