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31888000000028

第28章 历史最悠久的莆仙戏

莆仙戏是我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之一,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表演艺术,并盛于明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

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据传,唐开元间,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苹,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

后来,江采苹之弟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

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

唐咸通年间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做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

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歌舞和杂技等。

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鸿门会》、《霸王别姬》、《东晋西都》、《夸父逐日》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

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

明清时期,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中记载了莆仙戏使用的特殊乐器笛管:“以葭芦为之,莆中谓之芦笛。然亦莆中多此,岂余所见未广耶?”

长乐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记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闽音”。

1674年,黄金龙办起私人家班:“集戏子一班为生”。而民间班、社大发展,据清陈鸿《莆靖小纪》载,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戏子廿八班,共妆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赏新年。”

清道光年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60多班。当时,湖南人陈盛韶任仙游县令,他在《问俗录》中记载:“俗喜歌舞,里巷婚丧,靡不演剧,而价亦廉。合邑60余班,闽人通称七子班。乐操土语,别郡人终日相对,不达一语”。

据统计,从清中叶至清末,莆田、仙游两地的戏班达到150多个。并从昆曲、弋阳腔及乱弹等声腔中吸收了大量传奇剧目,改调而歌,使莆仙戏传统剧目更为丰富。此外,清代莆仙戏还出现根据时人时事或地方故事编演的时事剧。

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千余年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一直保留着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角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80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50多个。

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

莆仙戏唱腔曲牌有1000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

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像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300多种,规矩严格。

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莆仙戏的行旦角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净、末、丑共7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

[旁注]

百戏 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唐明皇 即唐玄宗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

夸父 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人物,黄帝王朝时代,在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人是一个热心公益,善于奔跑的人。

昆曲 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目连 即目犍连,也称“大目犍连”,简称为“目连”、“目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称号。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及所有长辈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候,并且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

锣鼓经 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形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净 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阅读链接]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它的曲牌多彩多姿,有数字趣的,有叠字趣的,有动植物趣的等,有其浓郁的乡土风情。

同时,莆仙戏的曲牌名与古词调名相同的颇多,如千秋岁、雨霖铃、天仙子、卜算子、菩萨蛮、水调歌头、霜天晓角、烛影摇红等。

是先辈经过千百年来的创造、加工、锤炼,并在舞台音乐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戏剧文学艺术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