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样艰苦的年代,紧张的教学之余,我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用文学驱走弥漫在心间的孤寂,感受农村生活的纯美的同时,对风餐露宿的邮递员自然倍感崇敬。
好久没有听到自行车的铃声了。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家乡王桥镇一所村小学当老师。学校办在一个叫“中溪”的村子里。说是一所学校,其实也就一个教室、一位老师、三个年级二十几个学生,六门主课加上其他副课全由我一个人轮流上。这样的班级叫复式班。一人一校,老师一天到晚都得上课,每天下来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三餐还得自己做饭,晚上还得改作业、写教案。好在那时候年轻,精力充沛,每天就那么忙过来了……
那所只有一间简陋教室的所谓学校,紧靠生产队的仓库,显得孤零零的。好在它倚靠在一条小溪边上。小溪那边有一片原始森林,里面的许多大树,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早上,太阳从林子那头升起来,雾霭弥漫的林间密密麻麻地斜插着一根根光柱,一个人静静地在那儿看书或是溜达是一件极为惬意的事。若是夏天,还能采到一种野生的、味道极美的新鲜蘑菇。
当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老师不到星期六不能离校。我参加工作时实际年龄只有17岁,到了夜里一个人守着一栋远离村民的房子,不免有些寂寞。那时候,刚踏入社会,人也单纯,没事就看看报纸,写些文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处于拨乱反正、文学复苏的黄金时期,年轻人几乎都喜欢文学,都想当作家,我也不例外。怀揣着梦想,我订阅了不少文学类、青年类刊物。每期刊物一来,便如饥似渴地品读,读完一本又急切地盼望下一期杂志的到来。于是,邮递员的车铃声便成为我唯一的渴望和期盼。
那个年代,自行车在农村还是稀罕之物,几乎是乡村邮递员的专属用品。每天,负责我们那一条线路的乡邮员骑着那辆永久牌、喷着绿漆的自行车一来,便按响一阵急促的铃声。由于时间准、铃声响亮、节奏独特,一听便知道是报纸来了。
那一年,我订了一本名叫《青春》的文学杂志,因为它是一本带有创作辅导性的刊物,经常刊登刘绍棠、茹志娟等当代作家他们自己的创作体会。每一期刊物来了,我都一字不落地细读,受益匪浅。读完了这一期又盼望着下一期刊物的到来。如果在预期的时间段没有收到刊物,我便天天拉着邮递员问。
一天夜里,东乡境内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住的房子后面的小河涨起了洪水。村里,特别是树林里地势低,进村的道路被淹了。没想到,那位姓徐的邮递员还是穿着那条防水的皮裤准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告诉我说,他是头顶邮包、扛着自行车从1米多深的水里蹚过来的。他知道我在等这本杂志。
手捧杂志,我的心里一阵激动。不久,一篇题为《绿衣天使的脚印》的人物通讯在抚州地区主办的《赣东通讯》上刊登了。邮递员老徐先看到了并把消息告诉了我,我们都非常高兴。这是我的写作迈出的第一步,没想到一炮打响。这对我是一个鼓舞,私下里,我下定决心,以后要继续写,写小说、诗歌……
可能是我比较勤奋执着,又有些悟性,所以在文学创作方面显得很幸运。我的第一篇人物通讯刊登了,第一篇小说、散文发表了,后来写的第一部电视剧剧本,也被采用了。最后我出了小说集,2005年加入了省作协,圆了我的作家梦。
当然,其中也曾有过艰辛。那时没有电脑,没有邮箱,投稿要用方格稿纸抄好,装进信封,然后通过邮递员把它送往县城的邮局,再由邮局寄往编辑部。一封信在邮路上折腾,到编辑部还得经初选、编辑、打字、排版、发行,最后,刊登文章的样报、样刊又通过邮递员送到作者手里。
在那样艰苦的年代,紧张的教学之余,我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用文学驱走弥漫在心间的孤寂,感受农村生活的纯美的同时,对风餐露宿的邮递员自然倍感崇敬。
由于彼此交流多了,便与邮递员结下了不解之缘,自行车的铃声听起来特别亲切。
后来,在县城工作的父亲通过关系为我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从东乡县到我老家有20多公里,那天,父亲乘公共汽车把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带了回来。下了车进我们村还有一里多路,不会骑车的父亲为了不弄脏自行车,竟扛着它回到家中。
那时,自行车还是稀罕之物,父亲一进门,左邻右舍都围上来看稀奇。
学校离家里有两三公里路。推行联产计酬,给还是农业户口的民办教师分了责任田后,学校原则上不强求大家在校住宿。有了自行车后,我便经常骑自行车上班、回家。后来,转到“楼下高小”任教,老师多了,自行车也多了。早上8点,自行车铃声一响,人就到了;傍晚回家,一按铃声,便聚伴出发。五六里的沙石路,车子颠簸得厉害,远远地就能听到我们的车铃声。
有一段时间,我到离我家十多里的“坑塘村小”任教。去那儿走近道得翻一座蛮高的山,走一段我在一篇散文里叙述过的古道。由于年代已久,原本宽阔的道路坑坑洼洼,车子就是推着走也发出巨大的声响。
寒来暑往、风里雨里一年多,我都在这条道上艰难地跋涉着。那一年,那辆我心爱的、骑过之后总要擦得干干净净的自行车几乎散了架。至今还挺怀念那辆自行车,是它陪伴我度过了我教学生涯最困窘的日子。
后来,我们举家搬进县城。其间,差不多10年没有骑自行车。后来,离上班的地方远了,为了方便和减少开支,同时防盗,便买了一辆旧自行车。不过,后来的自行车都没有铃铛。在街上骑车,按铃也没有作用。
每天我都骑着自行车上班。在密密麻麻的人群里穿梭,给人一副忙碌和节俭的样子。
有朋友见了我,对我说:“如今,县城道路拓宽了,农民都进城买房了,你一个作家为什么还天天骑辆破自行车?”我这样调侃:“身体重要啊,我这不是锻炼吗!现在,有钱人还花大价钱买笨重的健身车半夜三更在屋里骑呢!”
我还自我解嘲历数骑自行车的好处:可以管窥人生百态、感受人情冷暖、洞察事物变幻以获取创作素材;可以运动全身、舒筋活络,驱散心底阴霾,强身健体;可以减少污排、节能环保,同时免受闯红灯罚款、石油提价等烦恼;可以放松心情,毫无束缚、随心所欲地哼哼曲子,倾吐不想存储的郁闷。
朋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其实,我骑自行车上班也另有原因。我家住四楼,又没有设车库,即使买了摩托也没地方放,加上骑自行车方便、安全又节省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在密密麻麻的车流中,我每天骑着自行车来来往往,只是觉得再也没有听过那曾经熟悉的车铃声。在心里怀想的同时,不免羡慕起那些艰苦却是充实的岁月。
骑自行车的生活让我心存本真,清脆悦耳的车铃声让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曾经有人说,物质生活贫乏的人,精神上却能富有。对此我深有同感并聊以自慰……
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方海权