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截至2006年底,青岛港实现全港货物吞吐量2.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0万标准箱。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则是青岛港连续数年没有新的码头建成投产,前湾港和老港区都是处于严重超负荷生产状态,通过能力严重不足。如何突破困局、实现更大的发展?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提出,要走出青岛放眼山东,整合省内港口资源,“用一个拳头打人”!请听直通金海岸记者张磊采制的录音报道:合纵连横破坚冰。
青岛港的年设计吞吐能力是1.06亿吨,2005年实际吞吐量已经突破1.8亿吨,超能力50%以上,而2006年更是达到2亿吨以上,港口挖潜空间已经接近极限。仅以矿石码头为例,青岛港矿石码头使用率高达90%以上,按照国际航运界的发展规律,码头使用率达到70%就必须新建码头。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
[出录音]“在港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特别是前几年作为青岛港来讲,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岸线紧缺。”
与此同时,在山东,青岛港一港独大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在青岛港南面,相距不到100公里的日照港,去年的吞吐量便突破了1亿吨。随着25万吨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矿石码头相继试投产,日照港成为我国沿海港口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在青岛港北面,将自己定位为中国北方水路交通枢纽港的烟台港在和龙口港合并之后,集装箱吞吐量直线上升,很快便突破了100万标准箱。省内兄弟港口竞争逐渐加剧,青岛港压力日益增大,在港口挖潜空间已近极限的情况下,青岛港如何突破困局?向来远见卓识的青岛港领导人目光并没有局限于青岛一隅。常德传开始思考,能不能和兄弟港实现合作共赢呢?其他港口可以利用青岛港航线、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加快发展,而青岛港也可以利用其他港口现有资源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制约,实现共赢。
[出录音]“港口之间不可避免的要有竞争,港口之间的竞争有一个特点,不是单个港口之间的内部竞争,而是一个地域性的竞争。竞争只能是相互促进、合作共赢。作为青岛港来讲,首先就是走出去,合资合作。有了这种感觉之后,我们才能携手并肩,发展得更好”。
看到机遇就抓住不放是以常德传为代表的青岛港人的一贯作风。很快,青岛港便迈出了走出青岛求发展的第一步——东合威海。2005年12月8日,胶东半岛遭遇50年不遇的罕见大雪,常德传连夜前往威海,和威海港签署了合资协议。2006年1月6日,两港合资的青威集装箱码头正式揭牌成立。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了,青威集装箱码头成绩斐然。
[出录音]“这是青岛港走出去的第一步,而且这一年的实践证明了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步,集装箱的箱量百分之七十的增长,收入也是百分之七十的速度增长,数量和效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得到另外一个大的实惠是什么呢?是威海港往青岛港送货,内支线更多,给我们送去了6万多标箱,有力地支持了青岛港的发展”。
东合威海的成功,让青岛港深刻地感受到港口之间强强联合、资源整合的巨大良性效应,也深深地鼓励了青岛港走出青岛放眼山东的决心和信心。就在青威集装箱码头成立仅一个月之后,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便前往日照,寻求新的合作机遇,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青岛港认识到,只有合纵连横,才能突破坚冰,扬帆猛进。
[出录音]“山东省港口资源整合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和日照为两翼,把整个山东的港口整合成为一个优势,共同地形成一个拳头,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布局。要发挥青岛港的优势,同时要和省内其他港口加强紧密团结,要和威海、日照、烟台都加强紧密联系,加强合作,把山东省整个的港口形成一个拳头”。
(2007年1月7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今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