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31888000000027

第27章 妙趣横生的火鼎公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涂脚戏项目之一,是泉州民间庆典、迎神赛会“踩街”、“妆人”游行中,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至迟当不晚于清中后期已在泉州城乡普遍流行,已有近300年历史。

“火鼎公火鼎婆”这一民间舞蹈形式产生于何年代,有多种说法:

贫家“妆人”说:相传有一次某地举行规模浩大的迎神赛会游乡活动,家家户户“妆人”参加游行。

有一户农家,家境贫寒,老夫妻情急之下,即用家中两根竹竿架起唯一一口大铁锅,放进几块木柴烧起火鼎,两人抬着出门参加游乡。又恐途中柴火燃尽,而叫女儿挑起柴担跟随其后,一路添柴续火。

因其表演独特,气氛热烈而风趣,遂广为流传,形成闽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

“火神”崇拜说:人类对“火神”之崇拜,可溯源于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之时。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火”有着一种强烈的崇敬之意。而八闽地区的“火鼎公火鼎婆”正是源自对于“火”和“火神”的崇拜,是对“火神”崇敬而衍化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

城隍“火鼎踩路”说:据传说,“火鼎公火鼎婆”舞蹈系源于泉州民俗中的城隍、王爷等神出巡时,抬火鼎“踩路”的民间习俗。

泉州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地方神袛众多,一年四季酬神游佛、迎神赛会不断。单泉州城内就有关帝、天后、吴真人以及府、县两个城隍等。

城隍系管辖阴阳两界最高神明,其权力之大,据《泉州府志》引《陈让碑记》载为“监察官民善恶”。凡大小官员到位“必先假庙与神誓其阴阳表衷协于正直”,否则生前死后都将受到城隍责罚。

泉州城隍凡春秋两祭,府城隍五月十三为神诞日,凡遇重大节庆,城隍金身及庙中大小诸神必与泉州城中神格较高的众神明一道上路出巡。

乾隆《泉州府志》记上元夜泉州迎神踩街盛况:“妆为神像”、“假面盛饰”、“鸣锣助喊”、“其疾如风”、“一国若狂”。

各路神明出巡前必先经一番“踩路”,扫除路上妖氛,以保一路清净。金门城隍四月十二神诞出巡的前一天晚上,各铺境须抬一“火鼎”,并由道士在前开道,沿着明日城隍爷出巡的路线从头到尾走上一圈,称为“踩路”,极其隆重。

金门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其人、神、信仰、习俗大都由泉州传入,可见泉俗迎神赛会抬“火鼎”习俗年代更为久远。

从古流传,泉州城乡有结婚抬嫁妆,必由父母认真烧起一炉旺旺的炭火,请一懂“礼”的长者担着走在队伍最前头;而新娘临入夫家门时,亦必从夫家特意烧起的炭炉上跨过,称之为“跨火炉”。

上述“火炉”皆意在趋邪除污,与城隍“火鼎踩路”功能一致,可见“火鼎”在泉州民间习俗中影响之深。

泉州城乡由迎神赛会的抬“火鼎踩路”,衍化成为“火鼎公火鼎婆”抬“火鼎”踩街游行,又由燃油改为燃柴,不但节省开支,而且可平添许多趣味情节,增加舞蹈的热烈气氛,更能为普通百姓喜爱。

表演时,扮演火鼎公者身穿右衽羊羔黑裘,下穿宽筒裤,裤脚束紧,脚穿圆口软底布鞋,腰束长绸巾,一手拿着桔木长烟管,一手执芭蕉扇,属“破衫丑”打扮。

火鼎婆身穿镶边大襟红衫,下着镶边宽筒大红裤,头顶盘起高高的发髻,脚穿厚底绣花大红布鞋,一手拿红手帕,一手执大圆蒲扇,属“家婆丑”打扮。

村姑身穿青绿色的镶边大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属“丫环”打扮。

表演时,火鼎公、火鼎婆用长竹竿抬着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铁鼎,鼎的两侧贴上红联纸,写着“扫去千灾,迎来百福”等字,铁鼎中柴火烧得通红。

火鼎公、火鼎婆随着民间小调《十串花》等乐曲的节奏,三进三退,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

三人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蹰,舞姿神态随意变化,颠而不狂,醉而不痴,或运用手中的道具表演各种技巧、身段。

有时“火鼎婆”故意大煽其火,燎得前头的“火鼎公”火烧屁股,捶胸跳脚、骂骂咧咧;有时火焰将熄,三人反担火鼎鼓足腮帮,拼命吹火,结果被烟灰迷眼,涕泪齐流,狼狈至极,观者笑弯了腰。

一路上,火鼎公婆一边用幽默戏谑的话语,一边踏着滑稽的舞步,做出种种逗人动作,同围观群众嬉戏,甚至打情卖俏,即兴表演,风趣而多乐,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增添欢乐气氛。

为提升气氛,一般一个队列组合中,都有数对“火鼎公婆”混合穿行表演;另有一队“村姑”,担着柴担,跟随火鼎公婆之后,亦步亦趋。其舞蹈因其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气氛热烈,自成一格。

[旁注]

燧人氏 又称“燧人”,三皇之首,他在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上元 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春灯节,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右衽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与之相反,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

[阅读链接]

“火鼎公火鼎婆”舞蹈寓意深刻,颇具历史、现实意义价值。从该舞蹈的表现形式上看,“火鼎公火鼎婆”的乐观爽朗性格,风趣幽默的神态是人们成功后的一种感情抒发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火鼎踩路”表达了人们对扫除一路污浊、驱除疾疫、驱邪镇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有“烧去千灾,迎来百福”之意,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那熊熊燃烧的鼎火也喻为当代人民群众生活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愉悦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