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县区以及漳州、厦门、金门、台湾等地区。
在泉州地方,大到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的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拍胸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舞者,往往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舞蹈风格。如最初时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一般动作幅度较小、较拘谨和收缩,且往往在有意无意之中自然地融入表达示怜、乞讨、祈求、盼望等典型的生活形体动作,形成“乞丐拍胸”特色。
“拍胸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头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拍击胸、肋、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颠头,并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变化不同,动作节奏、幅度相应产生不同变化:
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肋及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从右手开始,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随后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右、左肋部,双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
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正由于“打七响”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八闽当地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
“拍胸舞”的起源从舞种分布、风格特色和服装道具等方面综合考察,系保留了泉州、闽南地区古闽越族原住民舞蹈的遗风。
“拍胸舞”盛行于泉州,流传于闽台,除此以外其他汉族地区未见有“拍胸舞”这一独特的舞种分布。而在与古闽越族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的南方古百越族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却不难见到与“拍胸舞”相类似的舞蹈。
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见到与“拍胸舞”相同的拍击胸、腿的“四击”动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传承艺人吴兴富所表演的传统土家族舞蹈“肉连响”,其“以手掌拍击额、肩、臂、肘、肋、胯、腿、脚等部,发出有节奏的连续响声”的动律特色,则几乎与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辙。
“拍胸舞”赤足裸身,原本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渲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
“拍胸舞”者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条,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至20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如同蛇头一样的顶端,且又必使所杂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
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盘绕在“拍胸舞”者头上,历千年不变,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八闽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两金”的音乐,其源头则起于泉州古老剧种“梨园戏”,所保留的传统宋元古南戏剧目《郑元和》中的“莲花落”一折,表现主人公郑元和上京赴试,途中因迷恋歌伎李亚仙,至3000两金盘缠用尽,被迫流落街头与众乞丐为伍,沿街沿巷边演唱自诉身世的“三千两金”,边踏跳“拍胸舞”的情景。
该舞蹈与音乐后来流入民间,广为传播,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两金”音乐。而“拍胸舞源于宋元南戏《郑元和》”的传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认为就是“拍胸舞”的源头。
[旁注]
踩街 踩街文化诞生于我国隋唐时期,最早是春节期间百姓自发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相互庆祝。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多种形式的踩街风俗,其中以福建最为有名,福建又以泉州为冠,参加“踩街”的人成千上万,向为闽省之冠,被誉为泉州的“狂欢节”。
黎族 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古代曾以“骆越”、“里”、“俚”、“僚”等名称泛称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
高山族 主要居住在我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
图腾崇拜 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图腾崇拜现象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
[阅读链接]
“拍胸舞”者多几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间所跳的舞蹈则多夸张、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卧地。
步法多颠步、动作强弱、节奏快慢也较复杂多变,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