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1日18时,青岛港吞吐量超越亿吨,一举跻身世界大港行列。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跨越,这是青岛经济发展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此,我们向青岛港的万名职工,致以热列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是青岛港人几十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青岛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人顺应潮流,抢抓机遇,敢想敢干,在短短十几年里,投资上百亿元,投资和建设了一个国际级的现代化大港,使青岛港成为全国港口中唯一的集装箱、煤、油、矿四大货种全部超过1500万吨的港口,打造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被国际航运界誉为“21世纪的希望之港”。
与此同时,青岛港人更突破计划经济的惯性和束缚,主动开拓出海内外两个腹地的广阔市场,航线覆盖能力、内部管理机制、港口运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青岛港还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先锋,为全市和全国作出了表率。
港口历来是社会经济兴衰的晴雨表,这一历史性的突破,还深刻反映了青岛市和内陆腹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反映了我们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开埠百年的青岛港,在前80年的时间里,吞吐量最高也不过两三千万吨,青岛港的飞跃,其实只是在近20年的时间里。这一事实深刻说明,是改革开放,才使生产潜力得以解放,才使港口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们之所以格外关注青岛港的发展和变化,青岛港的突破之所以引来如此巨大的反响,就在于港口与我们这座城市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关系。我们这座城市,自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港口城市的深深烙印,与港口相依为命,百年青岛的发展史,无不证明“城以港兴、港兴城旺”的必然逻辑和道理,正是有了这天然的不冻不淤的深水良港,我们才得以通达四海,广结宾朋,商贸兴隆。
城市经济增长理论同样表明,拥有广阔的域外市场和发挥城市的比较效益,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扩大城市域外需求、发挥比较效益上,较内陆城市更加具有优势。正是这种区位优势,带动了我市经济高速发展。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产品竞争力,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众多关联产业的发展,对要素集中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作用,使我们这座城市成为中外资本落地兴业的热点地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的今天,港口城市对资源的控制和凝聚能力日益强大,港口城市的功能已不仅是货物的集散地,更是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点、聚集地,既是腹地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当地和腹地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推动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今世界上35个国际化大都市,有31个是因港口而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强大的辐射力而兴旺起来的。
在青岛港的发展规划中,有这样几个引人注目的数字:“十五”期间,青岛港的吞吐量将以8%的速度递增,集装箱保持30%的增速;到2005年,集装箱力争达到740万标准箱,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到2010年,吞吐量力争突破2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准箱。这几个数字的含义是,大约10年前,香港、新加坡的年集装箱吞吐量不过400万箱,去年约为1400万箱左右。青岛港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跨越亿吨,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祝愿青岛港新的发展目标能如期实现、它的发展和突破,预示着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和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出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001年12月13日《青岛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