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医生
31909800000047

第47章 儿童期的心理(4)

十一、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10岁以上则很少见,到14岁时,发病率降至3%。患遗尿症的男孩比女孩多两倍以上,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这类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育迟缓,或从婴儿期开始就从未建立起排尿控制。几乎10%的这种儿童有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如先天性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尿道炎、糖尿病、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智能低下或癫痫发作等等;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而后再发生遗尿者。患这种遗尿症的儿童大部分都是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同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夜悸、梦游、言语障碍、多动症及其他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等症状。一般来说,5岁前如一年多没有尿过床而后来又尿床者,可诊断为继发性遗尿症。有调查表明,原发性遗尿症所占比例较大,约占遗尿症患儿的75%~80%。在性格上,患儿大多比较乖僻、内向,心绪不够安定,做事缺乏信心。

遗尿症的病因较多,归纳起来有几种: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由某种病变所致

如脊柱变形、椎裂、****过长、****炎、****炎、膀胱结石、外阴周围皮肤炎、肠道寄生虫病、尿道感染等。

3.睡眠过深

有的儿童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也是迷迷糊糊。因此夜间由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4.心理因素

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的突然亡故,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分离,黑夜恐惧等均可导致孩子遗尿。同时,有的孩子在尿床后,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5.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让孩子边玩边排尿,没有构成条件反射,难以形成规律,还有可能造成孩子排尿紊乱。

如何对儿童遗尿进行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

(1)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

(2)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

(3)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当您的孩子患有遗尿症以后,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诊断导致孩子遗尿的原因,以确定是生理方面的某些器质性躯体疾病,还是心理因素、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一般有心理治疗、教育训练和药物治疗。

1.行为疗法

(1)设置日程表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2)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小时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3)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2.正确对待儿童遗尿的问题

千万不要对患儿讥笑、羞辱、责骂甚至对外宣扬,让其出丑,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和不满的情绪。应给儿童更多的关怀、安慰、鼓励,帮助患儿树立起克服遗尿症的信心,使孩子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遗尿症。

[病案]

陶某,男,13岁,初一学生。学习刻苦,成绩较好,深得老师的喜爱。某天,其母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请求帮忙解决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原来,陶某13岁了还有尿床习惯,母亲认定他是懒得上厕所,因此经常打骂他。可是这样做,还是解决不了孩子尿床的问题。于是,他的母亲竟然想出了新招,在他尿床后,即把床单和被褥高悬在阳台上,让放学路过的同学都看见,以此对陶某进行刺激,施加压力。陶某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每天放学后都要跑步赶回家,将晾晒的床单和褥子拿到屋里,以免被同学看见。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见效,其父母非常烦恼,对孩子脾气不好。这样一来,孩子一回家就心情紧张,情绪低落,到了晚上情况就更加严重。

陶某由母亲陪同来到心理诊所,心理医生先和陶某单独面谈,陶某称,自己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一回到家就觉得很难过。而且妈妈总把他当小孩子,还让他睡儿童床,很反感。医生确定了陶某患的是遗尿症。而且他的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家庭缺乏温暖,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遗尿很难控制;二是母亲仍把他当小孩,损伤了他自尊心。医生提出了治疗方案:①改善父母与陶某的关系,检讨自己过去的不恰当做法,从尊重入手,处处体贴与关怀,并注意表扬进步,使其感到亲切和愉快。②到商店买了大单人床,及时给陶某换上,满足其心理需要。

家长态度的改变,使陶某满心欢喜,脑内愁云顿消,从而大大提高了排尿的控制能力,陶某再也不尿床了。

3.正强化法

采取正强化技术治疗儿童遗尿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此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当患儿在接受训练、治疗时有了进步,达到了近期目标,便要及时给予奖励。例如患儿憋尿时间达到了5分钟,便给他几块饼干。其奖励方式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玩具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表扬、赞许或许诺带儿童到公园、动物园去玩等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兴趣来定。

4.药物治疗

酌情采用丙咪嗪、氯酯醒、******治疗,或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阳陵泉等穴,均有良好的疗效。

十二、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时频繁地不自主地重复,发音延长或停止。口吃现象大多发生在2~4岁左右的儿童。据统计,约有10%的儿童曾一度发生过口吃,但其中50%~80%的儿童不经治疗也会自愈,9岁以后很少看见口吃现象,而延续到青年期或成年期的只有1%,男孩比女孩多2~4倍。

口吃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综合各种研究报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口吃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口吃主要是语言障碍,所以它与大脑两半球优势或某种脑功能障碍,以及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口吃还与一些疾病有关,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2.心理原因

口吃是一种精神不健康、不稳定的表现。大量事实表明,儿童口吃是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受到惊吓、被严厉斥责、嘲笑,或是环境改变、父母亡故、家庭不和睦等情境下引起恐惧、焦虑情绪的结果。

3.模仿和暗示

儿童期正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之一是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儿童由于好奇、顽皮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语言,也易患口吃。

口吃的症状表现为:

(1)难发性。在说话时,对开头的一个字的发音感到特别困难,给人一种非常吃力的感觉。

(2)重复性。反复重复发出某一个字的发音。

(3)中阻性。在说话过程中拖长某个字的发音或停止某个字的发音,表现出语言极不流畅,对话不能顺利进行,听话者也特别吃力。有的患者在说话时还伴有挤眼、面部歪斜、唇颌颤抖、歪脖子、摇头晃脑、踏脚等症状。

[病案]

赵某,男,11岁,小学五年级。

小时候说话有点结巴,上小学后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流畅,一句话中间老是有不恰当的停顿,或某个字的发音拖得很长,如“我不……想睡觉”,让人听起来很吃力,平日患者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喜欢唱歌,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哼哼,唱歌时不结巴,很流畅,在家与父母讲话时情况好些,与老师谈话或上课发言时,结巴得比较严重。有时遭同学嘲笑,他说话就更口吃了,越是这样,他就越不爱讲话,因而,讲话就更加不流利。

儿童由于精神紧张容易发生口吃,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口吃就会加重,赵某可能是因为在校受到同学的讥笑而加重了口吃,因而一张口说话就紧张,一紧张便更口吃。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赵某是因为精神紧张而导致的口吃。

施治方案:请其家长、老师协助,改善其周围环境,同时进行语言功能训练。首先缓解他说话时的紧张情绪,等情绪安定后,再让他说话。父母在家里要多同他讲话,不要心急,他一时说不清,也不要责怪埋怨,更不能训斥嘲笑。要鼓励他慢慢说,想好再说。其次是加强说话训练,多说、多练。具体实施:与老师取得联系,做好班上同学的工作,赵某说话时,要求同学们认真、安静地听,不讥笑,老师要多鼓励表扬他的进步,同时,给患者制订出训练计划,每日朗读一篇短文至熟练为止;还可进行专门的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学会松弛肌肉,均匀地呼吸,控制说话的速度,延长“声母”的发音等。最后,还要注意培养赵某的意志力,只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矫正口吃的目的。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练习,赵某说话口吃的毛病基本上克服了。

儿童在2~4岁时出现口吃现象,这是暂时性的口吃,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成人不要特别予以纠正或指责,因为这无形中起了一个强化作用,儿童越注意越担心和越紧张就越口吃。到了幼儿晚期或学龄初期,儿童还有口吃现象,则要采取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心理治疗和言语矫正法。

1.消除社会因素

父母、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不要过分地注意患儿的言语缺陷,不要模仿、讥笑、指责患儿说话。因为口吃患儿一般都存在恐惧感和自卑感,在说话前就焦虑不安,担心别人会取笑他,倘若不消除以上因素,会加重儿童的口吃。所以,教育者应多给孩子以温暖和关怀,采取正确的方法,提出恰当的要求,尽量减少和消除引起儿童精神紧张的因素。

2.言语矫正法

其简单步骤如下:

(1)了解口吃的有关因素。比如在什么环境和情绪下儿童容易产生口吃?口吃通常伴有哪些表现?人们对儿童口吃反应如何等等,尽量设法减少或避免不利因素。

(2)安排口吃儿童在自然环境下和程度不同的恐惧情形下练习讲话。例如,先和熟人朋友说话,逐步与陌生人讲话。老师先在课前单独向他提问,要他回答,如果能顺利地回答不口吃,就立即表扬;进而老师在课堂上向他提问,鼓励他回答,使他相信自己能答好。这个步骤是让口吃儿童自己体验到各种情境下讲话并不可怕,对别人的反应能够忍受,不致紧张。

(3)设计特种练习。让口吃儿童在某种情境下不老是产生一种反应。如果儿童在口吃时有歪脖子或低头的动作,就要他站在镜子面前端正脖子或抬头说话。只要儿童能做到这点就给予表扬、鼓励,再通过多次训练将这种正常反应巩固。

3.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的基本步骤是:

(1)教口吃儿童用唱歌的方法说话,训练发音的节奏感和力度感。

(2)教口吃儿童慢慢地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

(3)对已识字的儿童,让他阅读文字,一字一字地大声朗读,等等。

4.树立矫正的信心

家长和老师要常常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不要为自己口吃而自卑,要坚信口吃是可以矫正的,只要一直努力。对孩子的进步要进行及时的表扬,树立孩子矫正口吃的信心。

5.放松训练

研究表明,口吃与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当儿童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或焦虑的时候口吃现象会更加严重,因此可通过放松训练来消除儿童的紧张情绪。

十三、厌食

儿童厌食也称为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表现为儿童长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回避或拒绝进食,如果强迫,则立刻引起呕吐。儿童厌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影响生长发育,对身体的损害很大。一般来说,婴儿较少有厌食行为,幼儿则经常表现出不主动或不好好吃饭的行为。13~25岁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主要是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5。这时的女生大多是因为想要得到一副苗条的身材,进行有意识的节食减肥所致。

引起儿童神经性厌食的因素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不良饮食习惯

有的家长过分迁就孩子,爱吃什么买什么,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劝喂,致使孩子食欲不振。或者父母天天给孩子做他喜欢吃的某几样菜,结果孩子吃腻了,就不再想吃,甚至对其他菜的兴趣也下降。还有的孩子边玩耍边吃饭,边看电视边进食,父母强迫孩子吃饭等等因素,都会降低食物中枢的兴奋性,导致儿童厌食。

2.精神心理因素

当儿童离开父母或熟悉的人而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如断奶、入托儿所、上幼儿园或到其他新环境,儿童易出现食欲降低、精神委靡,甚至拒食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以瘦为美,因而使得一些青少年特别是女孩为了达到“苗条”、保持“苗条”,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食欲,控制进食量,使体重下降。起初并非没有食欲,而是不敢吃饱。由于长时间如此,病症后期则真的出现食欲减退现象,而活动量增加,使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人体重标准,给人以憔悴、病态之感。

3.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神经性厌食症的家族中,此病的患病率远高于无家族史的人。这表明,此病虽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其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2)下丘脑功能异常。下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是负责调节情绪、控制进食及内分泌调节的中枢,是大脑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异常;情绪低落或烦躁等。

那么神经性厌食和减肥是否相同?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相同点都在于以减轻体重为目标,表现出许多相似的以围绕减轻体重为中心的各种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减肥的人是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展开的一系列的减肥活动,其目的是要除去多余脂肪,使体重回复到正常范围即可,减肥活动也就结束。而神经性厌食的人是在病态心理支配下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无休止地进行着体重减轻活动,其理想标准远远低于标准体重的标准,只有体重不断下降才感到安全、满足。②在减轻体重的措施上不同:进食方面,减肥是有选择性地限制一些进食量,如只减少主食(糖、高脂肪,而对鸡蛋、瘦肉、蔬菜等并不减少或仅略有减少),是在保证身体健康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神经性厌食是对所有食物进行全面限制。运动方面,减肥采用的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一系列体育运动如常规的跑步等,而神经性厌食采取的是强迫的近乎残酷的超负荷的运动,如每日几乎不进食而要长跑两三个小时等。神经性厌食者还采用一种自我诱吐法,即将吃进去的少量食物吐出来,此行动一般是秘密进行的。③生理反应:正常减肥对内分泌系统没有什么影响,但神经性厌食者则出现内分泌系统紊乱的现象,如闭经。

[病案]

付某,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该小女孩一直都长得有些胖,常回到家向父母哭诉同学们笑她胖。爱美的天性使付某一心想瘦下来,于是每天吃饭只吃很少的东西,根本不沾荤食,家长说服教育不听从,仍我行我素。两个月后,她只要一见荤食就发呕,人也逐渐消瘦苍白,因缺乏营养而常常四肢发软,父母无奈,只好将她带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付某主要是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厌食。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拥有苗条的身材,以此为美;二来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因而刻意减少进食,限制自己的食欲,造成了儿童厌食症,如不及时得到治疗,一旦加重可能会伴有低血压、下肢浮肿、皮肤干裂脱屑甚至严重虚脱以致死亡。

施治方案:要求患者的父母积极进行配合治疗,首先要帮助付某认识到,她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盲目减肥,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其建立自信,认识到身材不是决定她是否可爱的唯一因素,知识、修养才是现在应该大力去追求的,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去。再者对其辅以一些药物治疗。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弄清病因,对症下药,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正确教育、药物治疗等方法,而且在治疗时常常是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1.行为疗法

根据行为矫正法的原理,消除儿童厌食行为,首先要对孩子不吃饭的行为进行“冷处理”,不能因为孩子不吃饭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目的,也即是不要有任何的强化刺激。例如孩子不吃饭或不好好地吃饭,发脾气、哭闹,家长都不要理睬甚至走开;当大人都吃完了,他还不吃就将饭菜收好,并说:“你大概是不饿,什么时候饿了,再自己拿出来吃。”千万不要哄喂吃饭,给零食吃,更不要满足他提出的要求。而如果孩子吃饭有一点点进步,大人则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逐步提高要求,慢慢就可养成按时吃饭习惯,消除厌食行为。

2.支持治疗

对患儿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摆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食物、营养学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健康体魄的概念,理解标准体重与身材苗条的意义,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使患者自觉克服厌食行为,恢复体重。

3.教育疗法

孩子的厌食有很大成分是由家长教育不当引起的。家长要注意,不要采用一味迁就或恐吓胁迫等手段来强迫孩子进食。这样会造成孩子对进食的兴奋降低,进一步引起厌食。

4.药物治疗

(1)病因学认为厌食症可能与抑郁症有关,所以使用较多的药物为抗抑郁药。一般采用氯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最早用于治疗厌食症的药物是冬眠灵(氯丙嗪)、奋乃静等,使用小剂量,以治疗病人极度怕胖、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体格(体形障碍)等,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对于严重的营养不良者、体重指数低于14时应采取住院治疗的方式,哪怕是病人拒绝住院,也应通过劝说、强迫等方式使其住院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厌食病患者90%以上属于胃阴损伤,可选用以下一些食疗方法,效果较佳。梨汁:梨汁有生津开胃、止咳化痰的作用。可每次吃梨汁50毫升,每天2~3次,或用2个梨加粳米50克烧粥吃。番茄汁:番茄汁能解渴开胃,并且无副作用。因此可将新鲜番茄洗干净用滚开水泡一泡去皮和籽,挤汁,每次饮100毫升,每天服2~3次。醋浸生姜茶:生姜能刺激胃黏膜,使消化液分泌增多;醋、姜均能促进食欲,助消化。可把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24小时,取3片加少许红糖,放入开水中煮一下或用滚开水冲泡茶饮。山楂茶:山楂100~150克,加水3000毫升,以文火煎煮至500毫升,再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次服30毫升,每日2~3次。鸡内金粉:1岁以内每次服0.3克,每日3次;1~2岁每次服0.45克,每日3次;2岁以上每次服0.6克,每日3次。

5.按摩疗法

小儿厌食可以选择以下反射区作重点按摩:大脑、脑垂体、颈、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胰、大肠、小肠、肝、胆等,对腹腔神经丛也应按摩。所谓腹腔神经丛是指调节肠胃等功能的神经系统,小儿厌食与此有关。此外,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和尾骨也应按摩。中国民间推拿中专治小儿厌食的“捏脊”,就是推拿按摩者顺着孩子的脊椎和脊椎两侧,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地边捏边按摩。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看,人的脊椎两侧有许多神经穿出来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对整个消化系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捏脊就是刺激这些神经,改善其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小儿厌食的作用。

十四、偏食

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指儿童不喜欢吃(不吃)某种(某些)食物的现象。儿童偏食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据调查,城市孩子中有偏食习惯的占25%~50%,农村孩子好一点,但也约有10%的儿童有偏食习惯。

一般说来,儿童在1岁前没有偏食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不会挑选食品,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所以说,儿童偏食是后天养成的,造成儿童偏食的原因有:

1.父母偏食

很多儿童偏食都是受了大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有的父母常在孩子面前说这不好吃那不好吃,孩子也就跟着不爱吃了;有的父母由于自己不喜欢吃某种菜,平时也就很少买,甚至看到别人吃还流露出厌恶的表情。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孩子对这种菜偏食。

2.心理因素

有的儿童联想丰富,常常会以一种事物或现象联想到某种食物,从而拒绝吃该食物。例如苋菜的颜色像血,小孩感到害怕,所以不敢吃等等。还有,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在饭桌上也有所表现,诸如吵架或是冷战,都让孩子感到紧张压抑,所以食欲减退,也诱导了偏食。

3.不良的强化

味觉的分化,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瓜果蔬菜的季节更替,导致儿童对某些食物产生偏爱是很正常的。但有的父母凭主观臆断,希望孩子多吃或少吃某些食物,或是为了能让孩子多吃点食物,投其所好去迎合孩子的择食倾向,而不是以营养和健康为先导,这些都强化了孩子的偏食倾向。另外,现在很多孩子零食不离口,对主食兴趣降低,使得偏食现象更为严重。

其实在生活中,由于季节、加工和烹调方法、各地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很难做到膳食平衡,而偏食、挑食更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或过量。研究发现,由偏食、挑食导致的锌、铬、铜、硒等微量元素缺乏,是造成儿童视力障碍和近视的原因之一。此外,偏食、挑食导致的维生素缺乏,还可能引起儿童皮肤病。例如,缺乏维生素A,可能引起皮脂腺和汗腺萎缩,使皮肤粗糙,出现鸡皮疙瘩样的毛囊丘疹,毛发干枯,皮肤无光泽,指甲也会变脆、变形;缺乏维生素B,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脂溢性皮炎等;缺乏维生素B,容易引发口62角炎、舌炎和唇炎;而缺乏维生素C的孩子还会发生“糙皮病”。可见偏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对于孩子的偏食一定不能熟视无睹,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治疗儿童偏食的方法主要有:

1.饥饿疗法

俗话说“饥不择食”,饥饿能使人们提高对食物的需要,增进食欲,甚至平时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能吃下去。因此,用饥饿疗法治疗儿童的偏食习惯效果较好。一般可通过下列途径造成儿童饥饿:①当儿童因为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而不肯吃饭时,大人不要理睬他,同时大人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后将饭菜收拾好,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似的。直到孩子喊肚子饿了,再将原饭菜端出让他吃。②通过游戏、户外体育活动、旅游等加大孩子的活动量,使其感到饥饿,增进孩子的食欲,也可以减少偏食。

2.正强化法

有些儿童的偏食习惯是由于不良强化而形成的,可采取正强化的方法来改变。例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那么当他偶尔吃一点后,一定要立即进行表扬和鼓励。这些奖励方式可以是实物的、精神的或其他的,根据孩子的喜欢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坚持下去,就可以使孩子逐渐改掉偏食的不良习惯。

3.系统脱敏法

让儿童慢慢地习惯于某种不喜欢吃的食品的味道。例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开始家长可将牛奶做成孩子喜欢吃的冰激凌,牛奶比例由少到多,再慢慢让孩子吃些牛奶制品,如奶油包、奶油蛋糕等,直到孩子能喝牛奶。有的孩子只喜欢吃瘦肉不吃肥肉,这时,如将肥肉掺在瘦肉中剁成肉泥,做成肉丸或包饺子、馄饨,也可塞入油豆腐、油面筋等食物中煮给孩子吃,使其不厌肉不偏食。

4.认知疗法

父母和老师要经常向孩子讲偏食的危害,介绍各种食物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各自起什么作用,一旦缺少会患什么疾病。尽量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话语和实例进行讲解,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病案]

小美,女,4岁。一直都很喜欢吃蔬菜,但半年前的一天,在电视上看到某地虫灾,蔬菜上都是毛毛虫,就不再吃蔬菜了。让她吃菜,她总说:“菜上有毛毛虫。”由于偏食,身高不怎么长了,而且原来漂亮的头发也开始变黄,手指甲也变形,家长十分着急。后来家长和老师商量,在自然课上,老师专门讲到了蔬菜与毛毛虫的关系,那天回来小美高兴地对妈妈说,原来菜也会生病,生病的菜才有毛毛虫,健康的蔬菜是没有虫的。借此机会,妈妈赶忙给小美讲,一般的脏东西,只要煮开了,就消毒了,这使小美消除了“蔬菜脏”的顾虑。而且不吃蔬菜,个子就长不高,皮肤也不好了,头发也不亮了……过了两天,小美向妈妈要蔬菜吃了。

该案例就是典型的认知疗法,孩子由于知识结构的缺陷,对某些知识或是现象存在认识的偏差,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和教育,这样会有不错的效果。

5.创设良好的进食环境

大人要注意不能让自己对食品的偏爱流露出来而影响到孩子,在帮助孩子改正偏食习惯的同时,有偏食习惯的父母也要纠正。注意进食时的心理卫生,吃东西时不要讲那些引起孩子厌恶联想的话,吃饭时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进食兴趣,而不要在孩子吃饭时训斥孩子。饭菜尽量做得色香味俱全,注意变换花样,唤起儿童的食欲。如果有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进餐。因为孩子们在一起进餐时有竞争心,有热闹的进食氛围,这都可以让孩子觉得吃饭很有意思。

十五、异食癖

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是指儿童喜欢吃一些普通人不能进食的东西,如泥巴、沙石、毛线、头发等等,而且对异食感到快乐,不吃就感到不舒服。所以患有异食行为的儿童一旦被发现阻止后,还常常偷偷吞食。

异食癖是儿童期不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多发生于1岁半至6岁的儿童,男孩比女孩多。导致儿童异食癖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的异常状态有关,如失去母爱、营养失调等。孩子刚出生时,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是嘴,稍大一点后,仍喜欢拿到什么东西就往嘴里塞。若无人照顾、制止,任其发展,便会养成这种习惯。另外,这与儿童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有关,如缺铁、缺锌等。

异食癖的表现其基本特征是异食,好吞食不可食用的物品。对较小的物品就吞食到肚子里去,对于较大的物品或较硬的物品就用舌头舔吃或放在嘴里咀嚼,而且不听人劝阻,常躲在一边悄悄吞食。儿童异食癖的危害并不在于这种行为的本身,而是在于儿童吃下去后对其身体的影响。由于吞食的异物不同,造成的并发症也不同。如吞服石头、头发、布块等可造成肠梗阻;吞食大量的黏土会导致贫血及缺锌;吞大量泥灰和金属品会产生重金属中毒;吞食粪便等污物可造成寄生虫病等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儿童的生命。

治疗儿童异食癖的方法主要有:

1.控制环境

在婴幼儿活动的场所尽量不要摆放颜色鲜艳,外形新异能吸引儿童又易中毒或导致机体损伤的物品,如颜料、粉笔等;不要买过小的橡皮擦或塑料玩具,因为儿童在玩时免不了要用嘴去咬,有时咬下部分吞入肚中,有时则整个吞食下去;切忌玩具食品化,食品玩具化。若玩具做得像某种能吃的食品或食品做得像玩具,易唤起儿童的食欲和将玩具、食品混淆,而将玩具当食品误食。

[病案]

林某,男,6岁,家住农村。林某顽皮活泼,3岁起就经常一个人外出找小伙伴玩耍,4岁时开始喜欢玩弄泥土,捏小泥人。虽然没人教,可他捏出的泥人却很像样,周围许多小朋友向他要,却很少得到。每次捏完小泥人后,林某就独自离去。父母多次发现他回家时嘴边有泥痕,以为是他不留心粘上的,也没在意。某天,林某的一个亲戚到他家耍,想要他捏的泥人,但林某不肯,后林某离去。该亲戚为了要得到小泥人就悄悄尾随着,到了一片竹林处,惊奇地发现林某拿着小泥人玩了一会儿就往嘴里塞。这位亲戚回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其父。在父亲面前林某承认吃过小泥人,说是肚子饿了才吃的。父亲进行了教育和阻止,但在随后半年,还是有好几位小朋友发现他还偷吃小泥人。虽然其父母多次教训甚至打他,可林某吃泥人的行为屡教不改。后来在邻居的建议下,父母带他来到了医院。

心理医生了解病史后,对林某作了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在作精神检查时,发现这孩子比较活泼,情绪活跃,有问必答,口齿清楚。提及吃泥人之事,他显得不好意思,但承认自己经常吃泥土,认为黏糊糊的好吃,特别是肚子饿时想吃,吃了就不觉得饿了。当问他最初为什么会吃时,他说:“我以前只是喜欢捏小泥人,后来在街上看见有人吃米粉捏的小人,一次在肚饿时我就试着咬了一口,觉得还可以,就把一个泥人都吃下去了。以后吃多了就越想吃了,吃了便感到好受……”进一步检查未发现精神症状,智力正常,脑电图也正常。后来医生确诊,林某患了异食症。

2.认知治疗

从儿童的行为态度可以看出儿童对该事物的认知情况,一定的认知预示着一定的行为。因此要纠正不良的行为模式,首先要考虑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家长应向儿童进行认知教育,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不能吃的,并形象地描绘一番吃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有当儿童对异食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会改掉异食这一坏习惯。

3.正强化法

正强化法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而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是指对一个行为给予奖赏,以增加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被用来作为奖赏的强化物称为正强化物,一般有实物奖赏:如食物、玩具等;精神奖赏:如表扬、鼓励等;活动奖赏:如游戏、看电视、去游乐场等。正强化法常被应用于治疗儿童异食癖。

[病案]

有一患儿,6岁,男。足月顺产,母乳喂养至12个月,14个月学会走路。从小较顽皮,好动,无其他异常行为,无重大疾病史。患儿在四五岁时,常与其他小朋友在室外用泥土捏小泥人玩。回家时,嘴边常有泥痕,家人未予注意。后其小伙伴告诉患儿父母,说他在玩的时候常将小泥人吃掉。后经父母询问,患儿承认一开始是好奇地尝了尝,后发现泥土像巧克力,但不及巧克力好吃。患儿吞服泥土已一年,他平时不喜欢吃蔬菜,零食中特别喜吃巧克力制品。

心理医生针对患儿特点制定了分步强化的治疗计划。

(1)连续强化。在第一步连续强化中,家长选择其他孩子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品,并且一再告诫患儿吃泥土是要得病的。在这段治疗过程中,尽量少让患儿玩泥土,发现患儿偶有吃泥土的现象也不公开指责。如患儿接触泥土但没有进食,即刻给予表扬并奖励。经过一段时间后,患儿的异食次数明显减少了。

(2)部分强化。在患儿的异食行为有所减少之后,就要提高要求并改变强化奖品。在这一治疗阶段,严格观察儿童,有意让他多接触泥土,或买橡皮泥陪儿童一齐玩,并兑现许诺。结果患儿的异食行为基本得以消除,半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在应用正强化法治疗儿童异食癖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强化物,要根据患儿的特点,投其所好。而且一种强化的、一种奖赏方式的连续使用不要太久,否则可能会减弱强化作用。

十六、睡眠障碍

足够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儿童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生理需要睡眠时间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但睡眠时间长短和深浅,可有个体差异。任何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减少、质量下降,或生物钟紊乱等问题,都被称为睡眠障碍。儿童一般的睡眠质量都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最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夜惊、梦魇、梦游等。

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

1.生理因素

睡眠障碍与儿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及功能的失调、抑制和兴奋的调节不平衡有关。患儿家族中也常有类似发作史的亲属,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2.心理因素

儿童因为某些生活事件出现过度惊吓、过度兴奋、受到重大刺激,都可能引起儿童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恐惧而产生睡眠障碍。如白天玩耍时受了惊吓,晚上看了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突然离开亲人等都易使儿童产生紧张、后怕和焦虑情绪。做错了事情后,家长或老师采用恐吓、威胁等消极的教育方式责罚儿童,都会使儿童产生高度的紧张感、恐惧感。

3.睡眠习惯

如果儿童睡眠时间无规律,睡眠姿势不正确,俯卧、手臂压于胸口等,睡眠前喜欢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等,都容易引起睡眠障碍。

4.环境因素

睡眠的周边环境也起到了客观的影响,如果居住条件不好,住在闹市区、大路边或厂矿中心等地方,人来车往、机器轰鸣,过于吵闹或室内空气污浊、闷热,被褥过厚或过薄等也会影响儿童的睡眠。

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及表现特征:

1.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

此现象多见于婴幼儿,有的不愿上床睡,要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说梦话等。由于患儿夜间睡眠不足,因此早上不肯起床,易发脾气,白天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

2.夜惊

夜惊以2~5岁的儿童较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15~30分钟内。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有的则紧闭双眼,面部显得焦虑痛苦;有时会起床在室内行走、奔跑,抓住人或物喊叫求助,摆出防御姿态,怎么哄也不能安静下来,偶尔有些重复的动作。夜惊一般持续10分钟左右,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

3.梦魇

多见于8~10岁的儿童。它发生在做梦阶段,就是生活中俗称的“做噩梦”。通常梦见一些可怕的人、动物或景象,此时一般会惊醒。由于梦魇大多都是可怕的情景,所以一般都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十分难受。儿童梦魇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大声呼喊、哭泣而醒。梦魇醒后能回忆起一连串可怕的梦境,仍感到恐惧、焦虑,醒后往往难以入睡。梦魇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只有2~3分钟。梦魇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大多会自行消失,无须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