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天津
31882100000006

第6章 娶个媳妇乐翻天

为男子提亲为媒,为女子提亲为妁。旧时称这些中老年妇女叫“说媒的”、“媒婆”,当面则称“老大”,还有叫“冰人”、“月老”的。

天津女儿喜 花轿藏娇羞

扫听亲事

合八字“白马犯青牛,猪(也有说鸡)猴不到头,金鸡怕玉犬,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龙兔泪交流”男家用红纸写上订婚人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祖父母、父母、叔伯、伯母、婶母、兄嫂甚至已经出嫁的姑母、姐姐的情况,送到女家。女家便照着帖子上写的内容挨家挨户地查访,属实后再照样写一个帖子交到男家去访问。都满意了,这“八”字才有了一撇。

找星相士合过了八字,若是配得很,就该互换“龙凤帖”。龙凤帖为大红染宣纸印泥金龙凤图案折叠四折而成,外有封套,帖内各夹红绿色纸签2枚,男红女绿,其中一签书墨笔小楷字,字数以双数为吉。平辈写“忝姻愚弟某某人熏沐顿首拜”,晚辈写“愚晚”,长辈写“侍生”。另一张小纸签上男方多写“龙飞某年某月毂旦”,女方将“龙飞”改为“凤舞”。“换龙凤帖的日子就是男方向女方下聘的日子了。”尚洁说,龙凤帖随着聘礼抵达女方家后,便被供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祷告。同样的,女方也要安排人送帖到男方家,向先人告庙。

贫富都要送喜桶步步登高趿脚鞋

旧时是用抬桌送嫁妆,所以嫁妆的数量是用“抬”来计算的,以双数为吉,少则4抬,多则几百抬。且不说那富贵人家的成箱成匣的瓷器、锡器、铜器、木器各一套,也不说那样式各异、做工精细的四季衣服、被褥、首饰,也不说那枕头角上整串的栗子、枣、干荔枝和桂圆等吉祥果,也不说新娘给婆婆、小姑、妯娌制作的荷包手帕,只说那绝对不可少的喜桶。

结婚时喜桶是必不可少的。喜桶内有一双女方送给新郎的千层底镶云布鞋,男方提供尺码时都要说得比实际尺码大一些,据说,是怕丈人家给小鞋穿。这双鞋,叫“趿脚鞋,第三代,泥娃娃便成了”娃娃爷爷娃娃舅爷。

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像侍奉真人一样对待娃娃大哥,并对其格外尊重。若拴娃娃的老太太不在了,则由她的子孙继续供奉着娃娃爷爷,因为所有家里的孩子都是它带来的。由于“拴娃娃”习俗的产生,市面上的“洗娃娃铺”的泥塑行业应运而生,而且生意十分火爆。如今,在天后宫求子的观念仍然在一部分市民中存留,因而仍有祈子的善男信女前往天后宫烧香、许愿、拴娃娃。但由于生育后,不再将小泥娃娃重新塑大供奉家中,所以洗娃娃的行业也就消失了。

抱个泥娃娃吃俩碰头蛋怀孕禁忌多不许随便转

生育习俗繁杂,礼仪很多。从妇女怀孕到婴儿降生、百岁、周岁,都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而拜师傅,认干娘、穿百家衣和蓝紫裤等一系列育儿习俗,无一不体现出为孩子所做的祈福努力。

婚后无子求娘娘拴个娃娃抱回家

拴娃娃是民间最典型、最普遍的求子方式,盛行于清代中叶以后。当时,位于海河三岔河口处的天后宫大殿天后圣母右侧供有“子孙娘娘”,传说她是专司每对夫妻有无子嗣之事……

据说凡婚后难于子嗣的妇女,只要虔心求“子孙娘娘”,准会应验,所以香火很盛。为了便于妇女求子,更为了增加香火收入,道士们又塑造了百子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等主司生育的多位娘娘神像,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求子愿望而塑造出的神灵。

前来求子的一般是婚后几年仍未有身孕的妇女。也有婆婆为儿媳妇求的,也有母亲为女儿求的。她们供上点心、水果等供品,烧上3股香,留下香火钱,再许下自己的愿,然后就从娘娘神像前偷偷抱走一个泥娃娃带回家中。如果是为自己求子,则一边将小泥娃娃揣进怀里,仿佛真的有了儿子,一边默默念叨着“跟妈妈回家吧”。

回家后,不能把小泥娃娃露在外面,而要放在炕褥里角边藏好,不能压着、踩着、磕着、碰着。一旦真的怀孕生下孩子,才能把小泥娃娃拿出来,送到“洗娃娃铺”将小泥娃娃“洗大”,即给它加些新泥,重塑一个1尺左右大的娃娃像。与此同时,还要塑99个与小泥娃娃同样的泥像送回天后宫“还愿”。

泥娃每日吃三餐一年四季有新装

当泥娃娃被家长带回家后,做母亲的要将其供在炕琴(一种摆在炕上的家具)上,侍奉如同亲子,一日三餐都要供上食物、碗筷,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其添置新衣服。自己亲生的真孩子排行第二,长兄的地位留给泥娃娃,这就是天津民间俗称“娃娃大哥”或“娃娃哥”。

每一年,做家长的都要花钱到“洗娃娃铺”去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泥像。随着其真弟、妹的成长,娃娃大哥的泥像也由幼年变为青年,由青年又变为老年,不断变化形象,穿上长袍马褂,坐太师椅,有了花白胡须等。若其真弟、妹有了子女,它也就成了“娃娃大爷”、“娃娃大舅”。等有了第三代,泥娃娃便成了“娃娃爷爷”、“娃娃舅爷”。

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像侍奉真人一样对待娃娃大哥,并对其格外尊重。若拴娃娃的老太太不在了,则由她的子孙继续供奉着娃娃爷爷,因为所有家里的孩子都是它带来的。

由于“拴娃娃”习俗的产生,市面上的“洗娃娃铺”的泥塑行业应运而生,而且生意十分火爆。如今,在天后宫求子的观念仍然在一部分市民中存留,因而仍有祈子的善男信女前往天后宫烧香、许愿、拴娃娃。但由于生育后,不再将小泥娃娃重新塑大供奉家中,所以洗娃娃的行业也就消失了。

细小琐碎的规矩禁忌,“妈妈例儿”,诞生礼、婚礼、寿礼、葬礼四大礼仪。

洞房墙饰,在墙围或板子墙上贴杨柳青年画《麒麟送子图》和《连生贵子图》,窗户上贴着葫芦万代、石榴、牡丹、喜鹊等吉祥图的大红剪纸,一对玲珑耀眼的“子孙灯”摆在炕头,拜堂后新娘要吃“子孙扁食”,吃时要用“子孙筷子”、“子孙碗”,有人问:“生不生?”新娘答:“生。”晚间全可人(也说全活人,指父母、儿女双全、丈夫健在的中年妇女)用枣栗子花生给新人“焐被”(天津方言,即撒帐仪式)

碰头蛋

有2种:一种是红碰头蛋

……即染红皮鸡蛋,是产妇家人为感谢亲朋准备的,先将鸡蛋煮熟,再放入有红染料的水中染色,捞出晾干。一种是白碰头蛋,是不染色的熟鸡蛋。碰头是指2个鸡蛋在盆中相碰得名,必须在“洗三”这天由老娘(轻音,指收生婆)在洗儿盆中捞出。老娘为婴儿洗澡时,口念吉语,一边洗一边把红皮和白皮鸡蛋往盆里边放边搅动,一般是8对、10对成对放。当2个红、白鸡蛋的大头在水盆里一碰,就要立刻抓出来,谓之“碰头蛋”。一般未怀孕的媳妇都希望吃到碰头蛋,特别是婆婆,要托人到处寻找红碰头蛋给媳妇吃。听到谁家生子“洗三”,还要登门求取,拿回家,叫儿媳妇脸朝屋里,坐在卧室的门槛上吃下,俗称“倒坐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